1976年5月9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时代》半月刊发表文章
不许划分势力范围不容否认独立主权
苏丹、塞内加尔和南斯拉夫三国领导人强调坚决反对超级大国称霸
新华社布加勒斯特一九七六年五月八日电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时代》半月刊今年第九期发表了康·奥尔特亚努和伊·齐奥塞斯库合写的一篇文章,谴责帝国主义大国在世界划分势力范围,揭露有人以“马列主义”为名贬低和否认民族独立和主权的原则。
文章说:“罗马尼亚人民和其他国家人民的历史经验雄辩地表明了每个民族争取和维护自己独立的合法性。”文章接着指出,现实生活批驳了那些说什么民族国家的存在现在不是或不再是客观历史需要,民族独立是国际合作与各国人民接近道路上的障碍的谬论。坚定不移地尊重各国的独立,尊重各国人民根据自己利益和愿望缔造自己未来的权利是建立各国人民友好合作关系的保证。
文章在谈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教训时说:“尽管先进的反法西斯力量早就对侵略的威胁提出警告,但一系列西方国家的政府在纳粹德国的野心面前采取了妥协、绥靖政策,他们不懂得坚决反对纳粹德国的必要性。”“一些大帝国所推行的在世界划分统治范围和势力范围的政策,它们在世界各地称霸和把小国、小国人民当作外交交易筹码的倾向,长期以来造成了祸害。这是众所周知的。在回顾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事件后,我们可以看到:大帝国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和划分势力范围的斗争是爆发战争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文章说:“无论是大国还是小国,都必须为彻底铲除实力政策或以武力相威胁、粗暴干涉别国内政的政策,为在世界各国之间倡导平等和公正的关系而进行坚决的斗争。”“建立新的世界经济和政治秩序要求消除种种形式的‘国际贵族主义’,要求铲除各种旨在为这一主义辩解的论调,如‘势力范围论’等。”
文章最后说:“在长期斗争中付出无数牺牲而赢得了自己独立的罗马尼亚人民,正全力以赴地参加铲除帝国主义统治、发号施令、干涉别国内政、不平等、侵略、压力、武力和武力威胁的陈旧政策的斗争。”
新华社喀土穆一九七六年五月六日电 据苏丹《天天报》五月三日报道,苏丹总统尼迈里最近接见埃及《共和国报》记者时谴责两个超级大国在国际经济和军事领域进行争夺。
他说,大国的一切活动都只是为它们的战略服务,它们往往把世界上紧迫的问题变成它们之间角逐的中心。它们的兴趣不在于这些紧迫问题本身,而只在于把这些问题作为自己谋利的手段。
他说,苏丹认为,阿拉伯事业必须摆脱大国的控制,不管这种强加的控制是通过给予“支持”的谎言或是出于监护人的姿态。
他强调说,解决阿拉伯问题的根本的和唯一的办法是解放被占领的阿拉伯土地,保证巴勒斯坦人民的权利。
新华社喀土穆一九七六年五月三日电 据苏丹通讯社五月一日报道,尼迈里总统最近对沙特阿拉伯《乌卡兹报》记者发表谈话说,努力把超级大国的斗争从苏丹排除出去,是苏丹政治纲领的基础之一。
尼迈里总统说,苏丹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受到了超级大国斗争的影响。他强调说,苏丹不要介入这种斗争,并且努力把这种斗争从苏丹领土上排除出去。
他说,苏丹有力地和有效地为阿拉伯和非洲的利益服务,支持非洲—阿拉伯团结。他指出,苏丹遭受过十七年分裂之苦,懂得苏丹的发展和进步同国家的统一密切相关。
尼迈里总统在谈到安哥拉当前的形势时说,苏丹支持安哥拉本国的团结,反对一切外国干涉和利用安哥拉局势为它们自己打开缺口的一切企图。他警告说,在安哥拉发生的非洲以外的某些方面的干涉,还可能遍及整个非洲。他表示苏丹将为安哥拉本国的团结、为排除在安哥拉的一切外来干涉而继续斗争。
在谈到阿拉伯世界当前的形势时,尼迈里总统说,苏丹一向为消除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分歧,驱散阿拉伯上空暂时的乌云而努力,以便巩固在十月战争中通过团结所取得的胜利。
他继续说,阿拉伯世界现在面临的最大的挑战之一是敌人仍然占领着阿拉伯土地和城市,仍然在剥夺阿拉伯人民的权利。这就要求阿拉伯团结一致来对付这种挑战。他还要求阿拉伯全面合作,充分利用阿拉伯丰富的资源来为阿拉伯民族的进步服务。
关于巴勒斯坦问题,尼迈里总统说,巴勒斯坦抵抗运动最主要的目标是争取解放。他说,维护巴勒斯坦抵抗运动是阿拉伯整个斗争的需要。
尼迈里总统在谈到苏丹和沙特阿拉伯的关系时说,苏丹和沙特阿拉伯正朝着经济和政治一体化的道路前进。苏丹和沙特阿拉伯之间的合作,对于保卫红海地区的安全,防止外国对红海的渗透,以及对加强阿拉伯为争取被占领的阿拉伯土地的解放和巴勒斯坦人民合法权利的恢复而进行的斗争,都将发挥重要而有效的作用。
新华社达喀尔一九七六年五月六日电 据塞内加尔《太阳报》报道,在塞内加尔总理阿卜杜·迪乌夫五月四日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执行委员会主席比耶迪奇访问塞内加尔举行的欢迎宴会上,双方发表讲话强调要加强不结盟国家运动,以便能够抵制超级大国的称霸企图和顶住来自外部的压力。
塞内加尔总理迪乌夫指出,不结盟国家运动是当代世界上的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他强调说,不结盟国家运动“是发展中国家能够抵制超级大国的称霸欲望、乃至企图的良好途径。”
迪乌夫总理在谈到当前国际形势时指出:“实际上国际和平与安全不是遭到威胁就是遭到破坏的局面始终存在。”他说,必须巩固不结盟国家运动,发展不结盟国家之间的合作、相互声援和团结一致,并改进它们对世界重大问题的战略。
迪乌夫总理在谈到目前正在内罗毕举行的联合国第四届贸发会议时说:“我们不仅应该加强不结盟国家运动,以便在确定新的国际经济秩序时使我们的意见得到重视,而且我们应该依靠自己的力量。”
比耶迪奇主席在讲话中强调不结盟国家运动要加强团结,以便反对来自外部的压力,并努力保证各国的独立、主权和平等权利。
比耶迪奇主席还强调必须把非洲从种族主义政权中彻底解放出来。


第6版()
专栏:国际短评

扼杀不了的独立意志
波兰的近代史,纪录着遭受列强侵吞和国土沦丧的惨痛事实,也充满了人民坚强不屈、英勇反抗的光辉事迹。今年五月三日,波兰人民从电视台播放的一出名为《五·三宪法》的历史剧中,又一次重温了一百八十五年前波兰民族反对沙皇俄国侵略的史实,表现了他们捍卫独立主权、不甘屈从外来干涉的坚定意志。
《五·三宪法》是一七九一年五月三日由波兰议会通过的一个爱国宪法。当时波兰遭到俄、普、奥三国第一次瓜分后,又面临着沙皇俄国策划第二次瓜分危险,波兰议会反映人民的要求,决定建立民族军队和国家政权来维护独立,并且通过这部独立的宪法来取代当时由沙俄女皇叶卡德琳娜强加给波兰的旧的“根本法”。《五·三宪法》诞生一年以后,沙皇俄国就悍然派出十万军队入侵波兰。但波兰人民不畏强暴,进行了英勇的反击,在近代波兰历史上留下了光荣的一页。一个多世纪以后的今天,在波兰遭受新沙皇重重欺压的情况下上演《五·三宪法》的史剧,它以曲折的方式,说明了波兰人民热爱祖国、渴望独立和反对外来奴役的意志是扼杀不了的。
人们记得,早在一九六八年,波兰就曾上演过一部由波兰爱国诗人密茨凯维奇写的著名诗剧《先人祭》。它同样揭露和控诉了十八世纪波兰被瓜分时期沙皇对波兰人民的野蛮统治和残酷迫害,表达了波兰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和对争取民族独立的向往。尽管当时由于苏修横蛮干预而被禁演,但是在波兰人民的广泛要求下,《先人祭》在一九七三年又重新上演,使莫斯科的新沙皇极为狼狈。今年二月,围绕着波兰议会修改宪法的问题,波兰广大人民又展开了一场反对苏修霸权的激烈斗争。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坚决反对在新宪法中塞进所谓“波兰永久忠于同苏的联盟”的条款,并且要波兰当局不忘波兰历史上三次遭受瓜分的“可悲经验”。迫于波兰人民的坚强意志和巨大压力,最后通过的波兰新宪法不得不取消了同苏修结盟的正式规定,而只笼统地写上与苏修保持所谓“友谊和合作”的字样。这些情况清楚地表明,尽管苏修在波兰国土上有重兵驻守,对波兰长期进行各方面的干涉和控制,它仍然扼杀不了波兰人民捍卫独立自主的意志。引起波兰广大观众共鸣的《五·三宪法》史剧的上演,又一次说明了这一点。


第6版()
专栏:

缅怀反击老沙皇的史绩 激励反干涉反控制斗争
波兰演出历史剧《五·三宪法》引起观众共鸣
新华社一九七六年五月八日讯 波兰电视台五月三日播放了新编历史剧《五·三宪法》,受到波兰观众和报刊的好评。
这个剧是为了纪念波兰历史上著名的《五·三宪法》通过一百八十五周年而编排和上演的。这个剧的上演,立刻引起了波兰广大观众的共鸣,五月四日波兰电视台又把它重播一次。同时华沙国家图书馆还专门举办了纪念《五·三宪法》的展览。
《五·三宪法》是当时的波兰国会持续开了四年的会议(历史上称为“四年国会”),于一七九一年五月三日通过的,并由此得名。国会开会期间,波兰广大爱国阶层和人士,为维护国家独立、反对俄国沙皇的侵略和奴役,进行了激烈的斗争。剧的主要场面是在原通过《五·三宪法》的华沙古城堡里排演的,因此更增加了它的历史色彩。波兰报刊说,电视剧《五·三宪法》依据丰富的历史资料和文献努力再现了这场斗争情景。
《五·三宪法》是在波兰王国遭受沙皇俄国、普鲁士、奥地利三国第一次瓜分后,又面临着沙皇俄国策划第二次瓜分危险的时候通过的。波兰“四年国会”曾作出了建立一支十万人的强大军队和扩建兵工厂等来有效维护国家独立的重要决定。而《五·三宪法》则更进一步要求对波兰的制度进行根本改革,取消在第一次瓜分时期由俄国沙皇强加给波兰的“根本法”。《五·三宪法》的诞生,体现了波兰人民和爱国力量不甘心忍受俄国沙皇的暴虐、力图挽救波兰独立和免遭沙皇俄国吞并的强烈愿望。《五·三宪法》引起俄国沙皇的极大恐惧和仇视。
一七九二年五月沙皇政府派出十万军队侵入波兰,开始赤裸裸的武装干涉和侵略。虽然《五·三宪法》和“四年国会”的重要决定还未来得及很好实施,但是波兰的爱国力量不畏强暴,英勇奋战,曾给予俄国侵略军以迎头痛击,沉重地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后来,沙皇俄国伙同普鲁士占领波兰,并于一七九三年对波兰进行了第二次瓜分,《五·三宪法》被废除。侵略者的胃口并未就此满足,紧接着在一七九五年沙皇俄国又纠集普鲁士和奥地利对波兰进行了第三次瓜分,致使波兰完全沦亡,波兰人民从此陷入了长期被奴役的时期。波兰《五·三宪法》虽然被俄国沙皇扼杀了。但它所体现的波兰人民争取独立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光荣斗争传统,一直激励波兰人民英勇反抗外来侵略、干涉和控制的斗争。
人们记得,不久前围绕着修改波兰一九五二年通过的宪法,波兰人民又掀起了一场强烈要求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的斗争。社会各阶层纷纷联名写信给波兰当局,坚决反对把同苏联结盟的条款塞进宪法。在有些抗议信中,明确提到波兰历史上被沙皇俄国等瓜分的惨痛教训,呼吁人们不要忘记“历史的警告”,反对“使波兰人民共和国降为一个只有有限主权的国家”。
波兰一家报纸五月五日发表评论指出:《五·三宪法》“甚至在黑暗的被奴役时期,在波兰国家长期沦亡时期成了团结人民的力量源泉”,“毫无疑问,《五·三宪法》这个剧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表现历史的真实,而首先是赋予爱国主义、民主思想、为祖国服务、对国家负责这样一些高贵思想品德以艺术形象。”报纸说,“我国人民今天象在一七九一年五月的伟大日子里一样,永远珍视这些思想”。


第6版()
专栏:

基辛格结束对非洲的访问
苏联开动宣传机器大加攻击
新华社一九七六年五月八日讯 美国国务卿基辛格于四月二十四日至五月二日在非洲先后访问了肯尼亚、坦桑尼亚、赞比亚、扎伊尔、利比里亚和塞内加尔。五月二日晚他前往内罗毕,出席在那里举行的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第四届会议,并已于六日离开内罗毕经巴黎回国。
这是六年来一位美国国务卿第一次对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进行访问。人们注意到,基辛格非洲之行是在苏联武装干涉安哥拉之后并向南部非洲进逼的形势下进行的,也是在津巴布韦和整个南部非洲人民争取民族解放斗争步步取得胜利的形势下进行的。非洲舆论指出,基辛格非洲之行,表明了在苏联的非洲攻势下美国正设法修补自己的阵脚。
基辛格在出访前在华盛顿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指责苏联在安哥拉采取的行动“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他希望超级大国在非洲采取“克制态度”。他说:“他们(苏联)必须采取行动恪守不以军事力量和大规模军事装备干涉非洲内部问题的原则。”他还说,“古巴军队应当撤出非洲。”在访问期间他又表示,反对任何其他国家在非洲“争夺霸权”或“奉行集团政策”,等等。但是,他在访非期间没有再提起要求古巴撤军的问题;他在金沙萨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被问到当俄国在南部非洲采取军事干预行动美国该怎么办时,他回避了这个问题。
基辛格在访问赞比亚时在卡翁达总统举行的午宴上发表了长篇讲话。他在讲话中表示支持通过“和平的转变”(即谈判)“使多数人成为罗得西亚的统治力量”;“敦促南非”就纳米比亚问题“宣布一个为世界各国所能接受的实现自决的明确时间表”;要求南非“废止制度化了的种族隔离”。
此外,基辛格在访问过程中还表示准备帮助莫桑比克和其他对罗得西亚实行边界封锁的邻国减轻经济困难,增加对其他非洲国家的“援助”。
支持非洲人的“多数统治”和“经济发展”,这就是基辛格在刚刚踏上非洲土地就在内罗毕机场上宣布的美国的“非洲政策”的两项内容。基辛格自己承认,美国的所谓“和平解决”政策,也是符合白人利益的。《华盛顿邮报》点出,美国政策的目的是为了对付“苏联(还有古巴)的渗透”;是为了“排挤俄国人来突出自己”。西德《巴伐利亚信使报》认为,美国除了对苏联的干涉“发出空洞的恫吓”外,表现得“无能为力”。
对基辛格访非,苏联开动了宣传机器大加攻击。《真理报》攻击“美国某些集团仍企图向一些非洲国家施加压力”,使它们拒绝“社会主义国家”(应读作社会帝国主义)的“友好援助”(应读作侵略扩张)。
对于苏美在非洲争霸,非洲人民和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舆论是一清二楚的。塞内加尔总统桑戈尔在最近的一次讲话中谈到某些大国利用非洲的局势干涉非洲,他说,“首先是通过提供武器,其次是提供财政援助,最后进行武装干涉,这一切不是别的,而是帝国主义的特征”。英国《约克郡邮报》说:“苏联在那里的目的同种族主义种族隔离政策、非洲黑人的尊严和独立都是毫无关系,唯一有关的是克里姆林宫全球性的野心以及它要取得控制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交通要道据点的决心。”肯尼亚《星期日民族报》说,美国“支持”非洲事业是“由于害怕俄国进一步卷入南部非洲事务”。
觉醒中的非洲人民既不要美国也不要苏联干涉非洲。非洲人民完全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求得整个非洲的独立和解放。苏丹总统尼迈里最近发表谈话,警告在安哥拉发生的外来干涉可能遍及全非洲。他主张把超级大国的争夺排除出去。


第6版()
专栏:

波兰和法国签订多项工业合作协定
新华社巴黎一九七六年五月六日电据法新社报道,法国和波兰两国五月六日在巴黎总共签订了工业合作方面的十五项协定。
报道说,这些协定最大的一项是关于法国在波兰兴建化肥厂的协定,总额达十八亿法郎(合四亿美元)。
正在法国进行正式访问的波兰部长会议主席雅罗谢维奇出席了协定的签字仪式。
出席签字仪式的还有法国和波兰的对外贸易部长。
法国官员就法国和波兰签订十五项协定一事指出,两国在若干年以前就建立了联合企业委员会,两国都寻求在均衡的基础上发展长期的贸易。


第6版()
专栏:

苏修损人利己使东德对苏贸易遇到困难
新华社一九七六年五月六日讯 由于苏联不断采取损人利己的作法,近年来东德在同苏联的贸易中遇到困难。
从迄今为止东德官方和报刊发表的材料来看,苏联和东德原商定一九七一年到一九七五年要达到的贸易总额未能实现。在这期间,同苏联的贸易额在东德外贸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也在不断下降。为了签订一九七六年到一九八○年的两国贸易协定,东德和苏联的经济官员去年下半年频繁往来,多次商谈,直到一九七五年最后一天才使贸易协定签字。
东德同苏联贸易中的困难主要来自苏联。例如,东德的原材料长期以来主要靠苏联供应。但是,苏联一九七三年和一九七四年供应东德的二十三种原材料中,分别有十五种和七种少于一九七二年。又如,从一九七五年开始,苏联向东德出口的原材料大幅度提价,其中石油提价达百分之一百三十。据西德报纸报道,今年苏联卖给东德的石油价格又比去年提高百分之十四。据透露,新的五年贸易协定规定,两国的换货价格将比一九七四年价格提高百分之四十三,而吃亏的还是东德。东德《新德意志报》去年六月二十七日发表文章抱怨说:“我们不得不为我们的进口付出比过去多得多的钱。”而且,苏联还以东德对在苏联境内搞的基建投入人力、物力的多少,作为向东德提供原材料的条件。在新的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强调只有“在这一基础上”苏联才会增加对东德的“重要原材料”的供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