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5月22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万里黄河浪淘沙
——记清华大学水利系师生以黄河为课堂开展教育革命
奔腾的黄河,千百年来哺育了多少优秀儿女!如今,在毛主席光辉教育思想指引下,清华大学水利系师生把黄河当课堂,在大河上下的广阔天地里学习、战斗,谱写出无产阶级教育革命的一曲胜利凯歌。
随着反击右倾翻案风斗争的开展,清华大学水利系师生和人民群众一道,在治黄第一线掀起批邓高潮,其势如黄河激浪淘沙,波澜壮阔。在纪念毛主席亲自主持制定的中共中央一九六六年五月十六日《通知》,欢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十周年的时候,师生们回顾七年来在大河上下开门办学的收获,个个激情满怀,心潮澎湃,热烈欢呼文化大革命的伟大胜利,歌颂文化大革命为无产阶级教育事业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一)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前,清华大学在刘少奇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统治下,是一个资产阶级的染缸。那时的水利系,严重地“三脱离”,摧残人材,毒害青年。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洪流,涤荡了资产阶级、修正主义的污泥浊水,旧清华的资产阶级王朝顷刻崩溃。工人、解放军宣传队浩浩荡荡开进清华园,领导全校师生员工进行斗、批、改。
一九六九年七月,清华大学水利系一批师生在工宣队带领下,来到了三门峡。为了配合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的改建,师生们在工地上和工人群众一起研究怎样解决三门峡水库的泥沙淤积问题。早在文化大革命前,工人们就曾提出打开导流底孔泄洪排沙的方案。有关部门曾将这一方案提交清华大学水利系试验。水利系一些教师没有到现场勘查,仅在实验室进行了简化模型试验,就认为打开底孔会影响大坝安全,因而否定了这一方案。现在,教师们来到黄河边,亲身体验到解决水库泥沙淤积问题的重要性和急迫性。在三门峡水利工程局领导下,他们和工人群众、技术人员一起,在现场进行钢筋应力和混凝土应力的释放试验,发现过去在模型试验中没有把大坝的一些重要因素及其周围条件考虑进去,结果得出了错误的结论。他们根据现场调查及科研成果,共同认为工人提出的改建方案符合科学根据,只要采取加固措施,采用这一方案不会影响大坝安全。后来的施工实践证明,这一方案比另一方案缩短了一年改建工期,为国家节约了七百万元资金,对解决水库泥沙淤积问题起了积极作用。
文化大革命前后的这两次试验和两种结果,反映出来的不仅仅是一项工程的改建方案问题,而是生动地证明了“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这一真理。这一事件,对邓小平妄图恢复旧教育制度和修正主义的科研路线是一个有力的批判。
在黄河办学取得了第一个回合的胜利,水利系师生更加坚定了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道路的决心。和青年师生一起来黄河办学的老教师,也改变了思想感情。年过六十的老教授夏震寰,曾经到过北美、西欧和苏联专攻泥沙问题,但对祖国黄河的泥沙一直畏难不敢沾边。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夏震寰批判了修正主义路线,决心投身到火热的群众斗争中去改造世界观,把自己的知识和精力献给人民,献给为治黄服务的教育事业。这些年,他在大河上下的许多地方开门办学,为贫下中农举办短训班,搜集整理了大量资料。一位教师感慨地对他说:“你四十多岁在清华教书时,我觉得你已是一位‘老教授’,如今你头发花白,倒显得象一个年轻人了。”夏震寰在反击右倾翻案风斗争中,回忆这几年在治黄第一线的进步,狠批了邓小平的所谓关心知识分子的险恶用心。他说:“真正关心爱护我们的是党、是毛主席。毛主席指引我们走的路,是一条无限光明的革命大路,我要一辈子走下去,决不回头。”
(二)
清华大学水利系结合治黄进行教育革命,在改造原来的水工和水动专业的基础上,创办了农田水利专业,并于一九七四年十月增设了治河泥沙专业。这个新专业的出现,进一步扩大了在三门峡建立的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办学基地,为治黄服务迈出了新的一步。
被选拔到治河泥沙专业来学习的,都是黄河流域各省、区的工农子弟和解放军复员战士。这些工农兵学员,不是把上大学当作成名成家的阶梯,而是带着黄河两岸人民的嘱托,为实现毛主席关于“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来到了黄河这个大课堂上。
黄河,这条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如果把它每年带给下游的泥沙堆成高、宽各一米的土堤,可绕地球赤道二十七周。师生们批判了资产阶级“专家”、“权威”对黄河泥沙束手无策的错误论调,批判了旧清华水利系在杂志缝里找题目、关在高楼深院搞科研的修正主义道路,在黄河水利委员会领导下,和有关部门密切协同,详细分析了一九五二到一九六○年、一九六九到一九七四年总共八十四场洪水的来水来沙资料。通过分析他们认识到,黄河下游淤积的泥沙主要是粗沙,这些粗沙又主要来自黄河中游一些多沙支流的上游地区,从而提出了在四十多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中,重点治理四万多平方公里粗沙来源区的建议。在黄河水利委员会和有关地方的大力支持下,师生们不顾艰辛,长途跋涉,踏勘了陕西、宁夏、甘肃、内蒙古、山西等省、区入黄支流的综合治理情况,访问了黄土高原上控制水土流失的先进社队,探索治理黄河泥沙的途径。在晋、陕农村,他们调查总结了群众利用黄河干流和支流水沙资源修建“水坠坝”的先进经验,针对当时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关键问题,与有关部门协作,进行了大量的现场观测和试验研究,为修建这种水坝进一步提供了科学论据;在山西省广灵县直裕水库,他们看到以贫下中农为主体的科学实验小组,采用多种形式排沙冲库,不但把当年入库的十五万方泥沙排出库外,还冲走了过去淤积的五万方泥沙,恢复了部分有效库容;同时还在下游灌区实行引洪淤灌,将水库下泄的泥沙和一百五十万方洪水全部淤灌到地里,扩大了一万多亩洪灌面积,达到了保库、用沙、增产的综合目的。在万里踏勘路上,他们到处看到人民群众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正以“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英雄气概,向穷山恶水开战,因地制宜地建库蓄水、修筑梯田、打坝淤地、造林治沙,使千沟万壑变良田,荒山荒坡披绿装,一些多沙河流汇入黄河时已成为滚滚清流。师生们把人民群众保持水土、用洪用沙、减少入黄流沙的宝贵经验总结起来,写出了许多有关治理黄河泥沙的科研报告和规划,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和赞扬。
在黄河中游踏勘的同时,另一批师生来到黄河下游和群众一起引黄放淤造田。在黄河入海口的山东省垦利县放淤区,他们通过学习和调查,发现黄河泥沙送不到放淤区的原因是黄河水流变化不定,泥沙喷堵引黄输沙闸门。于是,他们就地展开了一场在旧教育制度下所不可能有的战斗。
过去旧清华水利系让学生在昆明湖上划着小船学测流;今天,工农兵学员在咆哮翻滚的输沙渠道中观察水情变化,测量洪水流速。旧清华水利系把学生关在高楼深院,死背公式、定律,不接触斗争实际;今天工农兵学员带着满身泥水回到宿营地,紧密结合实践学习技术理论,并在教师指导下,用所学的理论分析亲自调查得来的各种资料,研究确定用“束水攻沙”的办法,解决引黄放淤中的闸门堵死问题。他们协助当地重新设计、并和当地群众一道开挖了一条八十米宽、四公里长的输沙渠道,使引黄放淤闸门不再堵塞。在当地党组织统一领导下,经过贫下中农五个多月的奋战,终于取得了引黄放淤的胜利,总共引水三亿七千万立米,输沙两千五百多万吨,使五万一千七百多亩荒滩变成良田。
在黄河水利委员会举办的一次科学研究会议上,一位工农兵学员代表清华大学水利系作了引黄放淤的科学报告,既有理论又有实际,引起许多科学工作者和治黄工作人员的称赞。他们说:“入学仅一年多的工农兵学员就取得这样好的科研成果,这是旧大学不能比拟的。”
这些雄辩的事实,有力地驳斥了党内最大的不肯改悔的走资派邓小平攻击工农兵学员“真正象大学生还差得很远”的谰言,深刻地暴露了他妄图恢复旧教育制度、开历史倒车的丑恶嘴脸。
(三)
“开门办学四乡走, 课堂系在扁担头;
工程就是活教材, 汗水冲掉封资修;
喜看新型劳动者, 革命路上迈阔步。”
黄河南岸的河南省陕县人民对清华大学水利系开门办学的这首赞歌,生动地反映了工农兵学员和革命教师在治黄第一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阴雨连绵的秋天,师生们来到这个县青天窝拱坝水库工地。他们听说水库拱基挖了四千多石方,还落实不到硬石上,库区有时还发生溶蚀现象,就冒雨翻山越岭,进行现场勘查。他们连续战斗六个小时,取得了近百个数据,最后研究断定:拱座恰巧挖在破碎地带,应该马上移动;库区溶蚀都在水位以上,不影响工程质量。当他们向水库工地干部汇报勘查结果时,贫下中农社员纷纷赶来,夸赞他们急社员所急,不愧是毛主席教导的好学员。
寒风凛冽的严冬,水利系水工专业师生来到翰林河工地,一边参加劳动,一边勘察设计水库。为了查清坝址的地质情况,师生们挥汗如雨,在坝址下挖了直径一米、最深度达十三米的四个深坑,对土质进行了详细分析。为了作出可靠的结论,保证大坝质量符合标准,一位学员背起黄土往返奔走一百二十里,到三门峡基地进行了化验。师生们这种对人民的事业极端热忱、高度负责的精神,深深感动了当地社员。
七年来,清华大学水利系师生在陕县,在三门峡,在大河上下许多地方,就是这样自觉地锤炼着为人民服务的红心。工农兵学员们说:我们来自工农,就不能忘记工农。丢掉工农本色,毕业以后不就成了资产阶级的精神贵族?
清华大学水利系师生在治黄第一线办学,密切结合群众实践经验,编写了立足我国实际的治河泥沙、水库泥沙等五种理论教材,使过去教学内容严重脱离实际的状况得到显著改变;师生们在大河上下完成的科研任务共达三十多项,其中有一半以上已被有关部门采用或试行。在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上,他们还为工农群众举办短训班、专题进修班、科学普及班和函授班,培训了一批又一批赤脚水利员、水库渠系管理员、水文泥沙观测员以及测量、施工、机电等方面的技术员。这些赤脚技术人员是盛开在黄河两岸的教育革命之花,正同两岸人民一起,朝气蓬勃地战斗在治黄第一线。
万里黄河浪淘沙,奔流到海不复回。在黄河两岸锻炼成长起来的清华大学水利系师生,满怀胜利的喜悦,欢庆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十周年,以七年来开门办学的丰硕成果,狠批邓小平否定教育革命,否定文化大革命,妄图复辟资本主义的罪行。师生们决心深入开展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斗争,在反修防修、继续革命的大道上高歌猛进,清除旧教育制度的一切痕迹,淘尽修正主义的一切泥沙浊水,迎接无产阶级教育史上更加灿烂的明天。
新华社记者(附图片)
在开门办学中,治河泥沙专业五班党支部始终把转变学生的思想放在首位,积极带领师生认真学习毛主席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深入批判邓小平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新华社记者摄
工农兵学员把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帮助当地生产队制订水利建设规划。 新华社记者摄


第2版()
专栏:

李光耀总理等贵宾游览漓江
新华社南宁一九七六年五月二十一日电 新加坡共和国总理李光耀和夫人等贵宾今天游览了漓江。
贵宾们由外交部副部长仲曦东、广西壮族自治区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刘重桂、桂林市革命委员会主任钟枫陪同,从桂林乘游艇顺流而下,观赏了漓江两岸的秀丽风光。


第2版()
专栏:

姚连蔚副委员长会见巴西众议员阿德雷阿诺和夫人
新华社一九七六年五月二十一日讯 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姚连蔚今天下午会见巴西联邦共和国众议员阿德雷阿诺和夫人,同他们进行了友好的谈话。
巴西驻中国大使阿卢伊济奥·纳波莱昂参加了会见。
会见时,中国人民外交学会负责人谢黎,外交部美大司副司长陈德和等在座。(附图片)
姚连蔚副委员长会见巴西联邦共和国众议员阿德雷阿诺和夫人。
新华社记者摄


第2版()
专栏:

中苏今年交换货物和付款协定在京签字
新华社一九七六年五月二十一日讯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政府一九七六年交换货物和付款协定今天在北京签字。
我国对外贸易部副部长陈洁和苏联政府贸易代表团团长、对外贸易部副部长伊·季·格里申分别代表本国政府在协定上签字。
外贸部部长李强出席了签字仪式,并在仪式前会见了苏联政府贸易代表团团长、对外贸易部副部长伊·季·格里申和由他率领的苏联政府贸易代表团成员。
签字后,陈洁副部长设宴招待苏联政府贸易代表团。
伊·季·格里申是签字当天到达北京的。


第2版()
专栏:外事往来

张香山宴请日本“旧友会”第三次访华团
中日友好协会副会长张香山二十一日晚会见并宴请了以笠时乘为团长的日本“旧友会”第三次访华团全体成员,同他们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参加会见和宴请的有有关方面负责人蔡啸、孙平化等。“旧友会”第三次访华团是应中日友好协会邀请于二十日抵京的。


第2版()
专栏:外事往来

谢黎会见并宴请巴西客人
中国人民外交学会负责人谢黎十九日会见并宴请巴西联邦共和国众议员阿德雷阿诺和夫人,巴西驻中国大使阿卢伊济奥·纳波莱昂和夫人出席了宴会。巴西客人是应中国人民外交学会邀请来我国访问,于十八日晚到达北京的。


第2版()
专栏:外事往来

柳忠阳会见并宴请法国物理考察组
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柳忠阳二十日晚会见并宴请法国物理考察组。法国客人是应中国科学院邀请前来我国进行参观、考察,于十九日抵京的。


第2版()
专栏:外事往来

日本横滨经济界友好访华团离京去南方访问
以西田义雄为团长的日本横滨经济界友好访华团一行十五人十九日乘飞机离开北京前往我国南方参观访问,然后回国。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主任李永亭等前往机场送行。访华团是应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邀请于十一日到达北京的。贸促会主任王耀庭会见并宴请了他们。十六日至十八日,访华团全体成员曾赴天津市进行了友好访问。


第2版()
专栏:外事往来

瑞典知名友好人士扬·米尔达尔夫妇抵京
瑞典知名友好人士、瑞典—中国友好联合会名誉主席、作家扬·米尔达尔和夫人冈恩·凯斯莱,应对外友协邀请前来我国进行友好访问,于二十日乘飞机抵京。对外友协副会长丁雪松等到机场迎接。


第2版()
专栏:外事往来

罗马尼亚友好参观团离京回国
以罗共中央委员、罗共洪尼多阿拉县委第一书记阿·莫加为团长,罗共登博维察县委书记扬·格林奈斯库为副团长的罗马尼亚友好参观团一行十七人,结束了在我国的访问,十九日乘飞机离京回国。有关方面负责人程之平和罗马尼亚驻中国大使格夫里列斯库等到机场送行。罗马尼亚友好参观团在我国期间,先后访问了北京、上海、韶山等地。


第2版()
专栏:外事往来

毛中友协代表团离京回国
由毛里塔尼亚—中国友好协会主席塞加内率领的毛中友协代表团一行五人结束对我国的友好访问,十八日乘飞机离京回国。到机场送行的有,对外友协副会长杨骥、毛里塔尼亚驻中国大使艾·乌·梅内亚等。代表团在我国期间先后访问了上海、广州等城市。十八日中午,塞加内团长为代表团访华举行答谢宴会。外交部副部长何英、对外友协副会长杨骥等,应邀出席了宴会。


第2版()
专栏:外事往来

日中友好佛教协会访华团离京前往大寨等地访问
以道端良秀为团长、武邑尚邦为副团长、松本大圆为副团长兼秘书长的日中友好佛教协会访华团,二十日晚上乘火车离开北京前往大寨等地访问,然后回国。访华团在京期间,参观了广济寺、佛牙塔,并游览了名胜古迹。离京前,访华团举行答谢宴会,廖承志、赵朴初、王芸生、彭炎等应邀出席。(新华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