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1月8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党的生活

做好培养提高青年干部的工作
——中共汉川县委是怎样帮助青年干部成长的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中共湖北省汉川县委遵照毛主席关于“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的指示,经过培养和考核,积极地选拔一批优秀的青年干部担任了各级领导工作,县、社两级领导班子实行了老、中、青三结合。这批新干部走上领导岗位以后,汉川县委继续有计划地对他们做好培养提高工作,使他们不断健康成长,在三大革命运动中充分发挥作用。
不断提高青年干部的理论水平
青年干部提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以后,怎样使他们成长得更快,更加适应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蓬勃发展的需要,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汉川县委在实践中体会到:培养提高在领导岗位上的青年干部,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抓好理论学习,提高他们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水平,使他们自觉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认真改造世界观,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掌好权。
近几年来,汉川县委多次召开常委会研究青年干部成长的情况。他们发现,绝大多数青年干部在三大革命运动中,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朝气蓬勃,艰苦奋斗。但也有一些青年干部走上领导岗位以后,革命热情高,革命事业心强,急于把革命和生产搞上去,但往往忙于抓具体工作,放松了理论学习。县委认为,进一步培养教育已经提拔到领导岗位的青年干部,提高他们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水平,是使青年干部健康成长的根本保证。因此,县委及时帮助他们提高看书学习的自觉性,并为他们学习革命理论创造条件。除把他们送到省、地委举办的读书班学习以外,两年来,县委举办了九期读书班,各公社党委也分别举办了三至五期读书班,这样,全县二百五十多个青年干部普遍轮训了一次,有的培训过两、三次。在读书班里,县委引导他们着重学习党的基本路线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并组织他们到全县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单位去参观学习、进行调查研究,使他们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抓思想政治工作的自觉性,正确理解革命与生产的统帅与被统帅的关系。
汉川县委经常了解青年干部的学习情况,对各个时期的学习内容定期作出具体安排,使他们学习有计划,步步深入。为了解决他们在学习上碰到的难点,县委主要领导同志亲自给他们作辅导,并给他们提供一些必要的学习资料。在学习中,要求他们理论联系实际。县委副书记、青年干部刘才保原是农村基层干部。去年春天,他到城关镇公社兼任党委书记。他认真看书学习,用革命理论指导工作。不管工作多忙,任务多紧,他每天坚持在睡觉前学习一个小时。除了自己带头学习外,他还和党委“一班人”共同学习,互相交心谈心,工作中做到思想统一,步调一致,团结战斗。在县委的帮助下,刘才保攻读了《国家与革命》、《哥达纲领批判》、《共产党宣言》等马列著作和毛主席的一些著作,对搞好工作起了指导作用。现在,县、社两级领导班子中的青年干部,绝大部分学习比较自觉,能够刻苦钻研,理论水平提高得较快。
让青年干部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要使青年干部迅速地成长起来,是让他们经风雨,挑重担,在斗争中磨练,还是“温室里栽花、院子里练马”呢?县委遵照毛主席关于“要让他们做,在做的中间得到教训,增长才干”的教导,大胆地让青年干部挑重担,放手让他们在大风大浪中锻炼。
把青年干部放到主要领导岗位上,让他们得到全面锻炼。新干部王新正是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成长起来的。开始担任公社党委委员、武装部长,由于他工作大胆泼辣,积极肯干,被选为县委委员。去年春,县委让他到条件较差的西江公社担任党委书记。王新正到西江公社以后,团结党委“一班人”,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领导群众大批修正主义,大批资本主义,大干社会主义,推动了革命和生产的发展。
让青年干部分管一个方面的工作,培养他们的独立工作能力。有一个青年干部提拔到县供销社担任领导工作以后,县财贸系统领导安排他到问题较多的蚌湖供销社蹲点。通过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他发现这个供销社在政治上、经济上、经营作风上都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他就充分发动群众,组织广大职工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开展党的基本路线教育,提高了职工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端正了财贸工作的方向。通过实际工作的锻炼,这个青年干部不但熟悉了供销部门的情况,而且提高了独立工作能力。
让青年干部担负突击任务,培养他们的组织领导能力。有个青年女干部原来是大队的党支部副书记,她刚到公社担任党委副书记时,就碰上汉江防汛。公社党委把一个险段的防守任务交给她负责,并告诉她既要发动群众,又要以身作则,带头大干苦干,还派了一个有经验的老干部协助她开展工作。接受任务后,她立即赶到工地和那位老干部一起召开了大队党支部书记会议,向大家反复讲明战胜洪水的意义,做了深入细致的发动工作,很快动员了一千多个民工。她带领群众斗激流,战洪峰,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老干部要为青年干部做出样子
汉川县委在把青年干部放到三大革命运动中去经受锻炼的同时,要求各级领导班子中的老干部,自觉担负起培养教育青年干部的光荣任务,做好传、帮、带工作。老干部也都比较自觉地从思想上、工作上、作风上带好青年干部。
首先是县委领导成员中的老干部言传身教,为青年干部做出样子。县委领导成员中的老干部非常注意帮助青年干部。县委副书记、青年干部钱运录兼任小河公社党委书记。县委第一书记、老干部蔡绍涌多次到小河公社,亲自和钱运录一起研究如何发动群众批判修正主义,批判资本主义,不断发展壮大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在具体工作中,蔡绍涌又认真地讲政策,教方法。去年七月,棉花追花铃肥的时候,有一个生产队的副队长,打算把棉田用的肥料留一部分用于水稻田。钱运录发现以后,坚决予以纠正,但处理这个问题时方法比较简单。这时,蔡绍涌来到小河公社,问明了情况,就同他一起进行了具体的分析:那个队长不能正确处理粮棉关系,有认识问题,也有一个实际问题,因为水稻田里确实肥料不足。要解决好这个问题,一方面要对干部进行思想教育,另一方面也要想办法帮助解决水稻田的肥料问题。钱运录在蔡绍涌的帮助下,改变了自己的做法,发动群众大搞农家肥,既解决了水稻田的肥料问题,又解决了粮棉争肥的矛盾,保证了粮棉的发展。
在县委书记的带动下,全县各级领导班子中的老干部也都注意做好传、帮、带工作。脉旺镇公社有一名青年干部提拔到公社担任党委副书记以后,一度放松了自己世界观的改造,逐渐脱离群众。县委委员、脉旺镇公社党委书记发现后,就和这个青年干部谈心,帮助他认识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两个阶级、两条路线斗争的复杂性和长期性,并联系有的干部蜕化变质的教训,对他进行反腐蚀的教育,使这位青年干部提高了认识,改正得比较好。
老干部满腔热情地帮助青年干部,青年干部也十分尊重老干部,虚心向老干部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党的生活

为了共同的革命事业
——记海伦县委书记、青年干部龚文富和副书记、老干部吕永康
去年春天,黑龙江省海伦县结合县委整风,酝酿改选县委领导班子。谁做下届县委的第一把手呢?这是大家十分关心的一个问题。
一九七四年二月,原海伦县委书记由于身体不好,需要长期休养,上级党组织派吕永康同志到这个县主持县委的工作。吕永康曾当过多年县委书记,许多同志很自然地认为,他就是未来县委的第一把手了。
吕永康心里却很不平静。他想,自己受党教育多年,党安排到那里,就要在那里拚命干好工作。可是,要把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进行到底,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必须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经过反复考虑,他觉得选拔青年干部作为县委第一把手,对革命事业更有利。于是,他主动向上级党组织推荐青年干部龚文富当县委第一把手。
龚文富同志刚三十岁,原来是前进公社前胜大队党支部书记,一九七一年被选为地委常委,是一个比较优秀的青年干部。吕永康的想法一提出来,上级党委很赞同,广大党员、干部也很拥护。但也有少数同志对吕永康的作法不理解。他们担心龚文富年纪轻,经验少,当第一把手有困难;同时也担心老干部因为担任副职,不肯发挥作用,影响县委的工作。
听到这些反映,吕永康主动找大家谈心,做工作,诚恳地对大家说:龚文富同志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高,有干劲,革命正需要这样的青年人去接班。他乍一担任县委第一把手,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但经验是从实践中得来的,谁做工作都有一个积累经验的过程。我们这些老同志刚参加工作时,年纪也不大,不也是党一手把我们培养起来的吗?我不当第一把手,责任不是轻了,而是更重了,要帮助龚文富做好工作。吕永康这番语重心长的话,说得大家心里热乎乎的,都说他站得高,想得远,一心一意为革命。
毛主席说:“新老干部应该是彼此尊重,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以便团结一致,进行共同的事业”。上级党委批准龚文富同志担任县委第一把手后,吕永康全力支持他工作。龚文富也非常尊重吕永康,他们团结合作,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充分发挥了老、中、青三结合领导班子的战斗力。
去年六月,在一次研究如何贯彻省学习理论经验交流会精神的常委会上,龚文富由于过分强调了自己的想法,其他常委的意见没有充分发表出来。他很快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一天,来到吕永康同志的办公室,主动征求意见。吕永康看到龚文富这样严格要求自己,心里非常高兴,就热情地对他说:要开好常委会,就要按照毛主席的教导,贯彻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让大家充分发表意见。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县委“一班人”的积极性,形成正确的领导意见。龚文富听了很受启发。从此,他更加谦虚谨慎,虚心向老干部学习,以老干部之长,补自己之短,进步很快。
吕永康同志是个老干部,经验比较丰富,但他认识到年轻干部有许多长处,自己应该向他们很好地学习。
过去,吕永康由于执行了修正主义路线,文化大革命中受到了群众的批评。重新走上领导岗位之后,他决心改正错误,努力工作,为党为人民做出贡献。可是,他在工作中有时有些缩手缩脚,怕重犯错误。龚文富朝气蓬勃,对新事物感觉敏锐,敢想、敢说、敢斗、敢闯。吕永康想:自己为什么工作时前怕狼后怕虎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能正确对待文化大革命,把过去犯错误的教训当成了包袱。他决心甩掉这个包袱,学习龚文富同志敢字当头的革命精神。去年秋天,在制定秋收分配方案的时候,有的社队少数干部不能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关系,主张多分少留积累。吕永康发现这个问题以后,坚决按照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兼顾的原则,主张在保证社员生活有所提高的情况下,多留一些积累,为扩大再生产,实现农业机械化提供更多资金。他这种坚持原则的革命精神,受到了广大干部和群众的赞扬,都说他越来越有朝气了。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夸夸我们厂的新干部
山西省阳高县化肥厂工人 贾明喜 陈云 张从 靳德宝 睢万英 李伟 潘文选 王宝玉 王振英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我们厂涌现出一批年轻的新干部。他们朝气蓬勃,奋勇向前,勇挑重担,乐于吃苦,我们工人信得过。对于这些文化大革命中成长起来的青年干部,我们厂广大工人一谈起来,就总是夸他们。
我们厂的副厂长景申酉三十来岁,是从工人当中提拔起来的新干部。他当了“官”,一点也不象官,身上穿的还是他那套穿了多年的工作服,汗水流的不比我们少,身上的油腻和我们一般多。要说不一样,就是他为革命操心比我们多了,工作比我们忙了,休息比我们少了。大家还是亲热地称呼他“景师傅”。
要说起工作来,景师傅确实里里外外是把手。他负责领导全厂的机械维修工作,不分白天黑夜,那里有问题就到那里干。去年九月,厂里进行大检修,时间紧,任务重,尤其是电焊工不够,人们都担心不能按时完成检修任务。看到这种情况,景师傅对大家说:“只要大伙齐心干,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他掌起焊钳,带上面罩,爬上六、七米高的冷却塔,噼噼啪啪地焊开了。那几天真够紧张哩。景师傅身带干粮,一昼夜不离岗位。正在这个节骨眼上,他爱人又病重住了医院,大家都催他快去照看。可他只抽了一会儿时间,找了个看护的人,就又回厂干起来了。
张祥也是我们厂的副厂长。文化大革命中他是一个红卫兵闯将。有一段时间,他负责一车间的工作。当时造气炉由于结疤挂壁现象严重,工人们每班都要清炉,劳动强度很大,产气量一直上不去,严重地影响着生产。他心里非常着急,就领着工人们到外地参观,大胆地提出一个改革方案。有的同志怕改革不成,耽误了时间,更影响生产,不同意改。也有人对他说:“改革不成,可要承担责任哩!既然别人不同意,那你就算了吧。”可是张祥回答说:“干革命就不能怕担风险。”他在工人们的支持下,经过反复研究,反复试验,经过十几天的紧张战斗,硬是把第一台造气炉改革成功了。接着,又改革了三台。改革过的炉子,结疤大大减少,炉膛也扩大了,造气量比原来增加了一倍半,减轻了工人们的劳动强度,有力地促进了化肥生产。
我们厂生产科科长、技术员黄汉寿是个大学毕业生,可没有知识分子架子,干起活来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造气工清炉渣,他不管火烤还是灰扑,抡起十二磅的大锤就和我们工人一块儿打结疤。同志们说:“老黄,你是技术员,这活我们干吧。”他却笑着说:“咱们都是为着一个目标,你们能干,我也能干。”老黄整天战斗在车间,有时任务紧了,他白天黑夜连轴转,工人下班了,他不下班,这班人走了,他再跟另一班,研究和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
黄汉寿同志在我们工人中深深扎了根,同我们建立了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他处处依靠我们工人群众,我们也相信他。在四、五年内,他和我们工人一起共完成了三十多个设备的改造和技术革新项目,其中较大的就有十项,不但提高了化肥产量,保证了质量,每年还为国家节约十万多元开支。象这样坚决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又红又专的技术干部,我们工人怎么能不欢迎呢?


第3版()
专栏:

贫下中农的贴心人
江苏省泗洪县崔集公社党委书记王永祺同志,是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中锻炼成长起来的新干部。他牢记毛主席关于“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的教导,把党和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切实当好人民的勤务员,深受贫下中农的赞扬。
一天中午,中洼大队的社员们收工回家吃饭了。王永祺同志决定顺便找几个老贫农拉拉呱。他走到贫农王广仁家,王大娘高兴地说:“今天,怎么也不让你啃自己的凉馍,在我家吃顿热饭。要不,大娘就恼了!”说完,端出几个鸡蛋,准备炒给他吃。王永祺怎么也不让大娘炒鸡蛋,拗了半天,最后吃了大娘家一顿饭。王永祺同志走后,王大娘发现桌上有个纸卷儿,打开一看,是王永祺留下的饭钱。她急忙追出来,可是人已经走远了。王大娘望着他的背影,好象又看到了当年在这里打游击的新四军,又是感动,又是心疼。
王永祺平时常说:“我们共产党的干部来自人民,对群众的疾苦一刻也不能忘。”
一九七四年除夕那天夜里,下了一场大雪。大年初一清晨,王永祺就到伙房买了两个冷馍装进挎包,冒着大雪,高一脚低一脚地出发了。他来到新塘九队贫农杜井贵家里,亲切地问寒问暖。当他发现杜井贵家生活上有些困难时,立即找大队干部研究,帮助解决了具体困难。杜井贵看到大雪封门,书记亲自登门看望,回想起旧社会地主老财年关上门逼债的悲惨情景,心情激动,含着泪花说:“我该怎样感谢你啊!”王永祺连忙摆手说:“应该感谢毛主席,感谢共产党。”说完,他又匆匆地冒雪赶到别的队去了。这一天,王永祺从早到晚跑了五个大队,二十一个生产队,走访了二十三户烈军属和贫下中农,及时帮助他们解决了生活上的困难。可是,谁想到,当社员们捧起热气腾腾的饭菜欢度春节的时候,而王永祺同志却在田埂路旁啃凉馍哩!
前年冬天,王永祺同志在县里开会,利用晚上时间去县医院探望病人,发现贫农石广顺因事回家,小女孩住院没人照顾,他就整整守护了半夜,又是端水又是倒尿。有人问他:“你是孩子的什么人?”他简单地回答说:“我是孩子的亲人。”王永祺同志就是这样,把党的温暖送到贫下中农的心坎上。这类感人的事说也说不完哩!
本报通讯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