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5月25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文化大革命就是搞阶级斗争
高路
十年前,伟大领袖毛主席亲自主持制定的中共中央一九六六年五月十六日《通知》,系统地提出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这个光辉的马克思主义文献,武装了亿万人民群众,照亮了文化大革命的胜利航程。“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毛主席在文化大革命前夕写下的光辉词句,正是文化大革命十年的生动写照。这是战斗的十年,胜利的十年。
毛主席指出:“文化大革命是干什么的?是阶级斗争嘛。”毛主席在今年年初指出:“不斗争就不能进步。”“八亿人口,不斗行吗?!”十年来,正是由于我们开展了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的政治大革命,摧毁了刘少奇、林彪两个资产阶级司令部,又取得了批判邓小平、反击右倾翻案风斗争的伟大胜利,才迎来了今天的大好形势: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空前大普及,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在广大干部和群众中深深地扎下了根,无产阶级专政进一步巩固,社会主义新生事物茁壮成长,社会主义建设蒸蒸日上,各条战线热气腾腾。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到处莺歌燕舞”,“风展红旗如画”。所有这些,充分证明阶级斗争是我们各项工作的纲,革命能改变一切。
《通知》指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一场尖锐的阶级斗争。这场斗争的目的,是对一大批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中央和中央各机关,各省、市、自治区,都有这样一批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批判。毛主席还在《通知》中明确指出:“那些支持资产阶级学阀的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那些钻进党内保护资产阶级学阀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才是不读书、不看报、不接触群众、什么学问也没有、专靠‘武断和以势压人’、窃取党的名义的大党阀。”毛主席最近又指出:“搞社会主义革命,不知道资产阶级在哪里,就在共产党内,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走资派还在走。”这就是说,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要革资产阶级的命,特别是革党内资产阶级的命,重点是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邓小平反对文化大革命,翻文化大革命的案,首先就是否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阶级斗争,否认走资派是社会主义革命的主要对象。当文化大革命刚刚蓬勃兴起的时候,邓小平就和刘少奇一唱一和,把党内走资派受到群众的批判说成是什么“老革命遇到了新问题”,以后又诬蔑每次运动都“伤害”了“老干部”。在他眼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简直是完全搞错了,搞糟了。
邓小平果真是什么“老革命”吗?否!此人从来就不是无产阶级革命派,而是资产阶级民主派,社会主义革命的反对派。至于所谓的“新问题”,无非是革命革到自己头上了。对于这一点,邓小平自然是不愿意承认的。早在一九四九年,毛主席就指出,随着中国革命从民主革命阶段进入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十三年后,毛主席重提阶级斗争问题。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毛主席第一次明确指出:“这次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文化大革命就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对抗阶级十七年长期斗争的继续。这场阶级大搏斗决不是偶然发生的,它酝酿已久,势不可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邓小平所谓被“伤害”的“老干部”,当然决不是跟着伟大领袖毛主席,坚持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干部,而是刘少奇、林彪一类走资派的代名词。他们就是《通知》中揭露的睡在我们身旁的赫鲁晓夫那样的人物。这些害人虫,你不伤害他,他就伤害你。苏联资本主义复辟的沉痛教训告诉我们,如果党内走资派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的阴谋得逞,如果赫鲁晓夫一类人物上台,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胜利成果就要毁于一旦,千百万革命者就会人头落地。我国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两条道路的反复斗争,也使我们清楚地看到,社会主义革命每前进一步,都要遇到党内走资派的反抗。过去我们搞了农村的斗争,工厂的斗争,文化界的斗争,由于走资派有的在幕前,有的在幕后,有的在下面,有的在上面,他们串通一气,用种种手段镇压群众,保护自己,转移斗争大方向,特别是由于刘少奇资产阶级司令部的干扰和破坏,致使这些运动不能解决问题。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使我们找到了反修防修的一种很好的形式,“公开地、全面地、由下而上地发动广大群众来揭发我们的黑暗面”,即揭发党内的资产阶级,党内走资派。毛主席多次接见红卫兵,动员起全国人民,运用“四大”(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武器,揭露和批判走资派,粉碎了刘少奇、林彪两个反党集团,一些多年不好解决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实践证明,“这次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对于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建设社会主义,是完全必要的,是非常及时的”。
正如历史上任何一场大革命都经历过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一样,文化大革命也必然要经过反复的、激烈的战斗。为了巩固和发展文化大革命的胜利成果,坚持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了批林批孔、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和评论《水浒》等一系列运动,引导全国人民进一步批判修正主义、投降主义。这一切,都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都是为了在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两个方面实现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全面专政。社会主义革命的步步深入,触动了党内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他们必然要作拚死的抵抗。因此,翻案与反翻案、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是不可避免的。
邓小平的翻案复辟活动是党内外资产阶级向无产阶级发动的又一次猖狂进攻。当前,批判邓小平、反击右倾翻案风的伟大斗争,就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继续和深入。
邓小平从破坏合作化运动到反对批判和限制资产阶级法权,从鼓吹“白猫、黑猫”论到抛出“三项指示为纲”,顽固地推行一条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在刘少奇、林彪垮台之后,他充当了党内外新老资产阶级的总代表。去年夏季前后,他纠集不肯改悔的走资派,在各条战线刮起右倾翻案风。他宣称“文化大革命中的那些问题一概把它忘记”,就是要将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一笔抹煞,把表示“永不翻案”之类的“检讨”一手撕毁。他叫嚷“不怕第二次被打倒”,就是煽动他的那伙“还乡团”赤膊上阵,向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疯狂反攻倒算。
邓小平的纲领、路线和口号,集中反映了党内外新老资产阶级和没有改造好的地、富、反、坏、右对文化大革命的刻骨仇恨和复辟愿望。他们大造反革命政治谣言,阴谋分裂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妄图通过推行修正主义的纲领和路线,使我国的无产阶级专政蜕变为资产阶级专政。当全国人民奋起反击右倾翻案风以后,他们负隅顽抗,直到有预谋、有计划、有组织地在天安门广场制造反革命政治事件,要邓小平上台“当总理”,梦想用反革命暴力实现他们颠覆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治目的。这使我们清楚地看到,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正如毛主席在《通知》中所指出:“混进党里、政府里、军队里和各种文化界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是一批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分子,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就会要夺取政权,由无产阶级专政变为资产阶级专政。”邓小平的翻案复辟活动和天安门广场的反革命政治事件,再一次告诉我们,社会上的阶级敌人总是把党内走资派当作自己的政治代表,而走资派则将这些人作为自己的社会基础。他们的阶级利益和思想感情是息息相通的。党内的两条路线斗争就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两大对抗阶级的斗争。修正主义是主要危险,走资派是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主要对象。无产阶级必须放手发动群众,彻底揭露和批判走资派,必须充分依靠群众专政的力量,坚决镇压一切阶级敌人的复辟活动。
文化大革命十年的战斗历程,生动地表明: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特别是同党内资产阶级的斗争是多么尖锐,多么复杂,而修正主义者宣扬的阶级斗争熄灭论又是多么虚伪和反动。
从刘少奇一伙在文化大革命初期疯狂围剿无产阶级革命派,到林彪反党集团发动反革命武装政变,再到邓小平大刮右倾翻案风,以至在天安门广场出现了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反革命政治事件,这一场又一场惊心动魄的阶级大搏斗,充分说明这些修正主义路线的头子是一切反抗社会主义革命和敌视、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势力和社会集团同无产阶级进行较量的挂帅人物。以彻底消灭一切剥削制度为目的的社会主义革命意味着资产阶级末日的来临,他们便“破釜沉舟”、“拚老命”挣扎、反抗。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时期必然是阶级斗争空前残酷、阶级斗争形式空前尖锐的时期。
无产阶级同走资派的斗争是极其复杂的。走资派一在党内,披着党员的外衣,能够迷惑群众;二又当权,掌着印把子,可以专横强制,把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变为对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三是他们惯于接过革命的口号,利用合法的形式推行修正主义路线。他们搞修正主义,不搞马克思主义;搞分裂,不搞团结;搞阴谋诡计,不搞光明正大。他们在进行这些罪恶活动的时候,又往往同社会上的资产阶级和没有改造好的地、富、反、坏、右彼此勾结,同国际上的帝、修、反遥相呼应,使斗争变得错综复杂。我们只有坚持用阶级斗争观点去分析运动中出现的各种倾向和口号的阶级实质,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才能高屋建瓴,掌握斗争的主动权。
无产阶级同走资派的斗争是反复的、长期的。为什么文化大革命中被批判过的走资派,曾几何时,有些人就重走资本主义老路?原因就在于他们不是孤立的个人,而是代表一个阶级、一条路线。经过一次较量,这些人尽管失败了,但并不服输。历史证明,特别是机会主义路线的头子,改也难。一遇适当气候,“他们为自己的阶级本性所决定,非跳出来不可”。他们所代表的阶级,也非把他们推上前台、同无产阶级进行新的较量不可。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不但老的资产阶级和小生产的影响将长期存在,而且由于资产阶级法权的存在,由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的存在,还会滋生新的资产阶级,还会产生新的走资派。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两个阶级、两条道路斗争的长期性,决定走资派还在走将是一种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我们决不可以为有一二次、三四次文化大革命,就可以太平无事了。因此,我们对于同走资派的斗争,对于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一定要有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
一切修正主义者都不承认在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时期存在着阶级斗争。自从布哈林炮制阶级斗争熄灭论以来,苏联共产党内和我们党内的修正主义者都拚命加以鼓吹,把它作为“灭火器”,妄图熄灭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又用它当“烟幕弹”,借以掩护资产阶级向无产阶级的进攻。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就是这样篡党夺权、复辟资本主义的。刘少奇在八大前后,林彪在九大前后,都是这么干的。邓小平同样如此。他对抗九大、十大路线,一边叫喊“阶级斗争哪能天天讲”,一边带头大搞翻案复辟。毛主席一针见血地指出:“刘少奇说阶级斗争熄灭论,他自己就不是熄灭,他要保护他那一堆叛徒、死党。林彪要打倒无产阶级,搞政变。熄灭了吗?”这是对刘少奇、林彪、邓小平鼓吹的阶级斗争熄灭论的深刻批判。只要阶级还存在,阶级斗争就必须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阶级斗争熄灭论就必须深入批,反复批,长期批。
列宁在纪念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四周年的时候说过:“这个伟大的日子离开我们愈远,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意义就愈明显,我们对整个实际的工作经验也就了解得愈深刻。”①今天,在我国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十周年的时候,我们对这场大革命的必要性和深远意义的认识,不也可以这样讲吗?列宁又指出:“庆祝伟大革命的纪念日,最好办法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还没有解决的革命任务上。”②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永放光芒。我们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进一步总结这十年来无比丰富、无比生动的阶级斗争经验,特别是总结发动群众反修防修、同走资派作斗争的经验,在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把批判邓小平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斗争推向新高潮。我们一定要牢牢抓住阶级斗争这个纲,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沿着毛主席开辟的道路乘胜前进,将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进行到底!
注:①列宁:《十月革命四周年》,《列宁选集》第
4卷第565页。
②列宁:《论黄金在目前和在社会主义完全胜
利后的作用》,《列宁选集》第4卷第574页。


第2版()
专栏:

战歌伴着革命唱
北京部队某部二连积极开展业余文化活动
据新华社一九七六年五月二十二日讯 “战歌伴着斗争唱,节目随着任务编”,这是人民解放军北京部队某部二连开展业余文化活动的一条重要经验。总政治部文化部最近在北京召开基层文化工作经验交流会,总结推广了他们的经验,受到兄弟单位的一致好评。
二连从一九五二年组建以来,以毛主席的光辉著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指针,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革命文化活动,长年坚持不懈。特别是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干部和战士们进一步提高了路线觉悟,更加明确地认识到,搞好连队的革命文化活动,是关系到对资产阶级实行全面专政的大事,是关系到反修防修的大事。因此,他们紧跟斗争形势,密切配合中心工作,把文化活动搞得越来越充实,越来越得力。早在文化大革命刚刚开始的时候,连队演唱组就针对《海瑞罢官》这棵大毒草和“三家村”这座修正主义的黑店,创作了《擦亮眼睛》、《向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开火》等十一个节目。这些节目在连队演出后,大大激发了战士们的斗志,推动了对刘少奇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的大批判。批林批孔一开始,他们又密切配合斗争形势,创作和演出了《给林彪、孔老二画像》和《大老粗也能批倒孔老二》一组节目,并绘制了幻灯,积极投入这场伟大的政治斗争。在深入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高潮中,他们针对邓小平散布的种种奇谈怪论,及时编写了《革命样板戏就是好》、《新生事物赞》、《一封书信寄清华》、《举起革命的铁拳头》等节目,愤怒声讨邓小平的反动罪行。最近,连队党支部又带领干部和战士进一步学习毛主席的重要指示,创作演出了反映同走资派对着干的文艺节目,推动了反击右倾翻案风斗争的深入发展。二连指战员认真学习革命样板戏的创作经验,努力提高文化活动的质量。他们以革命样板戏为榜样,注意从阶级斗争、路线斗争的高度选题取材,努力塑造无产阶级的英雄形象。连队许多比较好的节目,都是在革命样板戏经验的指导下进行创作和逐步提高的。
二连党支部对开展革命文化活动十分重视,抓得非常紧,不管连队执行什么任务,都不忘记具体安排文化活动;研究工作时,要研究文化活动如何配合;布置任务时,对文化活动提出要求;检查工作时,不忘分析文化活动的形势;总结工作时,也要总结开展文化活动的经验。支部成员在文化活动中积极带头,勇于实践。二十四年来,连队十四任指导员有八名是文艺活动的骨干,十一任连长中有七名亲自参加演出,现任连排干部有七名是连队演唱组的主要成员。党支部经常组织文艺骨干学习毛主席的有关著作,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阶级斗争、路线斗争觉悟,帮助他们坚持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


第2版()
专栏:

背箩送戏走怒江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歌舞团,被当地各族人民亲切地称为“背箩剧团”。傈僳族自治州歌舞团的文艺战士背起背箩上山下乡,送革命样板戏上门,已经坚持好几个年头了。背箩里除生活用品和口粮外,还装着道具、布景和乐器,每人负重将近四十公斤。背着这样重的背箩,他们走遍了雪线附近的傈僳族村寨、怒江峡谷的工地和边防战士的哨所。
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怀抱着奔腾咆哮的怒江。这里山高谷深,交通困难。文艺战士们常常坐竹筏横渡野马般奔腾的怒江。遇到陡崖峭壁时,坐下来学一遍《为人民服务》,又精神抖擞地攀上用绳子结成的软梯,或登上海拔二千多米的风雪丫口。他们的足迹踏遍了怒江两岸,把样板戏送遍了全州百分之七十的生产大队。
巡回演出中,歌舞团演员们不论观众多少,哪怕只有一、二十人,也照样搭起布景,穿好服装,一丝不苟地演出。
为了下乡演好革命样板戏,他们早就开始了布景和道具改革。经过反复试验,把硬景改成了软景,道具能拆能装,便于携带。比如,身上的那只背箩,经过改造,行军时是背箩,演出时,蒙上一个布套,就成了演出用的凳子。几个这样的凳子并在一起,就是一张床。
“背箩剧团”走到那里,就在那里和贫下中农一起劳动,一起学习,一起开展革命大批判,在火热的斗争中锻炼改造自己,受到了群众的赞扬。
这个四十九人的歌舞团里,绝大多数都出身于怒族、独龙族、傈僳族、纳西族、白族等少数民族的贫下中农家庭。他们对党、对毛主席有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文化大革命中,他们愤怒批判修正主义文艺黑线,决心演好革命样板戏。独龙族女演员阿都,出身于奴隶家庭。在学习“深山问苦”一场戏时,她思绪万千,想起旧社会跟父亲蹲岩洞,吃野菜的苦难岁月,看一看盼到“深山出太阳”后,全家过上的幸福生活,更坚定了学好演好革命样板戏的决心。现在,她已经学会了《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里的许多唱段。
“背箩剧团”送革命样板戏上山下乡,各族群众对革命样板戏的热爱又鼓舞着他们坚持和发扬“背箩”精神,沿着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勇往直前。
有一次,歌舞团在怒江东岸的工地上刚刚演完样板戏,发现西岸燃着一堆堆篝火。原来,很多傈僳族贫下中农为了看革命样板戏,都从很远的地方赶来,因为怒江水激浪大,过不了江,他们就烧起篝火隔江听戏。
动人的事情一桩桩,一件件,文艺战士们从中受到很大鼓舞。在反击右倾翻案风斗争深入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歌舞团的文艺战士们又背起背箩走怒江,革命文艺送万家。   新华社通讯员(本报有删节)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歌舞团的文艺战士背着背箩,行进在怒江峡谷的群山中,奔赴新的演出点,为工农兵送戏上门。
新华社记者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