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11月25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为了千秋万代
——毛泽东主席纪念堂兴工记事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纪念堂建成以后,世世代代人民群众将在这里亲眼瞻仰毛主席的遗容,缅怀毛主席的丰功伟绩,重温毛主席的教导,亲身感受毛主席的教育和鼓舞。
摘自华国锋主席在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纪念堂奠基仪式上的讲话
一九七六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全中国人民瞩望的一天到来了——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纪念堂奠基仪式,在宏伟的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今天,雄伟的天安门城楼壮丽辉煌,巍峨的人民英雄纪念碑高耸云天。在毛主席纪念堂的工地上,竖立着毛主席的巨幅彩色画像。工地周围,排列着醒目的红色大幅横标,上面写着:“毛主席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热烈庆祝粉碎‘四人帮’反党集团的伟大胜利!”“最紧密地团结在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周围,继承毛主席的遗志,把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进行到底!”首都各界群众八千人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参加了奠基仪式。
下午四点十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衷心爱戴的英明领袖华国锋主席同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一起来到了工地。顿时,群情振奋,掌声雷动。华主席在奠基仪式上作了重要讲话,然后,健步走到米红色的基石前,挥动铁锹,在纪念堂的基石上培上了第一锹土。
激励世世代代人民继承毛主席遗志继续革命的伟大工程开始兴建了!
亿万革命人民日思夜盼的共同愿望开始实现了!
在这庄严的时刻,人们怎能忘记,一个多月前,正当全国人民极其悲痛地哀悼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时候,中央作出了建立毛主席纪念堂的英明决定,它象一声春雷,回响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它象春风化雨,倾洒在亿万人民的心田里。人们热泪涌流,奔走相告:我们子子孙孙都能看到毛主席的遗容啦!毛主席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我们永远沿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前进!
在这庄严的时刻,人们怎能忘记,在王张江姚反党集团乘毛主席病重和逝世之机,加紧篡党夺权的罪恶阴谋,以华国锋同志为首的党中央,英明果断地一举粉碎了“四人帮”,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排除了他们对保存毛主席遗体的干扰、破坏,保证了毛主席纪念堂的建设。
“继承毛主席遗志,听从华主席指挥!”这是毛主席纪念堂工地最响亮的战斗口号。
在这个口号的鼓舞下,纪念堂工程指挥部临时党委成立后,作出的第一个决定,就是在全工地掀起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的新高潮。
在这个口号的鼓舞下,工地上批判“四人帮”的烈火越烧越旺,大字报、黑板报、声讨会、现场批判会如火如荼,到处是一派团结战斗的景象。
在这个口号的鼓舞下,广大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在纪念堂的建设中,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质量,完成着每一项战斗任务。
毛主席纪念堂这项伟大的历史性的工程,是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在亲自指挥战斗。
毛主席纪念堂建造在那里?华主席最理解广大人民的热切要求,亲自批准建在天安门广场。在举行奠基仪式的前夜,北京建筑艺术雕塑工厂老工人顾士元,整夜俯身在一块光洁的花岗岩上,聚精会神地雕刻着写有“奠基”两个大字的基石。清晨,他看着同志们把这块基石抬到举行奠基仪式的现场时,他迎着朝阳,望着天安门广场,激动地对伙伴们说:华主席为我们选定了英雄的天安门广场建设纪念堂,真是想人民所想啊!这里有毛主席领导我们举行开国大典的天安门城楼;有毛主席亲自奠基兴土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有毛主席同全国人民一起共同商讨国家大事的人民大会堂;有陈列毛主席领导中国革命创立丰功伟绩的革命历史博物馆。华主席想得深,想得远,想得好啊!
一支精神抖擞的建筑工人队伍,迈着雄健的步伐来到天安门城楼前。他们仰望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巨幅画像,含着激动的泪花,举起右手庄严宣誓:“毛主席呵,毛主席,我们要让全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早日瞻仰您的遗容,让子孙万代永远铭记您与日月同辉的丰功伟绩,我们要在华主席领导下为您建造纪念堂,贡献最大力量……”气壮山河的誓言,驱散了严冬的寒冷,使人热血沸腾。这支队伍就是赶来参加毛主席纪念堂工程的北京市第四市政工程公司第六施工队。他们举行了向毛主席宣誓的仪式之后,立即投入紧张的战斗。
北京市园林局的工人乘着卡车,从京郊苗圃赶来了。
北京市第三、第五、第六建筑工程建筑公司的工人排着整齐的队伍赶来了。
北京市供电局、电信局的工人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北京市市政机械公司施工处的工人开着大型拖拉机、挖掘机也赶来了。
从深夜到清晨,一支支建设大军雄赳赳地开进了工地。工地上,锤声当当,机声隆隆,展现出一派紧张繁忙的战斗景象。过往的行人都被这激动人心的场面吸引住了。
一位外地来京的头系白肚毛巾的老石匠,甩掉身上的棉袄,抡起十八磅大锤,奋力凿石开地。
两位解放军战士二话没说,操起镐,跳进树坑,和园林工人一起移树。
一群红小兵也加入战斗行列。她们东奔西走捡拾着地上的松枝,帮助工人叔叔清理场地。
每一个来到工地的人,都把能为毛主席纪念堂挖一锹土,搬一块砖,看成是自己终身难忘的幸福。
毛主席纪念堂怎样能设计得符合全国人民的愿望?华主席的英明指示,给“三结合”设计小组的工人、干部和技术人员指明了方向。他们说:“我们不要洋的,也不要古的,要新的。我们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要为革命创新!”
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的信任,全国亿万人民的重托,激励着毛主席纪念堂设计组的全体设计人员废寝忘食地工作。他们深入工农兵群众,细心听取建议,认真切磋商量。一天,夜深了,设计人员工作的房间里依然灯火通明。这已经是他们第七十次修改设计图了。这支设计队伍,来自全国八个省、市,有年过七旬的老工程师,也有二十多岁的青年技术员,还有从工人中成长起来的设计人员。他们正集思广益,精心描绘着毛主席纪念堂瞻仰大厅的平面图。南京工学院七十六岁的老教授、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杨廷宝,架起花镜,俯身图纸,不顾劳累地精心划线设计。光荣的革命任务,使老中青设计人员真正团结在一起,使干部、工人、技术人员真正结合在一起。他们反复地研究,一定要把毛主席纪念堂设计得庄严宏伟,设计得便利群众瞻仰毛主席的遗容,鼓舞人民的革命斗志。
在毛主席纪念堂的工地上,共产主义大协作的灿烂之花开遍了各个角落,人们不分你我,打破工种和班组界限,互相支援,协同作战。食堂的炊事员们把饭菜送到工地,乘工人们吃饭休息的空子,操起铁锹干起来;负责运输的司机,既开汽车又当装卸工,累得满头大汗也不休息;老建筑工人赵玉信,得知毛主席纪念堂将建在人民英雄纪念碑附近,每天上下班时,他都要绕道去看看开工了没有。纪念堂工程拉开序幕以来,他常常下班后到纪念堂工地参加义务劳动。
华主席亲临工地奠基,极大地鼓舞了工人们的干劲。整个工地一片沸腾。高高的打桩机把工字钢砸到地基深处;一台台挖土机伸出巨爪,猛挖猛铲;大型起重机的长臂划过半空把建筑材料送到工人身边。运土的载重汽车,穿梭往来。两万多平方米的施工现场上,一片紧张战斗的景象。毛主席纪念堂正式动工了!
喜马拉雅山再高呵,没有毛主席对我们的恩情高;扬子江水再长呵,没有毛主席给我们的幸福长。在毛主席纪念堂还正在筹建的日日夜夜,全国各族人民怀着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无限热爱,多么盼望为建立纪念堂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呵!指挥部收到了来自祖国各地一封又一封洋溢着火一般热情的信:
海南岛琼山县一位六十多岁退休老工人,来信恳切要求参加纪念堂建设。信里说:“我从小从事木刻,愿把自己几十年积累的木刻技艺献给毛主席纪念堂。”
十年前幸福地受到毛主席检阅的红卫兵、湖南省怀化铁路分局的一个青年技术员,在来信中满怀深情地说:“我身居湘黔,遥望北京,彻夜难眠。我要把对毛主席的怀念化作一个心愿,为毛主席纪念堂建设贡献自己的一切力量。”他随信寄来自己用了五个不眠之夜,精心绘制的毛主席纪念堂的图纸和计算书,供设计人员参考。
浙江衢州化工厂职工子弟学校的红卫兵,给毛主席纪念堂工程指挥部寄来了一包油松籽和一包向日葵籽,希望能把它们栽种在毛主席纪念堂的周围。他们说,让朵朵葵花围着青松成长,象征着红卫兵永远怀念毛主席。 ……
“千方百计满足纪念堂工程的需要!”高标号的水泥、最坚固的花岗石、名贵的汉白玉、高质量的异型钢材,这一砖一石,一铁一木,包含着多少人对毛主席的崇敬和怀念!
中国医学科学院招待所听说指挥部要借他们的房子,院党委很快作出决定,不提任何困难,立即腾出房子,而且把房间里的床铺、被褥、桌椅,甚至连暖水瓶、茶杯全都留给了指挥部。当指挥部的同志表示感谢时,他们说,不用谢,华主席领导我们建立纪念堂,是为全国人民办的大事,我们没有直接参加建设,也要挑担子。
毛主席纪念堂工程需要几万立方米的木材,农林部的同志对工程指挥部的采购员热情地说:“你们不用去林场采购了,只要告诉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木材,发往哪个车站,收货人是谁,就行了。我们保证按质、按量、按时全部运到!”
山西太原重型机械学院机器厂的干部和工人们在中央作出建立毛主席纪念堂的决定后,热烈地讨论了怎样为早日建成毛主席纪念堂贡献力量。他们坚决表示:华主席为我们办大事,我们工人要出大力。他们想到纪念堂工程一定有大量的钢筋需要加工,于是决定把本厂生产的一台钢筋切断机和一台钢筋弯曲机送到工地。这个厂一位革委会副主任亲自带队,开着汽车奔赴北京,两天两夜赶了一千二百里路程。当他们风尘仆仆地来到纪念堂工地时,指挥部的负责同志紧紧地握住他们的手说:“你们来得太好了,我们正需要这些机器,你们真是雪里送炭呵!”
在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热情支援下,参加兴建毛主席纪念堂的广大工人、干部和技术人员豪迈地表示:一定要提早完成这项伟大的工程,让全国人民早日瞻仰毛主席的遗容,激励全国人民在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英明领导下,沿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胜利前进! 《北京日报》记者 新华社记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