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3月27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塞内加尔和黎巴嫩刊物仗义执言
苏联干尽坏事 埃及废约有理
墨西哥报纸谴责苏联在亚非地区谋求霸权统治
新华社达喀尔一九七六年三月二十五日电 塞内加尔《新非洲》周刊最近一期发表署名文章指出,埃及废除埃苏“友好合作条约”的决定具有历史意义,符合埃及人民的愿望。
文章认为,导致废除埃苏条约的原因是同苏联对埃及和对阿拉伯世界的态度有关系的。文章指出,“莫斯科一直利用这个条约来把它的意志强加给开罗。因此,大家可以懂得,这是一个使埃及受害的欺骗性条约。”
文章进一步揭露说,苏联“并没有按照条约履行自己的义务:拒绝补充一九七三年战争期间(埃及)损失的武器和拒绝提供零件”。
文章说:“俄国人拒绝埃及延期偿还债务。”“然而正是苏联出卖武器才迫使埃及负担了其债务的主要部分。”
新华社贝鲁特一九七六年三月二十五日电 黎巴嫩《事件》周刊最近一期发表文章指出,苏联的所作所为,激起了埃及人民的愤怒,埃苏条约再也没有存在的理由了。
文章说:“如同苏联不执行同埃及签订的一些协议一样,苏联不向埃及军队提供它所需要的武器。苏联不向埃及提供飞机零件,使埃及飞机在几个月后将成为一堆废铁”。
文章说:“现在很清楚了,苏联停止向埃及提供任何军事物资,是企图达到威胁埃及安全的目的。”文章还说,“目前,苏联正在策划一个旨在颠覆埃及现政权的运动”。
文章指出:“在莫斯科已经把
(埃苏)友好条约撕得粉碎的情况下,这一条约就再也没有存在的理由了。同时,俄国人在埃及取得的港口便利也是单方面的,这是一个不能接受的、不符合在政治关系中有来有往的原则。”
新华社墨西哥城一九七六年三月二十五日电 墨西哥一些报纸最近分别发表社论和评论,谴责苏联在亚洲和非洲谋求霸权统治。
《宇宙报》三月二十五日发表社论指出:“苏联在亚洲和非洲的行动表明,尽管它信誓旦旦说要维护和平和希望和睦共处,但它却企图继续扩大在这两大洲的势力范围。”
《至上报》三月二十二日的评论说,“苏联叫人火中取栗”,利用雇佣军来“建立它在黑人大陆的霸权”。
《国民报》三月二十三日在社论中说,“经济和军事大国并没有放弃它们的帝国梦想”。它们正在通过经济和政治活动来渗入它们企图统治的国家的内部事务。


第6版()
专栏:

法国海军参谋长和加拿大议员
指责苏联进行间谍活动
新华社巴黎一九七六年三月二十五日电 据法新社和巴黎报纸三月二十五日报道,法国海军参谋长儒尔·努朗上将三月十九日召见了苏联驻法国大使馆海军武官,就苏联船只对法国核潜艇进行的活动提出指责。
据报道,配备有多种电子器械的苏联拖网渔船“探锤”号,自三月中旬以来一直跟踪着在英吉利海峡试航的法国第一艘装有热核弹头的导弹的战略潜艇“无敌”号。十八日,“探锤”号驶到为“无敌”号护航的“沃克兰”号护卫舰附近,相距仅仅一浬。由于苏联这艘间谍拖网渔船的出现,法国潜艇“无敌”号中断了试航。
另据《法兰西晚报》报道,在发现了这艘苏联间谍船的活动后,法国海军司令部先后派遣了一艘小型护卫舰和两架飞机,对它进行监视。
三月十九日,法国海军参谋长儒尔·努朗上将在召见苏联海军武官时指出,苏联拖网渔船“探锤”号的行动是“不友好的”。他问道:“法国船只是否可以在(苏联)摩尔曼斯克或塞瓦斯托波尔海面上从事这种行动呢?”
《法兰西晚报》指出:“苏联船只在(法国)布列塔尼(半岛)沿海密切注视西方船只、特别是法国核潜艇的活动,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新华社渥太华一九七六年三月二十四日电 加拿大进步保守党议员奥托·杰利内克三月二十四日在众议院揭露:“在渥太华的苏联大使馆中,至少有一半的所谓外交官是克格勃间谍人员,其中有些人经查明参与了秘密非法活动。”
据加拿大报纸报道,杰利内克揭露说,苏联驻加拿大大使馆的助理空军武官弗·瓦西里耶夫,是一九六九年在黎巴嫩因企图偷窃“海市蜃楼”式飞机而被驱逐出境的。主管领事事务的二等秘书伏·维伯尔,是曾经被英国驱逐过的。
这位议员要求加拿大政府通知苏联大使馆,将“作为他们的外交人员一部分的克格勃间谍人员”立即召回。
加拿大副总检察长沃伦·奥尔曼德在回答杰利内克的质询时说,加拿大皇家警察“已经掌握(苏联)大使馆某些成员是克格勃人员,获悉此事已经有相当一个时期了”。


第6版()
专栏:

西方舆论大声疾呼:当心养虎贻患!
揭露苏联打着“经济合作”的旗号捞取实惠加紧扩军反对西方
指出西方向苏提供粮食技术和贷款将重蹈慕尼黑政策的覆辙
新华社一九七六年三月二十六日讯 新华社记者报道:最近时期,西方舆论已经发现苏联同西方发展“经济合作”是包藏祸心的,日益看清养虎贻患是相当危险的。近年来,克里姆林宫一些头面人物仆仆风尘奔走于西欧各国、美国、日本等国的首都,鼓其如簧之舌,千方百计拉西方同它搞
“经济和科学技术合作”。勃列日涅夫并且把继续同西方国家在经济、科学等领域中发展
“长期的”“合作关系”,列入了他在二十五大抛出的所谓“和平与国际合作”的“纲领”。
苏联如此热中于同西方国家发展“经济合作”,究竟为的是什么?用苏联报刊的话说,这既可以为“缓和”提供“可靠的基础”,又可以给苏联带来“巨大的物质利益”。这就暴露了勃列日涅夫之流的险恶用心:政治上利用同西方国家发展贸易和经济“合作”来制造“缓和”假象,欺骗和麻痹西方国家,分化瓦解西方的“联盟”,并且利用这种日益扩大的经济贸易联系作为影响、干预某些西方国家的外交政策的手段,助长对苏姑息政策的倾向,打击主张认真对待苏联侵略威胁的势力;在经济上则是借此捞取实惠,直接间接利用来自西方的技术力量、资金和物资来减轻苏联的经济困难,更加放手地扩军备战。总之,这是苏联争夺世界霸权的总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
苏联从西方究竟捞到了哪些经济上的“巨大利益”呢?
第一,捞取了二百亿美元的西方贷款,给由于疯狂扩军备战而严重缺乏资金的苏联经济输了血。这些贷款中有些期限长达十年、二十年,利率低于向西方企业的放款利率。
第二,搞到了苏联梦寐以求的大批较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力图弥补苏联工业技术落后的战略弱点。据报道,目前,苏联依靠西方提供资金、设备和技术而正在兴建的大型工程项目有二百个左右,其中包括冶金、汽车制造、石油开发和石油化工等一系列有战略意义的重大项目。苏联最近还就引进大功率原子能发电站和电子计算机技术和“合作”开发西伯利亚资源加紧同一些西方国家进行谈判。
第三,从西方搞到了大批粮食。苏联不止一次靠西方的粮食应付农业危机,并借此储粮备战。从一九七一年到去年九月,它仅从美国就买到三千六百五十五万吨粮食。
苏联所以能够从西方捞到这些“巨大的物质利益”,是因为它利用了西方国家为减轻经济危机急于扩大出口的需要,特别是利用了西方某些人的幻想,这些人企图通过“经济合作”“软化”苏联,使它因有求于西方而“减少”对西方的威胁。然而,严酷的现实,使西方越来越多的人觉察到:这种“经济合作”并没有“软化”苏联,也没有“套住”苏联,反而有落进莫斯科设下的圈套的危险。
最近,西方不少人指出,苏联为了争夺世界霸权,正在变本加厉地扩军备战。苏联去年的实际军费开支占当年国民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超过美国的军费开支近百分之三十。但是苏修领导集团还嫌不够。勃列日涅夫最近在二十五大上叫嚷,苏联“将竭尽全力”使苏联武装力量拥有一切必要的手段。苏联在农业危机深重、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提出的第十个五年计划,仍然强调要“加强经济实力和国防能力”。苏联在二十五大所表明的这种动向,对于幻想苏联“软化”的人们是当头一盆冷水。一家西方刊物直截了当地指出:
“苏联的目标就是要取得英国在十九世纪拥有的那种世界霸权。”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二百亿美元的低利贷款,数千万吨的粮食,加上数百项工程的技术和设备,不仅没有“软化”和“套住”苏联,反而助长了它侵略扩张的气焰,增加了战争的危险。西方舆论界开始对这种危险大声疾呼了。奥地利《欧洲新闻》写道,“西方给俄国的贷款和投资”,“提供了苏联能够用以维持住它疯狂的军备计划”的“物质手段”。英国《金融时报》说,西方向苏联提供的新技术,“远不是有助于和平的事业,而是为了反对西方的”。据美国出版的一本著作说,苏联目前使用的现代化电子装备,无论是民用还是军用的,都来源于西方。苏联从西方购买了大批商船,从而使它的造船工业能够集中力量制造军舰和潜艇。另据日本报刊报道,西方国家投入了十多亿美元资本和技术帮助苏联兴建世界最大的卡车制造厂——卡马河卡车制造厂,一旦战争爆发这个厂可以转为大批生产坦克。
西德反对党防务政策发言人韦尔纳强调说,西方给苏联的贷款“使俄国有能力为它用来对付西方的军备政策筹集资金”,西方“从技术和财政方面促进苏联和华沙条约组织扩充军备,这简直是自杀”。美国参议员伯德说,美国向苏联提供的大批粮食“多次使克里姆林宫摆脱了农业的灾难”;苏联人利用“缓和”得到了西方的先进技术,“使他们的分导多弹头导弹的研制缩短了三年到五年”;西方的巨额贷款补助了苏联的经济,“使他们有能力大大加强军备”。
西方舆论还指出,克里姆林宫打着“和平”、“合作”的旗号从西方捞取经济实惠,加强它的战争机器,这一套正是三十年代希特勒的故伎。希特勒当年曾从英、法、美等国借到一百多亿马克,买到大批军火以及数百万吨的废钢和其他战略物资,拚命扩充他的军事实力,为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作准备。英国保守党议员温斯顿·邱吉尔提醒人们注意“今天再次出现了三十年代的情况”。他说,苏联一心要“把它的统治强加于世界其他地方”;苏联在军备上“花费国家财富的比率同希特勒把人类投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一年所花费的一样多”。因此,他反对向苏联提供粮食、技术和贷款。他说:“我们为什么要为破坏我们自己而出钱呢?”英国历史学家休·特雷弗—罗珀在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教训时,意味深长地写道:“侵略者都是安抚不了的。绥靖政策在历史上从来没有成功过。”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报》的社论说,认为“只要我们帮助苏联强大起来它就会对我们不那么残忍,实际上是一种姑息政策,慕尼黑式的姑息政策”。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面对着正在走希特勒老路的社会帝国主义咄咄逼人的攻势,西方越来越多的人警觉起来了,这种警觉也包括对苏联发展同西方“经济合作”的警觉:不可从经济上养肥对手,贻害自己,不可养虎贻患。


第6版()
专栏:新华社记者述评

新沙皇同东欧如此“分享忧乐”
勃列日涅夫最近在苏修二十五大上煞有介事地声称,苏联和东欧国家之间的关系是“彼此分享忧乐”。
挂羊头、卖狗肉是苏修惯用的伎俩,也是“口头上的社会主义实际上的帝国主义”反动本质的一种表现。勃列日涅夫新近贩卖的“彼此分享忧乐”论,犹如狼对羊侈谈有“共同的利益”,可以“彼此分享忧乐”一样,既滑稽可笑,又暴露出狼的阴险狡诈。
正如列宁所说:“判断一个人,不是根据他自己的表白或对自己的看法,而是根据他的行动。”远的不说,且看最近的一些事实:
今年以来,苏联再次提高了向东欧国家出售燃料和原料的价格。据匈牙利《人民自由报》报道,今年苏联卖给匈牙利石油的价格又比去年提高百分之八。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东德和保加利亚五国今年将从苏联进口六千多万吨石油。仅此一项,按苏联向匈牙利提价的幅度算,苏联便可多获利近二亿卢布。如把现在苏联出售石油的价格与一九七四年的价格相比,大约提高了百分之一百四十,苏联从中多获利达十几亿卢布。这对勃列日涅夫一伙唯利是图的人来说,不能不是巨大的“乐”。但是,这种“乐”却给东欧各国带来了忧。请听东欧国家舆论的怨声:匈牙利《观察家》周报说,苏联提高原料、燃料价格,使匈牙利“产生了新的困难和问题”。捷克斯洛伐克《红色权利报》抱怨提高价格使捷克斯洛伐克经济“面临新的相当艰巨的任务”。保加利亚《国际关系》杂志指出,苏联提高价格实际上是要把它受到的西方经济危机的不良影响“直接转嫁”给“经互会”国家。东德一位领导人则诉苦说:“价格的提高,增加了东德国民经济的负担。”这就不难看出,勃列日涅夫集团之“乐”,就是东欧国家、广大东欧人民之忧。
勃列日涅夫在报告中还竭力鼓吹所谓“共同开发自然资源”和“共同建设大型工业综合体”对“每个国家都有不少好处”。这可谓“彼此分享忧乐”了吧!但事实又是怎样呢?东欧国家为了得到原料和燃料,被迫出钱、出劳力,用外汇买来机器设备,投入苏联境内的基本建设。仅敷设奥伦堡到苏联西部边境的输送天然气管道一项,东欧五国就得派出二万多名技术人员和工人。据东德《统一》杂志报道,“敷设一公里天然气输送管道需要大约五百万至六百万马克的投资。”长达二千七百五十公里的管道就需要东欧五国出一百三十七亿到一百六十五亿马克的投资。由于东欧国家为苏联境内的基本建设出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它们本国的基建项目不得不一再缩减或下马。捷克斯洛伐克上个五年计划的基建任务就没有完成,一九七五年又被迫砍掉二十四个项目。波兰在去年上半年就没有搞新的基建工程,其它国家也受到类似影响。但苏联并不以此为满足。据匈牙利报纸最近报道,苏联还要东欧国家“以后去参加开发西伯利亚油田”。
在当今的世界上,掠夺和压迫者的“乐”,就是被掠夺和被压迫者的忧。他们之间根本不存在什么统一的“忧乐观”,不可能有什么可以彼此分享的忧乐。当年,新沙皇出动数十万军队,以突然袭击的方式武装占领捷克斯洛伐克时,不是露出了魔鬼般的狞笑吗?而丧失了国家独立和主权的捷克斯洛伐克人民不是受尽了灾难吗?二十多年来,新沙皇加紧控制东欧国家的主权,肆无忌惮地干涉它们的内政外交,掠夺它们的财富,给这些国家的人民带来了巨大的不幸和痛苦。事实证明,苏联社会帝国主义正是东欧各国人民最凶恶的敌人。
然而,建筑在广大劳动人民痛苦之上的“乐”总是难以长久的,历史的辩证法使新沙皇的日子并不好过。勃列日涅夫在报告中不得不承认,在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关系中,“不可能不产生复杂的情况”,所以苏修“政治局几乎没有一次会议不研究有关的……种种问题。”勃列日涅夫之流所以为此惶惶不安,正是因为东欧人民对新沙皇的欺侮、压迫和剥削愈来愈不满,反抗愈来愈强烈。新沙皇的“乐”和东欧人民的忧,总有一天是会转化的。社会帝国主义终将被抛进历史的垃圾堆。到那时,东欧和苏联人民将真正分享胜利的欢乐。


第6版()
专栏:

名曰“国际分工” 实为损人利己
苏修巧取豪夺使东德匈牙利深受其害
据新华社一九七六年三月二十五日讯 苏联要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用自己的人力、物力参加苏联境内的奥伦堡天然气管道的建设,给这个国家的经济带来了额外负担。
从去年三月起,东德已经派出了三千二百名工程技术人员和各种专业工人在苏联境内修建这条管道。
东德是一个劳动力十分缺乏的国家。现在,苏联要东德派出大量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去苏联境内劳动,更增加了东德的困难。据报道,苏联原计划要东德派遣三千八百名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东德只派出了三千二百名。
近年来,苏联供应东德的原料和燃料不仅大幅度涨价,而且越来越苛刻地以东德为苏联开发资源提供人力、物力为条件。去年,两国签订的为期五年的国民经济计划协调议定书规定,苏联今后对东德原料和燃料供应的增加,将以东德参加苏联原材料的开发、提供装备及“其它服务”为“基础”,其中包括修建奥伦堡输气管道。
一年来,东德在修建奥伦堡输气管道时还向苏联提供了大量的物资和装备。东德近年来开发本国原材料也十分需要设备,东德被迫把大量设备运往苏联,势必将影响本国资源的开发。东德国家计划委员会主席在去年三月的一次讲话中谈到这个问题时说:“在许多情况下,这些机器和物资也正是我们自己日益需要的相同或类似的机器和物资”。
据新华社一九七六年三月二十五日讯 苏联近年来不断迫使匈牙利的一些重要工业企业改变生产结构,停止生产传统的产品,以便更紧密地为苏联的需要服务。
匈牙利《人民自由报》最近发表的一篇文章,谈到匈牙利的一些重要的工厂,如切佩尔汽车厂、造船和起重机厂、甘兹车辆厂,在本五年计划中要进一步改变生产结构。这篇文章援引匈牙利冶金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拜特莱伊·山道尔的话说:“这三家企业的生产结构都必须根据匈苏合作计划来改变”。
众所周知,匈牙利切佩尔汽车厂多年来生产载重卡车并向苏联大量提供。据统计,从一九六九年到一九七二年,该厂每年向苏联出口卡车约八百辆到一千二百辆。由于苏联突然不要这种产品,该厂被迫按照苏联的需要改变了生产结构。据《人民自由报》透露,“切佩尔厂在本五年计划内将停止载重卡车的生产”,“将为苏联生产在苏联装配的公共汽车现代化变速器所需要的三十六种零件”。
匈牙利造船和起重机厂过去是生产向苏联出口的海用船只的,也是因为苏联的原因,该厂“将停止生产海用船只,而加速河用船只的发展”,并大量生产苏联所需要的浮吊和起重机。
勃列日涅夫集团这种损人利己的作法,给匈牙利的国民经济造成很大困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