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3月30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舞蹈创作要以阶级斗争为纲
——全国舞蹈调演学习体会
奚源
在全国人民奋起回击右倾翻案风的战鼓声中,北京举行了全国舞蹈(独舞、双人舞、三人舞)调演。参加调演的新创作的小型舞蹈,数量之多,题材、体裁、形式、风格之多种多样,都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所不能比的。调演生动地反映了以革命样板戏为标志的文艺革命深入发展的大好形势,有力地回击了右倾翻案风所鼓吹的“今不如昔”以及攻击无产阶级文艺革命的种种奇谈怪论。
去年夏季前后,党内那个不肯改悔的走资派,为了复辟资本主义,抛出了“三项指示为纲”的修正主义纲领,鼓吹阶级斗争熄灭论。在他的煽动下,文艺界一些早已被革命群众批臭了的什么反题材决定论、反火药味论、无冲突论等等修正主义谬论,又纷纷改头换面,借尸还魂。他们反对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任务——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形象,反对文艺反映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妄图以此来扭转无产阶级文艺革命的大方向。而在他们散布这些奇谈怪论的时候,往往要搬出舞蹈、特别是小型舞蹈来作为他们的论据,说什么:一个几分钟的小舞蹈,怎么反映阶级斗争?情绪舞怎么反映党的基本路线?
果真不能吗?请看事实。
近年来,广大的革命舞蹈工作者,在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指引下,认真学习革命样板戏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在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风口浪尖上塑造工农兵英雄人物的宝贵经验,敢于革命,勇于实践,创作了不少正面反映阶级斗争的舞蹈节目。这次调演中,不仅有反映土地革命、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各个革命历史时期对敌斗争的作品,而且涌现出一批反映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的节目和反映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作品。
调演证明,舞蹈工作者在这方面的努力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参加这次调演的三人舞《铁路哨兵》,以集中凝炼的手法,表现了铁路工人在文化大革命中,同阴谋颠覆列车的阶级敌人之间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这个舞蹈,在艺术上也有独到之处。它从生活出发,较好地吸收了民间舞和古典舞的素材,创造了很有生活气息的舞蹈语汇,民族色彩也比较浓。根据同名戏曲改编的小舞剧《渡口》,通过一个经受了文化大革命锻炼的红小兵,机智、勇敢地擒获妄图在清队运动中销毁罪证的暗藏阶级敌人的情节,生动地展现了广大农村中激烈的阶级搏斗。反映部队生活的舞蹈《保卫祖国》,成功地塑造了我人民解放军在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中生命不息、冲锋不止的崇高英雄形象。
这些舞蹈,通过展现激烈的阶级搏斗,塑造了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工农兵英雄形象。这些节目雄辩地说明:小型舞蹈不仅应该、也完全可以正面反映好阶级斗争。而且也只有在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中,才能更真实更深刻地揭示出工农兵的英雄性格和崇高思想,才能更充分地发挥革命文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战斗作用。
毛主席最近发出重要指示:“搞社会主义革命,不知道资产阶级在哪里,就在共产党内,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明确指出,走资派就是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党内的资产阶级。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主要危险是修正主义,革命的对象是资产阶级,重点是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文艺作品要表现好无产阶级与广大人民同党内走资派的矛盾和斗争,才能更深刻地反映出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的长期性、曲折性和复杂性。我们要努力完成这一重要的创作课题。
以阶级斗争为纲,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导下进行创作,我们就要满腔热情地歌颂社会主义新生事物。这次调演中也有相当多的作品表现了这方面的内容。象《老矿工上讲台》,反映了工人阶级登上大学讲台给教育革命带来的深刻变化;《聋哑妹上学了》,从被治愈的哑妹子走进学校这一生活侧面,热情歌颂了医疗卫生战线的新生事物;《养猪姑娘》,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立足猪场,放眼祖国,胸怀共产主义大目标的知识青年形象;《我爱这一行》,抒写了一个敢于和传统观念决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青年职工的高尚品质。这些节目,以饱满的政治热情,讴歌了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一代新人,展示了社会主义新生事物强大的生命力。在文化大革命中涌现的社会主义新生事物,是在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激烈搏斗中诞生的,这是毛主席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歌颂新生事物,也就是歌颂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歌颂新生事物,正是对右倾翻案风鼓吹者否定社会主义新生事物的种种奇谈怪论的有力回击。
以阶级斗争为纲,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导下进行创作,还应该紧密配合各项政治运动,歌颂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在各条战线上的伟大胜利。调演中的不少舞蹈创作,反映了我国人民在批林批孔、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评论《水浒》、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加强战备等群众运动中的昂扬斗志,表现了三大革命运动中工农兵火热的斗争生活。其中如《试车之前》,表现了煤矿工人学大庆,坚持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方针,实现矿山机械化的豪迈情怀;《喜听原油滚滚流》和《风雪采油工》,表现了石油工人抗风雪、斗严寒,为祖国多作贡献的革命精神;《老两口送饭》,塑造了两个一心为普及大寨县贡献力量的老贫农形象,反映了今日农村中热火朝天的学大寨运动;双人舞《格斗》,生动地反映了解放军战士严格训练、严格要求的战备活动。这类题材的作品,在广大群众中同样起着很大的感染和鼓舞作用。
舞蹈是长于抒情的艺术,也是长于歌颂的艺术。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祖国大地“到处莺歌燕舞”,社会主义到处都在胜利前进。革命的舞蹈工作者一定要遵循毛主席的教导,深入到三大革命运动中去,创作出更多的好作品,热情讴歌社会主义祖国一片大好的革命形势。
舞蹈,从来就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文化大革命前,文艺领域被一条修正主义文艺路线专了政,“许多部门至今还是‘死人’统治着。”当时的舞蹈作品中,充斥着牛鬼蛇神、才子佳人,弥漫着地主资产阶级没落腐朽的思想情趣,它是为修正主义政治路线服务的。经过文化大革命,随着以革命样板戏为标志的文艺革命的深入发展,舞蹈艺术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首先是工农兵英雄人物占领了舞台,三大革命运动的实践成了舞蹈作品的主要内容,从而使舞蹈成了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有力武器。这样一场翻天覆地的深刻变革,是经过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激烈搏斗取得的,党内不肯改悔的走资派跳出来反对、攻击是毫不足怪的。“让死人去埋葬和痛哭自己的尸体吧。最先朝气蓬勃地投入新生活的人,他们的命运是令人羡慕的。”(马克思《摘自〈德法年鉴〉的书信》)我们坚信,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只要我们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经过这一场反击右倾翻案风的伟大斗争,无产阶级文艺革命必将更加深入,社会主义舞蹈艺术必将取得更大的繁荣和发展。(附图片)
山东省演出的反映批林批孔和评论《水浒》的三人舞《梁山红画兵》。
法乃光 速写


第3版()
专栏:

社会主义新生事物花万朵
——喜看全国舞蹈调演部分节目
中央民族学院艺术系 朝华
社会主义新生事物,是“共产主义的幼芽”,是亿万劳动人民生气勃勃的伟大创造。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社会主义新生事物如烂漫的山花开遍祖国大地。广大革命文艺工作者应该运用一切艺术手段,去尽情地讴歌它。在这次全国舞蹈调演中,我们高兴地看到了许多演出代表队学习革命样板戏的创作经验,满怀激情地创作和表演了歌颂社会主义新生事物的许多新节目。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反映了教育革命、卫生革命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等现实斗争生活,为今后创作这方面的文艺节目,提供了许多新鲜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热情歌颂无产阶级占领教育阵地、工农兵登上大学讲台的舞蹈节目,反映了文化大革命后教育战线出现的新生事物和深刻变化。根据安徽优秀民歌手殷光兰同志的同名诗歌改编的独舞《毛主席送我上讲台》,描绘了旧社会被踩在脚下的童养媳,解放后虽然进了大学,但在修正主义教育路线迫害下,又被赶出校门;文化大革命后,在毛主席的革命教育路线指引下,“大学聘请民歌手”,她不但重返大学,并且登上了社会主义大学的讲台。舞蹈采用这一典型事例,深刻揭示了路线决定一切的伟大真理,热情歌颂了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这个节目的舞蹈艺术,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指导下,批判地吸收了当地人民喜闻乐见的“凤阳花鼓”和“花鼓灯”的舞蹈素材,并同芭蕾舞的某些技巧结合,创作出了崭新的、典型化的舞蹈语汇。如表现贫下中农登上大学讲台的革命自豪感时,舞蹈吸收了男性舞蹈动作中的快速旋转、微侧后扬身、“双拐弯”等比较开朗豪迈的动作,表现了“毛主席送我上讲台,叫我怎么不歌唱”,“无产阶级占阵地,看我工农创未来”的无比自豪的感情。由于舞蹈语汇来自民间,经过改造和出新,既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又有较浓厚的地方风格。伴奏音乐,以“凤阳花鼓”的曲调为基础,充分发挥了“花鼓灯”打击乐的作用,加强了欢庆解放的热烈气氛,和忆苦的音乐形成强烈的对比。女声领唱和混声合唱,紧密地配合情节的开展,起到了深化主题思想的艺术效果。
用舞蹈塑造工农兵英雄形象、歌颂新生事物,编导者必须全心全意地“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做好“了解人熟悉人”这个“第一位的工作”,才能抓住新生事物的本质,探索出新颖的艺术表现手法,更好地起到团结人民,打击敌人的战斗作用。苗族双人舞《聋哑妹上学了》的创作人员,在贵州铜仁地区长期深入生活的过程中,耳闻目睹了许多聋哑儿童在修正主义医疗卫生路线下,缺医少药,得不到治疗,过着有耳不能听,有口不能言的痛苦生活。伟大领袖毛主席发出了“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伟大号召后,解放军医疗队开进了苗族山寨,赤脚医生不断成长,许多聋哑人象“千年铁树开了花”,获得了新生。他们第一句话喊出了“毛主席万岁!”这个节目的作者摒弃了一般化的表现手法,在舞台上既不表现扎针喝药,也不出现医生,用独特的构思,新颖的艺术手法,抓住最能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事例去刻画人物。它选取阿妹病愈后爷爷送她上学这一片段,通过对阿妹迅跑、欢快地载歌载舞、满怀激情去上学的生动描绘,谱写了一曲毛主席的革命卫生路线的热情赞歌。令人难忘的是舞蹈的结尾:当阿妹进入课堂后,爷爷在窗外侧耳聆听阿妹和同学们高声朗读“毛主席万岁”的声音。爷爷激动得热泪盈眶,阿妹双手捧着显出有毛主席画像的课本,递给爷爷看,顿时舞台上灯光通亮,响起了嘹亮的
《东方红》音乐,使舞蹈在充满革命激情的高潮中,意味深长地揭示出:有了毛主席和共产党的英明领导,才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只有毛主席的革命卫生路线,聋哑人才能获得新生,放声歌唱。这一细节的描绘,富于艺术感染力,是深化舞蹈主题思想的有力一笔。阿妹的舞蹈,作者力求做到形体动作和内心世界的统一。一方面打破地区风格的局限,吸收了节奏欢快有力的黔东南的“踩鼓舞”素材和铜仁地区的松桃花鼓动作加以揉合,创作了比较清新、挺拔的舞蹈动作。另一方面,则从生活中提炼创造新的舞蹈动作,如听歌、吹叶、打鼓动作等。此外,也吸收了芭蕾舞的托举等技巧并加以民族化。因此,舞蹈动作突破了过去芦笙舞“踩歌堂”和“古瓢舞”等动作幅度小、气质旧的缺点,带着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较好地表现出了阿妹上学时兴高采烈的情绪和对毛主席、共产党的深厚无产阶级感情。阿妹的主调音乐,是用贵州黄平苗族民歌为基调创作的,音调起伏跌宕,体现了阿妹天真活泼的性格特征和病愈后能去上学的激动感情。在阿妹回忆往事的一段舞蹈中,从情节需要出发,用了苗鼓独奏,节奏由慢而快,富于变化,表现出了阿妹完全恢复听觉之后欣喜若狂的欢乐心情。
藏族三人舞《边疆把根扎》,是从又一侧面歌颂社会主义新生事物的新作品,是批判修正主义,批判资产阶级,批判资产阶级法权的战歌。它描写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批林批孔运动和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之后,江南某部复员战士,为了缩小三大差别,决心和旧传统观念决裂。他不留恋大城市和条件优越的江南鱼米之乡,自觉要求奔赴祖国最需要最艰苦的西藏农村安家落户,受到了翻身农牧民热烈的欢迎和爱戴,表现了人民解放军复员战士高度的路线斗争觉悟和远大革命理想。这个舞蹈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浓厚的民族风格。在表现藏族人民欢迎复员战士时,舞蹈淳朴多姿,热烈欢快。翻身农奴和复员战士手挽手、肩并肩共同欢跳的“踢踏舞”,豪迈奔放,粗犷健美。这个题材新、思想新、风格新的短小舞蹈,体现了“民族不同阶级亲,语言不同心连心”的深厚情谊和各民族共同建设边疆的坚强决心。
此外,如《老矿工上讲台》、《毕业归来》、《育苗》、《贴心人》、《养猪姑娘》、《送女务农》和《草原红鹰》等节目,也都是一曲曲社会主义新生事物的热情赞歌。
这次全国舞蹈调演,涌现了一批新的作品,出现了一批新生力量,呈现出一派“旧貌变新颜”的大好景象。也有些节目还存在没有充分发挥舞蹈艺术表现力、过多地借助于音乐伴唱和舞台美术等手段的缺点,有的舞蹈语汇不够丰富。但这都是前进中的缺点,不难克服。我们相信,在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指引下,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革命文艺工作者必将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歌颂社会主义新生事物的新舞蹈来。(附图片)
安徽省演出的独舞《毛主席送我上讲台》,反映教育战线上出现的新生事物。
苗地 速写


第3版()
专栏:

为反映教育革命的舞蹈欢呼
北京大学中文系工农兵学员 张华山
在教育战线深入开展革命大辩论、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斗争中,我们有机会看了全国舞蹈调演的部分节目。对其中一些以教育革命为题材的舞蹈,我们特别感到亲切、兴奋。
山东省演出的独舞《老矿工上讲台》,热情歌颂了无产阶级教育革命这个新生事物,展现了工人阶级登上讲台的雄姿。它通过老工人用一盏小煤油矿灯——这个在解放前劳动人民受压迫、受剥削的历史见证,在社会主义新型大学的讲台上抚今追昔、教育青年的情节,向观众表明:是伟大领袖毛主席和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才使被压在地底下的“煤黑子”翻身作了国家的主人;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伟大胜利,才使工人阶级登上了上层建筑领域,占领了学校这个资产阶级的“世袭领地”。这一切,文艺工作者运用了独舞这种最擅长抒发人物内心世界、刻画人物精神面貌的艺术手段来表现。当老工人诉说小煤油矿灯的故事时,采用了大弓箭步的舞姿,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了解放前煤矿工人“口衔油灯爬陡坡,千斤煤炭用背驮,工头背后甩皮鞭,矿工心中燃怒火”的情景。当表现文化大革命中工人阶级登上了上层建筑领域时,老工人的舞蹈吸收了山东民间鼓子秧歌舞的精华,加上灯光变幻、音乐烘托,与前段舞蹈形成强烈对比:前者一步一颤,艰难困苦,悲痛愤怒;后者热烈粗犷,矫健挺拔,英姿焕发。两个时代,两种形象,展示了工人阶级登上上层建筑领域、领导学校的历史必然性,有力地驳斥了党内不肯改悔的走资派攻击教育革命的奇谈怪论。
中国煤矿文工团演出的独舞《备课》,安徽省演出的独舞《毛主席送我上讲台》,也都是从这个角度来反映和歌颂教育革命的好节目。但是,它们的艺术表现手法却大不相同,在舞蹈语汇、立意、布局等方面,都有所创新。而天津市歌舞团演出的独舞《毛主席送我上大学》,吉林省演出的双人舞《小鹰又飞回来了》,江西省演出的独舞《共大学生回乡来》,四川省演出的独舞《新教师》,浙江省演出的三人舞《大学毕业回山村》,贵州省演出的双人舞《毕业归来》等节目,则是从工农兵上大学、大学毕业当农民等侧面来反映和歌颂教育革命的成果的。它们用各自特有的艺术构思和艺术手法,反映了社会主义新型大学工农兵学员胸怀祖国、放眼世界,为反修防修、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自觉限制资产阶级法权,同旧的传统观念彻底决裂的崭新的思想风貌。这些舞蹈,都较注意发挥各自地方的民族民间舞蹈的特色,较好地体现了各自的主题,塑造了工农兵学员的生动形象。
还有一个使我们难忘的节目,是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歌舞团演出的双人舞《山村巡教》:一位青年女教师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深入瑶山巡回教学,在为森林了望台的瑶族女学生结合生产教算术课时,远处冒起了浓烟。女教师误认为是山火,要去报告火情。瑶族女学生拦住老师,说明浓烟是烧火地产生的,不是山火。这时舞台上出现了位置对换:老师坐在学生原来听课的地方,虚心听取学生讲解防止山火的常识。这一生动的细节,立意新,构思巧,歌颂了“官教兵,兵教官”的新型师生关系,反映了教育革命深入发展的另一个可喜的侧面。
看了以上这些节目,我们工农兵大学生深受感动和鼓舞,感谢各地广大专业和业余文艺工作者用舞蹈这种艺术样式,从不同侧面歌颂了教育革命这个新生事物。你们反映的正是我们的斗争生活,你们表达的正是我们的心愿和理想。文化大革命前,在修正主义文艺路线统治下,舞蹈表现的总是才子佳人、谈情说爱、花鸟鱼虫之类的轻歌曼舞。今天,你们以阶级斗争为纲,歌颂文化大革命,歌颂社会主义新生事物,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形象,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使舞蹈艺术“旧貌变新颜”。我们期望你们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反映教育革命的作品来,鼓舞广大革命师生坚决回击右倾翻案风,将教育革命进行到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