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9月12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
——记中共北京市平谷县委会
敢字当头 坚持原则
当你了解了这几年平谷县在几个重要关键时刻的斗争之后,就会产生一个印象:平谷县委是个敢字当头,坚持原则,强有力的领导班子。
一九七○年,正当新成立的县委带领全县人民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时,某些资产阶级派性严重的人,拉山头、搞宗派,把自己置于县委之上。县委认为,这是削弱党的一元化领导的错误倾向。他们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按照党的原则,同这种错误倾向进行了严肃的斗争,坚持了党的一元化领导。
一九七一年,县委提出“大步赶昔阳,一九七二年实现粮食亩产过‘长江’”的战斗口号。可是,由于天大旱,这一年减了产。但是县委毫不气馁,总结经验教训,又提出“狠抓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一九七三年实现过‘长江’”的战斗口号。这时,在阶级敌人的挑唆下,有人公开指责县委提出的战斗口号没有群众观点,主张把劳力和拖拉机放出去抓现钱度灾荒。县委及时指出:这种错误论调是打着“为群众着想”的旗号,企图把群众引上“以钱为纲”的邪路。他们用许多社队由于狠抓农田基本建设,大灾之年仍然大增产的生动事例进行路线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和群众走大寨道路。一九七三年,全县粮食亩产第一次过了“长江”。
批林批孔开始后,有些领导干部对运动不理解,不敢领导革命和生产。县委遵照毛主席和党中央的指示精神,明确提出:批林批孔运动必须在各级党委统一领导下进行。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站在运动的最前列,坚持“抓革命,促生产”的方针。县委还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有这样那样顾虑的干部,在运动中接受教育,挺直腰杆干革命;对于各级党委的工作,则给予大力的支持。从而使批林批孔运动健康地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的安定团结。这一年,干部群众齐奋战,全县夺得了粮食平均亩产八百六十五斤的大丰收。
端正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
平谷县委为什么能旗帜鲜明地坚持党的领导?他们为什么能够敢字当头?县委的同志们回答: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要加强党的领导,最重要的是努力端正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
他们的这个认识,是从斗争实践中得来的。
新县委成立后,就着手推广本县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单位——许家务大队的经验。可是,由于一些领导成员错误地认为平谷地处远郊,又是老解放区,阶级斗争不那么严重,方向道路问题不大,第一次去许家务大队总结学大寨的经验时,只抓了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改革耕作制度的问题,忽视了这个大队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狠批资本主义倾向等基本经验。结果,尽管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许家务的经验并没有在全县推广。北方农业会议后,县委重新学习党的基本路线,发动群众给县委提意见,总结经验教训,终于认识到:许家务大队的先进经验所以没有全面推开,主要是县委受唯心论的先验论和“阶级斗争熄灭论”流毒的影响,对于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农村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斗争认识不清,抓得不狠。在干部和群众的帮助下,他们批判了这些错误思想,端正了认识。一九七○年十二月,第二次去许家务大队。这一次,抓住了要害,总结和推广了这个大队学大寨的根本经验,促进了全县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
批林整风运动以来,平谷县委经常用这段斗争经历,教育自己,努力端正县委
“一班人”的思想和政治路线。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发表以后,他们自觉联系工作和思想实际,认真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使自己的路线斗争觉悟有了新的提高。
县委一位副书记,负责主管生产。由于县委分工他联系的四个公社,生产发展缓慢,一些大队的资本主义自发倾向比较严重,为了争取县委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讨论生产问题,他曾经同分管政工的副书记在常委会议上发生过争论。有的同志提醒他不要就生产抓生产,当心走了“老路”。
通过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他的思想逐步开了窍。由于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始终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经济工作中就不能不贯穿着两个阶级、两条道路和两条路线的斗争。“一个阶级如果不从政治上正确地处理问题,就不能维持它的统治,因而也就不能解决它的生产任务。”因此,抓生产,首先要抓路线教育,抓党的政策,抓政治思想工作。今年春天以来,他改变了过去催收催种和就生产论生产的作法,主动到他分工的马坊等四个公社作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辅导报告,协同其他县委常委和各公社党委成员,做“老大难”单位的工作,重点教育党员干部努力摆脱小生产的狭隘眼界。广大基层干部提高了路线斗争觉悟,组织群众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的运动。今年这四个公社的粮食亩产,夏季一季就上了《纲要》。在总结这一段的经验时,这位副书记感慨地说:“看来,要使领导坚强有力,必须靠正确路线的引导。而要使自己的路线对头,首先要认真学好革命理论。”
把“一班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平谷县委为了增强战斗力,坚持在县委“一班人”内部实行党的民主集中制。
“没有民主,不可能有正确的集中”。平谷县委“一班人”内部的民主气氛很好。每次常委会上,县委的主要负责同志总是鼓励大家充分发表意见、争论问题;自己也积极参加议论。对新老干部的各种意见,他都注意认真听取,正确的就积极支持;对不正确的意见,也让人家把话讲完,然后再作解释工作,力求使人家口服心服。当自己的意见遭到大多数同志反对时,尊重多数人的意见;实践证明自己的意见是错误的时候,勇于自我批评和改正。“班长”的这种民主作风,为县委“一班人”的“群言堂”创造了条件。他们还及时“互通情报”。正副书记和常委们无论平时在家或者外出开会和下乡回来,每天晚上或清晨经常互相串门,交流情况,沟通思想。这样做,使大家能及时了解各方面的情况,做到胸中有全局,也使一些重大问题在会前有个协商和酝酿的时机,避免了会上无休止的争论和议而不决的现象,保证了决议的贯彻执行。
平谷县委成员遵照毛主席关于“要明了下级机关的情况和群众生活的情况,成为正确指导的客观基础”的教导,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经常深入基层,认真听取社队干部和广大群众的意见和要求,集中群众中的正确意见。比如,他们发现和总结了许家务和岳各庄大队间作套种三种三收的种植方法,掀起了全县耕作制度的大改革;他们从修建南干渠的水利工程中,真正懂得了“群众中蕴藏了一种极大的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放手发动群众,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群众运动。这些经验来自群众,很容易为群众所接受。这使县委认识到,实行民主集中制,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的群众路线,是毛主席的革命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的切实保证。
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
平谷县委的同志们常说:领导要坚强,第一要路线端正;第二要作风过硬。而作风是否过硬,就看能否发扬党的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努力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拚命精神。
县委中的几位老同志,在这方面为县委“一班人”做出了榜样。这几位老同志,虽然有的在革命战争时期负过伤,各人又都程度不等地患有疾病。但他们既不因为对革命有贡献而居功自满,也不因为年老体弱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在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运动中,他们回忆艰苦的战争年代,缅怀牺牲了的战友,展望共产主义的远景,深切感到:老同志肩上的担子重大。于是,他们以更加高昂的革命斗志投入各项工作,自觉做到勤于动脑思考和钻研问题;勤于动手,亲自解决问题、处理文件;勤于跑腿,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县委有一位副书记,年近半百,患有几种疾病,同志们都劝他注意身体。他说:“现在比起革命战争年代条件好多了,咱们不能光保命不革命。”几年来,他跑遍了全县三分之二以上的大队,了解到不少第一手材料,并注意学习优秀干部和贫下中农的先进事迹,进一步激发了自己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斗志。在这些老同志的带动和影响下,新参加县委的年轻干部和许多机关干部,逐步养成了以艰苦奋斗为荣,奢侈浪费为耻的良好风气。许多一心扑在革命工作上的优秀干部,正在成长起来。有了广大群众信得过的这样的县委领导和干部,全县各项工作就迈得开步,指挥得动。
“力戒骄傲。这对领导者是一个原则问题,也是保持团结的一个重要条件。”最近,中共平谷县委用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总结了这几年加强县委自身建设的经验,意识到当前必须警惕骄傲自满情绪。他们把反骄破满,克服形而上学,作为进一步端正县委的思想政治路线、增强县委战斗力的重要一环来认真对待,决心坚持“两分法”,不断向前进!
本报记者(附图片)


第3版()
专栏:

“蚂蜂窝”就是要捅
河北省肃宁县城关公社有几个大队临近县城,资本主义倾向比较严重,资产阶级派性干扰也比较大,几年来成了“老大难”。公社党委一直想解决,但又怕捅不掉蚂蜂窝反被蜂蜇了,揭不开“老大难”的盖子反而把脚陷进去。这几个大队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在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运动中,联系这几个大队的情况,公社党委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大家认为,党委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对资产阶级实行全面专政,把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落实到基层。因此,对新老资产阶级分子的进攻,对资本主义倾向,是敢字当头,针锋相对,还是怕字当头,畏首畏尾,实质上是坚持对资产阶级全面专政,还是向资产阶级妥协投降的问题。接着,他们对资产阶级派性也进行了分析,一致认为,如果现在谁还坚持搞资产阶级派性,就是破坏安定团结的大好形势。公社党委对这些问题也要敢管敢斗,如果怕字当头,迁就退让,那就丧失了共产党员应有的立场。
认识提高以后,公社党委书记张顺芝带领几名委员来到出名的“老大难”城内大队,一边劳动,一边深入调查研究,发动群众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狠批资产阶级派性,批判资本主义倾向,对继续闹资产阶级派性的人进行了严肃的批评和耐心的教育,并采取果断措施,调整充实了领导班子,把坚持原则、敢于斗争的干部提拔到领导岗位,使这个大队端正了方向,促进了革命、生产的发展,夏季夺得前所未有的好收成。
公社党委在实践斗争中还体会到:敢字当头并不是蛮干,必须把敢想敢干的革命精神同一丝不苟地执行党的方针政策一致起来;党委要做到敢字当头,必须不断破除党委成员自身的私心杂念,无私才能无畏。在取得整顿城内大队的经验以后,这个公社党委果断地解决了其他几个“老大难”大队的问题,坚决刹住了副业经营上的资本主义歪风,全公社的革命和生产形势越来越好。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自觉当好主人翁
清晨,在辽宁省南部一条崎岖不平的乡间小道上,一个中年人正在翻山越岭,趟河过坎,急急赶路。这是瓦房店轴承厂三成品车间老工人、共产党员赵作德正去上班。
入厂十五年来,赵作德同志每天就是这样坚持上班的。从他家到工厂要走十二华里的山路,要翻过两个山头,趟过一条大河。但他总是风雨无阻,寒暑不误,上班从没迟到一回,下班从没早走一次,自觉遵守纪律。他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创造物质基础而争分夺秒。
一九七一年早春,辽南地区下了一场罕见的大雪。清晨,赵作德一推家门,门已经被大雪封住了。他爱人劝阻说:雪这么大,山道上找不着路,就请一天假吧。赵作德却说:“不行,现在全厂工人都在同帝修反抢时间,争速度,就是一分一秒也不能耽误。”说着,他用铁锹挖开雪,迎着凛冽的寒风,踏着冰雪覆盖的盘山道,在齐腰深的厚雪中,艰难地一步一步地挪动着。三个小时后,赵作德提前十分钟来到了车间。人们看到,这么冷的天气,他的衬衣却被汗水湿透了。
有一次,倾盆大雨下了一夜还没住,赵作德一大早就打着雨伞上班了。暴雨使河水猛涨。赵作德刚要脱衣过河,一位社员喊住他:“上游水库放水排洪,水急浪大,过河危险。”老赵为了不耽误上班时间,决定绕过这条河多走十多里路,他收起雨伞,在暴雨中跑步前进。当车间里响起上班铃声的时候,赵作德已经在机床上干起来了。
十五年来,恶劣的气候没能使赵作德迟上一分钟的班,家务事也没能拖住他按时到厂的步子。他把工厂当作自己的家,以主人翁的身分参加企业管理。凡是对革命有利的事情,他就积极提倡,带头去做;凡是对革命不利的事情,他都去管,一管到底。
有一次,兄弟车间送来成品部件,卸得乱七八糟,不但给管理造成了困难,而且由于各种规格混在一起,容易影响产品质量。赵作德下班后,把这些部件按照不同的规格一个一个地摆放好。第二天,他找到那个车间的领导提出了批评意见。有的同志说:“你是个普普通通的工人,又不是干部,外车间的事你管那么宽干啥?”赵作德说:“我是共产党员、国家的主人,想的、干的,都要和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只要对革命工作有利的,咱就要尽心尽力地去做,自觉当好主人翁。”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闲不住的年轻人
年轻的共产党员赵桂森,是北京第二通用机械厂铸钢车间清砂工。由于清砂这个活又脏又累,消耗体力大,有的人不愿干这个工种。但是,赵桂森想,革命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工作千差万别,都是建设社会主义。没有清砂工,就出不了机械产品。因此,尽管清砂这个活又脏又累,可他却干得特别有劲。
大件班集体作业,那里的活累,那里艰苦,赵桂森就在那里出现。为了弄掉两米多深处的砂子,他横端着沉重的风镐,趴在铸件上,用加长的钎子打砂子,累得他胳膊酸疼,满头大汗,但他从不叫苦叫累。大件活少,他就主动地去支援中件、小件班;赶上活不忙,他就自觉地清理工件,打扫现场;汽割工,人手紧张,他就放弃中间休息,帮助切冒口。群众都说:“赵桂森是个闲不住的人。”他乐呵呵地说:“为了早日实现共产主义,那能闲得住!”
赵桂森同志不但自己起先锋模范作用,而且注意团结群众共同前进。去年以来,大件班在赵桂森带动下,经常开展“共产主义大目标教育”,大家以张思德深山烧炭,干一行,爱一行的精神为榜样,议论工厂变化,议论清砂工的重要,谈自己收获体会,把自己所干的工作和共产主义大目标联系起来,大破传统观念,增强了主人翁责任感。有两个青年工人不愿干清砂工,赵桂森就反复做思想工作,以身作则带着他们干,手把手地教他们干,并发动班内骨干,人人做政治思想工作。后来这两个青年进步很快,都爱上了清砂这一行。
在赵桂森带动下,班里同志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全班拧成一股劲,不断掀起学习、批判和生产的高潮,一九七四年被评选为厂先进班组。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一心扑在工作上
共产党员董长元同志是江苏省徐州市利国铁矿四场站台工段的卸车组长,今年五十七岁了。从参加矿山工作以来,他劳动不计报酬,工作不计时间,以矿为家,一心扑在工作上。
董长元同志经常向别人宣传:“现在国家各行各业都需要钢,支援世界革命也需要钢。我们是矿山工人,拿不出矿石支援国家炼钢,对不起党和毛主席,我们内心有愧啊!”正是出于这种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他真是豁出命来干工作。
一次,由于干得过猛,他的右手大拇指指甲被挤掉了,鲜血直流,医生给他批了假,他把假条往口袋里一装,又干开了。领导劝他休息,他说:“我是共产党员,这点伤算啥?国家需要钢,我怎么能休息呢?”
七月,露天矿石站台上烈日当空,汗水把人们的衣服湿透,董长元每天要带领同志们卸出七百多吨矿石。这位老矿工从没叫一声苦,叫一声累,他总是说:“一想到夺矿保钢,就有使不完的劲。”他不但是青年突击队的顾问,而且经常和小伙子们并肩战斗。领导和同志们劝他说:“你这么大年纪了,不能和青年们比,多休息一下。”他总是说:“共产党员不分年龄大小,都应该做先锋战士。”
董长元同志在工作上从来都是抢困难,让方便。二百多米的卸车货位上,他总是先卸远的货位,近的货位留给对班的同志们。矿石站台有一条排水沟,二百多米长,由于洗矿量大大增加,淤泥沉积了一尺多深,影响小火车的安全行驶。董长元同志和大家商量要疏通它。开始有的同志不理解,就问:“又不影响我们工段的工作,找这个苦吃干什么?”他耐心地解释说:“我们宁愿自己多吃苦,也要顾大局。不顾大局,算什么共产党员!”董长元同志带领工段青年突击队员战高温,流大汗,花了六个小时的时间,终于疏通了整个排水沟。
本报通讯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