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3月18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埃及报刊谴责苏联的霸权主义行径
废除埃苏条约是对苏联的有力回答
指出苏联塔斯社的威胁是心虚的表现
新华社开罗一九七六年三月十七日电 埃及《今日消息》周刊副董事长穆萨·萨布里三月十七日在题为《苏联应该重新考虑它的步骤》的文章里说:“废除我们和苏联的友好合作条约是对苏联对待我们的行径的回答。”
文章指出:“勃列日涅夫的所作所为实际上是废除了这个条约,我们不得不宣布这个决定
(废除这个条约),因为这是我们人民为了光明正大地生活的一种权利。”
文章说:在同苏联的关系中,“真正的问题在于,苏联领导还不了解埃及人民的性格。埃及人民经历了长期的痛苦,他们是厚道的、有耐心的人民。”文章指出:“埃及人民的长期斗争和牺牲是为了从附属地位中解放出来。”文章说:“埃及人民不能作任何人的尾巴。”
文章强调说:“友谊并非托管,联盟不是附属关系,感谢更无需我们放弃原则。”
文章最后说,“埃及从来也不是苏联的殖民地,它也不会变成美国的殖民地。”
新华社开罗一九七六年三月十六日电 埃及《金字塔报》主编阿里·哈姆迪·贾马勒发表文章,谴责苏联对埃及的恶劣行径。
文章说:“虽然埃及向苏联表示了种种良好愿望,并愿意履行埃苏友好合作条约的全部条款,但是,苏联在十月中东战争后,却采取一些在国家关系上只不过是既违反条约又破坏开罗和莫斯科关系的行动。”
文章列举了一系列事实说明埃及曾长期耐心地采取一切办法试图保持埃苏关系:
一、萨达特总统给勃列日涅夫写过三十封信,也收到了回信,但是苏联的政策却没有任何改变。二、去年三月到十一月,埃及国防部长贾马斯曾就武器零件和埃及武装部队的需要问题,给苏联国防部长写过六封信。而苏联国防部长一封回信也没有。三、前两年,埃及工业部长、经济部长和贸易部长应勃列日涅夫的邀请,率领各种专业代表团前往莫斯科。但是这些代表团总是空手而归。四、一九七四年一月,伊斯梅尔·法赫米外长前往莫斯科,试图向勃列日涅夫本人建议把债务问题同执行条约的条款分别开来。但是勃列日涅夫拒绝了这个建议,声称在任何领域同埃及打交道都要取决于政治决定。五、当印度通知埃及说,苏联不同意印度向埃及提供它所需要的零件时,伊斯梅尔·法赫米外长召见了苏联大使,要求他做出澄清,但至今没有回音。六、苏联要求同埃及签订一项领事条约。埃及同意了,而且向苏联提供了从未向任何国家提供过的领事便利。文章说:“此外,埃苏友好条约规定两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尊重以及互不干涉内政。但是,勃列日涅夫在上个月举行的苏联共产党代表大会上却大谈什么‘破坏埃及革命的社会成果和政治成果的企图’。这无疑是对埃及内政的公然干涉。”
新华社开罗一九七六年三月十七日电 埃及报纸三月十七日谴责苏联对埃及废除埃苏“友好合作条约”所进行的威胁。
《消息报》说,塔斯社说什么苏联要埃及对这一决定及其一切后果负责,
“苏联官方通讯社的这种行径包含着一种威胁,是心虚的表现”。
这家报纸说:“塔斯社声称苏联将继续同埃及人民和埃及政府友好,但埃及人民和埃及政府永远也不能理解这样的友好行径。友谊不能歪曲事实,友谊也不能容许使用直接或间接含有威胁的语言。”
《共和国报》说,苏联人对埃及废除埃苏条约的评论是“歇斯底里和荒谬的”。


第5版()
专栏:

日本《劳农战报》揭露新沙皇的战争纲领
苏修在缓和烟幕下对世界各地加紧扩张
呼吁日本人民掀起强有力的归还北方领土运动
新华社东京一九七六年三月十七日电 日本工人党中央机关报《劳农战报》在三月十五日一期上发表评论指出,勃列日涅夫在苏共二十五大抛出的所谓“和平纲领”是新沙皇的战争纲领。
评论说,最近几年来,苏联社会帝国主义大肆兜售“缓和紧张局势”的幻想,并在这一烟幕下在欧洲以及世界各地加紧战争准备。他们把侵略的黑手伸向安哥拉。对于日本,它也是百倍地加强了威胁和渗透。
评论说,苏联霸占日本的固有领土北方四岛,在那里建设海空军基地和导弹基地,并诽谤日本人民要求归还北方领土的正义斗争,这就是他们的战争纲领的重要组成部分。苏联干涉日中和平友好条约谈判,并威胁日本,说苏联“不能不重新考虑日苏关系”等等,这也是实行战争纲领的表现。
评论指出,勃列日涅夫的狂言是继今年一月葛罗米柯在东京横行霸道之后,又一次向日本人民提供的很好的反面教材。
评论呼吁日本人民彻底揭露勃列日涅夫的战争纲领,在工厂、学校和地区掀起强有力的要求归还北方领土的运动,对新沙皇的挑衅,予以应有的反击。


第5版()
专栏:

肯尼亚报纸指出
苏联在扩充军备方面是个恶棍
新华社内罗毕一九七六年三月十六日电 肯尼亚《民族日报》三月十六日发表社论,谴责苏、美争霸世界,呼吁世界各国“联合起来反对美国和苏联”。
社论说:“苏联和美国之间全球性的和地区性的争夺是存在的。”社论说,世界关心的是,“西欧防御能力的进一步瓦解,或者美国在西欧的驻军的进一步削减,将促进华沙条约国试图迅速取胜。”
社论指出,俄国人并没有致力于“维护欧洲的和平”,“苏联在东欧的大量驻军超过了整个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军队,就是证据”。社论还指出:在扩充军备方面,“苏联是一个恶棍”。


第5版()
专栏:

请看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集团的惯伎
一遇农业歉收就找替罪羊
苏联又一农业部长被撤职
新华社一九七六年三月十七日讯据苏联塔斯社三月十六日宣布,波利扬斯基已被解除农业部长职务。
大家知道,勃列日涅夫一九六四年把赫鲁晓夫搞下台的理由之一就是农业的“混乱状态”,而他上台后不久就一再声称要“竭尽一切努力”把苏联农业“引向不断高涨的道路”,并把农业列为他亲自过问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勃列日涅夫当政十一年多以来,苏联的农业比赫鲁晓夫时期更糟。十一年中,苏联农业就有七次减产。
农业如此江河日下,在苏联国内激起了强烈的不满。应该对此负责的首先是勃列日涅夫本人。但是,他为了逃脱罪责,上推下卸,一方面抱怨老天爷,说是遇到“空前的干旱”;另一方面就是板子往下打,找替罪羊。波利扬斯基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被摘掉农业部长乌纱帽的。
一遇到农业歉收就找替罪羊,这是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集团的惯伎。二十三年来,他们已撤换了八个农业部长。苏联农业部长这个官儿实在不好当。前面已经换了八个,第九个的前途看来也是凶多吉少。


第5版()
专栏:国际杂文

从“替罪羊”到“替罪神”
辛清
据报道,克里姆林宫那个政治局里的波利扬斯基,作为苏联农业破产的祭品,已被踢出了政治局。他不仅已成了政治局的“局外人”,而且连农业部长的官儿也丢了。早在一九七二年农业大减产以后,波利扬斯基就被摘下了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的乌纱帽。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相继当政二十三年,共有八个农业部长被撤职。其中有一人曾经两上两下,两次充当替罪羊,平均不到三年就宰一只替罪羊,真是令人咋舌。
想当初,赫鲁晓夫粉墨登场时,就曾夸下海口,说是要使苏联农业来个“迅速发展”。他登台伊始,就连续召开各种会议,连续发表冗长演说,俨然以农业专家和权威出现在苏联人民面前。但因此人推行的是一条复辟资本主义的修正主义路线,使苏联农村中资本主义势力大肆泛滥,外加他的一窍不通的瞎指挥,如乱垦荒、强迫农民大种玉米等,把苏联的农业搅得个一塌糊涂。赫鲁晓夫为了给自己开脱,屡屡迁怒于人,十一年中撤掉了五个农业部长。
勃列日涅夫取代赫鲁晓夫以来,也一直是苏联农业的最高执掌者。此人自以为比其前任高出一筹,也是在一九六四年登场之初就抓农业,召开大会,作了决议,发表演说,向苏联人民开出了一张把苏联农业“引向不断高涨”的空头支票。十一年后,勃列日涅夫以他的“赫赫功绩”,在这张支票上填写了三个破纪录的数字:
一九七五年进口粮食之多为苏联历史上最新纪录,达两千八百万吨。
一九七五年农业产量之低为苏联近十三年来的最新纪录。
一九七五年按人口平均粮食产量之低为一九一三年以来俄国和苏联历史上最新纪录。
这三项新纪录的创造,第一要“归功”于资本主义在苏联的全面复辟,第二应“归功”于为称霸世界而奉行的国民经济军事化的方针。但勃列日涅夫却拿出其老前任赫鲁晓夫的手腕,嫁祸于人,连续撤掉了三个农业部长,并且逐步升级,这一次又撤掉了一个政治局委员兼农业部长波利扬斯基。与其说这是一只分量更重的替罪羊,倒不如说是一只替罪牛。因为,他是从政治局和部长会议副主席中牵出来的,比以前被撤换的七个农业部长的官衔高得多。
丢了官的波利扬斯基完全有理由叫屈。勃列日涅夫在“二十五大”的报告中,不是大讲苏修“政治局对农业以毫不松懈的注意”,并且“促进了农业和畜牧业的高涨”吗?而且他还声言,在过去五年中,苏联的“农业是在同自然力量的极其困难的斗争中发展的。”这样说来,这位兼任农业部长的政治局委员非但无过错而且还是有功的哩!
且不说波利扬斯基的三顶乌纱帽丢得是否有点冤。问题是下一步棋如何走。据报道,由于无人负责管理,去年苏联的越冬小麦又有不少被冻死。今年的农业大有再度减产的危险。到那时,又该撤换谁呢?在苏联,人们早已提出了这个问题:光撤换农业部长怎能把农业推向“不断高涨”呢?因此,曾有人主张由那位总书记兼任农业部长,看他再拿谁来作替罪羊。这当然是恶作剧。但是,再来个农业大减产,“下一个撤换谁”,对勃列日涅夫来说,这毕竟是个不能不好好盘算一下的现实问题。
不过,也不必过多为勃列日涅夫担忧,看来他对此早已有所准备,并且舆论也已造了不少。这只要翻阅一下他关于苏联农业不断减产的原因的多次讲话,就不难察觉。勃列日涅夫每次谈到农业减产时,开宗明义第一条就是责怪天气不好,总是把“上帝”作为祸首。并且勃列日涅夫对“上帝”已完全失掉信心,断定它今后多年仍然管不好天气,因而去年就同美国签订了五年购粮合同,(据说还要继续签订几年合同)以免临渴掘井。由此岂不是可以推断:下一个被撤职的该轮到那个一向管不好天气的“上帝”了吗?
撤部长,进而撤政治局委员和第一副主席,再进而撤“上帝”,用“替罪神”来代替“替罪羊”,用这种逐步升级的办法来把苏联农业推向“不断高涨”,这就是勃列日涅夫作出的不容置疑的“个人贡献!”佩服,佩服!


第5版()
专栏:国际知识

苏修利用埃苏条约控制和干涉埃及
三月十五日,根据埃及总统萨达特的建议,埃及人民议会通过了废除埃苏“友好合作条约”的法案。这是埃及人民反对苏联霸权主义的重大胜利。
一九七一年五月二十七日,苏修头目波德戈尔内亲自跑到开罗,迫使埃及签订了这个“友好合作条约”。条约全文共十二条,有效期为十五年。但在条约签订以来的五年里,苏修无视条约的大部分条款,根本不承担规定的义务,而是利用这个条约来控制埃及。请看苏修这几年来是如何在埃及推行霸权主义的。
埃及为了反对以色列的侵略,急需武器,把一九七一年定为收复失地的“决定性的一年”。当时波德戈尔内满口答应,他回到莫斯科之后的五天就把武器运往埃及。之后却一直没有消息。在埃及的再三催促下,柯西金于一九七二年担保他将亲自监督向埃及运送武器。但谎言掩盖不了事实,苏修一再采取拖延战术,迟迟不向埃及提供急需武器,使埃及决心收复失地的计划不能实现。
苏联一方面践踏条约,一方面利用条约中规定的“军事合作”条款,派遣大批军事人员进入埃及,向埃及勒索军事基地和政治特权,妄图控制和操纵埃及军事作战计划。他们不让埃及人掌握某些武器,口头上答应提供“电子装置”,但条件是必须由苏联人控制,不让埃及人插手。苏联军事人员不仅指手划脚,俨然以“太上皇”自居,而且干涉埃及内政,把他们控制的埃及军事设施和基地划为禁区,埃及军官和最高领导都不得随意进入。他们还大肆搜集埃及和其他阿拉伯国家的军事、政治、经济情报,搞颠覆活动。他们破坏埃及民族独立、国家主权和干涉内政的种种卑劣行径激起了埃及人民的极大愤怒,终于在一九七二年被撵出埃及。
苏修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在中东搞不战不和的局面。一九七三年,埃及突破不战不和的局面,进行了十月战争。苏修对此先是阻挠和反对,后来当埃及取得重大胜利时,又背信弃义停止补充埃及武器弹药,诱压埃及停火。十月战争后,埃及需要补充在战争中消耗的武器,以便对付以色列可能发动的新的侵略,但苏修一直采取卡断供应的办法对待埃及。从一九七三年十月到一九七五年一月,苏修拒不向埃及提供武器,还拒绝提供苏制米格21型飞机的零配件,使埃及用巨额外汇买来的苏制飞机变成一堆废钢烂铁。甚至当埃及向第三国寻求购买零件的途径时,也遭到苏联的阻挠和破坏。
苏修不但把提供武器作为讹诈手段,而且利用它向埃及人民逼债。在十月战争结束后刚两个月,苏联就要埃及偿付所欠二千二百一十万卢布(合二千九百八十万美元)军事贷款利息的尾数,此后又不断逼债。埃及一再要求根据条约的精神延缓还债期限,苏修断然拒绝。埃及不得不每年拿出四亿美元来还本付息。埃及每年不仅要拿出大量外汇,而且要用四分之一左右的棉花和其他出口物资来抵偿苏联“援助”的债款和利息。苏联社会帝国主义对埃及的讹诈,激起埃及人民强烈的不满和反抗。
埃及废除埃苏“友好合作条约”,反映了埃及人民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尊严的强烈愿望和决心,同时也是对苏联霸权主义沉重的打击。


第5版()
专栏:

埃苏条约第八条
埃及副总理兼外长伊斯梅尔·法赫米三月十五日提交人民议会审议的关于埃苏关系恶化的备忘录指出,苏联政府采取各种态度,严重违反埃苏条约的条款,特别是违反了条约的重要条款。备忘录说,在一九七三年中东十月战争停火以后,“苏联对条约第八条不承担义务的态度变得清楚了。从那时起,苏联不但拒绝补偿我们损失的武器和弹药,拒绝签订新的武器供应协议,而且停止提供零件和拒绝为我们的飞机进行必要的维修”。
这个关于埃苏关系恶化的备忘录还强调指出,苏联人的这种态度是悍然违反埃苏条约第八条的。现把埃苏“友好合作条约”第八条的全文刊载如下:
缔约双方为加强阿拉伯联合共和国的防御能力,将根据双方之间的相应协议,进一步发展军事方面的合作。这一合作将规定:协助阿联(埃及)训练军事人员,掌握向阿联提供的武器和装备,以加强阿联消除侵略痕迹的能力和抗击任何侵略的能力。


第5版()
专栏:小资料

苏修是怎样掠夺埃及的
多年来,苏修向埃及高价出售军火,迫使埃及以物抵债,对埃及进行残酷的掠夺。据埃及《金字塔经济》半月刊去年四月一日公布的统计数字,从一九六○年到一九七三年,苏修用低价从埃及掠走的物资据不完全统计有:
棉花 两千三百三十万坎塔尔(一坎塔尔=五十公斤)
棉纱 十五万三千吨
棉织品 两万五千吨
棉布服装 一万五千吨
水果、蔬菜 六十七万四千吨
大米 一百五十万吨
各种酒类 五千五百万公升
香烟 一百四十四吨
原油 四百八十万吨
皮鞋 六百六十万双
木制家具 两万四千吨
铁制品 二十二万九千吨
上述物资总值达十亿六千三百二十万埃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