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9月9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翻身农奴架“金桥”
西藏万里高原,麦浪翻滚,青稞飘香,草茂畜壮。在这黄金季节,我们到唐古拉山脚下,到雅鲁藏布江两岸,到喜马拉雅山麓,访问了农牧区的人民公社。从封建农奴社会跨过几个世纪,一跃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百万翻身农奴,正满怀喜悦的心情,迎接又一个丰收年,迎接自己的光辉节日——西藏自治区成立十周年。他们回想起在党的阳光照耀下,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西藏高原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回顾在集体化道路上的斗争历程,畅谈人民公社给广大农牧区带来的巨大变化,他们是多么激动啊!
“金桥”屹立风雨中
被称为“草原红花”的那曲县红旗人民公社,是西藏牧区学大寨的先进典型。它座落在藏北草原。在这里,有广阔美丽的牧场,有成群肥壮的牛羊;在这里,最鼓舞人心的,是翻身农奴建立和巩固人民公社的战斗诗篇。
一九六六年十二月,红旗人民公社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热潮中诞生了。
一九六七年十一月到一九六八年二月,藏北草原上出现了四十多年未见的大雪灾。阶级敌人乘机攻击人民公社,胡说什么办人民公社“违反天意”,这是
“天老爷的惩罚”。红旗人民公社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公社党支部带领广大社员,打击了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批判了反动的“天命论”。经过英勇奋战,他们取得了阶级斗争和抗雪保畜斗争的双胜利。全公社各类牲畜总数比一九六六年增加了百分之二十一。人民公社的红旗更加鲜艳。
一九六九年,一小撮阶级敌人又钻出来妄图把人民公社搞垮。一天晚上,五队副队长贡恰和一些社员到公社报告,阶级敌人在五队煽动分畜到户。广大贫下中牧坚定地说:“人民公社是毛主席指引的幸福路,是通向共产主义的金桥。谁要破坏人民公社,我们就和他斗到底!”公社党支部书记多吉率领几十名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贫下中牧,冒着狂风大雪,连夜赶到几十里以外的五队,发动群众,揭露了阶级敌人破坏人民公社的罪恶阴谋,刹住了歪风,保卫了人民公社,巩固了无产阶级专政。
一九七四年二月,正当接羔育幼的大忙季节,红旗人民公社遇到了大风灾。狂风拔起了草根,掀倒了畜圈,沙石埋没了水渠,一万多头牲畜面临着病多草缺的严重威胁。灾害大,人民公社的力量更大。社员们群策群力,克服重重困难,保住了牲畜,使大灾之年,夺得了牧业生产的好收成。这一年,全公社各类牲畜总数比历史上最高的一九七三年继续增长,向国家交售的酥油、羊毛、皮张等畜产品都超额完成了任务。他们为了建设草场,去年四月开始修建一条二十四公里长的盘山水渠。建成以后,可以解决常年干旱的问题。
农牧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西藏高原上一场翻天覆地的社会大变革。变革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斗争。象红旗人民公社一样,西藏农牧区的人民公社都经受了斗争的考验,日益发展壮大。人民公社这座“金桥”,在斗争的风雨中放射着灿烂的光辉。
“公社就是我的家”
西藏著名的“高原大寨”隆子县列麦公社,地处喜马拉雅山东麓。在旧社会,列麦人民直接受到隆子宗政府、扎果寺和反动贵族尧西(叛国头子达赖的母亲)的压迫、剥削,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解放以后,特别是成立人民公社以来,列麦人民学大寨,大干社会主义,一年一个样,一步一层天。去年,全公社粮食产量比民主改革时的一九五九年增加近三倍。牲畜总数从一九五九年的四千多头增加到一万二千多头。这里还办起了一座小型水电站。
广大社员看到锦绣般的前程,社会主义的积极性象火一样旺盛。第五生产队有一个六十岁的老贫农格桑卓玛,三年前,生产队刚在海拔四千多米的革命坝上开荒时,因为她年纪大,不让她上山。但她一再要求,还是参加了战斗。三年来,她坚持在坝上守护集体的家业,管水拔草,什么都干。每年秋天为了防霜冻,她经常半夜起来点火熏烟,保护庄稼。去年夏天连下暴雨,她家里房子漏水,女儿身体又不好,别人劝她管管家里的事。她说:“公社就是我的家。自己家里损失点怕什么,队里的财产受损失才是大事。”她一直在坝上忙集体的事,后来队里帮她修好了房子。
六队共产党员强巴,是一个旧社会的奴隶,从办社至今,一直担任牧场牦牛放牧组组长。他一心扑在集体事业上。牧场离家有一天的路程,他全家八口人,六个孩子,家务很重,可他一年四季吃住在牧场,很少回家。春天生小牛,往往雨雪交加,他精心伺候,用自己的被子把小牛盖上,不让受冻。夏天,他组里五、六个人,放牧,挤奶,炼酥油,剪羊毛,忙得很,他还组织大家抓紧时间学习革命理论。一九七三年,有一次他触电昏迷过去,醒来第一句话就问:“牦牛打伤了没有?”
在列麦公社,象格桑卓玛、强巴这样热爱集体的社会主义新人正在茁壮成长。一九七○年夏天,一个中午,突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冰雹铺天盖地而来。正在山上放牧的二百多只羊,惊吓得四处乱跑。就在这危急时刻,公社团支部副书记、民兵连副连长次仁卓玛,带着索朗卓玛等十几个团员和民兵冲上山来,帮助牧羊的社员把四散的羊赶到一块,赶下山去。当时,山下河水暴涨,洪流挟带着石块奔腾咆哮。他们一个个奋不顾身地跳进河里,在河心搭起一座人桥,把羊一只只传过河去。冰雹砸在他们身上,河中的石块撞伤了他们的脚,他们坚持在激流中战斗,直到把二百多只羊全部安全送过了河。
“世界屋脊”换新天
雅鲁藏布江南岸的穷结县,属高寒山区。解放前,人们始终摆脱不了一个“穷”字;如今,这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县委副书记田立道和次仁卓姆同志兴奋地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动人的图景:这个只有一万二千多口人的县,由于依靠人民公社的力量修水库,截潜流,建设稳产高产田,一九七三年全县粮食单产上了《纲要》;一九七四年又增产,粮食总产量达一千二百多万斤,比一九五九年增加二点六倍,平均每人生产粮食九百八十五斤。全县二十一个公社中,粮食单产已有十三个公社过“黄河”,五个公社上《纲要》。去年牲畜总数是八万七千八百多头,比一九五九年增长百分之七十五。去年向国家交售公余粮三百多万斤,相当于一九五九年全县的粮食总产量。另外还有集体储备粮二百多万斤,社员收入逐步增加,生活越来越好。现在,县有中学,社有小学;县有医院,区有卫生所,社有卫生室。
人民公社化以后,人们眼界开阔,心红胆壮,越干越有劲。这个县有条一百多公里长的穷结河。公社化以前,每年洪水季节,河水暴涨,乱冲乱闯,破坏许多农田、林卡和道路。可是,单家独户,没法治理。公社化后,县委统一规划,组织社队修堤筑坝,固定河床,已经收到很好的效果。只有“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才有力量进行这样大的工程。
穷果公社地少人多,过去年年要吃国家返销粮。党支部提出开发“拉莫沟”,开荒种地。阶级敌人乘机破坏,造谣说,“拉莫山”上住着“拉莫王”,神山神水动不得,开荒修渠,百姓要遭殃。有保守思想的人说,开荒修渠实在难。党支部带领广大社员批判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破除迷信,打破保守思想,在一九七一年,开进“拉莫沟”,艰苦奋战四个月,建成了三条总长八千八百多米的盘山水渠,开出了大片荒地。一九七三年以来,粮食单产连续两年上《纲要》,改变了过去吃粮靠国家的贫穷面貌。
穷结县的变化是西藏自治区农村的一个缩影。人民公社化以来,全自治区农牧业生产蓬勃发展,去年,西藏第一次实现了粮食自给,这是人民公社化的伟大胜利。
人民公社已经在西藏显示出巨大威力。在毛主席和共产党的领导下,“世界屋脊”必将发生更深刻更巨大的变化。尽管达赖叛国集团和一小撮帝修反小丑们百般攻击,恶毒咒骂,但是,已经走上人民公社这座幸福“金桥”的百万翻身农奴,决心学好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沿着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去迎接更加光辉灿烂的未来!
本报记者


第4版()
专栏:

  饮水思源
《东方红》乐曲声唤醒了古城拉萨,红太阳照亮了八角街头。街旁翠绿的唐柳在晨风中摇曳,居民委员会屋顶上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迎接西藏自治区成立十周年的大喜日子。
建筑队的次仁央宗和羊毛社的玉珍两位老阿妈,胜利居委会副主任扎西和菜农社社长扎西次旺,在这个幸福的早晨,想起苦难的八角街,心情格外激动。今天,他们又要向人们控诉旧西藏三大领主的血腥罪行,让大家都不忘过去的苦日子,懂得今天的幸福是怎样得来的。
八角街是旧拉萨的主要街道,是噶厦政府所在地,旧西藏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的中心,集中居住着官僚、贵族和农奴主。旧时的八角街是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八角街南端的“路布雄”,被人叫做“帮仓”(意思是“乞丐的窝”),一个挨一个的乌黑的帐篷里,住着五十几户从昌都、那曲、日喀则、山南等地逃来的农奴。扎西和扎西次旺就是当年“路布雄”的乞丐。那时候,农奴要为领主无偿劳动,要支数不清的乌拉差役,要交名目繁多的税款。领主的盘剥,真是敲骨吸髓!
我们离开了八角街办事处,来到了郎子夏阶级教育展览馆。“郎子夏”原是噶厦政府设在拉萨的主要司法机关和监狱,由达赖直接任命的官僚进行控制和管理。
我们参观了三楼法庭刑堂。
“这里是杀人的屠场!”次仁央宗老阿妈开始控诉。一九四八年“郎子夏”三次抓人,有一次抓了十八个人,包括老阿妈的十四岁的儿子普布。有一天,狗腿子告诉她,她儿子和其他十个人一起被打死了,问她要不要尸体。要尸体,就得拿钱。老阿妈多么想看自己的儿子一眼啊!但是她没有钱,只好每天悲愤地站在“郎子夏”门外远远地往里瞧。后来才知道,普布的尸体被达赖拿去当念经的祭品了。
我们沿着陡滑的台阶下到了底层监狱。玉珍老阿妈给大家讲述了自己的悲惨遭遇。一九五三年,她被抓进“郎子夏”。进狱时,她已怀孕三个月,后来早产,孩子在狱中死了。她在牢中一年零两个月,每天只给一两多糌粑,一小碗凉水。
玉珍阿妈是“郎子夏”的幸存者。达赖一伙在“郎子夏”杀人之多,刑罚的残酷,实在骇人听闻!这里是最残酷、最野蛮的人间地狱!整个旧西藏就是一座人间地狱!
藏族人民多少年来对三大领主进行反抗斗争,梦寐以求的好日子终于到来了。一九五○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遵照毛主席的伟大号令,进军西藏。一九五九年,平息了达赖叛国集团的反革命武装叛乱,接着进行民主改革,彻底推翻了最反动、最黑暗、最野蛮、最残酷的封建农奴制度。从此,百万翻身农奴和全国各族人民一同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金光大道。八角街新生了!
“路布雄”成了“胜利路”。当年那五十几户流落街头的农奴,有的回到解放了的家乡,有的在这里安家落户。孤寡老人们在养老院里欢度幸福的晚年。原来无家可归的孤儿们,在党的阳光雨露哺育下都已长大成人。
西藏有句谚语:“度过黑夜的人,才知道白天的可爱;受过折磨的人,才知道翻身的幸福。”次仁央宗老阿妈今年六十一岁,她儿子、女儿、女婿都有工作,还有五个活泼的孙孙,日子过得很美满。
一个晴朗的星期天,我们应邀到胜利居委会副主任扎西家作客。一进门,就看到墙上挂着毛主席像,两旁并排挂着扎西和他几个儿子的奖状。桌上摆着几盆鲜花。几床新被子整整齐齐地叠放在一起。我们喝着酥油茶,听扎西给全家人忆苦思甜。这时,收音机里正好响起《毛主席的恩情说不完》的歌声。我们和他们全家都沉浸在幸福之中。扎西对我们说:“今天的幸福生活,必须用生命来保卫。”他的确是这样做的。一九六五年夏天,连降暴雨,流沙河堤坝决口,洪水威胁着城市。他和解放军一起,跳进水中,用身体堵住激流。他还和居委会的其他同志一起,几天几夜守卫在拉萨河坝上。在防洪抗洪,保卫城市,保卫农田的斗争中,他始终站在第一线。
这几位同志是西藏百万翻身农奴的普通代表。我们从北京来到西藏以后,听过许多人忆苦思甜。他们经常说:我们决不能再回到“郎子夏”的地狱中去,决不能让封建农奴制复辟!正因为这些旧社会的奴隶牢记昔日的苦,珍惜今日的甜,他们都满腔热情地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而斗争,一心一意地沿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去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西藏。 本报记者


第4版()
专栏:

  西藏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单位——隆子县列麦公社党支部书记仁增旺杰(左)热情帮助青年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
  建设中的拉萨热电厂。
  西藏林周农场自力更生,建成了西藏最大的虎头崖水库。
  拉萨郊区人民会社的青年育种员。
(本版照片均为《西藏日报》供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