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12月5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西欧联盟议会举行会议
谴责苏联在地中海加强海军力量威胁西欧
加国防部长表示要加强驻欧部队 奥地利举行军事演习
新华社巴黎一九七六年十二月三日电 西欧联盟议会十一月二十九日到十二月二日在巴黎举行第二十二次会议,会议主要讨论了欧洲和地中海安全问题,并且通过了有关建议。
会议在十一月二十九日通过的关于欧洲的缓和和安全的建议中,对“苏联的军事威胁”和“苏联和它的盟国在中欧和北欧的人员和武器的优势不断增长”表示不安。这个建议“谴责苏联的政策,它的政策是利用欧洲以外的突然发生的危机,用直接的和间接的军事手段,加强它的政治地位”。
会议讨论了外交事务小组委员会提出的“西欧对地中海问题的政策”的报告。这个报告谴责苏联在地中海加强海军力量,并且指出,“如果苏联的力量在地中海取得优势,整个欧洲就会特别在石油供应方面受到威胁”。
法国外交国务秘书皮埃尔—克里斯蒂昂·泰坦热三十日在会议上说,法国政府已经决定加强地中海的海军舰队,这是因为,“那里存在着国际紧张局势的问题。两个超级大国在那里显示巨大的海军力量,而它们是同这一地区没有直接关系的”。
英国国防部负责海军事务政务次官帕特里克·达菲十二月一日在发言中指出,“苏联的威胁不是一种想象。苏联的海军对所有重要海上通道都可以构成威胁,俄国人甚至能够在西方国家的沿海地区发动两栖作战行动。如果再加上俄国的空军已经有了越来越长的活动半径,人们就会认识到,没有一个海洋不受苏联威胁。”
会议在一日通过了关于地中海防务的建议。这个建议指出,“东地中海的防务是欧洲安全的重要因素”。建议要求欧洲理事会“目前就草拟一个纲领,以加强欧洲参加东地中海的共同防务”,并且“作出各种努力使希腊和土耳其更密切地同欧洲的建设联系起来。”
会议表示欢迎欧洲理事会通过的决议:在一九七八年初通过普遍和直接选举选出欧洲议会。
新华社渥太华一九七六年十二月一日电 据加拿大通讯社报道,加拿大国防部长巴尼·丹森表示要增加加拿大驻欧洲的军队,发挥加拿大驻欧部队的新作用。
这位国防部长十一月二十九日在众议院国防委员会上说,他将建议增加加拿大现在驻欧洲军队的人数,并且把(加拿大拨给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指挥的)全部军队部署在欧洲中部,以加强加拿大在欧洲的作用。
巴尼·丹森在即将前往布鲁塞尔参加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国防部长会议之前发表谈话说,他将对一九七○年以来加拿大在欧洲所发挥的作用进行一次认真的考虑,当时,加拿大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军事力量从一万人削减到了五千人。丹森表示,他愿意增加加拿大承担的义务。
丹森还对目前华沙条约组织武装力量特别是苏联武装力量的增加表示关切。他在提到所谓的“缓和时期”时说:“华沙条约组织正在一个劲地增加它的武装力量”。
新华社维也纳一九七六年十一月二十七日电奥地利联邦军最近在下奥地利州多瑙河区举行了为期五天的军事演习。
据报道,参加这次演习的有第九装甲步兵旅等部队官兵三千三百名,投入演习的有一百五十辆坦克和三百辆车辆。空军也参加了演习。
这次演习的目的是,对于从北面越过多瑙河侵入奥地利的、具有相当于奥地利军三倍至六倍优势的敌军进行持久的抵抗,同时检查参谋部的工作以及在关键地区作战的战术和配合问题。


第6版()
专栏:

北欧五国首脑举行会议加强合作
欧洲经济共同体部长理事会主席访问南斯拉夫
新华社赫尔辛基一九七六年十二月三日电北欧五国政府首脑十二月三日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举行会议,讨论加强北欧五国的合作问题。
参加这次会议的有,丹麦首相安克尔·耶恩森,芬兰总理马蒂·尤哈尼·米图宁,冰岛总理杰尔·哈德尔格林松,挪威首相奥德瓦尔·努尔利和瑞典首相图尔比耶恩·费尔丁。北欧五国的合作部长也参加了部分会谈。
据会议发表的公报说,五国政府首脑讨论了国际经济情况。公报说,一九七七年(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复苏将是相当缓慢的。这种情况将给北欧国家造成巨大的外汇收支赤字。
五国政府首脑还讨论了北欧国家目前的经济形势。
五国政府首脑听取了有关北欧天然资源的调查报告。他们强调了这些自然资源的重要性。他们一致认为尽快地确定更加广泛的合作范围是可能的。五国将能更有效地利用北欧国家的原料和自然资源。
五国政府首脑还讨论了北欧国家在能源和工业方面目前合作的进展情况,特别是有关挪威大陆架石油和天然气方面进行合作的前景。
五国政府首脑还就扩大目前经济区和捕鱼区问题交换了意见。
在讨论将于一九七七年二月在赫尔辛基举行的北欧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时,五国政府首脑也谈到了北欧合作的发展问题。他们指出,北欧合作的发展是顺利的,并能进一步扩大这种合作。
应瑞典首相邀请,五国政府首脑决定于一九七七年秋季在斯德哥尔摩再次举行会议。
新华社贝尔格莱德一九七六年十二月二日电 欧洲经济共同体部长理事会主席马克斯·范德斯图尔和共同体委员会委员芬恩·奥拉夫·古内拉克于十二月一日和二日访问了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总统约瑟普·布罗兹·铁托二日接见了范德斯图尔和古内拉克。据南斯拉夫通讯社报道,双方在谈话中指出,“南斯拉夫和欧洲经济共同体发展持久、稳定和长期的经济合作是符合双方利益的”。


第6版()
专栏:新华社记者述评

“直接联系”还是直接控制?
苏修头目勃列日涅夫最近在一次讲话中谈到苏蒙关系时说什么苏蒙“各部和各主管部门之间建立直接联系”是两国“合作”的一种“新事物”。他还表示要“继续执行这一方针”。大量事实表明,苏修所谓的“直接联系”,只不过是直接控制的同义语而已。
众所周知,近年来,苏联社会帝国主义通过所谓“直接合作”和“对口联系”的办法,已经插手到蒙古各个重要经济部门。据苏蒙双方宣布,现在除苏联二十个部、委同蒙古十三个主管经济的部、委建立了“直接联系”外,苏联的高等和中等专业教育部同蒙古的国家高等和中等专业技术教育委员会,苏联的文化部同蒙古的文化部,苏联的卫生部同蒙古的卫生部,也都签订了部门之间的“直接合作”的协定。苏联的加盟共和国、边疆区和州的党组织同蒙古全国十八个省的党组织“建立着巩固的业务联系”。苏联的一些州和边疆区的工会组织同蒙古的省、市工会组织之间也建立了“直接联系”。此外,据蒙古报纸报道,苏联的八十多个科研机构同蒙古的四十个科研机构之间也在“建立和巩固实际工作上的联系”。
在“直接合作”和“对口联系”、“指导”工作或传授“经验”、“帮助”协调和制订计划的幌子下,苏修经常派出各种“代表团”和所谓“业务专家”,到蒙古的有关部门和地方搜集各种情报,对蒙古内政进行露骨的干涉。但是即使如此,勃列日涅夫之流仍然觉得不大放心,因而近年来干脆直接派出“全权代表机构”和“常驻代表”,坐镇蒙古的一些对口经济部门。据悉,在同蒙古有“直接联系”的苏联十四个部中,大多数部门向蒙古派出了“全权代表”。这些“全权代表机构”和“常驻代表”自然握有大权。例如,在蒙古的地质和农牧业这两个要害部门,苏修的“代表”负责协调这些部门的长远和年度合作计划,参与审议进口定单以及干部的轮训配备,就地监督苏联贷款的使用等等。不仅如此,苏修还把“顾问”和“专家”派到了工厂企业和国营农牧场的基层单位,直接控制了这些单位的具体管理工作。目前,苏联的“顾问”和“专家”遍布蒙古各地,连最边远的巴彦乌列盖省也是如此。苏修在其控制的部门和地方,竭力推销修正主义的黑货,毒害蒙古人民的思想。比如在蒙古的建筑和建筑材料工业系统,苏修的“专家”一再兜售加紧剥削工人的“兹洛宾方法”。
所谓“直接合作”和“对口联系”,的确是勃列日涅夫当政以来在苏蒙“合作”中出现的“新事物”,而且“成长”很快。一九七一年五月,两国之间只有两个部建立“直接合作”,到一九七三年底,已增加到十三个,其中包括蒙古政府主管经济、生产和科研的农牧业部、地质和矿山工业部、森林和木材加工工业部、水利部、运输部、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等。现在,这种“直接合作”又以协定形式扩展到了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
克里姆林宫领导集团如此有计划、有步骤地加紧控制蒙古,其意图十分清楚,就是要把蒙古进一步纳入自己的轨道,使蒙古在国内一系列重大问题上更加依附于苏修,适应苏修侵略扩张的需要,符合苏修霸权主义的利益。
勃列日涅夫在同一次讲话中还恬不知耻地吹嘘苏蒙关系“始终真正是亲切的、真诚的和兄弟般的”。试问:蒙古在苏修的“代表”、“顾问”和“专家”们的直接控制下,在大量苏联军队的坦克和刺刀的“保护”下,苏联同蒙古的关系能够“亲切”和“真诚”吗?
说穿了,“直接合作”、“对口联系”,同苏修在它那个“大家庭”中一再鼓吹的所谓“经济一体化”、“国际分工”、“联合计划”是一类货色,其用意无非是想借着动听的名词来控制和掠夺别人。但是,蒙古人民是富有革命传统和斗争精神的,他们必将识破苏修的诡计,把这类肮脏的东西抛进历史的垃圾堆。新华社记者述评


第6版()
专栏:国际短评

南大西洋的阴云
苏联在南大西洋同美国的争夺日益加剧。今年以来,苏修不仅派出“数目多得惊人”的船队蜂拥进入这一海域,而且出动了“崭新”装备的军舰、潜艇,窜到西非及南美一些国家沿海横冲乱闯,炫耀武力。新沙皇的扩张,使这一辽阔海域阴云密布,恶浪翻滚,沿岸各国感到很不安宁。
列宁指出:“‘世界霸权’,是帝国主义政治的内容”。(《论对马克思主义的讽刺和“帝国主义经济主义”》,《列宁全集》第23卷第26页)野心勃勃的社会帝国主义做梦也想着把世界的海洋尽快控制在自己手里。对于海洋资源极为丰富、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的南大西洋,它早就垂涎三尺,千方百计想在那里扩大其势力范围。从五十年代后期起,苏修就打着“科学考察”的旗号,不断地派出各种船只到南大西洋掠夺资源,搜集情报,并在南极洲建立了据点。六十年代开始,苏修加速了它在西半球和南大西洋的扩张和渗透。近年来,苏修一面在南极洲扩展地盘,增设新的据点,在加勒比海地区加紧修建海、空军基地,经常派“最现代化的舰艇”在这一海域活动,一面又通过武装干涉安哥拉,在南大西洋东岸设立桥头堡,形成对拉丁美洲的包围。
苏联在南大西洋从经济、政治到军事领域咄咄逼人的扩张,使拉美国家和人民不能不考虑这样的现实:到处伸手的苏联社会帝国主义,有朝一日会在南大西洋干出什么样的坏事,会对拉丁美洲大陆造成怎样的威胁;特别是在苏联干涉安哥拉后,拉美舆论更加警觉起来。阿根廷《民族报》认为,苏联在安哥拉的行动对南大西洋地区来说,“是一种现实的危险”。巴西《圣保罗州报》最近指出,必须正视苏联舰队处于能够控制南大西洋和好望角航线的地位,必须对付这个“真实的威胁”。
拉美国家和人民,为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独立,正在进一步加强团结,坚持反霸斗争。最近一个时期来,一些南美国家积极进行联合防卫的酝酿,得到舆论界的广泛支持。非洲、大洋洲各国人民,也日益强烈地谴责和反对苏联在南大西洋的扩张。可以相信,苏修的肆意横行,必然要在南大西洋浩瀚的海域里碰得头破血流。


第6版()
专栏:

卡塔尔国埃米尔哈利法呼吁
海湾国家加强合作维护安全保卫共同利益
新华社科威特一九七六年十一月二十九日电 据科威特报纸报道,卡塔尔国埃米尔哈利法·本·哈马德·阿勒萨尼十一月二十八日在卡塔尔谘询议会第五次会议的开幕式上呼吁海湾国家进一步加强合作关系。
哈利法强调说:“我们的迫切愿望是加强这一地区的安全和稳定,保卫这一地区国家的共同利益。”
哈利法说:“卡塔尔热切期望加强阿拉伯队伍的团结,并愿意提供一切可能以支持阿拉伯和巴勒斯坦人民收复被占领土地和建立有自决权的独立国家的英勇斗争。”他强调指出:“坚定和积极团结,是在阿拉伯民族的斗争中赢得胜利、解放和建设的唯一道路。”
他说:“我们将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努力加强同所有国家的友好关系。我们特别重视加强同非洲国家的合作。”
他在谈到国内政策时说:卡塔尔已经完全控制了自己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他说:“我们已在发展经济和通过扩大工农业生产基础来扩大经济资源方面进入了一个新的重要阶段。”


第6版()
专栏:

德斯坦总统访意大利
新华社罗马一九七六年十二月三日电 法国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十二月二日对意大利进行了一天访问。吉斯卡尔·德斯坦总统同意大利总统乔瓦尼·利昂纳和总理朱利奥·安德雷奥蒂就当前重大国际问题,特别是欧洲共同体建设问题和经济问题举行了会谈。同时,两国的外交部长也举行了会谈。
据报道,两国总统在会谈中都表示希望加速欧洲政治、经济统一的进程和意法双方的合作。两国都赞同保持和加强欧洲共同体同产油国的对话。两国总统还就把欧洲共同体扩大到南欧国家的前景和一九七八年欧洲议会选举问题交换了意见。
会谈是在意大利的托斯卡纳区的比萨举行的。


第6版()
专栏:

阿尔巴尼亚《人民之声报》发表文章揭露
苏联掠夺东欧国家的胃口愈来愈大
埃及副总理说苏联军事专家决不能重返埃及
新华社地拉那一九七六年十二月四日电 阿尔巴尼亚《人民之声报》十二月四日刊登一篇文章,揭露苏联社会帝国主义对东欧国家的掠夺。
文章说,随着资本主义国家的危机进一步深化,苏联社会帝国主义者掠夺东欧国家的胃口增大了。他们通过各种方式,使用种种手段来实现他们的新殖民主义野心。
文章指出,苏联社会帝国主义者利用对东欧国家出口石油和其它原料以及技术,把有利于自己的歧视性条件强加给这些国家,使这些国家的支付逆差越来越大。文章说,去年,苏联社会帝国主义者仅通过控制石油价格就获利七亿三千五百万美元。而东欧国家为购买同样数量的石油,被迫支付甚至相当于以前三倍的价钱。
文章说,莫斯科资本家们在其它原料上对东欧国家也采取这种做法,以作为对它们施加全面压力的手段。
文章说,石油和其它原料的涨价,使得东欧国家今年的赤字将进一步增加。
新华社开罗一九七六年十二月四日电 据埃及《共和国报》十二月四日报道,埃及副总理兼国防和军工生产部长穆罕默德·阿卜杜勒·加尼·贾马斯将军最近说,苏联军事专家决不能重返埃及。
他强调说:“不管在什么情况下,苏联军事专家决不会重返埃及,因为一九七二年解除他们的工作,是埃及意志的体现。”


第6版()
专栏:

苏联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给捷造成困难
捷报强调要发展本国煤炭生产
新华社布拉格一九七六年十二月一日电 此间报纸十一月三十日发表的一篇文章,强调要充分利用本国的燃料资源,发展煤炭生产。
文章说:“煤现在是捷克斯洛伐克经济中使用的基本燃料,在今后数十年内仍将如此”;“积极利用国内自然资源是需要始终不渝地遵守的基本经济原则”。
过去,捷克斯洛伐克所需石油的百分之九十五要从苏联进口。近几年,苏联大幅度提高石油出口价格,并且在数量上不能满足需要,给捷克斯洛伐克经济造成了困难。
文章还谈到六十年代由于忽视固体燃料,阻碍了煤炭生产的发展。因此近几年“改变了采煤方面的这一政策,重新开始更积极地利用本国这一燃料资源”。
捷克斯洛伐克国内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近两年采煤量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文章提出完成采煤计划是“一九七七年计划中的头号任务”,“国民经济其它部门必须给予支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