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2月1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发扬爱民传统 支持新生事物
人民解放军许多拥政爱民模范单位的指战员,牢记党的基本路线,发扬光荣革命传统,满腔热忱地支持社会主义新生事物,为反修防修、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写下了新的爱民篇章。
帮助驻地新干部茁壮成长
“马定夫爱民模范连”是一个有着“拥政爱民”光荣历史的连队。抗日战争时期,为了保护群众抢收庄稼和一千多群众的安全转移,团政委马定夫和这个连的许多同志英勇献出了生命。在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运动中,这个连的指战员们更加自觉地发扬老一辈的爱民传统,用最大的革命热情,支持驻地学校和社队老、中、青“三结合”领导班子的建设,帮助新干部茁壮成长。他们经常派干部战士去驻地附近的第三小学,和学校革委会成员一起学习毛主席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判刘少奇、林彪推行的修正主义路线,鼓励新老干部努力学习,加强团结,做好工作,使这个学校的老中青三结合领导班子越来越巩固,这个学校成为全县教育革命的先进单位。草房沟第五生产队的女队长柴淑霞,是个不满二十岁的回乡女知识青年,工作朝气蓬勃,缺乏领导经验。连队就派人帮助生产队成立了以老党员、老贫农为骨干的参谋小组,协助女队长研究制订农业学大寨的规划和生产计划,使柴淑霞在三大革命运动中迅速成长为一个好带头人。
热情支持教育革命
“支左爱民模范”李文忠生前所在团指战员,以李文忠为榜样,把支持教育革命等社会主义新生事物作为爱民的重要内容。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团党委经常组织干部战士学习李文忠同志和他所在的六连四排的英雄事迹,不断提高指战员支持社会主义新生事物的自觉性。当革命小将黄帅的信发表后,许多干部战士写信支持她的革命行动。南京大学政治系学员钟志民退学退伍回农村扎根时,团党委请他到部队给指战员做报告。“支左爱民模范排”向他赠送了《毛泽东选集》和红军当年穿的那种草鞋,坚决支持他扎根农村干革命的行动。几年来,全团派出了四百八十多名干部战士分别到五十多所大中小学担任校外辅导员、兼职教师或搞军训,还接待了四千多名来部队学军的革命师生。他们还协助地方培训了三千多名赤脚医生。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的师生开门办学来这个团学军。当时这个团正在进行射击预习。大部分基层干部在教导队学习,接待有些困难。但是,指战员们认为,支持革命师生开门办学,搞好教育革命,是巩固和发展文化大革命胜利成果的大事,是我军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一定要克服困难坚决搞好。党委分工一名常委负责这项工作,选拔了十七名思想觉悟高、军事技术好、组织能力较强的干部战士担任革命师生的班、排长。干部战士腾床铺、修门窗、安电灯,为革命师生学军创造良好的条件,师生们深受感动。
协助办好知识青年点
一九七五年在辽宁南部地震时,某连英勇抢救人民有功,被命名为“抗震救灾爱民模范连”。驻地附近有一个七十七名知识青年落户的青年点,指战员们大力协助他们办好这个点。连队党支部派出两名同志长期住在青年点。连队指导员李传尧也多次来到青年点。他们热情帮助这里的知识青年认真看书学习,树立扎根农村干革命的思想。他们还同青年们一起忆苦思甜,联系阶级斗争实际,学习党的基本路线,使知识青年以阶级斗争为纲,做好各项工作。
“抗震救灾爱民模范连”的指战员们还努力帮助知识青年解决生产和生活上的困难。他们帮助知识青年把地震时震坏了的房屋迅速修理好,又在房前屋后种上蔬菜,并买了许多革命图书,协助知识青年建立了图书室。
支援翻身农奴学大寨
“爱民模范”洛桑单增生前所在连的指战员,学习洛桑单增热爱人民的革命精神,热情支援驻地藏族人民学大寨。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传达以后,他们专门来到驻地附近的翻身公社,和翻身农奴一起学习会议文件,学习党的基本路线,帮助翻身农奴以阶级斗争为纲,批判修正主义,批判资本主义,大干社会主义。翻身公社广大社员掀起了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的热潮,洛桑单增生前所在连的指战员们积极支援。他们发扬吃大苦耐大劳的革命精神,同藏族社员一起战天斗地,平整土地,建设大寨田。为了发展养猪事业,第三生产队赶修猪圈,劳力不足,共产党员、班长秦先富闻讯,便利用星期天时间,带领全班战士前去帮助修建。翻身农奴格桑感动地说:“你们真象洛桑单增啊!”
(据新华社讯)


第5版()
专栏:

解放军某部发扬我军光荣传统,积极配合驻地学校搞好教育革命。图为蒙古族女战士托娅正为小学业余宣传队做辅导。
本报通讯员摄


第5版()
专栏:

以实际行动支持教育革命
北京部队某部党委以帮助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革命师生做好来部队开门办学的实际行动,积极支持无产阶级教育革命。去年以来,他们先后接受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两千多名师生员工来部队学军。通过学习,广大革命师生的阶级斗争、路线斗争觉悟有了很大提高,进一步加强了军政、军民团结,推动了部队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运动的深入开展,促进了部队的革命化建设。
这个部队党委遵照毛主席关于“世界观的转变是一个根本的转变”和“学校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的教导,在帮助革命师生学军的过程中,始终把工作的着眼点放在转变学生思想这个根本问题上。他们同这两个学校的领导密切配合,紧密联系师生的思想实际,狠抓了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学习。许多部队领导同志给师生们上理论辅导课,讲我军的光荣传统。师副参谋长、一级战斗英雄郭恩志,艰苦奋斗三十多年如一日的老模范张星耀和某团后勤处长、大功功臣于希贤等,都分别给革命师生作了报告。营连许多单位也组织师生们参观了连史、营史展览和阶级教育展览,介绍了我军的政治工作经验和光荣革命传统。他们还让师生们和战士编在一起,进行政治学习、党团活动、文体活动和军事训练。紧张、艰苦的战士生活,促进了师生们世界观的改造,进一步解决了“为谁上学”以及政治与业务的关系问题。他们在政治思想和生活作风等方面,都受到了锻炼。在某团三机连学军的清华大学水利系有的学员,不太热爱水利专业。三机连党支部就反复给他们讲我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介绍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和本连一些同志干一行爱一行的事迹。经过一系列的工作,使这些学员明确地认识到,上大学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不是为了出人头地。大家表示一定要学好水利专业,时刻准备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工作。这个系的学员学习刻苦,工作积极,受到了连队干部、战士的好评。
这个部队党委还组织广大指战员广泛开展向清华、北大革命师生学习的活动,有力地促进了部队革命化建设。他们请师生们介绍这两个学校教育革命的大好形势,同革命师生一起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和教育界出现的奇谈怪论,热情支持无产阶级教育革命。他们还请革命师生做理论辅导报告,学习革命师生刻苦攻读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的自觉性与理论联系实际的好学风,推动了部队理论学习的深入开展。去年报纸上发表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无产阶级专政的语录。当时,不少干部、战士在学习中遇到了困难。师党委就请清华、北大的革命师生给部队做辅导,帮助指战员深入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并为部队培养理论骨干。同时,清华、北大的革命师生还帮助部队搞了一些技术革新,解决了部队业务训练中的一些疑难问题,促进了军事训练等工作的开展。
本报通讯员


第5版()
专栏:

热情培养赤脚兽医
人民解放军北京部队某部军马所的干部、战士,帮助驻地的一百六十二个生产大队建立了兽医合作医疗制度,培养了赤脚兽医七百七十二名,为发展驻地农村的畜牧业生产做出了贡献。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这个军马所的干部、战士热情地为驻地附近的牧场、公社和生产队的牲口治病。他们发现,由于刘少奇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兽医中仍然有“个人行医”的旧作法,严重地影响着牲畜的防病治病工作。广大贫下中农(牧)迫切要求建立自己的兽医队伍。但是,有的生产队在开始办兽医合作医疗的过程中,遇到不少困难。军马所的同志在县革委会的统一领导下,深入生产大队,帮助他们认真总结开展兽医合作医疗的经验,以点带面,逐步推广,很快在全县二十个公社全部实行了兽医合作医疗。当时,这个地区发生了“马鼻疽”的传染病。赤脚兽医配合县兽医站组成了“群防群治”工作组,深入农牧业生产队,对病畜逐匹进行检疫,及时采取了防治措施,迅速制止了疾病的蔓延,保证了军马民畜的健壮。
对于赤脚兽医这一新生事物,一小撮阶级敌人竭力污蔑和破坏。某大队有个阶级敌人污蔑赤脚兽医给牲口治病是“哑巴牲口遇到了土包子,治不死也是活受罪”。他还挑动资本主义思想比较严重的民间兽医,在暗地里与赤脚兽医对抗。军马所知道后,立即派医助吴兴成带领卫生员来到这个大队,同贫下中农一起狠批刘少奇、林彪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宣传开展合作医疗搞“群防群治”的好处,使广大社员提高了阶级斗争、路线斗争觉悟,揭露和打击了阶级敌人,教育了资本主义思想比较严重的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兽医合作医疗制度。军马所还协助县兽医站,连续举办了三期学习班,组织赤脚兽医一面学习党的基本路线,一面学习兽医知识。赤脚兽医怀着为无产阶级占领兽医阵地的决心和信心,刻苦钻研,边学习边实践,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会了对二十多种骡、马、牛、羊、猪的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方法,掌握了五十多个针灸穴位,学会了战场救军马等技术。这些赤脚兽医回到原单位后发挥了很大作用,在不到三个月内就治愈病畜一千多头,兽医合作医疗制度更加巩固,赤脚兽医牢固地占领了兽医阵地。   本报通讯员


第5版()
专栏:

“编外司务长”
在东海前哨的一座高山顶上,驻守着人民解放军某部的一个观察所,日夜担负着护渔、护航、执勤等战备任务。十七年前,人民解放军的一支小分队来到这里,挥锤打钎,劈山炸石,建起了战地家园。由于四周怪石嶙峋,风大水缺,种菜困难,指战员们吃菜要到二十多里远的集镇去买。驻地安海公社支前站的同志认为:解放军同志为保卫祖国战斗在高山上,我们也应该把支前工作做到高山上。他们决定派一个人定期给哨所送菜。送货员王裔同志就主动地承担了这项工作。打那以后,从安海支前站通往高山哨所这段二十多里崎岖不平的山路上,人们经常看到王裔推着满载新鲜蔬菜的自行车,往返跋涉。不论骄阳似火,还是刮风下雨,长年累月,从不间断。
一次,王裔载了四百来斤蔬菜上了路。海边的天,孩儿的脸,没走出多远,突然刮起了大风,紧接着倾盆大雨盖地而来。王裔怕雨淋湿蔬菜,赶紧把雨衣遮盖在菜筐上。风越刮越大,雨越下越猛,道路泥泞,空手难行,更不要说推着载重四百来斤重的自行车了。王裔顶风冒雨奋勇前进。行至半路,自行车内胎放了炮,外胎也被碎石扎破。怎么办?王裔回想起著名的八·二三炮战中,人民群众支前队冒着密集的弹雨,克服重重困难,救伤员,送弹药,配合亲人解放军英勇作战的情景,暗暗想道,我遇到这点困难又算得了什么,今天无论如何也要把菜送到哨所。他跑到附近村庄,向群众借了一辆独轮车,换下自行车。当他把菜送到目的地时,浑身沾满了泥水。战士们见王裔冒雨送菜,都非常感动,连声道谢。王裔乐呵呵地说:“刮再大的风,下再大的雨,你们照样顶风冒雨坚守哨位,我又为什么不能冒雨坚持送菜呢?”
象这样的事情又何止一桩!那是一个暴风雨过后的早晨,王裔推着蔬菜来到一条河边。河上原先的一座便桥被山洪冲垮,河里滚滚奔腾着齐腰深的水。当时,王裔正患感冒。为了把菜按时送到哨所,他毫不犹豫地跳到河里,不怕冰水刺骨,忍着病痛,往返涉水,把蔬菜一捆一捆地送到对岸,又装上车送往哨所。战士们知道这个情况后,感动地说:“老王送来的是人民群众热爱子弟兵的一片火热的心啊!”
王裔常说:“哨所战士为守卫海防,一心扑在战备工作上。我们支前,也要把心扑在战士身上,力求想得周到些,做得细心些。”炎热季节,蔬菜不易存放,他就采取一次少送些,多送几次的方法;刮风下雨,山上风大天凉,他就主动买些生姜、辣椒送给战士们熬汤驱寒;新换了炊事员,他就替炊事员当“参谋”,调剂好伙食,并传授腌制咸菜的经验。战士们热情地称赞他是哨所出色的“编外司务长”。
本报通讯员


第5版()
专栏:

军民同建“扎根房”
在山西省长子县南河村西南角,新盖起来一栋九间青砖瓦房。房正中墙上写了三个斗大红字——“扎根房”。
去年三月底,南河来了十二名女知识青年。当时,大队公用房子不够,十二名知识青年分住在六户贫下中农家里。
秋天,大队党支部决定给知识青年盖九间砖瓦房。计划确定之后,大家又为村里缺少泥瓦工作难。这个消息很快传到了驻守在附近的北京部队装甲兵某部八连指导员段聪秀的耳朵里。他想,知识青年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上山下乡干革命,这是社会主义新生事物,我们应当热情支持,帮助解决盖房的困难。段指导员把自己的打算在党支部会上提出来,得到了支委会的支持。他们立即从连里挑了十一名盖房技术最好的老战士,由副连长李俊秀负责,组成了一个义务盖房小组。
盖房小组的同志们为了尽快地把知识青年的住房盖起来,忙着到砖窑上搬砖运瓦、备土备料。星期六下午规定是八连洗澡时间,他们却推迟到晚上洗,把这半天的时间也用在盖房上。星期日他们也不休息,一大早就和贫下中农一块干起来,一直到天大黑才回营房。
又是一个星期天,鹅毛般的雪片下个不止。盖房小组的同志提前吃了早饭,毫不犹豫地扛起工具,迎着凛冽的寒风向南河奔去。在抬大梁时,李副连长的右手碰破了,鲜血直流。同志们都劝他休息,李副连长一声不吭,抄起一根大木杠又去抬大梁。
盖房小组的同志在李副连长的带动下,风雪无阻地与贫下中农一起奋战一天又一天,终于把一栋九间齐展展的青砖新瓦房盖好了。知识青年们搬进新房的第一天,在房前墙中央写上了“扎根房”三个大红字,还在两边配上了一幅对联:“军民同心热情支持新生事物,知识青年扎根农村革命到底”。
本报通讯员


第5版()
专栏:

拥军船
张力生百里海峡百里滩,谁个不夸拥军船?船头红旗迎风摆,船尾艄公昂首站。大橹摇碎千重浪,双桨劈开万顷澜。风里走,浪里钻,海上春秋几十年。多少事迹被传诵,多少佳话飞海面:当年海上打日寇,他是游击队的交通员。惊涛骇浪里送信件,神出鬼没威名传。解放海岛那一天,他运送部队冲在前。枪林弹雨中抢滩头,荣获“登岛第一船”。年年月月,小船如梭织深情,日日夜夜,狂风暴雨无阻拦!雾天,螺号一响船靠岸,夜晚,红灯一闪船到滩。风里,给部队送粮菜,雨里,给部队送瓦砖;接干部下岛来学习,送家属上岛把亲人看。送去人民情谊深似海,送去祖国关怀重如山。几十年红旗色不褪,革命斗志不稍减。船上日月伴激流,船上生涯光灿灿。行船不忘看风向,党的基本路线记心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