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4月17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意大利和加拿大报刊指出新的世界战争危险在增长
苏修象希特勒自称“和平王子”实为战争狂人
巴拿马报纸强调必须警惕对苏采取绥靖政策助纣为虐危害世界
新华社罗马一九七六年四月十二日电 意大利《新团结报》最新一期刊登了意大利共产党(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央委员会的一个文件,文件在谈到当前国际形势时指出,“由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争夺,新的世界大战的危险在增长”。
文件说,“美苏在‘缓和’的屏风后面正在加速武装”。资本主义和修正主义统治地区的政治经济总危机,也使战争的危险更加严重。
文件说:“在这种形势下,必须准备应付各种可能的事件:或者革命制止战争,或者战争引起革命。”
新华社渥太华一九七六年四月十三日电加拿大《锻炼》双周刊最新一期发表文章再次指出,世界战争的危险在增长,苏联是最危险的战争策源地。
文章指出,由于欧洲拥有的财富、工业能力、市场和军事潜力,那里已经成为美苏争夺的重点。至于中东,那里是欧洲大部分石油的来源,争夺也很紧张。“为了在南大西洋——把石油输往欧洲的另一条生命线上插上一脚”,苏联还在安哥拉挑起内战。文章说,这种争夺必然要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战。苏联社会帝国主义要重新瓜分世界,它“正在全力推进,要取得新的势力范围,要控制美国已经被踢出去或正在被踢出去的地区”。
文章说,今天苏联那种“法西斯独裁的国家机器,很象希特勒统治下的纳粹德国的那种国家机器,它同高度集中的国家垄断资本结合在一起,以极快的速度推行经济军事化”。“在苏联,军事费用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率每年都上升。它在一九六○年约为百分之十三,一九七四年已达百分之十九点六。”这个比率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法西斯德国的比率(百分之十九)。
文章特别谈到,苏联在东欧驻扎重兵,并且用海军对西欧实行南北包抄。文章最后说:“正象希特勒在一九三八年所做的那样,苏联人自称为和平王子,而实际上却是战争拥护者。”
新华社巴拿马城一九七六年四月十二日电 《巴拿马明星报》四月十二日转载了美洲文学社提供的一篇文章,文章指出了对苏联采取绥靖政策所造成的危害性,要求人们对苏联的扩张主义提高警惕。
文章说,俄国人在绥靖的掩护下从美国提供的技术中捞取好处,狡猾的莫斯科熊在继续推行它的扩张政策。
文章接着说,许多人抱着善良的愿望看待“缓和”,但是,面对苏联所进行的活动,“他们立即开始感到震惊”,尤其是“目前的安哥拉事变带来了更加严重的疑问”。
文章最后提醒拉丁美洲国家对苏联的直接或间接扩张保持警惕。


第6版()
专栏:

苏联刺刀指向非洲包抄欧洲岂能容忍
西欧舆论纷纷强烈谴责苏联武装干涉安哥拉
新华社一九七六年四月十六日讯 新华社记者报道:苏联武装干涉安哥拉的恶劣行径,在西欧引起了强烈的反应。西欧各国舆论纷纷谴责。许多人考虑安哥拉事件对西欧意味着什么,表露出严重的不安情绪。
苏联伸向安哥拉的刺刀戳破了莫斯科头目们脸上的“缓和”面纱,集中暴露了社会帝国主义对外侵略扩张的凶相,使越来越多的欧洲人提高了认识。西德基督教民主联盟主席科尔说,苏联在安哥拉的所作所为说明,所谓“赫尔辛基(欧安会)精神”已经荡然无存。英国保守党领袖撒切尔夫人强烈指责苏联在安哥拉的行径同它的“缓和”说法相矛盾,并且指出“迷恋于缓和是危险的”。英国外交和联邦事务部国务大臣罗伊·哈斯特利也说,非洲“现在正面临着一种新型的帝国主义”。英国《经济学家》杂志说,“安哥拉战争比以往任何事件都更有助于戳破缓和的肥皂泡。”
西欧还从欧洲的安全的角度来估量苏联干涉安哥拉的严重性。许多西欧政界人士和报刊认为,安哥拉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苏联干涉安哥拉,矛头也是指向西方的,是企图从非洲来包抄欧洲。英国保守党议员温斯顿·邱吉尔在一次谈话中指出,“虽然目前苏联进行挑战的地点是在非洲,但它在各地的挑战实际上都是针对西方的。”法国《现代价值》周刊指出,苏联打算“从非洲来包抄欧洲,一旦时机来到就使西方窒息。”英国《每日电讯报》说得更加具体:苏联干涉安哥拉是为了在这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地区建立最大的政治影响,以便在危机时刻可以使用(安哥拉的)港口和机场,而这样,“将会使俄国迅速增长的海上力量可以更深地进入南大西洋,从而威胁通往美国和欧洲的主要石油运输线”。
西欧开始感觉到,苏联的扩张矛头进而指向南部非洲,力图挤走美国,取代西欧,以另一种新殖民主义在非洲称霸。一些西欧国家由于关切自己利益而感到不安。欧洲经济共同体九国外交部长二月会议,就安哥拉和南部非洲问题进行了讨论。会议发表的一项共同声明除谴责“所有的外国干涉”外,还表示反对任何国家想在非洲建立势力范围的行动。西德外交部长根舍曾表示不能容忍苏联在干涉安哥拉之后向南部非洲进一步扩张。他警告说,对苏联试图在非洲取代“传统的殖民主义,我们不会漠然视之”。英国议员德里克·沃克·史密斯最近在欧洲议会上发言,要求欧洲共同体九国努力促成苏联和古巴军队的(从安哥拉)撤退,并且帮助安哥拉的邻国抵挡苏联的渗透。
西欧不少人从安哥拉事件中还看到了美国在同苏联争夺非洲霸权的争斗中所处的软弱地位,强调西欧必须加强自己的防务。英国《泰晤士报》的一篇社论表示对美国“没有对苏联的军事挑战作出反应”感到吃惊。一些西欧人士把安哥拉事件中的美国同欧洲局势中的美国联系起来。比利时国防大臣范登博埃南强调,“欧洲的安全和独立要求欧洲有自己的防务,就是要建立一个足以对抗苏联力量的强大的和多样化的共同防务”。英国议员温斯顿·邱吉尔、朱利安·艾默里、彼得·沃尔克等人认为,西欧需要美国的防务合作,但是又不能完全依靠美国,而必须逐步建立西欧的独立防务。


第6版()
专栏:国际短评

拙劣的惯伎
在埃及毅然废除埃苏“友好合作条约”之后,苏联社会帝国主义恼羞成怒,怀恨在心,又使出了唆使在埃及的苏修专家捣乱并威胁要撤走专家的一手。这是苏修压别国就范的惯伎,也是它控制别国碰壁后进行报复的惯伎,并不新鲜。
据埃及报纸揭露,埃及废约之后,苏修“专家”“开始不正常上班,拒不完成自己的任务”。有消息透露,苏修可能撤走在埃及的全部专家和技术人员。这是一个精心策划的行动,是苏修妄图给埃及制造和扩大经济困难,施加新的压力,对埃及人民的反霸斗争进行报复的又一次丑恶表演。
人所共知,派出和撤走“专家”,是苏修手中一张纸牌的两面,都是为它推行霸权主义的同一个目的服务的。当初,这批“专家”用所谓“援助”敲开埃及的大门,目的就是要从经济上进行掠夺和剥削,进而从政治上控制埃及。请看这些“专家”是如何工作的吧。他们领高薪,要特权,住高级别墅,争特殊待遇,甚至披着“专家”的合法外衣,大干非法活动。他们对埃及实行技术垄断,倾销陈旧剩余设备,甚至俨然以“太上皇”“救世主”自居,对别人指手划脚,还要别人感恩戴德。这比老殖民主义和老帝国主义“专家”的那一套都要专横丑恶。
苏修想以撤走专家对埃及施加新的压力,自以为得计,其实愚蠢得很。埃及支付巨额外汇,除了“忍受屈辱,被当作附属国和仆从来对待”,并没有从这帮老爷那里得到多少好处。现在,苏修“专家”躺倒不干,甚至企图片面中断合同,全部撤走,正是反映了苏修在英雄的埃及人民面前黔驴技穷、无可奈何的绝望心理。别看苏修张牙舞爪,又在挥起制造经济压力的大棒,那也逃脱不掉失败的可耻下场。埃及报纸说得好:“谁要是想吃掉我们或者吞没我们,我们就会变得象花岗石一样坚硬,崩掉他的牙齿”。
埃及人民是有志气的。最近,埃及钢铁厂决定解雇五名在该厂工作的故意“玩忽职守”的苏联专家。埃及《消息报》针锋相对地指出:“我们要正告克里姆林宫领导人,埃及工厂的工作不会由于苏联专家撤走或他们罢工而受影响,相反,生产将好转和增加”。苏修在专家问题上玩弄阴谋,只能再一次充当反面教员,使埃及人民更加认清苏修的侵略扩张和社会帝国主义本质,激发埃及人民坚定地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发展民族经济的康庄大道。


第6版()
专栏:

苏联军舰滚出亚历山大港
埃及《消息报》警告苏修:撤走专家施加压力也是枉然
新华社开罗一九七六年四月十六日电 据埃及《金字塔报》四月十六日报道,根据埃及政府关于停止向苏联海军提供港口设施的决定,五艘苏联军舰已于四月十五日午夜前离开埃及亚历山大港。
随着埃苏条约的废除,埃及政府也取消了自一九六八年以来埃及向苏联舰队提供的海军设施。埃及政府命令苏联军舰在废约后一个月内离开亚历山大港。这一决定受到了埃及人民的热烈欢迎。埃及是在三月十五日废除埃苏条约的。
新华社开罗一九七六年四月十五日电 埃及《消息报》四月十四日发表社论,揭露苏联社会帝国主义者企图从埃及工厂撤走苏联技术人员,破坏埃及经济,对埃及施加新的压力的阴谋。
社论说,苏联这一新的压力,“吓唬不了我们,也影响不了我们。我们愿意告诉克里姆林宫的领导人,埃及早就考虑了这一切。埃及准备对付苏联的任何阴谋。工厂不会因苏联专家的撤走或他们不工作而停工”,“不论苏联人施展什么阴谋,倒霉的将是他们。”
社论还说,克里姆林宫领导人过去曾经从中国撤走苏联专家,企图使中国工厂生产停顿,从而迫使中国向他们屈膝投降,“但是,中国送走了苏联专家,自力更生。中国的工厂干得很好,生产蒸蒸日上”。
社论最后说:“如果苏联人不从他们过去的经验中吸取教训,如果他们还想对埃及玩这一套把戏,后果从现在就可以知道,只会给埃及带来好处,而使苏联人再次遭到损失。”


第6版()
专栏:

希特勒是怎样用“和平”谎言掩盖侵略战争的
用“和平”的谎言掩盖扩军备战和发动侵略战争,是帝国主义的惯用手法;越是穷兵黩武的军国主义,越是卖劲地叫嚷“和平”。历史上帝国主义“都是口头上高谈和平和正义,而实际上却在进行掠夺性的侵略性的战争”。花言巧语 迎合西方
德国法西斯头子希特勒是用“和平”掩盖战争的老手。他在上台前就曾对党徒说:
“口头上可以讲讲和平,内心里却要想着战争。”一九三三年一月三十日,他上台后的第二天就在文告中假惺惺地说,德国政府“协力维持和加强人类目前最迫切需要的和平,深知其所负责任的重大”。
一九三三年五月,西方国家在日内瓦举行“裁军”谈判,制造“缓和”气氛。五月十六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向四十四国首脑发出呼吁“和平”的信。希特勒抓住时机,第二天发表演说积极响应,唱的调子比罗斯福还高。他说战争“是疯狂透顶的事”,“会造成现有社会和政治秩序的崩溃”;竭力表白德国“并不想进攻别国,而只想谋求安全”,“德国也完全愿意解散它的全部军队”。这篇演说博得西方国家的喝采,当时英国报刊称希特勒“使惶惶不安的世界有了新的希望”。
事实上,希特勒在口喊“和平”的同时,背地里加紧扩军备战。在一九三三——一九三九年的六年半时间里,德国军费开支占同期国家预算开支的五分之三。在“要大炮不要黄油”的口号下,希特勒拚命发展军火工业,加速国民经济军事化。一九三二年德国生产飞机三十六架,到一九三九年猛增到八千二百九十五架。德国军火工业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当时的英、美、法。裁军是假 扩军是真
一九三五年,希特勒在宣布义务兵役制、废止凡尔赛和约军事条款之前,曾经声称:“德国需要四十年到五十年彻底和平,德国这一代人并不以另一次战争作为目的。”但是,他的实际行动却是大规模扩军备战,因此遭到各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于是希特勒继续施放“和平”烟幕。一九三五年五月二十一日晚,他在演说中声嘶力竭地表白,“德国需要和平,希望和平”,还抛出“维护和平”的十三点建议,宣称和平是纳粹德国的“基本信念”,“德国丝毫没有要征服其他国家的念头”。他信誓旦旦地说,“德国既不打算也不希望干涉奥地利的内政,并吞奥地利”,德国愿与邻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将参加“集体安全体系”。至于裁军,希特勒满口答应:“德国政府愿意同意能导致取消最重型武器的任何限制……愿意同意对大炮口径、战舰、巡洋舰和鱼雷艇的任何限制。同样,德国政府愿意同意对潜水艇吨位的限制,或者完全取消潜水艇”。希特勒这一番甜言蜜语,使西方某些帝国主义头子神魂颠倒。英国《泰晤士报》称此演说是希特勒的“由衷之言”,十三点建议“可以构成彻底解决德国问题的基础”。可是,就在希特勒演说之前,德国秘密通过“国防法”,建立战争指挥机构,建立三军参谋总部,希特勒本人任最高统帅,把战争机器开动起来,咄咄逼人地为发动侵略战争作好准备。撕破伪装 发动战争
希特勒不仅用“和平”谎言掩盖扩军备战,而且在“和平”的幌子下进行侵略战争。
一九三六年三月,希特勒命令三营德军,越过来因河,占领了整个来因非军事区。进军后两小时,他在国会里发誓赌咒:“我们在欧洲没有领土要求!……德国永远不会破坏和平!”
一九三六年七月,希特勒勾结法西斯意大利打着“反对布尔什维克”的旗号,武装干涉西班牙。
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希特勒制定了武装侵略奥地利的秘密计划。一九三八年二月,他伪善地“保证”尊重奥地利独立和不干涉奥地利内政,“邀请”奥地利总理访问德国。当奥总理许士尼格被骗到德国后,希特勒强迫他在“协定”上签字,凶相毕露地以“向奥地利进军”相威胁。当奥总理被迫签字后,希特勒竟厚颜无耻地说,由于许士尼格的“谅解”促成了德奥之间的“友好合作”。此后,德军长驱直入维也纳,占领了奥地利全境。
一九三八年九月,希特勒在“维护欧洲和平”的幌子下,与英法意一起策划慕尼黑阴谋,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可是,被张伯伦称为保障了“欧洲一代和平”的慕尼黑协定墨迹未干,希特勒就又命令德军“清算捷克斯洛伐克的剩余部分”,一九三九年三月侵占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
一九三九年四月初,希特勒向武装部队下达命令,扬言要在“九月一日消灭波兰”。但是四月底时他故意散布说,德国“连想都没有想到过要以任何方式反对波兰”。他还无耻地说,他要对“全人类的正义、幸福、进步和和平”作出最大的贡献。
一九三九年九月一日,希特勒下令进攻波兰。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二日,希特勒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悍然进攻苏联。


第6版()
专栏:答读者问

凡尔赛和约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一九一九年六月二十八日,由战胜国协约国方面和战败国德国方面在巴黎近郊凡尔赛宫签订了凡尔赛和约。
凡尔赛和约共有四百三十二条,主要是为战败的德国作了割地、赔款和限制军备的规定。这些条文的基本内容是:德国应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其他许多边界地区割让给丹麦、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和波兰等国。萨尔区由国联管理十五年,期满后由公民投票解决。德国在非洲和太平洋的殖民地让给英、法、日三国。德国在中国胶州半岛和山东的全部特权转让给日本。德国须赔偿协约国大量款项,在三十年内偿付完毕。德国军队数量被限制为十万人,并不得实行义务兵役制,禁止拥有空军。海军装备也受到一定限制。德国西部来因河以东五十公里范围内的工事全部拆除,并禁止在该地区设防和驻扎军队。为了监督德国履行凡尔赛和约,来因河以西由协约国军队占领十五年。德国保证尊重奥地利的独立。
凡尔赛和约是一项掠夺性的条约,它对德国虽然加以许多限制,但由于帝国主义战胜国只图通过条约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和策划反对苏联,德国的军事潜力没有受到真正的摧毁,也不可能缓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恰恰相反,各个帝国主义国家的对立和冲突更加尖锐了。特别是战败的德国,没过几年,就东山再起,撕毁了凡尔赛和约,再一次向英法提出了争夺世界霸权的挑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