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2月22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兴修水利工程 扩大灌溉面积 推广优良品种
第三世界国家重视发展农业争取粮食自给
据新华社讯 第三世界一些国家重视发展农业,努力实现粮食自给。它们为此兴修水利、扩大灌溉面积、推广良种;同时,也注意发展其他重要农作物。
据菲律宾报纸报道,菲律宾本财政年度(去年七月——今年六月)水稻获得丰收。
菲律宾农业部长阿图罗·坦科二月十二日说,由于政府采取了一些促进农业生产的措施和良好的气候,菲律宾今年度的水稻收成达到三百九十八万吨,比去年度增产百分之十五。
由于水稻丰收,菲律宾今年改变了多年来大量进口粮食的局面。
尼泊尔的稻谷生产在本财政年度(一九七五年七月——一九七六年六月)可望丰收。
据尼泊尔农业销售服务局公布,到目前为止,全国稻谷产量已达二百五十七万六千公吨,约比上一年度增加百分之五。
稻谷增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各地兴修了水利工程和扩大了灌溉面积。仅从一九七○年以来,尼泊尔全国的农田灌溉面积就增加了百分之三十。
近些年来,尼泊尔政府很重视农业的发展。有关部门努力为农民提供必要的农具,开办训练班,并且帮助农民推广优良品种和科学种田方法。农业发展银行还专门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贷款。
斯里兰卡的波隆纳鲁瓦行政区完成了今年早稻种植计划。早稻播种面积共达六万七千英亩,比上一个早稻季节扩大了九千英亩。
这个行政区的人民为了夺得早稻丰收,去年整修了二十个水库,开垦了四千多英亩土地。政府农业部门给这个行政区发放了农业贷款、优良稻种和化肥。
波隆纳鲁瓦行政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有良好的灌溉系统,是斯里兰卡最重要的大米产区之一。目前,稻田一片绿油油,庄稼长势喜人。
今年是斯里兰卡粮食增产运动的第三年。
据塞内加尔报纸报道,根据农业部门的估计,塞内加尔锡内—萨卢姆区一九七五——一九七六年的花生产量达到五十万吨左右,超过了从一九六四——一九六五年以来这个区最高的花生年产量四十三万八千吨的纪录。
报纸在谈到这个区创造生产新纪录的原因时指出,除降雨普遍、雨量充足外,这是由于提高了生产率和农村干部拥护实行农作物多样化的政策。
锡内—萨卢姆区每年花生产量占塞内加尔花生总产量的一半以上。这次丰收后,这个区在下一年度的农业规划中准备大量增加化肥和农业机具。
圭亚那去年注意发展粮食和油料作物生产,并获得了好收成。
据官方统计,一九七五年粮食的总产量达到五千八百万磅,比一九七四年增加了一千三百万磅。热带植物木薯已经成为圭亚那人民所喜爱的食品。近几年来,种植木薯的面积大幅度地增加。为了减少面粉的进口,圭亚那政府去年投资了一百一十万圭亚那元建设四个小型木薯工厂。这些工厂建成后,将为国内市场提供更多的木薯粉。圭亚那去年收获七百万磅玉米。位于圭亚那东部基比利比西的一个新农场取得了生产二百万磅玉米的成绩。
为了使圭亚那在食用油方面自给,农业部去年执行了一项扩大种植油棕榈的计划。同时,还扩大了大豆和椰子等油料作物的种植面积。去年,大豆和豌豆等豆类的产量达五十万磅,比一九七四年的产量增加一倍多。
据哥斯达黎加农牧业部最近宣布,哥斯达黎加一九七五年稻米产量为十二万多吨,比一九七四年增产百分之七十五。除满足国内所需要的六万多吨以外,还有大量稻米可供出口。
此外,玉米比一九七四年增产百分之四十五,菜豆比前一年增产百分之十五。
哥斯达黎加为提高谷物的产量,采取扩大耕地面积和新的种植技术以及改良品种等措施。(附图片)
尼泊尔政府重视发展农业生产,水稻去年获较好收成。这是尼泊尔农民在收割水稻。  新华社记者摄


第7版()
专栏:

兴建学校 培训教师 开展扫盲
非洲国家发展民族教育事业取得成果
据新华社讯 一些非洲国家在肃清残余殖民影响,努力发展民族教育事业方面取得成果。
独立前,葡萄牙殖民主义者长期在莫桑比克推行愚民政策,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莫桑比克人处于文盲状态。
独立后不久,莫桑比克政府宣布所有学校实行国有化,这为莫桑比克人民提供了更多的受教育的机会。据报道,入学人数,特别是小学入学人数,有了很大的增加。
莫桑比克政府特别重视发展小学教育,提出了“消灭文盲,使所有人都识字”的口号。政府还采取措施提高教师水平,扩大教师队伍,提高教育质量。去年十月,莫桑比克教育和文化部举办了第一次全国小学教师训练班,来自全国各省的一百多名小学教师参加了训练班。随后,各省也举办了教师短期训练班。
塞内加尔在独立前的整个教育事业控制在外国人手里。那时,没有一所学校是由塞内加尔本国管理的,更没有培养本国师资的师范学校。大部分学龄儿童都没有入学读书的机会。
独立以来,塞内加尔建立了一些新的师范学校。目前,五所地区性的师范学校每年为国家培养四百名小学教师。
根据塞内加尔国民教育部的统计,到一九七六年初,全国共有七千五百名小学教师和二千五百名中学教师,所有这些教师都是塞内加尔人。
同时,小学生人数从一九六○——一九六一年度的十二万九千名增加到一九七五——一九七六年度的三十六万名。学龄儿童入学率已经由一九六○年的百分之二十五增加到现在的百分之四十。
塞内加尔政府为了发展民族教育事业,逐年增加国民教育的经费。
据加纳通讯社报道,加纳政府最近发行了本国人编写的、本国出版的小学用加纳语教科书。
不久前,在阿克拉为向加纳小学校发行新的加纳语教科书举行了仪式。加纳最高军事委员会委员,代理教育,青年和文化部长博索莱尔在仪式上说,最高军事委员会决定恢复加纳语教学在教育系统内受重视的地位。
他还指出,过去发行的加纳语教科书的版权属于外国公司,为进口这种教科书加纳花费很多外汇。现在发行的教科书的版权属于加纳政府。
加纳语的教学是保持和发展加纳民族文化的一项重要措施。
肯尼亚在独立前没有自己开办的大学和师范学院,这个国家的大部分中、小学校也都是由殖民主义者的教会控制的。独立后,肯尼亚已开办了两所大学,即内罗毕大学和肯雅塔大学。为了培养更多的教师来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需要,政府现在开办了十七所师范学院来培训全国的中、小学教师。仅在一九七五年,就有五千五百多名教师从中等师范学院毕业。此外,这个国家还有八所技术学院训练自己的技术人员。目前,肯尼亚有八千所小学,九百八十七所中学。
肯尼亚还在农村实施成年人扫盲计划。目前,肯尼亚中小学都教斯瓦希里语,并把它作为正式语言。


第7版()
专栏:国际杂文

莫斯科的骂街“艺术”
舒冬
列宁曾经说过:“骂人是没有道理的人的道理”,“政治上的谩骂往往掩盖着谩骂者的毫无思想原则、束手无策、软弱无力”。
苏修叛徒说:不对!“骂街的本领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之一”,“骂街表现出一个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莫斯科的舆论工具《文学报》不久以前发表文章,对“骂街艺术”大事赞颂,鼓吹需要“积极的骂街”,因为据说骂街既可以使骂的人“自己的情绪在心理上得到缓和”,“收到一种特殊的精神‘发泄’之效”,又可以使别人“得到不少美学的享受”。简直就是高呼:骂街万岁!
自从擅长骂街的赫鲁晓夫篡夺了苏联的政权以来,骂街这门“艺术”在苏修统治集团及其御用吹鼓手当中,确实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人们几乎每天都可以从苏修大小头目和他们的宣传机器那里,听到对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对革命人民,以及对一切他们恼恨的人的种种咒骂。他们骂法的博大而精深,用语的恶毒和下流,表明在今日的苏联,并不象《文学报》所说的那样,“粗野的、放肆的、侮辱性的骂街正在逐步绝迹”,而是日见兴旺。
最近一个时期,也许是受到了《文学报》的鼓舞,莫斯科的专业骂街者大大发挥了他们的骂劲儿。而这回是西欧国家在朝在野的许多军政界领导人物成了他们主要的咒骂对象。从英国保守党领袖撒切尔夫人、议员埃默里、外交大臣卡拉汉,西德基督教民主联盟主席施特劳斯、西德外长根舍、比利时国防大臣范登博埃南,到荷兰的政治家伦斯,苏修的宣传机器逐个指名点姓地给他们来了一通臭骂。什么“好斗的悍妇”啦,“令人讨厌的政治人物”啦,“‘冷战’的不倦信徒”啦,“专职的恐惧言论散布者”啦,什么“军火大王的律师又重操旧业”啦,“被恶梦迷住了心窍”啦,如此等等,不一而足。用《文学报》的话来说,恐怕可以称得上是“其形象之丰富及语调之生动不能不使人瞠目”。
这些人究竟犯了什么不可饶恕的罪过,以致惹得苏修老爷们怒火中烧,非把他们骂个狗血喷头不可呢?是他们鼓吹要对苏联实行“进攻性战略”吗?没有。是他们挥舞核武器或者“比核武器更厉害的毁灭性武器”来吓唬人吗?没有。是他们煽动安哥拉的内战吗?也没有。西欧的这些政治领导人之所以遭到苏修的辱骂,原因是他们看到了苏联社会帝国主义的真实面目,揭露了这个超级大国在“缓和”的幌子掩盖下加紧扩军备战,指出欧洲的真正威胁来自哪里,强调要增强本国的防御力量。他们无非是讲出了一些事实真相和正常道理,就被苏修当局认为是大逆不道,破口大骂。这恰恰暴露了新沙皇的心虚理亏,恼羞成怒。正如列宁斥责那些资产阶级诽谤者和谩骂者所说的,他们“极力想用自己的喊声压倒别人,不让人们听到真理,用谩骂和喊叫的洪流淹没一切,妨碍别人作切实的说明”。
特别可笑的是,苏修竟然把西欧这些知名人士主张加强自己力量的言论,一律攻击为“充满冷战精神”和“恶毒反苏”。苏修自己拚命扩充军事实力,并且自称已保有了对西方的军事优势。勃列日涅夫、格列奇科等军政头目还不断发出要“加强武装力量”,“时刻让火药保持干燥”一类的叫嚷。而当别人一谈到增强防御力量,他们却大肆咆哮。这种“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丑恶表演,不是充分表明苏修的居心叵测吗?
莫斯科的宣传机器把今天西欧的一些有识之士同过去的邱吉尔挂在一起,说什么他们的讲话“同温斯顿·邱吉尔在三十年前宣扬的言论极其相似”。这倒是蛮有点意思,只是少说了十年。人们记得四十年前当希特勒疯狂地扩军备战的时候,邱吉尔等人曾经敲响了战争危险的警钟,呼吁欧洲国家联合自强,因而遭到了来自柏林的猛烈攻击,被诟骂为“好战分子”,结果希特勒骂声未落,就响起了发动侵略战争的炮声,今昔情景何其相似!
苏修骂街者们这样口沫横飞地胡骂了一通,是否“自己的情绪在心理上得到缓和”,人们不得而知;但是人们从中得到的却并不是什么“美学的享受”,而是应有的警觉。从这个意义上说,苏修的骂街倒是有一定价值的。


第7版()
专栏:

西德报纸发表文章揭露
苏联集结重兵严重威胁北欧安全
新华社波恩一九七六年二月二十日电 西德《斯图加特日报》二月二十日刊登了这家报纸驻斯德哥尔摩记者所写的一篇报道,揭露苏联在北欧地区集结强大军事力量,使挪威和北欧的安全受到威胁。
报道援引挪威对外政策研究所的材料说,目前苏联百分之七十的战略潜艇驻扎在科拉半岛的港口里。那里驻扎的现代化潜艇配备有水下发射的核导弹。
报道指出,挪威对外政策研究所认为,苏联在科拉半岛集结军队,是出于战略考虑,是针对美国的。但是,尽管如此,挪威也绝不能忽视。苏联人在紧靠着挪威北部边界集中了四百艘军舰,其中有六十艘巡洋舰和驱逐舰,舰上人员达十万人。此外,还有两个中程导弹连、两个机械化师和一个海军陆战旅以及停放在大约十个地下飞机场上的数百架现代化的飞机。为了使这支武装力量经常处于机动状态,苏联一再举行大规模陆、海、空军演习。
报道还指出,苏联海军正在不断扩大它的活动范围,目前苏联海军的演习活动已经扩大到冰岛—法罗群岛—苏格兰这条路线上了。在苏联去年举行的全球海军大演习中,苏联在这里设下了潜艇封锁线,为的是阻挠西方的潜艇推进。
报道强调指出,鉴于北欧的战略均势在最近几年里发生了日益有利于苏联的变化,挪威有必要重新考虑它在五十年代初期制订的防御战略。目前,挪威正在采取措施,去加强它的国防。


第7版()
专栏:

意大利总理在政府施政纲领报告中强调
加强西欧联合和使意军现代化
新华社罗马一九七六年二月二十日电 意大利新政府总理莫罗二月十九日先后向众议院和参议院作了政府施政纲领报告。
这一届政府是二月十一日组成,十二日宣誓就职的。
莫罗在谈到对外政策时说:“意大利外交政策的基本路线仍然不变。”他在报告中强调了加强西欧联合的必要性。他说:“欧洲目前正处于困难时刻,经济危机产生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但是,这种形势不应当削弱而应当加强建设欧洲的努力。事实上,让每一个国家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对付当前的严重问题,这是不可想象的。对意大利来说,建设欧洲的义务不是临时的,而是一贯的。这是意大利的基本选择。”
莫罗重申了意大利承担参加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义务,并且表示要同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保持友好关系。
在谈到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时,莫罗说,意大利政府“准备对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对话作出积极的贡献”。
莫罗在施政纲领报告中用很大篇幅谈内政和经济政策问题。
在谈到军队建设时,莫罗说,为了更好而有效地参加北大西洋联盟,意大利军队要进行调整,并且要使它现代化。他说,不久前已经通过海军现代化法案,有关陆军和空军现代化的法案正在制订中。


第7版()
专栏:

苏联新沙皇在乌克兰大肆推行民族压迫政策
激起乌克兰人民强烈反抗
新华社一九七六年二月二十一日讯 莫斯科消息:勃列日涅夫集团最近在乌克兰又撤换大批干部。这是一九七二年以来的又一次大清洗。
乌克兰族是苏联最大的一个非俄罗斯民族。苏修叛徒集团篡权以来在乌克兰推行大俄罗斯沙文主义的民族压迫政策,遭到了乌克兰人民的强烈反抗。乌克兰人民曾经多次举行罢工、示威游行,抗议新沙皇的民族压迫。乌克兰人民斗争的发展,使勃列日涅夫集团坐立不安。他们一再怪罪乌克兰党政头目在“克服民族主义残余的工作中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本事”。他们在一九七二年五月解除了乌克兰党中央第一书记谢列斯特的职务。自那时以后,勃列日涅夫集团不断对乌克兰干部进行清洗。
去年七月举行的乌克兰最高苏维埃会议任命的乌克兰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和部长会议,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和两位副主席都已更换;部长会议副主席和部长、委员会主席中有十四人被撤换。乌克兰各个市的市委书记几乎都被撤换,许多州委书记和各级党组织主管意识形态工作的书记也被撤换。
今年二月十日到十三日举行的乌克兰党代表大会上,苏修当局又撤换了一批重要人物。乌克兰党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二书记卢塔克,政治局委员、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卡利钦科,政治局委员杰格佳廖夫和政治局候补委员、基辅州委第一书记齐布利科等都被撤换。
与此同时,勃列日涅夫集团对敢于反抗它的压迫和剥削的乌克兰人民多次实行大逮捕和镇压。正象列宁指出的:“强力压制不了乌克兰人,只能引起愤怒。”一九七二年秋,在乌克兰的最大工业城市之一——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就爆发过大规模的工人罢工。一九七三年春,乌克兰大学生又一次借纪念乌克兰诗人谢甫琴柯的机会举行了抗议新沙皇民族压迫的集会。乌克兰人民还坚持出版地下刊物、散发传单揭露新沙皇。乌克兰的一般干部对苏修当局的镇压也强烈不满。《乌克兰真理报》去年十月三日刊载的一个报告不得不承认,一些工作人员“一再不执行所通过的决议”。新沙皇对乌克兰人民加强镇压,只能激起乌克兰人民更激烈的反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