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5月20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发扬自力更生精神 交流和总结先进经验
阿尔巴尼亚一些工厂提前完成头四个月生产任务
新华社地拉那电 阿尔巴尼亚工人阶级在以霍查同志为首的劳动党领导下,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做出越来越大的贡献。
随着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阿尔巴尼亚工人阶级的队伍不断壮大。目前,全国工人人数比解放前扩大了三十二倍。许多优秀工人被提拔到领导岗位,担负着各级领导工作。在国家经济生活中,工人阶级创造的财富占国民总收入的三分之二。工人向全国人民提供的消费品逐年增多。工人阶级的领导和模范作用受到热烈赞扬。
今年,首都地拉那有四十三个工厂企业提前完成了头四个月的生产任务。拖拉机配件厂今年以来在自力更生精神的鼓舞下,自制进口产品,减少国家负担,生产了六十种零配件,为其他同行业的工厂做出了良好的榜样。爱尔巴桑冶金联合企业一号高炉的工人,为了出好自己国家的第一批铁,他们日夜战斗在高炉旁,最近已生产出数千吨铁。斯库台区有二十七个工厂和工地提前完成了头四个月的生产计划,这里最近还建成了一个新的卷烟厂。费里和斯大林城等地的石油工人以充沛的干劲,为国家多生产了一万多吨沥青,增加了出口。布尔契兹铬矿工人豪迈地提出,要以实际行动来粉碎帝国主义和修正主义的封锁,第一季度他们为国家多采铬矿石四千吨。培拉特毛泽东纺织联合工厂数千名职工,在全面完成第一季度生产计划的基础上,四月份头二十天又为国家生产了大量产品,做到产量增加,质量提高,品种增多。
最近,在地拉那举行了有三千多名优秀工人参加的大会,交流和总结先进经验。工人们在会上畅谈了自己在宣传和执行党的指示中取得的成就,并表示要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进一步作出努力,争当社会主义竞赛的旗手。(附图片)
闻名于费里石油工业区的一支由青年工人和技术人员组成的矿井维修队,在帕托斯油田紧张作业。 新华社记者摄


第5版()
专栏:

罗马尼亚工业战线不断取得新成绩
据新华社布加勒斯特电 罗马尼亚工业战线广大职工,今年来,积极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运动,在生产上取得了新的成就。
今年是罗马尼亚执行新五年计划(一九七六至一九八○年)的第一年。罗马尼亚工人阶级继胜利完成上一个五年计划之后,从今年年初起在全国开展起了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运动。第一季度工业生产计划已提前完成,总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十点五。在“五一”节前夕,提前完成今年头四个月计划的喜讯不断从全国各地传来。
洪尼多阿拉和加拉茨两大钢铁工业基地在头四个月中超产了大量的生铁、钢和轧材。日乌河谷和莫特鲁河谷两大煤矿今年以来超产了十几万吨煤炭。今年年初向全国同行业各单位提出社会主义生产挑战的里姆尼库维尔恰木材加工联合企业完成了头四个月生产计划的各项主要指标,超产部分接近全年计划的超产指标。
今年年初以来,罗马尼亚工业战线广大职工在努力增产的同时,还注意节约原料和燃料。全国铁路、公路运输部门也广泛推广节约倡议,并取得了节约燃料的显著成绩。雅西木材加工厂通过挖掘节约潜力和重新审查各种原材料的使用定额,每个月可节约价值为三十万列伊的原材料和动力。“红钢”工厂的扁钢坯料车间用精密轧制法,今年以来已节约五百吨钢。
今年以来,罗马尼亚工人阶级在节约外汇、减少进口、自造设备方面也取得了新的成绩。首都“共和国”钢管厂今年以来已制成一批过去需要进口的耐高温和抗锈的特种钢管。首都“八月二十三日”工厂今年计划减少进口三百六十万列伊的机器和零配件的任务,到四月中旬为止已完成约三分之一。雅西市各工厂企业原需进口一百零七种零配件,今年头四个月已制成四十八种,这样预计一年可以为国家节约二千五百万列伊。
新华社布加勒斯特电据罗马尼亚《火花报》报道,罗马尼亚自行制造的第三条五万五千吨级运载矿砂的货轮“比卡兹号”,五月八日在康斯坦察造船厂下水。
报道说,这条轮船自重一万一千吨、长二百二十米、高三十五米,马达推进力为一万七千四百匹马力。这条船的船体建造时间比第二条同类型、同吨位的矿砂轮缩短了七个月。
康斯坦察造船厂是在上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扩建起来的船厂。过去它主要是负责维修各种远洋船只。这个厂的职工不断前进、勇于创造,在一九七五年三月和八月先后造出了罗马尼亚造船史上最大的船只——五万五千吨级的矿砂轮。


第5版()
专栏:

地拉那大学代表团访问南斯拉夫科索沃
新华社地拉那一九七六年五月十九日电 据此间报纸报道,应南斯拉夫科索沃自治省普里什蒂纳大学的邀请,由阿尔巴尼亚地拉那大学校长彼·拉多维茨卡率领的地拉那大学代表团最近访问了科索沃自治省。
访问期间,双方签订了地拉那大学和普里什蒂纳大学之间一九七六至一九七七年教育和科学合作议定书。代表团还访问了科索沃地区的一些城市。


第5版()
专栏:

马里国家元首特拉奥雷结束对朝鲜的访问
金日成主席朴成哲总理前往机场送行
新华社平壤一九七六年五月十九日电 马里共和国全国解放军事委员会主席、国家元首兼政府总理穆萨·特拉奥雷,结束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国事访问,五月十九日乘专机离开平壤回国。
特拉奥雷的夫人以及随行人员同机离开平壤。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主席金日成和夫人金圣爱,政务院总理朴成哲和夫人,以及副总理郑浚基、许锬等前往机场送行。
五月十八日,平壤市劳动人民在平壤体育馆举行群众大会,欢迎特拉奥雷及其一行。
金日成主席和夫人、朴成哲总理和夫人等出席了大会。
平壤市人民委员会委员长康贤洙致词,表示衷心祝愿马里人民在今后的斗争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马里国家元首特拉奥雷在讲话中说:“在任何环境下,马里将一如既往,继续支持朝鲜的自主和平统一的正义事业。”
十八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和马里共和国政府签署了关于经济和技术合作的议定书。
当天晚上,特拉奥雷国家元首和夫人在平壤人民文化宫为金日成主席和夫人举行了宴会。
特拉奥雷在宴会上讲话指出,各国人民应当奋起,为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新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犹太复国主义进行毫不妥协的斗争。他表示,马里人民对于朝鲜人民争取实现祖国统一的伟大斗争,将给以坚决的支持和声援。
金日成主席也在宴会上讲话指出,通过特拉奥雷国家元首的这次访问,进一步加深了两国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
他说:“朝鲜人民完全支持和声援为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为争取自由和解放而勇敢斗争的非洲人民,并将继续努力加强同不结盟国家人民和世界所有进步人民的团结。”


第5版()
专栏:

平壤举行洪元吉同志国葬仪式
康良煜、朴成哲、林春秋、李根模、吴白龙、杨亨燮、郑浚基等参加
新华社平壤一九七六年五月十九日电 据朝鲜中央通讯社报道,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委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代表、中央人民委员会委员、政务院副总理洪元吉同志的国葬仪式,五月十八日在平壤隆重举行。
朝鲜党政领导人康良煜、朴成哲、林春秋、李根模、吴白龙、杨亨燮、郑浚基等,政务院各部委的部长和委员长,中央机关、人民军干部以及平壤市党政机关干部、洪元吉同志的亲友参加了国葬仪式。
郑浚基同志宣读了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委员会和政务院的悼词。


第5版()
专栏:

我新任大使向尼雷尔总统递交国书
新华社达累斯萨拉姆一九七六年五月十九日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任驻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大使刘春五月十九日在达累斯萨拉姆向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递交了国书。
随后,尼雷尔总统同刘春大使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
递交国书和谈话时在场的有坦桑尼亚外交部长卡杜马。
刘春大使是五月十四日到达这里的,并于五月十七日拜会了卡杜马外长。


第5版()
专栏:

卢森堡第二十八届国际博览会开幕
卢森堡大公让参观中国馆
新华社卢森堡一九七六年五月十五日电 一九七六年春季卢森堡第二十八届国际博览会五月十五日在卢森堡开幕。中国首次参加了这一博览会。
参加开幕式的有:卢森堡大公让、国民经济和动力大臣马塞尔·马特、司法和国民教育大臣罗贝尔·克里普斯、卢森堡市市长科莱特·弗莱施以及其他人士。
卢森堡国际博览会主席吉尔·孔斯布鲁克在开幕式上发表了讲话,他对中国首次参加博览会表示欢迎。
中国驻卢森堡大使馆临时代办王浩和参加这届博览会的中国馆馆长徐广新出席了开幕式。
开幕式后,大公让和其他人士参观了博览会。在王浩临时代办和徐广新馆长的陪同下,他们参观了中国馆。大公让对中国馆展出的展品表示欣赏和赞扬。参观结束后,中国馆馆长徐广新向大公让赠送了礼品。
中国馆面积为一千多平方米。展出的主要展品有轻工业产品、纺织工业产品和工艺美术品等。


第5版()
专栏:

我政府贸易代表团离比利时去荷兰
新华社布鲁塞尔一九七六年五月十四日电 由对外贸易部局长郑拓彬率领的中国政府贸易代表团,在参加了中国—比利时、卢森堡经济联盟经济和贸易关系混合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并在比利时进行友好访问后,五月十四日离开布鲁塞尔前往荷兰。
代表团是在五月七日到达比利时的。十日,比利时中产阶级大臣路易·奥利维埃以对外贸易大臣米契尔·图森的名义举行宴会,欢迎代表团。同一天,经济事务大臣费尔南·埃尔芒接见了代表团。
十三日,中国驻比利时大使馆临时代办王浩为代表团的访问举行宴会,路易·奥利维埃、参加混合委员会会议的比—卢代表团团长博温等参加了宴会。


第5版()
专栏:

我记者组结束对加纳的访问
新华社阿克拉一九七六年五月十五日电 以《人民日报》编辑部领导成员凌建华为组长的中国记者组结束了对加纳为期十天的友好访问,于五月十五日离开这里前往上沃尔特访问。
五月五日,加纳新闻部长科泰、外交部高级主任秘书埃里克·夸米纳·奥图代表外交部长费利,分别接见了中国记者组,并同他们进行了友好的谈话。
中国记者组先后访问了亚山蒂、西部和中部等地区。
五月五日,加纳新闻部和加纳新闻工作者协会先后为中国记者组访问加纳举行了宴会。
五月十二日,中国驻加纳大使杨克明为中国记者组访问加纳举行了招待会。


第5版()
专栏:加纳通讯

自力更生种水稻
——访加纳阿菲费水稻产地
今年三月初,正值加纳的旱季,我们从加纳首都阿克拉东行,到沃尔特地区阿菲费水稻产地访问。汽车穿行在富有非洲热带草原风光的阿克拉平原上,只见公路两侧尚待开发的辽阔原野上覆盖着丛生的荒草和稀疏的树木。可是,当我们到达离首都一百六十公里的阿菲费时,看到的又是另一番景象。这里广阔的大地披上了新装,生意盎然:平川上是一片青翠碧绿的稻田;远处是拖拉机在翻地;田间水渠流水淙淙,滋润着茁壮生长的禾苗;男女农民忙碌地在稻田里中耕除草,准备迎接又一个丰收年。
位于加纳东南部的阿菲费,远近有十来个村子,约一千户农民。长期以来,他们靠种植旱粮作物木薯和热带香蕉过活。这里虽然土质肥沃,全年气温适于水稻生长,但是水源少,旱季灌溉有困难。
在阿昌庞主席领导的加纳政府一九七二年发动全国性的“自己养活自己运动”后,定居在阿菲费的农民发扬自力更生精神,在政府支持和一九七三年十月来到这里的中国农业技术组合作下,兴修水利,开荒造田,大力发展水稻生产。从一九七三年到一九七五年,阿菲费的稻谷总产量由二十一万斤增加到七十二万斤,水稻播种面积由五百零四亩增加到一千五百八十四亩,种植水稻的农户由三十一户增加到二百零二户。
一九七四年雨季,这里的降雨量比往常少,四百多亩稻田由于缺水,田地干裂,秧苗枯黄。这时,阿菲费农民没有向困难低头,他们同中国农业技术人员一道,披荆斩棘,钻进荒草丛,踏着烂泥沼,寻找水源,终于发现可以把附近贝利克帕河的水引进稻田。开渠引水、抗旱保苗的突击战斗开始后,远近村民纷纷赶来参加义务劳动。一条五百多米长的引水渠很快完工了,河水顺着渠道流入稻田。农民们看到受旱的禾苗返青了,个个欢欣鼓舞。他们还利用这条水渠扩大了灌溉面积。结果,这年阿菲费的稻谷总产量比前一年还增加了八万斤。更重要的是,这条水渠的建成使当地农民体验到兴修小型水利的优越性,加强了自力更生发展水稻生产的信心。
贝利克帕河是一条季节性河流,雨季水涨,旱季干涸。要保证旱季灌溉,就要把雨季涨水时的大量河水蓄存起来。一九七五年二月,在加、中两国技术人员帮助指导下,阿菲费农民进一步兴修水利。当时正值旱季,骄阳似火。他们顶烈日,冒酷暑,奋战两个多月,建成一座蓄水三十七万立方米的平塘,加高防洪堤八百米,修排灌渠二千三百米。他们就地取材,用几根活动木桩代替金属闸门。这些小型水利工程为当年开荒造田、扩大种植面积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开荒造田战斗中,阿菲费的农民改变了过去单纯等待机耕的习惯,用机械和人工相结合的办法,大大加快了垦荒的进度。一百四十多个农民用砍刀和锄头,砍树除草,挖渠筑埂,由政府提供的三台拖拉机翻地平田。仅在七十五天内,就造田七百五十亩,比一九六九年至一九七三年四年开荒总面积多一倍以上,而且抢在雨季前播种完毕,然后分给农民经营。这年的水稻总产量达到当地种植水稻以来的最高水平。
丰收喜讯传来,大大鼓舞了农民自力更生种植水稻的积极性,要求学种水稻的农民越来越多。去年八月,阿佐蒂村向政府申请种稻的二十八户农民,自愿组织起来开荒种田,全凭双手使用小农具,苦干两个半月,造田八十四亩。插秧完毕后,他们又自己凑钱买水泥,铺了一块晒谷坪。辛勤的劳动换取到丰硕的果实:这一季平均亩产六百六十斤,其中有四十五亩达到亩产八百四十斤。
当我们参观这二十八户农民的高产田时,看到收割完毕的稻田里放着一张张木制大方桶,这是打谷用的,他们说,用这种工具打谷不一定需要全劳力,一到谷穗黄熟,男女老少一齐参加打谷,人手多,进度快。此外,村里的人还就地取材,制作了许多铁制、木制的小农具,成本低廉,简易适用。有些农民还向中国农业技术人员学会了用牛犁田。我们来到德克波亚村一个有十多户人家的小村落,看到椰林掩映下的住房大多翻盖一新,昔日的茅棚土屋已换成砖墙铁皮屋顶的新房。两年来,由于种植水稻的收益,这些农户的生活条件都有了改善。我们还了解到:另一个村子的三十多户农民,去年每户平均收获干谷二千六百斤,收入随之增加,很多家添置了农具和家具。
陪同参观的一位加纳农业官员告诉我们:当地有越来越多的农民愿意种水稻,目前还有几百户人家要求安置在这里。在田边交谈中,一位中年农民达乌苏说,自从他放弃做小买卖,来到农村学会种水稻后,家里的生活情况有了改善。加纳农民勤劳勇敢,为增产粮食作出的努力,给了我们深刻的印象。我们衷心祝愿加纳人民在自力更生的大道上不断胜利前进。 新华社记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