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8月4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欧安会“最后文件”的剖析
新华社记者述评
苏修头目和宣传机器正在狂热地吹捧欧洲安全和合作会议的“最后文件”。勃列日涅夫把它们说成是欧洲“各国在今后几年内,也许是几十年内”的行动“纲领”。苏联报刊把它们吹嘘为“欧洲和平共处宪章”。
但是,只要把这批“最后文件”的内容略加剖析,就可以看出,苏修这些说法纯粹是蒙骗各国人民的。苏联之所以狂热地吹捧“欧安会”及其“最后文件”,不过是为了掩盖苏联对欧洲的侵略和扩张,欺骗和麻痹各国人民。
在“最后文件”的一项名为《指导与会国间关系的原则的宣言》中,冠冕堂皇地列举了与会国在处理它们彼此关系中的十条“原则”,包括:主权平等和尊重主权固有的权利,禁止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边界的不可侵犯性,国家领土完整,和平解决争端,不干涉内政,尊重人权和基本自由,各国人民的平等和自决权,国与国之间的合作,忠实履行国际法规定的各项义务。这就是苏联《消息报》大吹大擂的所谓“对全欧和平的共同生活的十诫”。
实际上,正如英国《每日电讯报》指出的,这些原则“除了华丽的词藻外”,“只不过是重申了(与会国)大家作为联合国成员国所承担的那些义务而已”。大家知道,欧洲不安宁的根源是两个超级大国、特别是苏联扩军备战,在欧洲、在全世界激烈进行争夺。名为讨论欧洲“安全”的会议,丝毫没有触及这个根本问题,对两霸的这种行动没有任何限制,花了那样多的时间,结果却是把联合国宪章的原则重复一遍。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国际联盟的文件、决议也规定了类似的原则,并没有能阻止大战的爆发。联合国宪章公布已三十年,但世界上何尝有过安宁?就拿苏修社会帝国主义侵占捷克斯洛伐克的行动来说,它同上述十条原则中的哪一条是符合的呢?然而就在“欧安会”谈判过程中,苏联代表团官员居然还公开声称,苏联出兵占领捷克斯洛伐克不是使用武力,而且将来如有类似情况它还要这样做。可见一纸空文的“国际协议”,什么“指导国与国间关系的原则”,对苏联社会帝国主义根本没有什么约束力,也根本保障不了欧洲国家的安全。
在这些原则中,苏修最感兴趣的,是“边界的不可侵犯性”这一条。这是因为:苏联一心想通过“欧安会”迫使西方承认它在东欧的势力范围和霸权。勃列日涅夫七月三十一日在“欧安会”首脑会议上发言时所说的“苏联把会议的成果看作……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作出必要的政治总结”,就是这个意思。但是,美国却不肯承认这一点,另有它的打算。针对苏修这种用心,美国总统福特在七月二十六日动身去赫尔辛基签字前夕,发表谈话表示,欧安会文件“不是法律上对任何与会国有约束力的文件”,美国不会因此而默认苏联对东欧国家的永久控制。他甚至说,美国从来没有,现在也不会“承认苏联对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的吞并”。
在确定“边界的不可侵犯性”的原则的同时,在西方国家的坚持下,作为交换条件,在《指导与会国间关系的原则的宣言》中也写上了“边界可以根据国际法,以和平手段和通过协议加以改变”这一句话。由此可见,在边界的改变问题上,文件不仅显露了两个超级大国在欧洲的争夺,而且也为它们今后可以各执一端,各取所需,进一步争夺势力范围提供了依据。
在另一项名为《关于建立信任的措施和安全与裁军的某些文件》的主要内容,是规定与会国在离同其他与会国共有的边界二百五十公里以内的地区举行有二万五千名以上军队参加的军事演习时,要提前二十一天通知所有签字国。这条规定是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以后苏联才同意的。但是,没有人相信预报军事演习就能够防止侵略战争。瑞士一家报纸就曾指出:“宣布军事演习怎么会妨碍进行侵略部署或由军事演习过渡到战争呢?(苏联)军队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情况就是这样,谁都知道这些军队当时是在正式进行演习的。”在苏联的坚持下,文件上还写明,对军事演习的通知是“以自愿为基础”的。那就是说,并没有必须通知的义务。这样一来,这个文件给人心理上的“安全的幻觉”也变得支离破碎了。
会议签署的另一项文件,叫《人道主义和其它方面的合作》,它涉及所谓人员和思想的“自由交流”,包括“家庭团聚”、“旅行”、“青年人之间的会晤”、“改善新闻的传播、取得和交换”、文化和艺术的“交流和合作”等等。这一系列被称为“第三篮子”的问题,是美国和其他一些西方国家在会上最感兴趣的问题。美国正是想利用苏联国内存在的日益增长的不满情绪、利用东欧国家对苏修的离心倾向和东欧广大人民对苏修控制、干涉、掠夺的严重不满,向苏联的势力范围扩大思想影响,进行和平渗透,挖苏修的墙脚。苏修从它的全球战略出发,力求使“欧安会”有一个结果,才勉强同意在西方提出的关于“第三篮子”的“一揽子方案”的基础上进行讨论。经过苏联的讨价还价,文件上许多地方写上了例如“在相互可以接受的条件下”、“根据每个国家自己的方式”、“遵守有关规定”之类的词句。这些词句完全可以被用来制约和抵消有关条款的规定。因此,一些西方报刊早在文件拟订过程中就认为,这些规定“与其说将得到遵守,倒不如说将被人违背”。西德议员赫·胡普卡把这个文件叫做“整整一篮子空洞的诺言”。
另一个文件名为《经济、科学技术和环境方面的合作》。在这里,苏修和美国等西方国家是各有打算的。苏修企图同西方搞经济、科技“合作”,捞取经济实惠,以解决自己的经济困难和技术落后状况,同时以“经济关系促政治关系”,达到离间分化西方的目的。美国等西方国家也想通过经济、技术手段,达到向苏联、东欧进行经济、政治渗透的目的。显然,这一个文件也无非是给两个超级大国提供尔虞我诈,互相渗透,一句话,互相加紧争夺的机会而已。
欧洲一些中小国家切身感受到两个超级大国加紧争夺欧洲给它们带来的危害,特别是苏修不断加强军事力量和扩张所造成的威胁。它们在会上提出了一些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制止苏修扩张的建议。罗马尼亚曾提出外国不得在没有得到有关国家同意的情况下在该国领土上驻军的合理主张。但是,在苏修极力阻挠和反对下,这个合理主张没有被写入文件。
地中海国家马耳他一开始就在“欧安会”上指出欧洲安全同地中海的安全是不可分的,要求会议讨论地中海安全问题。马耳他的主张反映了许多地中海国家的忧虑和要求。但是,马耳他的合理的主张——要求苏联和美国从地中海地区撤走它们的军事力量的建议,显然是完全不合两个超级大国的胃口的,因而被蛮横地拒绝了,在文件中被阉割了。这些事例生动地表明:尽管一些中小国家怀抱着正当的愿望,并作了巨大的努力,在两个超级大国把持“欧安会”的状况下,他们的愿望是得不到应有的反映的。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欧安会”“最后文件”虽然洋洋洒洒长达一百二十页,实际内容却是空空洞洞,可以各取所需,各作各的解释,它不过是反映了苏美两国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的需要,为它们加紧争夺服务,而同保障欧洲安全是毫不相干的。


第6版()
专栏:

阿尔巴尼亚《团结报》和希腊《人民之路》周刊发表文章
欧洲人民不相信苏美在赫尔辛基搞出来的“和平”
勃列日涅夫在欧安会上侈谈“和缓”掩盖不了争霸野心
新华社地拉那一九七五年八月二日电 阿尔巴尼亚《团结报》八月二日发表文章,痛斥勃列日涅夫在“欧安会”上发表的谬论。
文章指出,勃列日涅夫大吹大擂地宣称:“在(这次会议)最后文件中得到阐明的一个主要的结论是:谁都不应该企图……对别国人民发号施令,要他们如何处理本国的内部事务。”文章说:但是,是谁对别国人民发号施令呢?是谁企图不仅在欧洲而且在全世界作威作福呢?是谁威胁着其他人民的自由、和平与安全呢?回答只有一个,是勃列日涅夫及其集团——当权的俄罗斯新资产阶级的代表,他们早就从档案库里捞出了妄想统治和主宰世界的老沙皇的计划,并利用讹诈和恫吓来同美帝国主义争夺,以便获得更大的肥肉。
文章对勃列日涅夫宣称的苏联政策的基础是人道主义这一虚伪说法进行了揭露。文章指出,正是在苏联,“建立了法西斯式的暴力和恐怖制度”。“苏联人民和俄罗斯帝国东欧各省的人民受到野蛮的压迫和民族摧残。”
文章指出,勃列日涅夫还宣扬什么,“会议通过了以军事缓和补充政治缓和的一系列重要协议。这也是各国之间加强信任的崭新阶段。”文章说,但是,正当今天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受到俄国社会帝国主义者为同美帝争霸进行永久性争夺而策划的新的战争威胁的时候,又怎么谈得上紧张局势的政治缓和呢?当苏联的生活比以往更加军国主义化、军事预算支出空前庞大,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工厂为战争服务和苏联现役军人超过四百二十万(且不提美国军事预算超过一千亿美元)的时候,又怎么谈得上紧张局势的军事缓和呢?
文章指出,勃列日涅夫宣称,赫尔辛基达成的协议包含了和平、安全与各方面合作的原则,这是符合欧洲各国利益的。事实并非如此。勃列日涅夫集团的侵略性的和掠夺性的政策告诉欧洲人民绝不能听空话。欧洲人民希望欧洲的真的和平与安全。但是他们不期待由美帝和苏联社会帝国主义在赫尔辛基的圆桌上搞出来的“和平。”
文章最后指出,经验告诉各国人民,捍卫自己的自由与独立只有一条道路,这就是坚决斗争的道路。
新华社雅典一九七五年八月二日电 希腊《人民之路》周刊八月二日发表一篇文章指出,苏美两个超级大国企图用欧安会欺骗欧洲人民,把他们引入歧途。欧洲人民必须对此提高警惕。
文章说,最近两年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争执、争吵和对抗是有目共睹的。地中海已成为两个超级大国进行激烈对抗的一个海域。美国第六舰队和苏联的五、六十艘军舰,它们在地中海的军事基地以及它们在那里频繁举行的军事演习,正在敏感的东地中海孕育着巨大的危险。
文章说,两个超级大国在口头上和在(欧安会)的宣言里侈谈“和缓、和平与安全”,但实际上却在为一场新的战争创造条件。两个超级大国企图欺骗面临由于它们在欧洲加强争夺而造成的巨大危险的欧洲人民,并把他们引入歧途。
文章最后指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是战争的主要策划者,它们签署欧安会宣言并不能解除欧洲人民对安全和战争危险的担心。欧洲人民必须对两个超级大国提高警惕,才能巩固欧洲国家的独立。


第6版()
专栏:

突尼斯《对话》周刊发表漫画
讽刺苏美“空间合作”的大骗局
新华社突尼斯一九七五年八月二日电 七月二十一日出版的一期突尼斯《对话》周刊,用一整页的篇幅刊登了突尼斯著名青年画家阿比德的一幅漫画,揭露苏美搞“空间合作”的欺骗实质,揭露它们假缓和真备战的面目,受到突尼斯广大群众的赞赏。一位新闻界人士说:这是一幅好漫画,它讽刺和揭露了超级大国的“缓和”的谎言,表达了我们对霸权主义的痛恨。
漫画画着两只飞船在宇宙空间会合。这两只飞船以两只酒瓶代表,一只上有“伏特加”标记,另一只上有“威士忌”标记。两只瓶身都有一只拿着酒杯的手,双方的瓶口向对方的酒杯注酒。画面上的两只飞船还各有另一只手,这两只手正在向对方的地面导弹发射场投下炸弹。两个导弹发射场装在两只大皮靴子里,这两只大皮靴,分别代表美苏两霸。(附图片)
这是突尼斯七月二十一日出版的《对话》周刊上刊登的一幅漫画,作者阿比德。
新华社发


第6版()
专栏:

在日本访问的日子里
上海电机厂工人 沈慧敏 山西晋城县农民 王兴太
我们两人是工农通讯员。今年五月,我们作为中国新闻代表团成员,跟首都新闻界和一些省报的同志一起,对日本进行了友好访问。在访问日本的日子里,我们同日本各阶层进行了广泛的接触,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以及他们的生活和斗争,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印象最深刻的地方要算是北海道了。我们访问过的北海道根室市,和日本北方四岛隔海相望,距离最近。根室市的日本朋友愤怒地对我们说,苏联长期非法霸占日本的北方领土,在海上横行霸道,任意欺负日本渔民,严重破坏日本渔业生产。在根室市的一次座谈会上,有一位在齿舞群岛上生活了二十七年、后来被赶到根室市的妇女,控诉了苏修的迫害暴行,并坚决表示要为收复北方领土而斗争。北海道的朋友告诉我们,收复北方领土的运动正在深入发展。有一天晚上,我们在根室市会见了一些朝气蓬勃的青年工人和青年学生,他们说:“收复北方领土的运动,不能仅仅停留在怀念上,而要和第三世界人民一道,高举反对霸权主义的旗帜,同苏联社会帝国主义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日本人民的斗争是正义的,因而是不可抗拒的。老沙皇尼古拉一世曾趾高气扬地叫嚷:“俄国的国旗不论在哪里一升起来,就不应当再降落下来!”今天,新沙皇也指着非法占领的日本北方四岛气势汹汹地说:“不能改变第二次大战的结果!”两代沙皇,一脉相承,一副嘴脸,新沙皇比老沙皇有过之无不及。但是,历史已经证明,不论是谁,凡是侵略别人、推行霸权主义的人都不会有好下场。
日本人民是勤劳的人民、伟大的人民。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社会的巨大财富。但是,正如列宁指出的:“资本主义社会的财富以难以置信的速度增长着,而工人群众却日益贫困。”在日本,大量的财富被垄断资本家占有,而工人的生活状况却越来越不好。今天,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冲击下,情况更是如此。我们了解到,各种电子计算机严格地监督和指挥着工人的劳动,使他们进行十分紧张的操作。先进的技术,成了资本家残酷压榨工人的手段。有一位工人告诉我们,他每月的工资除纳税之外,剩下的仅能勉强维持日常生活。在职工人如此,失业工人生活更困难。据了解,许多失业工人过着难以维持的生活,不少人没有地方住只好住在车站等公共场所。
今天,日本人民正在起来,为争取自己的生存权利而进行斗争。今年初,日本数十万工人举行春季斗争,反对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要求保障生活权利。同时,日本的许多农民也举行集会,抗议垄断资本向他们转嫁经济危机。我们清楚地记得,在东京的一天上午,忽然传来了一阵阵的口号声:“团结起来,斗争到底!斗争到底!”我们隔窗望去,看见近千名的工人正在集会游行。工人的身上穿着写有标语的衣服,宣传车上贴着“夺回罢工权”的大幅标语。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日本人民正在觉醒之中。
在访问中,我们广泛地接触了各方面的友好人士,十分亲切。在参观工厂时,工人们招手欢迎,跟我们紧紧握手;在跟牧民、渔民接触时,热烈交谈,洋溢着真挚感情。这些情况,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源远流长,有着广泛而又坚实的基础。
六月二日,我们在告别酒会上,碰到一位叫杉本茂树的朋友。他是个工人,去年九月随日本京浜工人访华团到过我国。他听到新闻代表团中有中国工人,欢喜万分,特地跑到酒会处门口等候,一见面就热情地说:“从报纸上看到代表团中有上海电机厂的工人,我感到格外亲切。”他拿出几本书来说:“这几本书记录了我们访问中国的感想,里面也有访问你们厂的体会。请你带回去,转交给上海电机厂工人,并向上海工人问好!”当沈慧敏接过日本朋友的珍贵礼品、并表示感谢之后,杉本茂树深有感触地说:“你们中国工人、农民能够以通讯员身份参加新闻代表团的工作,访问日本,这在日本是不能想象的事情。但是,我们到过中国,我完全理解这是说明你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当我们乘上飞机离开东京返回祖国的时候,心情是何等激动。访问期间感人的情景不断地浮现眼前,热情的话语清楚地回响耳旁。“再见吧,日本朋友们!”我们坚信,中日两国人民一定会世世代代友好下去,这是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了的。(附图片)
日本北海道南部沿海渔民举行示威活动,抗议苏联渔船队侵入日本领海捕鱼。这是参加海上示威的日本渔船。 新华社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