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3月19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向翻身农奴学习 为翻身农奴创作
——泥塑《农奴愤》开门创作的体会
中央五七艺术大学美术学院赴藏雕塑小组
在欢庆西藏自治区成立十周年的日子里,大型泥塑《农奴愤》在拉萨正式展出了。这组阶级教育泥塑群像,是我们在批林批孔和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运动中,在自治区党委领导下,在深入翻身农奴的火热斗争生活中,创作完成的。《农奴愤》展出以后,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应。许多翻身农奴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边看边流泪,有的甚至激动得晕倒,有的流着热泪聚集在伟大领袖毛主席画像前高呼“毛主席万岁!”他们表示一定要紧握手中枪,保卫无产阶级的江山。作为泥塑创作的执笔者,我们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阶级教育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
在翻身农奴中接受教育
《农奴愤》十八个月的创作过程,就是我们接受百万翻身农奴再教育的过程。百万翻身农奴的火热斗争生活教育了我们,激励了我们,才能使这一泥塑作品起到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的战斗作用。
我们创作组的专业工作者,大都是从旧学校培养出来的。在文化大革命之前作过不少雕塑,但是在修正主义文艺路线下,方向不明,路子不正,没有认真投身到工农兵火热斗争中去,搞不出群众所需要的作品。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我们经受了锻炼,批判了修正主义文艺路线,端正了思想,认识到十七年的老路不能再走了。这次接受西藏阶级教育泥塑创作任务后,我们首先反复学习了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牢记毛主席关于“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的教导,决心在深入翻身农奴和创作《农奴愤》的过程中,认真改造世界观。
我们是第一次上西藏高原,缺氧引起的高山反应考验着每一个人。我们平均年龄四十二岁,半数是女同志,但大家并没有畏难,同志们不顾呕吐、心跳过速、气喘等高山反应,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参加学习和战斗。六月的藏北草原,时而雪花纷纷,时而狂风大作,早晨帐篷里滴水成冰。贫下中牧们非常关怀我们,不仅给我们送来毡垫、毯子,而且给我们上阶级斗争课。看看今天西藏人民幸福的生活,想想旧西藏乞讨街头,露宿荒野的百万农奴和牧奴,使我们懂得了,他们为什么对党、对毛主席、对社会主义祖国充满深厚的感情,而对刘少奇、林彪、达赖疯狂地搞复辟倒退又是那样无比的愤恨!
我们不仅在海拔四千三百米的藏北红旗公社工地上,和贫下中牧一起冒着严寒参加修渠劳动,而且深入到偏僻的山乡普松公社访问当年受到叛匪残害的贫下中农。西藏地区复辟与反复辟的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和翻身农奴的血泪控诉,使我们受到深刻的阶级教育。
《农奴愤》的创作实践既是完成一次创作任务,也是一次改造我们思想面貌的战斗。在同群众结合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感到革命文艺工作者的责任重大。我们必须做群众的忠实代言人,而要作好代言人,就必须同修正主义文艺路线的流毒彻底决裂。我们为一位苦大仇深的贫牧老阿妈画像,画完之后,她拉着我们的手说:“象我这样的一个贫苦牧民,在旧社会有谁看我一眼呢?但是,今天北京来的同志们为我画像,这是党和毛主席给我们翻身农奴的幸福和荣誉。”老阿妈的话使我们感动得热泪盈眶。还有许多翻身农奴拉着我们的手,一次又一次谆谆嘱咐我们,一定要把阶级教育泥塑作好!过去在修正主义文艺路线统治下,我们把手里的雕塑刀和画笔当作个人成名成家的工具,是多么自私和渺小!而今天走毛主席指引的道路,把雕塑刀作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武器,意义又是多么大啊!“向翻身农奴学习,作百万翻身农奴的忠实代言人!”是我们创作泥塑《农奴愤》的战斗口号,它始终激励着我们为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而奋斗!
在火热斗争中开门创作
《农奴愤》是在翻身农奴中间开门创作完成的。但是,在开门还是关门的问题上,我们是经过一番思想斗争的。深入一段生活之后,有的同志便产生了“差不多”的思想,认为时间短、任务重,该坐下来在工作室里捏泥塑稿子了。在这种情况下,大家针对着是在工作室里,还是到翻身农奴中间作泥塑稿子的问题,展开了讨论,并从路线上加以分析。过去在文艺黑线统治下,为创作搜集素材,我们也到工农兵中去,有时也很激动,但一回到城里,关在工作室里创作时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正如有的同志说:“下去挺激动,回来走老路。”总结了历史的教训,大家一致认为,必须深入群众开门创作,为雕塑艺术闯新路。
我们带着泥巴深入到离拉萨市七十公里的曲水公社做稿子,一开始就出现了过去从未遇到的情况,每天都有许多群众来到我们作泥稿的现场。下工的时候,有的还没来得及回家就扛着锄,背着筐,有的牵着牦牛,来观看泥塑稿子。到了夜里,有的妇女背着孩子,老人拄着拐棍,还摸黑来看泥塑。翻身农奴边看边控诉三大领主的罪恶,边看边批判林彪、达赖的复辟阴谋。贫下中牧的血泪控诉,使我们受到教育和启发,许多构思是在群众的教育中逐步形成的。如我们根据许多群众的忆苦,在泥塑中表现了农奴的孩子丢在田边,妈妈终日支差劳动无权喂奶的“无偿劳役”的情节。
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到不到工农兵中去是个路线问题,到了群众当中以后,是不是甘当群众的小学生,是不是真心实意地向群众学习,同样是个路线问题。我们既然要作翻身农奴的代言人,就要真正说出他们的心里话。如果我们的泥塑,群众连看都看不懂,所谓代言人不就成了一句空话了吗?因此,我们不仅听反映,还主动带着问题向群众请教。例如“迫害”一组塑像中阶级搏斗场面和农奴痛斥敌人的英雄形象,就是我们深入群众之后创作出来的,所以比较生动感人。
实践使我们认识到:旧西藏阶级压迫与反抗跟今天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是有内在联系的;《农奴愤》表现旧西藏阶级冲突时更要着眼于为今天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因此,艺术作品仅仅让群众看了落泪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产生鼓舞人们前进的力量,所以我们确定在整个泥塑中,都要贯穿“压迫愈深反抗愈烈”和“斗争,失败,再斗争,再失败,再斗争,直至胜利——这就是人民的逻辑”的光辉思想。如何在泥塑中表现压迫与反抗,如何表现苦与斗,也是在开门创作过程中反复学习毛主席的教导,逐步加以解决的。例如“农奴的斗争盼解放”部分,我们开始深入生活不够,又受到个别的、具体的历史事件局限,把反抗斗争的场面表现得冷冷清清,群众看后总是不满意。我们进一步学习、领会毛主席关于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教导,学习革命样板戏的创作经验,研究近百年农奴进行的可歌可泣的反抗斗争的有关历史材料,对比今天翻身农奴战天斗地的革命精神,批判了无冲突论。我们认识到创作要源于生活,还要高于生活。经过反复探索,大胆地把高浮雕、绘景同泥塑圆雕结合,以革命浪漫主义手法,用熊熊烈火象征百万农奴千年的仇恨、万年的怒火在燃烧,烘托着各族人民用战斗迎接即将升起的红太阳的激动人心的壮丽画面。在中心部分,我们塑造了一位脚踏巨石,挣开镣铐的农奴英雄。这是综合了藏族共产主义战士布德同志和许多农奴的英雄形象创作出来的。
按毛主席革命文艺路线去做一定胜利
我们泥塑的工作室是有限的,而翻身农奴的火热斗争生活则无限广阔,那才是我们最大的课堂和工作室!通过一年半开门创作实践,打开了我们思想的大门,洗刷着我们头脑中封、资、修的流毒,使我们吸收着群众中取之不尽的营养。我们创作组是一个很小的集体,同翻身农奴这个大集体结合,才完成了这项光荣任务。在创作过程中,先后有七十五位翻身农奴向我们进行忆苦教育,有三千多干部、群众和我们一同研究,发表意见。工作室是创作的场地,也是翻身农奴批林批孔和批判达赖的会场。大家深有感触地说:
“《农奴愤》是同翻身农奴共同完成的集体创作,我们不过是执笔者。”
我们这次开门创作,仅仅是迈开了第一步,今后还需要继续努力。我们认识到:要坚持文艺革命就必须与修正主义文艺路线对着干!而刮右倾翻案风的人却说什么“与十七年对着干的口号是错误的”。我们说“不与十七年的修正主义文艺路线对着干,必然跟着修正主义跑”。“不破不立。破,就是批判,就是革命”。《农奴愤》泥塑,正是在不断批判修正主义文艺路线中创作出来的。如果听信他们的,文艺工作队伍就会跌入修正主义的泥坑,文艺革命就会被扼杀,封、资、修的毒草就会重新占领文艺阵地!我们同修正主义文艺路线的斗争是长期的,文艺队伍改造的任务也很艰巨。我们决心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同工农相结合,刻苦改造自己,长期地深入火热的斗争生活,努力创作更多的无产阶级的艺术作品,用实际行动回击右倾翻案风,把文艺革命进行到底,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作出新贡献!


第4版()
专栏:

战地黄花分外香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美术作品展览》观后
青 力
社会主义的美术创作,在革命样板戏的带动下,山花烂漫,生机勃勃。在北京展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美术作品展览》,以它特有的战斗风采,为我们带来了美术战线上的新喜讯。战士画,与工人画、农民画一样,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美术战线上涌现出的新事物,是文艺革命在美术领域不断深入发展的生动体现,也是对那些刮右倾翻案风的人的有力回击。
战士画,直接为连队建设服务,反映部队火热的战斗生活,象一簇簇俏丽多姿的战地黄花,迎风翘首,显示出无比旺盛的生命力。
“我为革命画,革命催我画”
走进展览大厅,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大幅油画《毛主席教导咱画革命画》。画中的情景把我们带到了半个世纪以前的一九二六年,那时正值我军创建的前夕,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广州主持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在百忙中还亲自关怀着革命的美术工作,把讲习所开设的美术课,意义深长地改成“革命画”课,教导学员们画革命画,为开展农民运动服务。从那时起,画革命画一直成为我军政治宣传工作的一个传统。但是,由于林彪资产阶级军事路线的干扰和破坏,“兵画兵”等活动在一个阶段几乎处于被取消的状态。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特别是党的第十次路线斗争胜利后,部队的业余美术活动,才又以崭新的面貌,更深入更广泛地开展起来。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以来,部队学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群众运动蓬勃发展。展出的许多作品,生动地显示了部队的大好形势,热情地歌颂了广大指战员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继承和发扬我军光荣传统的革命风貌,热情歌颂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歌颂了干部下连当兵、代职,以及复员不回城市,坚持在边疆、农村干革命等军队中的新事物。注重于构思新颖和深化主题,是战士画可贵的艺术特色。如中国画《司务长的午餐》把时间处理在暑天的中午,地点处理在闹市附近。一辆装满西红柿、黄瓜等蔬菜的平板车停在路旁,交代出司务长采购途中这一特定环境。这样,司务长吃自带午饭、喝冷开水的情节,就产生了发人深思的艺术感染力,形象地表现了我军指战员通过学习理论,自觉破除资产阶级法权观念的崇高精神面貌。
“我为革命画,革命催我画。”战士画作者的这句话,明确地回答了为什么画画的问题,反映了作者的高度革命觉悟。这是战士画思想性强的重要原因。
“战士心向党,画笔也是枪”
战斗性强,是战士画另一突出的特点。
“战士心向党,画笔也是枪。为和敌人打文仗,十八般武艺都要上。”战士画所以战斗性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作者们把画画视为打仗,把画笔当成同敌人作斗争的武器。
“人民解放军永远是一个战斗队”。保卫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果,保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御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颠覆和侵略,是我军的光荣任务。战士画是为我军执行这一光荣任务服务的战斗武器,它鲜明地反映了加强战备、准备打仗的思想内容。这也是这次展览的重点。我们走在展厅里,好象来到了边疆海防,犹如置身于沸腾的练兵场,到处是龙腾虎跃的雄姿,仿佛能听到阵阵嘹亮的喊杀声。展出的作品中,有的表现与帝修反抢时间,军民深挖洞,共筑地下长城;有的反映我军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进程;有的描绘我军指战员守卫边疆海防的英雄形象;有的表达我们一定要把红旗插上台湾岛的坚强决心;也有的表现军民鱼水深情。所有这些作品都给人鼓舞,使人振奋,对提高部队战斗力,激发练兵热情,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要加强作品的战斗性,除了在内容上紧密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力求深刻的思想性外,在艺术表现上还必须形象鲜明。例如,《归田不解甲》运用中国画特有的语言,只用几根柿树枝和镰刀磨石陪衬,通过一位战士跃身背起枪的形象,使人联想到画外紧张集合的哨音,表现了广大军民高度的战备观念。有这样觉悟高的战士,有这样严格的训练,就有强大的战斗力!
连队建设的有力工具
群众性强,是战士画的又一个特点。
全军广大战士画的作者们,以阶级斗争为纲,一手拿枪一手握画笔,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巩固无产阶级专政,为搞好连队建设自觉战斗。针对部队人员流动性大,“新兵年年有,老兵年年走”的特点,他们以老带新,骨干与群众结合,保证了战士画活动的长流水不断线,一步一层楼;他们把板报、专栏、幻灯、画刊办到第一线,“连队搞啥就画啥”;他们采用多种美术体裁,从单幅画到连环画,从彩塑到剪纸,表现部队丰富多彩的战斗生活,用无产阶级思想占领连队思想文化阵地。他们坚持业余,面向基层,在群众的土壤中生根开花,在斗争的风浪里成长壮大。
战士们说:战士画是咱连队的窗口,从这里可以看出连队在干什么,战友们在想什么,党支部在提倡什么。战士画扎根于基层连队,是连队建设不可缺少的有力工具。
战地黄花分外香。走出展厅,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在这天地翻覆的伟大时代,作为专业美术工作者,必须紧紧地和工农兵结合在一起,紧紧地跟上工农兵业余美术作者的步伐,共同为繁荣社会主义美术创作而努力。


第4版()
专栏:

阵 地(油画) 杨娌娅


第4版()
专栏:

牢记阶级仇 永远干革命
拉萨市建筑二队工人 次仁顿丹
走进泥塑《农奴愤》的展览室里,我好象又回到那最反动、最黑暗、最残酷、最野蛮的封建农奴社会。这组泥塑表现的一场场令人悲愤的情景,都是对罪恶的封建农奴制度的控诉。压迫重,反抗烈。在这里,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旧西藏是一座人间地狱,而且可以看到农奴们不畏强暴,敢于砸烂旧世界的英勇斗争精神。
在那灾难深重的日子里,我们奴隶脖子当马鞍,肩膀做马镫,被当成牲畜。泥塑逼真地表现了一幕贵族把奴隶当马骑的悲惨情景。这是旧西藏的真实写照。那时候,农奴被视为会说话的牲口。支“人差”就是专门背贵族爬山、涉水、走远道。有多少骨瘦如柴的奴隶,抬不起头,直不起腰,一步一喘,一步一颤地背着领主艰难地迈步。又有多少农奴在爬陡坡、过栈桥中被背上那肥头大耳的贵族老爷,压得倒下去再也站不起来!在那暗无天日的旧社会,农奴们成天当牛做马,披着晨霜去干活,顶着星星收工,一天喝不上两碗糌粑稞汤。在我当奴隶的庄园里,许多奴隶都和我一样,夏天上山采野果充饥,冬天和领主的狗争食。农奴们劳累了一辈子,留下的是自己的脚印,带走的是自己的影子。不仅如此,稍不顺领主的心意,皮鞭、棍棒就随时会落到你的身上。领主可以随便把奴隶出卖,也可以随便把奴隶抓起来,关到他们设立的监牢里。我的父亲和我,都曾被领主无故关押过。后来我父亲受不了,越狱逃跑,从那时候起,三十多年我们父子再没有见过面。看了这个泥塑展览,想起了万恶的旧社会,勾起了我千仇万恨,燃烧起我满腔怒火,激起我对旧社会的无比愤恨。
那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灾难深重的旧西藏,经常爆发农奴们对三大领主的反抗,不断举行暴动。有的赶走代理人,有的杀死贵族,甚至攻打反动政府,提出“打倒官员,废除一切乌拉差役”的响亮口号。这种斗争,象火山爆发一样震撼万里高原。泥塑《农奴愤》形象地表现了这一斗争。你看,奴隶们手举刀枪,拉开弓箭,同三大领主展开了生死搏斗。他们砸碎锁链,烧毁牢笼,奋起造反,表达了被压在社会最底层的百万农奴要翻身,要解放,盼望救星毛主席,盼望救星共产党的迫切心情。百万农奴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终于迎来新社会的曙光。一九五九年,西藏百万农奴在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支持帮助下,终于打倒了以达赖为代表的三大领主的反动统治,彻底砸烂了野蛮的反动农奴制度,西藏人民翻了身,过上了幸福生活。
泥塑《农奴愤》展览,真是阶级教育的好课堂。看了它,抚今忆昔,心潮激荡,使我想了很多。藏族人民有一句俗话:尝过苦茶才知蜜甜。我们这些从旧社会过来的翻身农奴,对新旧社会两重天,是深有体会的。现在的青少年,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对旧西藏农奴的苦难没有亲身体会。我们要向他们讲旧社会的情形,让他们多看看这样的泥塑展览,对他们进行阶级教育,使他们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
雪山青松根连根,翻身农奴和我们的大救星毛主席心连心。当前,全国人民正在迎头回击右倾翻案风,我们要遵照毛主席的教导,紧紧抓住阶级斗争这个纲,认真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发扬“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革命英雄气概,批判党内那个不肯改悔的走资派所推行的修正主义路线,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把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进行到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