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4月11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痛打“落水狗”
解放军某部战士 邓汉光 吴又生
前几天在天安门广场发生的反革命政治事件,擦亮了革命人民的眼睛,再一次说明对付阶级敌人决不能手软。就象鲁迅提醒过的:“倘是咬人之狗,我觉得都在可打之列,无论它在岸上或在水中。”因为,“狗性总不大会改变的”。落水狗一旦上岸得势,便会凶相毕露,又要咬人。一切反动派和机会主义路线的头子,他们的反动立场、本性是很难改变的。在他们临近灭亡之际,狗急跳墙,会更加疯狂地向革命人民反扑。历史上这样的教训是不少的。
巴黎公社英雄们将第一面无产阶级专政的红旗升起在巴黎上空时,法国资产阶级反动政府的头子梯也尔,曾经装出一副伪善的面孔,提出要同巴黎公社“议和”,一方面却暗中聚集反革命力量。等他一切准备就绪,便露出狰狞面目,挥舞屠刀,喊着“我是不会留情的!”向着革命人民猛扑过来。卖国贼蒋介石靠北伐战争、靠那时候人民还没有摸清他的底细,上了台。当他一旦掌握了大权,立即把人民推入了内战的血海。野心家、阴谋家林彪为了“克己复礼”,一方面“勉从虎穴暂栖身”,搞屈伸之术,一方面网罗死党,炮制《“571工程”纪要》,阴谋发动反革命武装政变。这些严峻的事实,再次说明,一切反动派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他们也决不会立地成佛。
资产阶级的总代表邓小平,坚持要搞修正主义、复辟资本主义,一再顽固地拒绝党和人民对他的挽救,也是由他的反动阶级本性所决定的。尽管他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揭发和批判,他曾信誓旦旦地表示“永不翻案”,但重新工作以后,立即抛出了“三项指示为纲”的修正主义纲领,推行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大刮右倾翻案风,凶狠地向革命人民猛扑过来,恨不得在一个早上把无产阶级打下去。
党中央关于撤销邓小平党内外一切职务的决议,表达了革命人民反对复辟倒退,坚持前进的强烈愿望。我们必须发扬“痛打落水狗”的彻底革命精神,对邓小平的罪行,进行彻底揭露和批判,把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斗争进行到底!


第6版()
专栏:

蚍蜉撼树谈何易
沙晴
春雷震响,大地欢腾。党中央两项重要决议传遍祖国四面八方,大长了无产阶级的志气,大灭了阶级敌人的威风。这是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无产阶级专政坚不可摧,谁妄图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都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真是:蚍蜉撼树谈何易!
蚍蜉撼树,螳臂当车,从来就是那些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小丑们“可笑不自量”的行动。古往今来,蚍蜉有哪一次扳倒过参天的大树?螳螂有哪一回挡得住滚滚向前的车轮?历史上多少反动派,与人民为敌,倒行逆施,自以为不可一世。但是,在历史巨轮面前,他们的结局只能跟摇树的蚍蜉和当车的螳螂一样遭到可耻的失败。因为他们是反动派,他们代表没落的、垂死的阶级。
尽管这是一条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阶级敌人出于反动的阶级本性,还是要不断跳出来捣乱。在天安门广场制造反革命政治事件的暴徒,也是同蚍蜉一样的小丑。他们妄想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他们以为只要用蛊惑人心的反革命宣传一煽动,蒙骗一部分群众,把纳吉式的人物邓小平捧上台,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在中国重演匈牙利事件,改变中国的颜色。但是,他们也不睁开眼睛看看,这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社会主义中国。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是伟大领袖毛主席亲自缔造和领导的党,有着一条马克思列宁主义路线。我们伟大的人民,是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锻炼的英雄人民。我们的国家,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专政更加巩固,人民群众斗志昂扬。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一小撮阶级敌人跳出来,硬往高山巨石上撞,只能落个粉身碎骨的可耻下场。
当前正在胜利进行的反击右倾翻案风的伟大斗争,是一场严重的阶级斗争,必然要遭到国内外阶级敌人和党内资产阶级的疯狂破坏和捣乱。反动阶级的阶级本性,决定了他们这些蚍蜉一定要撼树。他们总是过高估计自己的力量,过低估计人民的力量。“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直至灭亡”——这就是他们的逻辑。
现实的斗争再一次证明,占人口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工人、贫下中农、革命干部和革命知识分子是要革命、要前进的。撼山易,撼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办不到。当然,阶级斗争从没有熄灭,也不会熄灭。今后,也还会有一些蚍蜉跳出来,重复它们先辈们的表演和命运。我们一定要提高革命警惕性,坚决粉碎一切阶级敌人的反革命活动,把它们牢牢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第6版()
专栏:

天安门广场放歌
张劲草今天——
站在天安门广场,我的思绪万千,
心潮激荡。忍不住啊,忍不住,
要敞开胸怀,
放声歌唱。歌颂伟大领袖毛主席呵,
歌颂我们伟大的党,歌颂人民群众呵,
歌颂天安门广场。这个地方
曾是乌云遮天,我们——
用井冈山的红缨枪,
拨开重重阴雾;这个地方
曾是荆棘盖地,我们——
用宝塔山的铁扫帚,
扫去历史尘污。
“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这震撼五洲的最强音,鼓舞着我们
去跨越入云的高路;毛主席亲手升起的
第一面五星红旗,
哗啦啦漫卷东风,标志着我们
迈上新的万里征途。国庆节浩浩荡荡的队伍,
惊破鸭绒枕上的复辟梦;红卫兵长征的草鞋,
踏碎走资派捞一把的帐簿。资产阶级
躲在死胡同里,
拨拉着算盘珠;把牙齿咬得吱吱响,
绿色的贼眼,
向天安门阴险地窥觑。毛主席挥动巨手,
一声声号令,
调动着万马千军。站在天安门广场,
听脚步声嚓嚓嚓,
各族人民大步前进。工人,
战士,
贫下中农,
革命群众,万众一心,
所向无敌。天安门广场向着我们
——亿万革命人民;我们心中刻着天安门广场,
——想着毛主席!呵,放眼望,
天安门广场多么宽广;天蓝,日暖,
月明,风清。金水桥下涟漪荡漾,
纪念碑前繁花似锦。红领巾队伍笑语欢歌,
白发老人健步豪情……同志,
幸福的画面
不是柔软的帷幕,挡不住我们
警惕的眼睛。伟大领袖毛主席,
给了我们
阶级斗争的望远镜。广场上空,
鲲鹏展翅,
一次次吓倒蓬间小雀;天安门,
以战斗的风貌,
迎接一个个金色的黎明。黑《修养》的断翅,
妄想煽起
广场的乌云,终于
在革命风暴中,
碾成碎粉;“571”的秃喙,
也想摇撼
广场的丰碑,终于
在革命烈焰中,
化为灰烬。走资派还在走,
革命派战斗不停!站在金水桥头
极目四望:不肯改悔的走资派邓小平
刮起的阴风,
又吹进广场上空。一片片刀光剑影,
一股股恶味血腥。它裹挟砂粒,
想迷住我们的眼睛;它撕扭乌云,
想遮住广场上的光明。它越刮越猛,
想刮起“十二级台风”,把大地的春苗刮折,
为阴沟的毒菌催生。翻开四月上旬的日历,
反革命的黑手,
摇晃起破烂的白旗,在纪念碑前
一小撮反革命暴徒,
卷恶浪,兴邪风。他们打人,
他们放火,
他们口喷毒汁,
他们磨刀霍霍……同志啊!
眼睛里怎容得下粉末?毛主席检阅我们的广场,
岂能让魔妖乱舞,鬼蜮横行!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阶级斗争千万不能忘,天安门广场啊,
是阶级斗争的最好课堂。资产阶级在哪里进攻,
无产阶级就在哪里反击;天安门广场啊,
是打击敌人的最新战场!
“四月五日”,
让我们
永远把它记在心上!记住这一天吧,
革命人民的铁拳,
怎样粉碎小丑跳梁;记住这一天吧,
无产阶级专政的铁扫帚,
怎样横扫魑魅魍魉。记住这一天吧,
我们要拿起刻刀,
雕在广场的每块砖石上。呵,火红的春天,
火红的广场,纪念碑耸天立呵,
广场上坦坦荡荡。锣鼓震天响呵,
胜利凯歌纵情唱……仰望毛主席巨像,
再看看天安门广场。毛主席呵毛主席,
有您老人家掌舵,我们在广场这艘航船上,
向着共产主义,
永远前进,
永不迷航,
乘风破浪,
驶向前方!


第6版()
专栏:

广场青松
——献给一位年轻的警卫战士
首都钢铁公司 高彬他呀,十八岁参军,十八年社会主义的阳
光雨露,注满心扉;十年文化大革命,十年的革命烈火啊,把他锻造成无产阶级
的利剑,铁锤!对革命,赤胆忠心,对敌人,横眉冷对!且莫说
天安门广场无风浪,四月初
广场上空有乌云飞。一小撮反革命分子,兴风作浪,罪恶的脚爪,践踏着广场、纪念碑!“誓死保卫毛主席!”天安门广场,就是他战斗的岗位!“誓死保卫党中央!”任凭烈焰灼身,他坚决半步不退!“出击!!”无产阶级专政铁拳显
神威。他勇往直前,夺匕首、擒暴徒,霞光万道洒广场,战士身旁青松翠。好啊,人民的战士!好啊,党中央的警卫!为毛主席、党中央站
岗,豪情满怀迎朝晖。


第6版()
专栏:

铁壁铜墙
——写给战斗在天安门广场的首都工人民兵
解放军某部 韩作荣刚放下手中的管钳,刚离开飞鸣的机床,刚停下手中的织机,刚换下沾油的工装,披上大衣,甩开双腿,飞步走向天安门广场。前进的脚步,还带着汽锤的音响;庄重的面容,还映着炼钢炉的火光;去保卫毛主席!保卫党中央!保卫伟大祖国的心脏,筑成一道铁壁铜墙!雄伟的天安门呵,庄严的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呵,宽阔壮丽的广场。这革命群众向往的地方,怎能容许坏蛋污染;伟大祖国的首都,怎能容许敌人猖狂!顶着逆流,上!向着火光,上!迎着刀影,上!冒着石块,上!粉碎敌人的猖狂反扑,戳穿反革命的弥天大谎,用无产阶级专政的铁腕,擒住这害人的豺狼!看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对我们寄予多少期望;望一眼人民大会堂,浑身增添了无穷的力量;高耸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呵,我看到先烈在呼唤,手臂高
扬;广场上马、恩、列、斯的巨
幅画像,正向我们投来殷切的目光。冲上去!镇压敌人的破坏活动,粉碎敌人的一枕黄粱;圆睁双目,注视阶级斗争的新动向!把邓小平的修正主义路线批
深批透,将旧世界的污泥浊水涤荡!我们首都工人民兵呵,正用颗颗红心、只只大
手,钢铸的筋骨、铁打的肩
膀,筑成一道保卫毛主席、保卫
党中央的铁壁铜墙!


第6版()
专栏:

首都工农兵群众敲锣打鼓,举行盛大游行,热烈欢呼中共中央关于华国锋同志任党中央第一副主席和国务院总理的决议,坚决拥护中共中央关于撤销邓小平党内外一切职务的决议,坚决支持对在天安门广场制造反革命政治事件的一小撮阶级敌人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本报记者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