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2月3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螺号长鸣 钢枪紧握
——评革命现代京剧《磐石湾》
广东省军区 岳钧
革命现代京剧《磐石湾》,通过浑厚有力的艺术彩笔,描绘了一幅“全民皆兵”的壮丽图景,再现了沿海军民建设渔岛,保卫渔岛,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而战斗的英雄事迹,是我国铜墙铁壁海防线的一个缩影,是一曲毛主席人民战争思想的颂歌。
伟大领袖毛主席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就指出:“兵民是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在革命战争年代,广大民兵配合主力部队奋勇作战,立下了丰功伟绩。二十多年来,广大民兵成为社会主义祖国的建设者和保卫者。尤其是一九五八年毛主席发出“大办民兵师”的号召以后,我国民兵建设迈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广大民兵活跃在内陆城乡、千里海防、万里边疆,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而战斗。
《磐石湾》这出戏,生动地反映了社会主义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组织起来,武装起来,意气风发地同敌人进行斗争的英雄风貌。小小的磐石湾,是一座全民皆兵的坚强堡垒。群众“一手撒网,一手拿枪”。平时,这里有严密的报警联络信号:“白天消息树,夜晚红灯传”;这里有严密的军民联防组织:“家家是哨所,人人皆武装”,“岛岛守望,紧紧相连”。一旦发现敌情,港湾一声螺号,各行各业的民兵,马上奔赴集合场。在这英雄的行列中,有渔业工人、搬运工人、修船工人,有教师、医生、理发师和厨师,还有来不及卸妆的业余宣传队员。他们一个个紧握钢枪,斗志昂扬,随时准备配合人民解放军歼灭入侵之敌。因此,当敌特08刚刚偷登上岸,就被巡逻的民兵严密监视起来;即使敌人躲进幽深阴暗的蜂窝洞,同样受到民兵的追击;最后溜到荒无人烟的狼牙礁,仍逃不出军民联防的天罗地网。事实证明:组织起来的民兵分布广泛,人熟地熟,既可以随时随地打击敌人,又可以配合部队大规模作战。民兵制度是全民武装的最好组织形式,是毛主席人民战争思想的具体体现。
民兵工作除了要做到组织落实外,还要做到政治落实、军事落实。《磐石湾》围绕着“提高警惕,常备不懈”这样一个民兵建设中带根本性的问题,展开矛盾冲突,给人以深刻的教育和启发。
磐石湾有一个坚决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坚持常备不懈的党支部,这是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陆长海、海云、项武伯等支部领导成员,认真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用党的基本路线武装自己的头脑,时时刻刻注视着阶级斗争的风云变幻。陆长海出海两月归来,正遇海上发生情况,他连家也顾不上回,马上投入紧张的战备工作。项武伯发现暗藏敌人挖出的刀鞘,立刻和同志们认真细致地分析,及时识破了敌人里应外合进行捣乱的阴谋。临战前夕,情况瞬息多变,党支部又随时掌握和判断敌情,作出正确的歼敌决策,迅速调动兵力追踪围歼敌人。与此同时,他们又不断进行常备不懈的政治动员,不断提高群众的战备观念。特别是在帮助有着严重和平麻痹思想的海根和巧莲上,体现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威力。
海根和巧莲的和平麻痹思想具体表现不同,但问题产生的根源是相同的。为什么苦大仇深的海根“伤痕犹在思想变”,竟和暗藏的阶级敌人“称兄道弟”乱丢枪?为什么昔日英姿飒爽的巧莲一头“钻进了海螺壳”,看不到壳外的“潮涌浪翻”?都是因为他们忘掉了党的基本路线,忘掉了阶级斗争这个纲。对于犯错误的阶级战友,党支部一方面严肃地批评了他们的错误思想,一方面又耐心地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促使海根和巧莲迅速转变。剧中安排了两个“还枪”的情节,是意味深长的。一个是海根丢失枪支以后,经过教育认识了错误,正值民兵出发执行任务,陆长海主动把枪递还给他,海根接枪紧握,心情异常激动。另一个是巧莲的思想转变以后,战斗中遇到陆长海。陆长海把缴获敌人的枪支掷给巧莲,巧莲神采飞扬,跟随长海一起去战斗。这两个情节着墨不多,却揭示了一个真理:思想偏了,脑子里没有敌情,手里有枪的会丢枪,过去扛过枪的会放下枪;只有思想端正了,才会热爱手中枪,紧握手中枪,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放好哨,站好岗。
“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磐石湾》剧中,塑造了陆长海、曾阿婆、海云、项武伯、阿团等一批海防线上的英雄人物。他们都是普普通通的革命群众,在他们中间,有青年民兵,也有老渔民和少年儿童。在毛主席的“全民皆兵”思想的教育下,在党支部的组织领导下,他们都踊跃地战斗在海防前线。“虎老雄心在”的曾阿婆,是苦大仇深的贫下中渔。她虽然不是民兵,但一听到紧急集合的螺号声,马上以“编外民兵”的身分出现在战斗行列里。当渔霸黑头鲨来到燕尾岛,妄图拔掉代表社会主义祖国的五星红旗时,曾阿婆不顾危险,挥叉护旗,怒斥群匪,大义凛然。胸怀奇志的女民兵海云,为救亲人,穿岩洞,探蹊径,心红胆壮,志坚如钢。人小骨头硬的少先队员阿团,离当民兵还差好几岁,但他以一名“后补民兵”的姿态,如拔地而起的幼松,屹立在对敌斗争的第一线。由此可以看出,毛主席的“全民皆兵”的光辉思想已在广大民兵和革命群众头脑里深深扎根、代代相传。
在群峰耸峙的英雄行列里,民兵连连长陆长海是千百万民兵和群众的光辉代表。他饱尝过旧社会的辛酸,解放后成了国家的主人,他曾在人民解放军这座大学校里锻炼过,阶级斗争的烈火,使生铁炼成了纯钢。狼牙礁上短兵相接的战斗,集中展现了他那“一腔热血,无限忠忱”的革命品质。他搏风击浪,负伤痛孤身追敌;他政策攻心,分化瓦解敌军;他机智灵活,用血巾裹标灯发出信号;他奋勇斗敌,护标灯召军民迎来胜利。英雄人物的这种无坚不摧、无往不胜的力量来自何处?陆长海的一段唱词作了很好的回答:“谁说我雁离群孤身辗转?!天南海北,亿万军民,如在身边。虽然是狼牙礁远离海岸,中南海的明灯,照亮了祖国每寸河山。”这就揭示了英雄人物的力量源泉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正是由于有毛主席的革命路线的指引,有亿万武装起来的群众作为坚强后盾,他才有无穷无尽的力量和智慧,才能在战斗中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
这光彩熠熠的群英谱,从广度和深度上鲜明有力地反映了毛主席关于“全民皆兵”这一伟大指示的重大作用和深远意义。“八亿人民八亿兵,万里江山万里营”。正是千千万万个普通革命群众,构筑起任何敌人也不能逾越的钢铁长城。
目前,国内外形势一派大好,但是,被推翻的地主资产阶级仍不甘心失败,千方百计妄图卷土重来。国际上苏美两霸的争夺越演越烈,苏修亡我之心不死,我们必须对正在增长的战争危险做好一切准备。革命现代京剧《磐石湾》的演出,有着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同时,这也是对林彪一伙散布的“民兵过时”、
“民兵无用”等谬论的一个有力的批判。舞台上的磐石湾,必将教育和鼓舞现实生活中千千万万民兵建设和保卫自己的“磐石湾”,遵循毛主席关于“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指示,在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斗争中,紧握钢枪,不断夺取新的胜利。(附图片)
“愿将丹心化火焰,照亮这万里海天!”陆长海以血巾裹灯,召唤人民解放军和民兵齐来歼敌。
新华社记者摄


第3版()
专栏:

千方百计塑造英雄形象
——谈重视环境设置和情节提炼
南京大学 赵彤
革命现代京剧《磐石湾》围绕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陆长海的塑造,在环境设置和情节提炼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可贵的经验。
毛主席教导我们,认识事物不但要认识事物的普遍规律,而且“尤其重要的,成为我们认识事物的基础的东西,则是必须注意它的特殊点”。这就要求我们在观察生活和表现生活时,善于通过矛盾的特殊性来表现矛盾的普遍性,通过具体的、生动的、独特的表现形式来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磐石湾》的作者正是把海边丰富多彩的渔民斗争生活加以提炼、概括、集中,使剧中的人物、环境、情节等具有不同于其他作品的特点,从而形象地表达了全民皆兵、常备不懈的主题思想。
《磐石湾》的典型环境,从其共性来说,是六十年代我国的阶级斗争形势,这是该剧所必不可少的,但又不是该剧所特有的东西。从其个性来说,是具体的时间——一九六三年国庆前夕,具体的地点——东南沿海的磐石湾、燕尾岛、蜂窝洞、狼牙礁。这里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地统一在一起的,都是为表现主题、塑造英雄人物服务的。
把具体时间放在国庆前夕,有利于深刻揭示全民皆兵、常备不懈的主题思想。国庆是我国人民的盛大节日。人民大众开心之日,正是反革命分子难受之时。正当磐石湾广大渔民,以金鳞银翅舱舱满的丰产景象来喜迎国庆之时,敌特却要来偷登骚扰。在燕尾岛上,为了喜迎国庆,曾阿婆等渔民门前高高升起那鲜艳的五星红旗。对这象征着新中国的红旗,老渔民曾阿婆要护,渔霸黑头鲨要扯,这护旗与扯旗的斗争,不正是两个阶级生死搏斗的艺术缩影吗?所以,这样的时间安排,就更加突出了全民皆兵是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需要,是保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需要。同时,国庆期间,万民欢腾,我们的一些同志,可能因为欢庆自己的节日,放松思想警惕;敌人也很可能利用节日期间一些人的和平麻痹思想,乘机捣乱。当海上发生情况,有一排奉命赶来紧急集合的民兵,甚至还没有来得及卸下为迎国庆而排戏练舞蹈的五彩缤纷的服装,这就以别具一格的表现形式,显示了我们的民兵即使在欢度国庆的时刻,也牢牢紧握手中枪的思想风貌。陆长海出海两月归来,巧莲催陆长海“扬帆摇橹快回家,先喝老酒后饮茶”,为孩子过周岁生日。陆长海却向她“请假”,说:“国庆期间,敌情复杂,怎能离港回家?”教育她“切莫让小天地罩住目光,要看到大海上浪恶风狂”。在国庆期间发生的这一冲突,充分表现了陆长海高度的敌情观念和正确处理家庭利益与国家利益关系的优秀品德。所以,这样的时间安排,也更有利于表现“兵要天天练,贼要夜夜防”的常备不懈的思想。
就环境处理来说,除了要有特定的时间,还要安排特定的地点。燕尾岛、蜂窝洞、狼牙礁这些具体地点的安排,为英雄人物的活动提供了一个个具体可信而富有特征的地盘。象曾阿婆家住的燕尾岛,暗礁成群,远离大岛,又无解放军驻防。因此,敌人触礁沉船,黑头鲨等一伙落水狗窜到曾家“借船”,才是可信的;老渔民曾阿婆在张灯结彩喜迎国庆之际,居然就在家门口与十几年前骑在自己头上的渔霸、如今又偷登大陆的蒋匪发生一场面对面的斗争,才是可能的。至于该岛上的蜂窝洞,地形复杂,幽深阴暗,怪石嶙峋,大白天都伸手不见五指,这不仅为表现我民兵追捕逃敌中的英勇、机智,暴露敌人的狼狈、愚蠢,提供了恰当的环境,而且也为京剧传统表演艺术的发挥,创造了条件。全剧高潮安排在一个远离大陆、接近公海的孤礁——狼牙礁上,这也是颇具匠心的。在这一特殊环境中,从局部看,陆长海孑然一身,处于敌人的包围之中;但他心中有对党、对人民的“无限忠忱”,身后有七亿人民做坚强后盾,所以,从整体上看,敌人依然处于我海防军民的包围之中。有了这一特殊环境,有利于表现陆长海身处孤岛之上、心怀全国人民的宏伟气魄和大无畏斗争精神,那血巾裹标灯,报警歼逃敌的生动场面,也就生动而令人信服了。
《磐石湾》情节的提炼和组织,也是极有特点的。从整个剧情本身的发展进程来看,可分两个阶段:第一场至第四场是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内容是诱敌;第五场至第八场是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内容是歼敌。从诱敌到歼敌,构成该剧情节的主线。前一个阶段,以“刀对鞘”为中心事件展开,赋予矛盾冲突以特殊的表现形式。这一情节安排有几个方面的作用:第一,把历史的斗争和现实的斗争有机地联系起来。通过老渔民项武伯对那块包刀鞘的绣有“乌贼鱼”的白头巾的回忆,描述了老一辈渔民的斗争,从而说明眼前进行的这场保卫海防的战斗,是与国民党斗争的继续,是保卫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胜利果实。第二,为表现陆长海高大的英雄形象提供了条件。匪特08是受黑头鲨指使,持刀来与暗藏的海匪裘二能“对鞘”接线的。哪料到刀鞘早已落入人民手中。当08伪装成我公安人员来到裘二能的旧瓦屋时,陆长海冒充“房主的友人”,与08展开了智斗。显然,陆长海的任务决不是简单地、直接了当地抓住这个敌人,而是要诱敌上钩,搞清“刀对鞘”的秘密,弄到敌人的全部情报,以便全歼来犯之敌。在这场互相化装、互相摸底的特殊的矛盾冲突中,充分表现了陆长海大胆、细心、沉着、冷静、敏锐、机智的英雄性格。第三,把塑造主要英雄形象陆长海和适当表现其他正面人物联系起来。围绕这一事件,不仅交代了陆长海过去一段特殊的经历,而且也给了曾阿婆、海云、项武伯等英雄人物以一定的笔墨,这些描写对陆长海起了烘托和陪衬的作用。第四,“刀对鞘”这一情节,也表现了沿海地区封建渔霸和海匪的个性特征,从而更有力地反衬了英雄人物。
剧情的第二个阶段,是敌逃我追,围而歼之,因而在情节的安排上围绕船的问题铺开。先是敌人触礁沉船,成了落水狗。接着,敌人冒充我政府干部到燕尾岛上“借船”,引出了曾阿婆与黑头鲨的激烈冲突,既表现了这个老渔民“虎老雄心在,人老志气高”的英雄形象,又教育了因“抱了孩子丢了枪”而与陆长海发生矛盾的巧莲,从而呼应了陆长海要曾阿婆回岛守望、教育巧莲的嘱托,笔锋还是落到对陆长海这一英雄形象的塑造上。最后,狼狈逃窜到狼牙礁上的敌人,刚刚接到匪二支队派来的橡皮船,又被紧紧追来的陆长海用匕首刺毁。当敌人陷入我重围之时,作者又设计了陆长海用血巾裹标灯,传送出聚歼敌人的信号这一惊心动魄的情节。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护住标灯就是胜利。陆长海紧握手榴弹,屹立岩石顶,护住了标灯,送出了信号,迎来了这场海疆歼匪战斗的胜利。船,标灯,这些都是江海上特有的东西。这样的情节安排,自然富于海上斗争的特色。
总之,革命现代京剧《磐石湾》,为了塑造英雄人物,在情节、环境的描写上提供了新鲜经验。创作要勇于创新,但这决不意味着可以杜撰“惊险”的情节,而应该从生活出发,根据作品主题的需要、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形象的需要,在环境的设置和情节的提炼上下功夫。客观生活本身就是丰富多彩的。只要我们遵照毛主席的教导,到工农兵火热的斗争中去,注意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的特点,并且在文艺创作过程中,敢于革命,敢于创新,就一定能创作出更多的各具特色的为工农兵所欢迎的好作品。(附图片)
老渔民曾阿婆向少先队员阿团讲述陆长海少年时代的英雄事迹。  新华社记者摄


第3版()
专栏:

枪与准星
解放军某部 宫魁斌
海根是磐石湾的渔业组长,分管抓生产。为了集体生产,他“吃大苦,出大力,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一个心眼为增产,半点也不想自己”。难怪他自以为是一个应当受表扬的渔业组长哩!可是在阶级斗争的关键时刻,海根却丢失了枪支,泄露了机密,放跑了敌人。这是为什么呢?
“枪上没有准星,对不准来犯之敌;脑子里没有敌情,识不破敌人的诡计。”这是陆长海用生动、形象的比喻为海根总结出的经验教训。没有准星的枪,无法构成瞄准线,捕捉不了目标,消灭不了敌人。一个革命者,如果一头扎进生产,头脑里少了阶级斗争这个纲,忘了敌情,必然是盲目的不完全的不清醒的革命者。这就象枪上缺少准星一样的危险。
海根对党,对社会主义有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一心为集体,不怕苦,不怕累,收工后还去查看海带,不怕“海浪打湿衣衫”,这种感情,这种精神,是很可贵的。但是仅凭这些条件去干社会主义,还是很不够的。列宁说:“马克思主义给我们指出了一条指导性的线索,使我们能在这种看来迷离混沌的状态中发现规律性。这条线索就是阶级斗争的理论。”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是一切社会现象的总根源。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正如毛主席指出的:“阶级斗争是纲,其余都是目。”只有紧紧抓住阶级斗争这个纲,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对各条战线、各个领域的斗争有本质的认识,才能掌握对敌斗争的主动权。海根由于缺乏阶级和阶级斗争观念,就认不清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的特点。他虽然在听到项武伯回忆父辈阶级斗争史时,也恨不得一把捉住那杀害父亲的“白巾蒙面,只露双眼”的海匪,可是他哪里想到当年海匪蒙面的“白巾”已经被藏进树洞,当年的仇敌已在他身边“称兄道弟”论短长了。所以他才轻信“乌贼鱼”裘二能,上当受骗,犯了错误。由于缺乏阶级和阶级斗争观念,他认为敌人胆敢来窜犯,也是“鸡蛋碰石头”。因此,摆不正生产和练武的关系,只顾生产,丢掉了练武,召之不来,还理直气壮地说什么:“盖图章,签支票,这些事,也重要。”由于缺乏阶级和阶级斗争观念,他才把发展生产看得重于一切,裘二能正是利用了他怕生产受损失的心理,以买尼龙渔网为名,骗船出逃,给革命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
阶级斗争实践是阶级教育和路线教育的最好课堂。严峻的阶级斗争事实和陆长海的启发教育,终于使海根清醒过来。我们高兴地看到,在燕尾岛上,海根积极参战,英勇地与匪特搏斗。当他再次遇到裘二能时,裘二能拿出“大头、手表,还有洋酒一瓶”,并不住地叫道,“海根阿弟”“我也是受人利用”,企图蒙混过关。我们的海根,枪上有了准星,头脑中有了敌情,枪杆握得紧,眼睛看得清,不吃他这一套,挥枪将酒瓶打飞,终于生擒了这条“乌贼鱼”。
海根这个艺术形象,对我们很有教育意义。我们队伍中有那么一些同志,他们对革命事业忠心耿耿,对工作兢兢业业,但他们由于对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的特点和规律缺乏清醒的认识,头脑中就没有敌情,所以,也就缺乏继续革命的自觉性,社会主义革命每向前深入一步,他们就惊讶一回,颇象海根乍听到裘二能就是“乌贼鱼”时那样。由于头脑中缺少了敌情,他们的枪上也就丢掉了准星,所以象“乌贼鱼”那样的阶级敌人就往往从他们没有准星的枪口下溜走。看《磐石湾》,想现实,我们一定要认真地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牢记党的基本路线,时刻不忘阶级和阶级斗争,做一个自觉的清醒的革命者,在阶级斗争的风浪中勇猛前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