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2月8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折中主义是修正主义的惯用手法
秦怀文
用折中主义的手法,否定或修改以阶级斗争为纲,否定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篡改党的基本路线,复辟资本主义,这是前一个时期右倾翻案风的一个特点。列宁曾经指出:“把马克思主义改为机会主义的时候,用折衷主义冒充辩证法是最容易欺骗群众的。”(《列宁选集》第三卷第一八八页)剥去折中主义的伪装,揭露它的反动本质,对于我们坚持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反对修正主义,巩固和发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要求,是具体分析事物的矛盾运动,特别是抓住主要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这样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和主流,抓住事物发展链条的决定性环节,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折中主义者的种种议论,貌似“全面”,东抽一点,西抽一点,把主要的矛盾和次要的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平列起来,不分第一和第二,主流和支流。“又是这个,又是那个”,“一方面,另一方面”,这就是他们的口头禅。他们用折中主义手法掩盖事物的真相,模糊事物的本质,想要借此把人们引向错误的道路。
党的基本路线告诉我们,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是主要矛盾。抓住这个主要矛盾,其他矛盾就迎刃而解了。毛主席教导我们,阶级斗争是纲,其余都是目。纲举才能目张。各条战线,只有紧紧抓住这个纲,才能执行好党的各项具体工作路线和具体政策,完成党的各项战斗任务。然而,有人反对以阶级斗争为纲,玩弄折中主义手法,把纲和目混淆起来,平列起来,甚至把目说成纲。他们抓什么工作,就把什么工作说成纲。这样就从根本上否定了党的基本路线。不久前,教育界那种刮右倾翻案风的奇谈怪论,否认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矛盾是当前教育战线的主要矛盾,而虚构一个“搞四个现代化”同“不要文化”的矛盾来代替它。他们胡说当前“最大的危机就是不读书”,“不要文化”。科技界的奇谈怪论也说:“现在的主要矛盾是知识分子不敢搞理论。”他们妄图用这些来麻痹无产阶级的斗争意志,掩护资产阶级向无产阶级的进攻,在教育领域和科技领域恢复资产阶级的专政。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政治和经济(以及业务、技术等)这一矛盾中,主要方面是政治。政治同经济(以及业务、技术等)相比,政治是第一位的东西,政治统帅经济,政治统帅业务,政治统帅技术,而不能平起平坐。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修正主义者故意把政治和其他并列,否定和修改以阶级斗争为纲,其目的在于搞复辟倒退,搞反攻倒算。十月革命以后,俄国党内的机会主义者布哈林曾经宣扬:“无论政治因素也好,经济因素也好,都不能丢掉”。列宁揭露布哈林“用折衷主义偷换了政治和经济之间的辩证的关系”,指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同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不肯定这一点,就是忘记了马克思主义的最起码的常识”。布哈林一伙还竭力把自己打扮成“关心提高生产”的样子。列宁痛斥他们说:“全部问题就在于(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也只能在于):一个阶级如果不从政治上正确地处理问题,就不能维持它的统治,因而也就不能解决它的生产任务”(《列宁选集》第四卷第四四九、四四一、四四二页)。教育界那种刮右倾翻案风的奇谈怪论,以“全面贯彻”为名,表面上既讲政治,又讲业务,但是却攻击“现在是政治冲击业务”,反对无产阶级政治挂帅,鼓吹资产阶级的“业务第一”,“技术第一”,实际上是主张资产阶级的政治第一。科技界也有人把政治和业务平列起来,说两者的关系“不是谁管谁”。他们就在这种折中主义的幌子下,叫嚷“搞业务的台风要刮起来,八级不够就刮十二级”。十分明显,他们刮的这种“台风”,是地地道道的修正主义妖风。他们甚至鼓吹“科技战线不要提无产阶级专政”。他们这些谬论是修正主义者一贯鼓吹的“阶级斗争熄灭论”、“唯生产力论”的老调重弹。
早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夕,毛主席对于鼓吹政治和经济、政治和技术、政治和业务“平起平坐”的修正主义论调,就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批判,明确指出:“那些不相信突出政治,对于突出政治表示阳奉阴违,而自己另外散布一套折中主义(即机会主义)的人们,大家应当有所警惕。”只有坚持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坚持用无产阶级政治统帅经济、技术、业务,我们的经济建设、科学技术才能在正确轨道上多快好省地向前发展,才能适应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要求。如果离开了党的基本路线,离开了无产阶级政治挂帅,放弃了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资本主义复辟将是随时可能的,苏联“卫星上天,红旗落地”的历史也会在我国重演,我们怎能不深刻警惕!
折中主义又用阶级调和论代替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斗争,是一方“吃掉”一方,一方战胜一方的对立统一的关系。而从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到苏修叛徒集团,从陈独秀到刘少奇、林彪,都鼓吹折中主义的阶级调和论。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的“折衷主义和诡辩术,为了迎合资产阶级,抹杀了阶级斗争中一切具体的和确切的东西”(《列宁选集》第三卷第七○八页)。陈独秀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时候,提出“我们在相当时期以内,必须保持一种折衷的中庸的路线”。很明显,陈独秀的这条“折衷的中庸的路线”,是一条不折不扣的鼓吹阶级调和、阶级投降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林彪则攻击马克思主义的斗争哲学是“斗绝了”,“做绝了”,胡说“对立统一律即合二而一律”,“择适中”的“中庸”“是辩证法”,宣扬矛盾可以通过“调和”来解决,猖狂地反对一分为二的革命辩证法,反对党的基本路线。列宁说:“用折衷主义代替辩证法。‘中庸’:把两个极端‘调和’起来,缺乏清楚、肯定、明确的结论,摇摆不定。”“实际上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在言论上却调和和缓和这种矛盾”,“抹杀同机会主义在理论上和实际政治上的鸿沟。”(《列宁全集》第三十九卷第五页)列宁的分析,深刻地揭露了折中主义的阶级调和论的实质。
不久前,教育战线上有人说:“和十七年教育路线对着干的提法是错误的。”这就是说,无产阶级教育路线同修正主义教育路线不是互相对立,而是可以调和的。这种折中主义的谬论,正是修正主义的货色。文化大革命前的十七年,刘少奇一伙疯狂推行反革命的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妄图把教育作为他们复辟资本主义的工具。对刘少奇的这条修正主义路线,我们怎能不针锋相对,彻底批判!从根本上说,一切矛盾着的对立面都是在“对着干”,都是又统一又斗争的。毛主席指出:“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在路线问题上没有调和的余地。”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从文化教育阵地开始的。反对同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对着干,无非是想要从教育阵地上打开缺口,否定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为刘少奇、林彪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招魂。
折中主义的哲学基础是主观唯心论。它用主观主义的相对论和诡辩论代替唯物辩证法,对客观实际全然不顾,肆意歪曲。那些刮右倾翻案风的资产阶级贵族老爷们,对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的深刻变化,社会主义新生事物的茁壮成长,各条战线的巨大成就,一概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他们不调查研究,不听广大群众的意见,这也指责,那也不满。他们对革命的一切成果,用折中主义手法抽象肯定,具体否定,长资产阶级志气,灭无产阶级威风。他们的那一套既违背客观实际,也经不起实践的检验。他们的世界观,不正是彻头彻尾的主观唯心论吗?
折中主义有深刻的阶级根源。在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中,它总是反映腐朽没落的剥削阶级的利益。由于马克思主义在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信,由于阶级斗争形势越来越不利于资产阶级,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修正主义者要反对马克思主义,就不得不把自己伪装起来。他们常常不敢公开地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原理,而是在表面上承认它,实际上却阉割它的革命灵魂,用资产阶级的反动思想加以“补充”和“修正”。无产阶级思想体系同资产阶级思想体系,本来是根本对立的,他们却硬要把两者折中调和起来,表面上不偏不倚,实际上站在资产阶级一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修正主义必然要利用折中主义,而折中主义实际上就是修正主义。当前,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已经取得了伟大胜利,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更加深入人心,形势一片大好。在这样的条件下,有人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搞修正主义,必然要玩弄折中主义的手法。
为了巩固和发展文化大革命的胜利成果,把教育战线、科技战线和其它各条战线的革命进行到底,我们必须学会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世界观观察问题,批判折中主义即修正主义的谬论,使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永远沿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胜利前进!


第2版()
专栏:

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中共山东省高密县委书记 陈树萱
毛主席在《矛盾论》中指出:“世界上总是这样以新的代替旧的,总是这样新陈代谢、除旧布新或推陈出新的。”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根本没有什么凝固的、永远不变的东西。历史在前进,社会在发展,社会主义新生事物必将战胜资本主义旧事物。这是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新生事物是社会新生力量的代表,体现了时代前进的方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代表腐朽力量的旧事物,必然归于灭亡。
一切反动派和那些抱着唯心论和形而上学世界观不放的人们,总是把一切事物都看成彼此孤立和永远不变的。孔孟之徒鼓吹“中不偏,庸不易”,“天不变,道亦不变”;林彪狂叫“中庸之道……合理”;最近教育界刮右倾翻案风的人,也死抱住修正主义路线不放,高叫什么“和十七年教育路线对着干的提法是错误的”,等等。在他们看来,旧事物只能保持它、维护它,不能动摇它、否定它。他们妄想使旧事物免于死亡,使旧秩序永世长存。
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伟大实践,是对唯心论和形而上学观点的有力批判。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一场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的政治大革命。革命洪流,气势磅礴,滚滚向前,以摧枯拉朽之势,荡涤着上层建筑领域里一切不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污泥浊水。在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激烈搏斗中,涌现出一大批社会主义新生事物。例如,各级领导班子实行老、中、青三结合,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文艺革命,教育革命,卫生革命,“五·七”干校,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等等。这些社会主义新生事物的出现,代表着社会前进的方向,是毛主席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的丰硕成果,它们从各方面限制了资产阶级法权,缩小了三大差别,巩固和加强了无产阶级专政。每一个共产党员和革命者都应该使自己的思想适应已经变化了的情况,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满腔热情地支持社会主义新生事物的成长。
我们县委开始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的时候,有的人由于受修正主义路线和孔孟之道的影响,认为“妇女无用”,对培养青年妇女干部不关心、不放心、不热心。广大群众和干部认为,这是用老眼光看待新事物,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现在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男同志能办到的,女同志也能办得到。在旧社会,劳动妇女被剥夺了一切政治权利,被压在社会最低层。在新社会,劳动妇女和男同志一样,成了国家的主人。她们在毛主席、共产党领导下,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加三大革命运动,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半边天”的作用。把她们的代表选进各级领导班子,对于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我们县委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培养妇女干部问题,提高了各级党组织培养妇女干部的自觉性。大家热情搞好传、帮、带,积极引导妇女干部认真看书学习,让她们在三大革命运动中经风雨,见世面,增长才干。大批妇女干部迅速成长起来了。现在,全县有六千五百多名妇女走上各级领导岗位,比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增加了近四倍,其中,有的当了县委副书记,有的当了生产队长,大大地增强了各级领导班子的战斗力,更好地发挥了广大妇女在三大革命运动中的作用。近三年来,全县有八百三十多名妇女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六千二百多名女青年加入了共青团,四千一百多名妇女成了学习革命理论的辅导员,四千五百多名妇女成了各种农业科学技术研究的骨干力量,她们带动广大劳动妇女一起在三大革命运动中奋战,真正顶起了“半边天”。事实充分说明,只有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才能满腔热情地支持社会主义新生事物。


第2版()
专栏:

掌握新生事物的本质和主流
关荔降
学习辩证唯物论,掌握新生事物的本质和主流,对于扶植和发展社会主义新生事物,巩固和发展文化大革命的伟大成果,是非常必要的。
毛主席指出:“任何事物的内部都有其新旧两个方面的矛盾,形成为一系列的曲折的斗争。斗争的结果,新的方面由小变大,上升为支配的东西;旧的方面则由大变小,变成逐步归于灭亡的东西。而一当新的方面对于旧的方面取得支配地位的时候,旧事物的性质就变化为新事物的性质。”这就从哲学上深刻阐明了新生事物是与旧事物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是必然要战胜和代替旧事物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涌现出一大批社会主义新生事物,是无产阶级战胜资产阶级的崭新成果,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灿烂的前途。
毛主席为我们党制定的基本纲领和基本路线,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上,肯定了新生事物终究战胜旧事物的历史必然性。牢记党的基本纲领和基本路线,才能透过旧事物暂时强大的表面现象,看到旧事物由强变弱直至灭亡的必然性;透过新生事物暂时弱小的表面现象,看到新生事物由弱变强直至胜利的必然性;既不因为新生事物前途光明而看不到斗争的道路曲折,以致放松警惕,削弱斗志;又不因为路途的艰难曲折而看不到灿烂的前程,以致失去信心。这样,才能在任何时候都保持清醒的头脑,把握着事物的本质和主流,不断地战胜衰亡着的资本主义势力的抵抗,不断地促进新生事物的成长。
林彪反党集团否定事物的本质和主流,把社会主义新生事物说成一团漆黑,竭力保护旧的事物免于死亡,妄图否定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前一个时期刮右倾翻案风的一些人,也惯用旧尺子量新事物,爱奏“前朝曲”,叫喊“新的不如旧的好”,否定文化大革命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目的是要翻文化大革命的案,搞复辟倒退,搞反攻倒算。
辩证唯物论告诉我们,“一切发展中的事物都是不完善的”(马克思:《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第一篇论文)》)。在新生事物发展中出现一些非本质的、支流的问题,这是不足为奇的。我们只有在正确路线的指导下,掌握新生事物的本质和主流,才能正确地认识和解决那些非本质的、支流的问题。在划清本质与非本质、主流与支流界限的同时,对非本质的支流的问题要分析研究,看那些是由于阶级敌人的破坏,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而造成的;那些是由于旧习惯势力的束缚,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而产生的;那些是由于我们经验不足和受客观条件的限制而引起的。这样,才能采取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使新生事物逐步发展完善。
我们要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认清事物的本质和主流,在各个领域里坚持反修防修的伟大斗争,为社会主义新生事物的发展扫除障碍,开辟道路。


第2版()
专栏:名词解释

阶级斗争熄灭论
李雪
阶级斗争熄灭论,是一种根本否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中始终存在着阶级和阶级斗争的修正主义谬论。它的目的是反对无产阶级专政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搞资本主义复辟。
阶级斗争熄灭论最初是由机会主义头子布哈林提出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在实行农业集体化和消灭富农经济的过程中,布哈林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与愿望,极力宣扬无产阶级取得成功愈多,阶级斗争就愈缓和,阶级斗争就会很快“熄灭下去”,资本家和富农不经过抵抗就会让出一切阵地,“和平长入社会主义”。后来,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叛徒集团步老修正主义者的后尘,又大肆鼓吹“苏联没有敌对阶级和阶级斗争”了,已经是“全民国家”、“全民党”了,现在的任务就是建设“土豆烧牛肉”式的共产主义。实际上,他们在“全民国家”的口号下全面复辟资本主义,把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蜕变为社会帝国主义国家。在我国,当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也竭力鼓吹阶级斗争熄灭论,胡说“阶级斗争已经基本结束”,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当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时候,林彪伙同陈伯达再次搬出阶级斗争熄灭论这套破烂货,鼓吹九大以后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阶级斗争熄灭论的鼓吹者并非真的要“熄灭”阶级斗争,而是要麻痹人民的革命意志,反对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让资产阶级专无产阶级的政。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剥削阶级虽然被打败,但还没有被消灭,他们总是企图把复辟的希望变为复辟的行动;由于存在着阶级,存在着资产阶级法权和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还会产生新的资产阶级分子。因此,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中,始终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承认不承认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仍然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要不要坚持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全面专政,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一直是马克思主义同修正主义进行激烈斗争的焦点,是区别真假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标志。列宁曾经指出:“机会主义恰巧在最主要之点不承认有阶级斗争,即不承认在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时期,在推翻资产阶级并完全消灭资产阶级的时期有阶级斗争。”
毛主席早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就指出:在夺取全国政权并且解决了土地问题之后,国内的主要矛盾仍然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一九五七年,毛主席明确指出: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还存在着阶级和阶级斗争。在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毛主席更加完整地提出了我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同时发出了“千万不要忘记阶级和阶级斗争”的伟大号召。毛主席最近又指出:“阶级斗争是纲,其余都是目。”毛主席关于阶级斗争的一系列教导,是反对修正主义的锐利武器。去年夏季前后,在同一时间里,教育界、科技界及其他一些方面都有那么极少数几个人跳出来刮右倾翻案风,互相呼应,异曲同工,如出一辙,这说明存在着一条与毛主席革命路线相对抗的修正主义路线。这条修正主义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修改以阶级斗争为纲,改变党的基本路线,否定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否定文化大革命中涌现出来的革命的新生事物,搞复辟倒退,搞反攻倒算。它的理论基础是阶级斗争熄灭论和唯生产力论,它的手段是折中主义。从政治上、思想上回击这股右倾翻案风,巩固和发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胜利成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严重的战斗任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