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12月8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自由查谟和克什米尔立法议会通过决议向毛主席致敬
毛主席支持被压迫人民事业是人类史上伟大篇章
尼日尔群众对我粉碎“四人帮”反党集团表示高兴
新华社拉瓦尔品第一九七六年十二月七日电 据巴基斯坦报纸报道,自由查谟和克什米尔立法议会在十二月六日举行冬季会议上通过一项决议指出,已故毛泽东主席对全世界被压迫人民事业的支持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革命篇章。
决议对毛泽东主席坚决地并始终如一地支持克什米尔人民的自决权表示致敬。
自由克什米尔总理阿卜杜勒·哈米德·汗就这个决议发言时说,已故的毛泽东主席改变了整个人类历史的进程,他的革命领导使中国变成了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他说,毛主席对历史的影响将永世长存。哈米德·汗感谢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一贯支持克什米尔人民的事业。
在一致通过这项决议后,与会者起立默哀两分钟,悼念毛泽东主席。
新华社一九七六年十二月六日讯 尼亚美消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图片和书刊展览十一月二十六日至十二月三日在尼日尔首都尼亚美举行。
尼日尔主席府负责新闻和旅游事业的国务秘书达乌达·迪亚洛为展览开幕式剪了彩。尼日尔矿业和水利部长蒙凯拉·阿鲁纳、尼日尔政府高级官员和各界友好人士等出席了开幕式,并参观了展览。
中国驻尼日尔大使谢克西出席了开幕式并讲了话。
展览期间,尼日尔工商经济部长阿勒菲贾·阿卜杜勒·拉赫曼和尼日尔政府官员、工人、农民、学生、教师等各界友好人士参观了展览。不少人站在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像前久久不肯离去,对毛主席表示十分怀念,纷纷索要毛主席著作。参观者对庆祝华国锋同志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和粉碎“四人帮”篡党夺权阴谋的图片看得认真仔细,对这两个特大喜讯表示关切和高兴。许多观众还高度赞扬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伟大胜利。
展览期间,还放映了《艳阳天》、《再次登上珠穆朗玛峰》等影片,受到观众欢迎。


第5版()
专栏:

罗马尼亚工业部门积极开展增产节约竞赛
重要工业基地洪尼多阿拉县建设迅速发展
新华社布加勒斯特电 近年来,罗马尼亚工业部门积极开展节约活动,在节约原料、燃料、动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罗马尼亚党和政府在积极采取措施进一步开发本国自然资源、扩大国产原料生产的同时,还十分注意在工业部门中提倡厉行节约,减少浪费,加强对各种原料、材料和动力的合理使用。全国工厂企业认真落实党和政府的指示,把厉行节约当作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注意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挖掘各种潜力。广大工人群众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和具体措施。
今年头十个月,罗马尼亚基本建设战线的职工通过降低原料消耗已节约了一百万吨水泥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机械制造工业部所属的工厂企业大力开展以节约金属、燃料和电力为重要内容的增产节约竞赛,在今年头九个月里已取得了突出成绩。轻工业部门今年以来已为国家节约了价值九千四百万列伊的原料和材料。
许多工厂企业在节约活动中还注意利用废料、边料、下脚料。加拉茨钢铁联合企业通过进一步利用废气,每年可以为国家节约九千吨燃料。塞维内斯蒂人造纤维联合企业的技术人员和工人一道设计制造了一种回收废气的装置。利用这种设备回收废气,每年可以为国家节约一万二千吨燃料。
新华社布加勒斯特一九七六年十二月一日电 罗马尼亚重要工业基地洪尼多阿拉县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新成就。
洪尼多阿拉县位于罗马尼亚的中南部,是罗马尼亚重要工业基地之一。一九七五年全县工业产值约为二百亿列伊,比解放初期增加了十倍以上。目前,全县每年可生产二百五十万吨生铁,三百五十万吨钢和二百二十万吨轧材。
去年这个县的热电站共发了六十八亿度电,在全国三十九个县中名列第一。机械制造、化工、建材等部门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这里的日乌河谷煤矿去年生产了八百多万吨煤炭,比解放初期增长了六百四十多万吨。解放前,这里只有少量的铁和金矿得到开发,现在不仅铁矿石的产量有了迅速增长,而且也生产出了金、银、铜、锌、硫磺等。这个县的地质工作者正在继续努力寻找新的矿藏,以扩大本地原料的生产。
在上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一九七一——一九七五年),全县建设了新的高炉、轧材车间、铸造厂、丝织厂、建材厂、食品厂等,特别是一批轻工业工厂的建成,填补了全县工业部门中的空白,使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进一步得到了利用。
从今年开始的五年计划期间,在这个县将继续扩建洪尼多阿拉钢铁联合企业、加兰“胜利”钢铁厂、日乌河谷煤矿,并兴建水力发电站、水泥预制构件厂和一批轻工业工厂。
今年头十个月,洪尼多阿拉县工业产值和劳动生产率计划均超额完成。


第5版()
专栏:

一些非洲国家领导人和舆论支持南部非洲人民斗争
南部非洲人民加强团结坚持斗争必获胜利
莫桑比克军民再次英勇击溃罗得西亚入侵军队
新华社阿克拉一九七六年十二月六日电 据加纳《每日写真报》十二月六日报道,加纳国家元首、最高军事委员会主席阿昌庞最近发表谈话强调南部非洲人民团结的重要性。
阿昌庞主席十二月四日在阿克拉接见西南非洲人民组织主席努乔马时指出,只要人们在反对压迫者时保持统一战线,那么任何障碍也不能阻止他们达到自己的目标。
阿昌庞主席还强调了在关于津巴布韦问题的日内瓦会议期间解放运动保持团结的重要性。
努乔马主席向阿昌庞主席介绍了纳米比亚和南部非洲最近的局势。努乔马指出,南非政权由于解放运动加紧开展武装斗争而正在遭到挫败。他强调,西南非洲人民组织坚决反对南非当局策划的所谓制宪会谈。
新华社亚的斯亚贝巴一九七六年十二月四日电《埃塞俄比亚先驱报》十二月三日发表题为《团结和警惕》的社论,呼吁津巴布韦民族主义领导人团结起来,在争取独立的斗争中不要松懈警惕性。
社论说,“在我们大陆的南部,帝国主义和种族主义的丧钟是肯定地和清晰地敲响了。然而,象任何社会弊病一样,非洲大陆上的这种反动的政治污点是不会自动消失的。”
社论强调说,“民族主义领导人将不会、也决不要让那些企图利用他们的分歧来阻挠或推迟实现准备战斗的津巴布韦人民的正当愿望的人钻空子。”
社论最后说,“正义和自由时代的曙光早就在非洲土地上出现了。邪恶正在溃败,胜利一定属于非洲和非洲人民。”
新华社达喀尔一九七六年十二月七日电 塞内加尔《太阳报》十二月七日发表文章,支持南非人民反对比勒陀利亚种族主义政权的正义斗争。
文章谴责沃斯特政权残酷屠杀参加反种族隔离斗争的非洲人。
文章强调指出,白人种族主义政权尽管经常进行野蛮镇压,也绝不能压倒黑人要求恢复人的尊严的决心。
新华社马普托一九七六年十二月四日电 据莫桑比克通讯社十二月三日报道,罗得西亚种族主义军队十二月二日再次入侵莫桑比克加扎省的奇夸拉夸拉村,遭到莫桑比克军队英勇反击,损失重大,溃逃出境。
在五架敌机和许多装甲车的掩护下,敌军于二日上午九时向莫桑比克这个村庄发动进攻,并且炮轰了附近的电讯中心和燃料仓库。莫桑比克军队立即予以有力反击,打死敌军五名,击毁军车二辆,击落敌机一架,敌军于当天下午溃退。
据不完全统计,上月罗得西亚种族主义军队至少七次入侵莫桑比克,共出动军队一千多人,飞机数十架。(附图片)
南非广大妇女,对野蛮的种族主义制度早已忍无可忍,纷纷参加抗暴斗争。图为开普敦的黑人妇女在举行示威。 传真照片(新华社发)


第5版()
专栏:

我党的工作者友好访问团到达平壤
新华社平壤一九七六年十二月七日电 以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第一书记任荣为团长,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共四川省委员会书记唐克碧为副团长的中国共产党党的工作者友好访问团,十二月七日晚乘飞机到达平壤,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进行友好访问。
前往机场欢迎的有: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朝鲜劳动党平壤市委员会责任书记康贤洙,朝鲜劳动党中央候补委员、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历史研究所所长姜石崇,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国际部副部长金勇舜,朝鲜劳动党中央候补委员、人民武装力量部副部长张正桓中将,外交部副部长全明洙,普通教育部副部长洪一泉等。中国驻朝鲜大使吕志先也到机场迎接。


第5版()
专栏:

朝鲜人民军艺术团访问柬埔寨
乔森潘主席接见朝鲜人民军艺术团
新华社一九七六年十二月二日讯据民主柬埔寨电台广播,朝鲜人民军艺术团十一月十六日到三十日对民主柬埔寨进行了友好访问和演出。
在访问期间,朝鲜人民军艺术团受到了民主柬埔寨国家主席团主席乔森潘、柬埔寨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农谢、柬埔寨负责外交事务的副总理英萨利等的接见。
朝鲜人民军艺术团在访问期间为柬埔寨国家领导人、工人、农民和革命军人进行了多场演出,受到热烈欢迎。
十一月二十九日中午,农谢委员长在政府大厦举行盛大宴会招待艺术团。当天晚上,英萨利副总理又设宴为艺术团送行。
在访问期间,人民军艺术团参观了工厂、农业合作社、水利建设工地和吴哥古迹等。所到之处都受到柬埔寨人民和革命军队的热情欢迎。艺术团的这次访问,增强了柬埔寨人民和朝鲜人民的兄弟般的革命友谊。


第5版()
专栏:坦桑尼亚通讯

坦桑尼亚制药厂的诞生
在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市西南的克科区,不久前建起了一座崭新的厂房,这就是坦桑尼亚大陆第一个国营制药厂。
在殖民统治时期,坦桑尼亚人民饱受缺医少药的痛苦。独立后,坦桑尼亚政府积极开展医疗卫生工作,但是,由于还没有自己的制药工业,不得不每年花费大量外汇进口药品。
一九七一年,中国、坦桑尼亚两国政府签订了合作建设制药厂的协议。一九七二年十月破土动工。经过中、坦两国工程技术人员和当地工人的共同努力,制药厂于一九七五年六月基本建成,同年七月七日试生产了第一批药品。现在已能生产三十多种常用药品,坦桑尼亚人民的愿望终于初步实现了。坦桑尼亚卫生部长利德·斯特林在今年八月十二日制药厂落成典礼上说:“这是坦桑尼亚的一件大喜事,它标志着坦桑尼亚人民在实现自力更生目标方面又迈进了一大步。”
尼雷尔总统参加了落成典礼,并且参观了工厂的各个车间。当他看到坦桑尼亚第一代制药工人在迅速成长,表示十分高兴。
制药厂是坦桑尼亚人民艰苦奋斗、因陋就简建成的,也是中国和坦桑尼亚人员互相学习、密切配合、共同战斗的结果。
锅炉是制药厂的一项重要设备。当时没有起重设备,如何把一台六吨重的锅炉运进厂房是一个困难。中国和坦桑尼亚人员七、八十人一齐出动,他们头顶赤道烈日,用铁锹、棍棒,前拉后推,一寸一寸地向前移动,终于把锅炉运到室内,稳妥地安装在规定的位置上。
在针剂车间四台灌封机试运转时,发现针剂瓶封口有问题。制药人员反复试验,解决了这个难题,使瓶子封口成功率达到了百分之百。
一九七五年十二月,坦桑尼亚有些地区疟疾流行,急需用氯喹进行治疗。制药厂的中国技术人员和坦桑尼亚工人、技术人员一起,克服了生产条件还不完备的困难,奋战一个月,生产了大量氯喹,及时供应有关医院,抢救了许多病人。
随着制药厂的建成和生产的发展,坦桑尼亚第一代制药工人正在茁壮成长。从一九七四年下半年开始,中国制药小组在制药厂现场培训坦桑尼亚制药技术人员和工人。坦桑尼亚人员刻苦钻研,勇于实践,在不到两年内迅速掌握了各种有关的制药理论和技术。马赛族是坦桑尼亚的游牧民族。一位名叫泰莱西亚的马赛族青年经过学习,已成为这个族第一名制药工人,他因此感到特别自豪。他在针剂车间工作,已经完全能够独立操作。片剂车间两个青年工人哈米希和希比拉,学习药片包衣技术,非常认真。他们经过一年多时间,整理出一套包衣技术资料。
现在,制药厂各个车间完全由坦桑尼亚工人、技术人员操作和管理。他们认真负责,刻苦努力,使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大输液车间原来一星期只生产六百瓶,现在达到两千瓶,生产效率提高了两倍多。
新华社记者(附图片)
坦桑尼亚国营第一制药厂针剂灌封车间的工人在进行针剂灌封工作。
新华社记者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