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4月25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老、中、青三结合就是好
——中共黑龙江省铁力县委坚持老、中、青三结合的调查
最近,我们对黑龙江省铁力县的老、中、青三结合领导班子进行了初步调查,看到这个县各级领导班子,由于实行了老、中、青三结合,朝气蓬勃,很有战斗力。他们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带领全县人民大批资本主义,大批修正主义,大干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胜利成果。中共铁力县委回顾几年来的战斗历程,狠批了党内最大的不肯改悔的走资派邓小平否定和攻击老、中、青三结合的谬论。他们说:“老、中、青三结合是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涌现出来的社会主义新生事物,邓小平越是反对,我们越是要坚持!”
坚持老、中、青三结合的原则
老、中、青三结合既然是新生事物,在它发展的过程中,就必然充满着两种思想、两条路线的激烈斗争。从铁力县的情况看,斗争主要是围绕两个问题进行的。一是要不要实行老、中、青三结合;二是按什么标准选拔干部。
根据毛主席关于培养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指示,一九七○年,铁力县各级领导班子普遍实行了老、中、青三结合。一九七二年,社会上曾经刮起一股否定文化大革命的歪风,有人说什么“文化大革命中选拔的新干部不算数”,主张“一律下放”。这股风刮到铁力县委,大多数县委成员意识到,这不仅是如何对待几个青年干部的问题,实际上是否定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出现的新生事物。为了击退这股歪风,进一步搞好老、中、青三结合的领导班子,县委组织大家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指示,狠批刘少奇、林彪推行的修正主义组织路线,并且调查和分析了干部队伍的现状和历史,深刻认识到,实行老、中、青三结合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关系到“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所开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事业是不是后继有人的问题”。县委发扬反潮流的革命精神,坚决顶住了这股歪风。他们不仅没有把青年干部“一律下放”,而且又选拔了一批优秀青年干部充实到各级领导班子中来。现在,县、社两级领导班子共有青年干部七十一名。县委十一名常委中,有三名青年干部,五名中年干部,三名老干部。其中有两名青年干部担任了县委书记和副书记。全县九个公社有八名党委书记是青年和中年干部。
党内最大的不肯改悔的走资派邓小平重新工作以后,在干部问题上也制造大量的奇谈怪论。他从来不谈毛主席关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五条标准,不管是否能够正确对待文化大革命、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自己,而只强调什么提拔“干劲大”、“敢字当头”的干部;不讲阶级,不分路线,大讲整顿“软、懒、散”的领导班子,而对文化大革命中涌现出来的敢于同修正主义路线作斗争的优秀青年干部,总是横看不顺眼,竖看不称心,叫嚷要把他们“挂职下放”。这些谬论,完全背离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实际上是要把青年干部统统打下去。铁力县委坚决排除上述种种干扰,严格按照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五条标准选拔干部。为了选拔好干部,县委还坚持群众路线的考察方法,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大大加强了各级领导班子的建设。
关键在于正确对待青年干部
在对待老、中、青三结合的问题上,两种思想、两条路线的斗争往往集中表现在如何对待青年干部这个问题上。
怎样看待青年干部?站在资产阶级立场上,用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观点看待青年干部,就会只看支流,百般挑剔,把青年干部看得一无是处。党内最大的不肯改悔的走资派邓小平不就是喋喋不休地叫嚷青年干部“不理想”、“没经验”吗?铁力县委认为,绝大多数青年干部主流是好的,他们朝气蓬勃,敢想敢干,最少保守思想。至于经验,也要作具体的分析。青年干部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的锻炼,掌握了一定的同修正主义路线和党内走资派作斗争的经验,逐步加深了对社会主义革命性质、对象、任务和前途的认识。这难道不是可贵的经验吗?铁力县委坚决抵制了对青年干部的种种奇谈怪论,满腔热情地欢迎和支持青年干部。同时又严格要求,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怎样培养青年干部?铁力县委的做法是,放手让青年干部在干中学,在学中干,不当陪衬。县委副书记、青年干部李智荣,主管工交、财贸工作。县发电厂、轴承厂、砖厂过去是全县有名的“老大难”单位。为了改变这些单位的后进面貌,李智荣刻苦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带领干部深入工厂车间,参加劳动,调查研究,组织群众狠批阶级斗争熄灭论和唯生产力论,打击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使这三个厂的面貌很快发生变化,跨入了全县工业系统先进行列,发展了全县工交、财贸两条战线的大好形势。事实证明,实践出真知,斗争长才干。让青年干部在斗争实践中锻炼提高,是培养青年干部的唯一正确途径。
铁力县委的老干部满腔热情支持青年干部的工作,为青年干部尽快成长创造条件。青年干部曹震担任县委第一把手后,就到农村去蹲点,当时的县委副书记、老干部高文修,主动承担了县委的日常工作。由于工作过度劳累,他的肝病发作了。这时正在病休的另一名县委副书记、老干部何有林,为了不分散曹震的精力,便带病上班,顶替了高文修的工作,使曹震一心无挂地在农村蹲点,取得了经验,推动了全县党的基本路线教育运动的深入开展。
老、中、青三结合的强大生命力
铁力县委实行老、中、青三结合的实践充分说明:老、中、青三结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第一,老、中、青三结合综合了这三部分干部的长处,有利于促进领导班子思想革命化,加强领导班子的建设。参加老、中、青三结合的干部,由于年龄和经历不同,各有其特点,如老干部一般领导经验比较丰富;青年干部朝气蓬勃,敢想敢干,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中年干部兼有新老干部的某些优点。他们结合到一起,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就能把党的干部队伍的这些积极因素充分发挥出来,集中到一个战斗集体里,提高各级领导班子的战斗力。过去,这个县打击城乡资本主义势力不力。青年干部曹震担任县委书记以后,就向常委会提出了狠狠打击城乡资本主义势力的建议。老干部为他这种敢于斗争的精神所鼓舞,同他一起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两项决定,狠狠打击了城乡资本主义势力,巩固了社会主义阵地。
第二,老、中、青三结合的领导班子是按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五条标准建立起来的,能够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这样的领导班子,能比较自觉地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抵制修正主义路线。当党内最大的不肯改悔的走资派邓小平抛出“三项指示为纲”的修正主义纲领的时候,铁力县委就嗅出气味不对,根本没有贯彻执行那一套。他们继续狠抓阶级斗争这个纲,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开展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当教育界刮起右倾翻案风,攻击开门办学的时候,县委立即批驳了这种错误论调,并进一步总结了教育革命先进单位开门办学的经验,推动了全县教育革命的深入发展。
第三,实行老、中、青三结合,一大批青年干部参加到各级领导班子中来,为各级领导班子注入了新鲜血液,生气勃勃,工作面貌为之一新,更加适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需要。这个县有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过去县委议论过几次,但总是下不了决心,年年想干,年年没干成。青年干部参加领导班子以后,他们说干就干。二十七岁的县委常委侯远守担任了这项工程的总指挥。他率领几千名治水大军,顶风雪,战严寒,开山劈岭,修渠叠坝,夜以继日地战斗在水利工地上,提前胜利完成了这项任务。
第四,老、中、青三结合是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好形式。青年干部通过参加领导工作,可以得到更多的学习和实践机会,更快地增长才干。二十二岁的青年干部湛胜田,去年担任了卫国公社党委书记。在公社几个老干部的帮助下,他刻苦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密切联系群众,虚心学习老干部的长处,继承和发扬革命优良传统,成长进步很快。广大干部、群众高兴地说:有了这样的接班人我们就放心了,老、中、青三结合就是好! 本报通讯员(附图片)
老、中、青三结合的山东潍坊烟叶复烤厂党委,研究如何在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斗争中充分发挥工人理论队伍的作用。
本报通讯员摄


第2版()
专栏:

再谈“经验”
唐生平
党内最大的不肯改悔的走资派邓小平,一谈到青年干部,就是什么“根本没有经验”,似乎他是最有经验的。人们不禁要问,邓小平有的究竟是什么经验?要的又是什么经验呢?
在我们党建立以来的半个多世纪中,伟大领袖毛主席领导我们夺取了民主革命的彻底胜利,又领导我们夺取社会主义革命的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如果说,在文化大革命中涌现出来的青年干部,没有民主革命的经验,那是真的,因为他们都是在红旗下长大的,没有参加过民主革命的实践。但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时期,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和前途都与民主革命阶段截然不同。民主革命胜利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主要危险是修正主义,革命的对象是资产阶级,重点是党内的走资派。在社会主义革命深入发展的今天,我们迫切需要去创造和总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经验,对资产阶级实行全面专政的经验,反对党内走资派的经验。青年干部参加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的斗争实践,运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在同党内走资派的斗争中,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都是非常重要的。中共黑龙江铁力县委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个县委的第一把手,就是邓小平攻击为“根本没有经验”的青年干部。然而就是这个县委,当邓小平抛出“三项指示为纲”的修正主义纲领的时候,就嗅出它的味道不对,没有贯彻执行。他们继续狠抓阶级斗争这个纲,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开展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当教育界刮起右倾翻案风,攻击开门办学的时候,这个县委立即起来批判这些谬论,坚持教育革命的方向。
一大批青年干部成长起来,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事业后继有人了,全国人民无不为之高兴,拍手称快。口口声声讲“经验”的邓小平,对青年干部具有的同党内走资派作斗争,同修正主义路线作斗争的可贵经验却视而不见。这也不奇怪。伟大领袖毛主席批判邓小平时指出:“他这个人是不抓阶级斗争的,历来不提这个纲。还是‘白猫、黑猫’啊,不管是帝国主义还是马克思主义。”毛主席的指示,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邓小平那个“白猫、黑猫”论的实质;也告诉我们邓小平的所谓“经验”的实质。他重新工作以后,抛出“三项指示为纲”的修正主义纲领,以“整顿”为名,大搞复辟倒退活动,的确显出“经验”丰富的样子。可见,他的所谓“经验”,不过是一个不肯改悔的走资派搞修正主义、复辟资本主义的经验。如此而已,岂有他哉!
邓小平代表党内外资产阶级的利益,妄图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当然害怕反对走资派的经验,并且拚命加以反对。他想用“经验”这根大棒把坚持毛主席革命路线的青年干部打下去,把那些具有他那样“经验”的不肯改悔的走资派扶起来,篡夺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权。这一点,现在我们是越来越清楚了。


第2版()
专栏:党的生活

敢顶妖风的新干部
一九六八年,青年工人王晋国同志担任了山西省大同市杏儿沟煤矿革委会副主任和矿党总支委员,分管全矿的生产工作。
一个普通工人出身的新干部,能挑起全矿的生产重担吗?这时,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矿井古老的大巷冒了顶,落顶的乱石把二百多米长的巷道堵住了,生产一下全部停顿,一小撮阶级敌人乘机破坏。一场严重的考验摆在面前。
夜晚,办公室里灯火通明,各种座谈会正在紧张地进行。会上,一种意见是坚持斗争,战胜塌方,修复巷道;另一种意见是听天由命,抛弃矿井,另找门路。王晋国同志敏锐地感到这不是一般的意见分歧。他找老工人出身的党总支书记孟成然同志说:“‘上’和‘下’虽是一字之差,但反映了两种思想、两条路线的斗争。”老孟说:“对!你看得准。我们工人阶级在困难面前,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在斗争中,王晋国同志和工人一起大批反动的天命观,戳穿了阶级敌人的破坏阴谋,鼓舞了工人群众的斗志。他坚持和工人一块儿认真学习毛主席的哲学著作,用辩证唯物论解决出现的问题,和工人一起抬石头、架棚子。结果,只用了二十多天时间就修复了巷道,使生产继续正常进行,迎头痛击了阶级敌人和旧的习惯势力的挑战。
去年夏季,党内最大的不肯改悔的走资派邓小平刮起的右倾翻案风,也吹到了杏儿沟煤矿。有人说:“有的单位已经发了超产奖,听说还是上边有人讲的。咱们也应该发点,好给群众鼓劲。”王晋国同志清醒地感到:这是一股修正主义的妖风刮过来了。他心想:“奖金挂帅”,“物质刺激”,这是修正主义的东西,在文化大革命中,曾经多次进行批判,现在怎能让它再复活?他毅然决然地对大家说:“不管它是谁讲的,我们坚决不能搞。”
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家的认识,在党总支的领导下,王晋国同志组织干部认真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开展了“靠什么调动群众的革命积极性”的讨论。在学习和讨论中,他引导大家分析了北井采煤一队和采煤二队的不同变化,使大家受到了深刻的教育。这个矿的北井采煤一队,历年来是个先进队。可是,在一九七四年,他们没有认真抓批林批孔,而是搞“物质刺激”,结果,腐蚀了工人的思想,影响了团结,生产下降,由先进变成了后进。而北井采煤二队,原来是个后进队,但在批林批孔运动中,他们以阶级斗争为纲,大批修正主义,大批资本主义,调动了工人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月月季季提前超额完成任务,由后进变成了先进。经过对这两个不同典型的对比分析,大家认识到,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大批修正主义,就能坚持企业的社会主义方向,促进生产的发展。搞“物质刺激”,不仅会腐蚀工人的思想,而且必然偏离社会主义的方向,发展下去,社会主义的企业就会变成形式上是社会主义,而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的企业。大家说:“物质刺激搞不得,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最牢靠。” 本报通讯员


第2版()
专栏:党的生活

嫩竹扁担挑起重担
一九七四年七月,二十四岁的周妹秀同志担任了江西省清江县三桥公社党委书记。
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的锻炼,周妹秀深深懂得了“阶级斗争,一抓就灵”。她到三桥公社后,为了摸清公社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斗争的情况,便和党委“一班人”分头深入到群众中去进行调查研究。在很短的时间里,她跑遍了全公社十一个大队、一百五十一个生产队,找了许多干部和群众谈话,召开了十多个座谈会。通过调查,她清醒地看到,农村资本主义倾向确实存在,便组织大家联系实际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教导,帮助大家提高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旗帜鲜明地对资本主义倾向进行坚决斗争。公社供销社有个主任利用职权,拖欠生产队的现款,妨碍了集体经济的巩固。周妹秀同志对他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使他思想受到很大震动,主动检查了自己的错误,并还清了欠款。周妹秀运用这个事例教育公社的干部自觉革命,大树社会主义正气。全公社出现了大批资本主义、大批修正主义、大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
在工作中,周妹秀同志还经常注意学习领导班子中其他成员的长处。平常不论处理什么问题,她都主动同其他同志商量,重大问题交党委会集体讨论,充分发扬民主,虚心听取大家的意见,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她严于解剖自己,经常从路线斗争觉悟、思想作风等方面找差距,团结
“一班人”共同努力战斗。
周妹秀同志在实践中还体会到,刀不磨会生锈,水不流会发臭,人不劳动会变修。她担任公社党委书记后,担子重了,但总是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劳动者,挤出时间参加集体生产劳动。
去年十一月,她刚从地委党校学习回来,放下背包,就拿起铁锹参加农田基本建设的战斗。贫下中农说:“小周呀,你学习了一个多月刚回来,房里衣服被子都发霉了,快去洗一洗,晒一晒。”周妹秀同志爽朗地说:“衣服霉了可以晒,思想有了霉点,问题可就大了,还是用汗水冲洗冲洗脑子吧,可不能让它生霉点。”
一天,周妹秀来到先锋渠湖丘大队工地上,发现渠道渗水,她二话没说,把鞋袜一脱,就跳进泥水里去挖泥铲土。民工们看到书记带头大干苦干,干得更起劲了。 本报通讯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