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8月27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中小水电大有可为
——广东省汕头地区发挥群众积极性大办中小水电的调查
在加快大型水电站建设的同时,必须依靠群众和地方力量,兴办中小型水电站,以充分利用水力资源,满足各地分散用电的需要。汕头地区的经验证明,中小水电大有可为,充分发挥群众办电的积极性,因地制宜,就能进一步加速发展我国的电力工业。 ——编者
汕头地区位于广东省东部,背山面海,雨量充沛,境内江河纵横,溪涧交错,有丰富的水力资源。但是,在旧社会,这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根本得不到开发利用,水电建设几乎是一片空白。当年,群众把山区缺电的情景描绘为:“山溪有水水白丢,天旱用水贵如油,制茶磨薯手脚裂,采薪点火眼泪流。”
毛主席指出:“社会主义不仅从旧社会解放了劳动者和生产资料,也解放了旧社会所无法利用的广大的自然界。”如今,当你来到这郁郁葱葱,稻花飘香的南方农村,便会感到山山水水发生的深刻变化。全区九百多万勤劳的人民,在这一万四千多平方公里的滨海大地上,描绘出一幅幅最新最美的图画:一座座水电站,星罗棋布,如龙吐珠;一排排电杆,笔直成行,向远处伸展;一根根银线,凌空而过,象串珠织网似的把城市和农村连接起来,构成了潮汕平原一个独立的地方电网,为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添了新翼。目前,全区已建成中小水电站一千零七十一座,装机容量十万零四千瓩,比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增长了七倍;发电量比文化大革命前增长了二十三倍。全区十二个县、市和百分之八十的公社、百分之六十的大队,都已经用上了电。就连那偏僻的山村,也呈现出机轰水鸣,灯火辉煌的景象。去年,有一个华侨从南洋回来,千里迢迢带回两盏汽灯,原想让乡亲们见识一番,没想到家乡办了电,处处明珠放光彩。他无限感慨,逢人就说:“真是今日山乡大变样,新旧社会两重天!”
坚持大中小并举的方针
汕头地区大办中小水电所经历的道路是不平坦的。有些人受修正主义路线的影响,重大轻小,认为小水电不顶用,解决不了大问题,说什么“自己办一片,不如大电网拉根线”,消极地依赖国家发展大电网来解决本地的用电问题。他们不相信群众,“难”字当头,强调办中小水电一无资金,二无设备,三无技术,看不到广大群众办电的积极性。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批判了修正主义办企业路线,汕头地委从路线的高度认真总结了全地区电力工业发展缓慢的经验教训,这就是:没有认真贯彻执行毛主席关于大中小并举等一系列两条腿走路的方针,缺乏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没有依靠群众。思想明确了,他们带领群众进一步批判“贪大求洋”、看不起中小水电的错误思想,坚持大中小并举的方针,发动全区广大群众大办中小水电。
毛主席说:“有两个积极性,比只有一个积极性好得多。”事情正是这样。大办中小水电,能充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中小水电站,就地兴建,就地利用,直接为农业生产和地方工业服务,又加上工程简易,地、县、社都能办,群众伸得上手,用得上劲,因而深受群众欢迎。
兴建凤凰水电站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地委决定电站上马的喜讯一传开,电站附近的潮安、澄海县和汕头市郊区广大贫下中农,纷纷报名参加建设。一支一万六千多人的施工大军,浩浩荡荡开进了工地。没有房子住,他们自己动手砍木条,割山草,在几十里的高山野岭上,搭起了一座座工棚。山高坡陡,不能用车辆运材料,他们硬是用铁肩膀把贝灰、水泥、河沙一担担挑到工地上。来自汕头市郊和潮安县的十多名女青年,组成妇女爆破组,攀悬崖,爬陡壁,打眼放炮,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他们自力更生,就地取材,自制了数以万计的土工具,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节约了资金。凤凰水电站,就是这样大搞群众运动,只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就建成投产。
发挥群众办电的积极性
兴建凤凰水电站的事实使地委的领导同志受到深刻的教育,他们体会到:只要路线对头,方向明确,相信和依靠群众,许多困难都可迎刃而解。他们按照毛主席关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教导,资金不足自己筹,没有设备自己造,缺乏材料当地找,不懂技术干中学。
近十年来,全区中小型水电站建设的总投资额,近百分之七十是靠地方自己筹集的。尤其是社队两级办电,充分发挥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优越性,资金几乎全部是自行解决的。饶平县新丰公社十年来靠自筹资金,先后建成二十座小水电站,装机容量一千七百多瓩。
为了解决设备不足的困难,他们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以小攻大,以土攻洋,以粗攻精,土打土闹,打了一个又一个的漂亮仗。揭阳县全县需要三千瓩的小水电配套设备,又要为地区的凤凰水电站制造两台三千瓩发电机,而县里只有一个能生产几瓩的直流发电机的小电机厂。县委为了减轻电机厂的任务,又组织了十三个地方国营工厂和二十二个社队工厂,参加建设。这些厂在完成本单位生产任务的同时,打破行业界限,搞社会主义大协作,完成了小水电配套设备的任务。
建设中小型水电站,能够充分利用本地的水力资源。无论是偏僻山区的小溪流,还是平原地区的大江河;无论是水库、闸坝,还是引水渠道,只要有一定的水头和流量,都可以因地制宜地把它利用起来发电。
汕头地区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把办电和水利建设结合起来,综合利用。解放以来,这个地区建设了一大批以灌溉为主的水库、闸坝等水利工程,现在,利用这些设施,只要建好厂房,安上机组,架设电线,就可以发电。从前,有些地方白白让水跑掉了;现在,地、县各级领导带领群众,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拟订出开发水力的全面规划,向水要电,向电要粮。揭西县委组成一支由领导干部、贫下中农、技术人员三结合的勘察队伍,翻山越岭,深入实地勘察。他们在良田河上游的高山峡谷里,筑起一个库容一千多万立方米的水库,把水储存起来,然后利用河道的天然落差,筑坝拦水,凿山开渠,分四级引水建电站。现在已建成一座二千四百瓩的水电站,还正在建设另一座二千瓩的水电站。
群众广泛发动起来以后,山区到处可以办电,就是一些水源缺乏的地方,也因地制宜地充分利用小水小泉建设小电站。地处丘陵的揭阳县白塔公社,山低河浅,水源奇缺,农田灌溉用水,还要靠邻县水库解决。但是,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他们经过反复勘察,全面规划,利用灌溉渠道的跌差,集中了一米、几米的水头,建设一座座几瓩、几十瓩的小电站。这样,他们集少成多,联小成大,总共兴建了十七座小水电,使全社十六个大队都有了电。平原地区的渔湖公社,利用潮汐涨落的水头,也办起了水电站。
显著的作用
汕头地区中小水电的发展,对全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已经和正在起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
一是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一九七四年,全区水电为工农业生产提供的电力,比一九六五年增加了二十倍以上,大大促进了地方“五小”工业的发展。电力排灌装机容量比一九六五年增加六倍多,排灌面积由十万亩增加到四十三万多亩,使一些涝区和旱坡地解除了旱涝的威胁,逐步建成稳产高产农田,促进了农业增产。
二是加速了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化和农村照明电气化,解放了劳动力,促进了社队工业和副业的发展,巩固和壮大了集体经济。全区百分之六十的大队,实现了碾米、磨茨、饲料粉碎等主要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化或半机械化。解放出来的劳动力用来大搞开山造田,造林,种茶,扩大耕地面积,绿化山山岭岭。
三是培养造就了人材。通过群众办电,全区涌现了一支两万多人的亦工亦农的农村水电技术队伍。这支队伍,既会规划、施工、安装,又会管理、检修;既务农,又务工。科学技术正在逐步为农民群众所掌握,一代既有社会主义觉悟,又有文化,亦工亦农,能文能武的新型劳动者,正在茁壮地成长,它对于缩小三大差别,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本报通讯员(附图片)
广东省广宁县自力更生建设了一座五千瓩的低水头、大流量的牛岐山水电站。图为第一台一千二百五十瓩的机组胜利投产的情景。 本报通讯员摄


第2版()
专栏:

工人管企业 节约树新风
在广西平桂矿务局木桥面采矿场,每当下班的时候,就会看到几个工人,在一排黑板报前,有的打算盘,有的在黑板上填数字,有的在写评语。这是经济核算员在公布一天完成任务的情况。
在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运动中,这几位工人被群众推选当经济核算员。他们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积极参加工厂的管理,既当生产者,又当管理者。在他们的带动下,采矿场人人关心企业管理,班班注意经济核算,树立了一种新风尚。
工人核算员不但及时公布核算结果,而且在生产中还带头坚持“三老”“四严”的作风,把增产一吨矿石,节约一厘钱,都和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联系起来。老木工庞桂初被群众推选为核算员后,对用料管得很严。每天,他提前上班,把当天要用的木料,按质量、规格分类堆放好,然后按施工用途发给大家。
一次,有位木工搭人行桥做丁字支架,没有用庞师傅发的木料,私自扛走了几根盆口粗的大木头。庞师傅知道了,对那位木工说:“大材小用我心疼。”当场有人说:“算了,卡那么紧干什么。”庞师傅坚持原则,说:“这样的大木头,一根值几十元。小的能行,何必要用大的。好料要用到房梁上,好钢要用在刀口上啊!”那位木工听了庞师傅的话,很感动,另换了几根合适的木头。
工人核算员在经济工作中,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一天,他们在核算运输一班生产成本时,发现材料费超支很大,便利用业余时间,深入这个班调查研究。发现有的工人,把用过的道钉顺手扔掉了,并且说:“大鸡不吃小米。运输都忙不过来,那有闲空去拣旧道钉。”针对这种情况,他们在核算板上写了一篇
“小评论”,讲勤俭节约的重要意义,从路线上帮助运输一班分清是非。他们还同一班的同志一起学习毛主席关于“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教导,组织一班到节约工作搞得好的二班去参观学习。一班的同志深有感触地说:“我们扔掉的不是几根钉子,而是扔掉了工人阶级的政治本色。”从此,这个班的同志积极回收旧道钉,半年来没领过新的。
工人参加管理,给木桥面采矿场树立了节约新风。全场职工在使用原材料方面,坚持做到“三不领”:能代用的不领;修修能用的不领;自己动手能造的不领。今年三月间,爆破组一个工人领了一个新齿轮,正准备安装,工人核算员尹家天看见了,他马上把自己动手修好的一个旧齿轮拿来,和那个工人一起安装好,把新的齿轮退了回去。过去,加工炸药每月用的柴禾都要到外面买,而场里有不少废木头到处扔。现在,工人们看见木头、树棍就拣起来,上半年拣了柴禾八千多斤。
由于采矿场树立了勤俭节约的风气,今年上半年收旧利废价值四千六百元,材料费比去年同期降低百分之十五,成本降低百分之二十七点五,提前六天完成上半年国家计划,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九。 本报通讯员


第2版()
专栏:来信

抓好节约用电编辑同志:
节约用电是个重要问题,几年来,各地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有少数单位,至今没有充分重视,浪费电的现象仍然很严重:小灯泡换成大灯泡;长明灯夜以继日;烧水、做饭用电炉;对电路管理不善,跑电现象严重。所以,有必要切实再抓一下。
毛主席说:“任何地方必须十分爱惜人力物力,决不可只顾一时,滥用浪费。”我们国家还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要使我国富强起来,需要艰苦奋斗几十年。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坚持勤俭节约,反对挥霍浪费。
我们建议:凡是用电单位,都要健全管理制度,建立用电管理小组,指派专人负责,切实把住用电关。对电路要检查,避免漏电。对浪费电的现象,要加以批评和制止。通过这些措施,把节约用电工作做得更有成效。
吴杰


第2版()
专栏:

要爱惜人力物力
公冶平
刘兴福架工班厉行节约,为革命精打细算的精神,值得大大提倡。
我国有几亿人口,每人一捧土,可以堆成山;每人一杯水,可以汇成河。每人浪费一点点,累计起来,数目也是十分惊人的。如果我们都象刘兴福架工班那样,对每一分财力、物力都十分珍惜,将给国家节省多么大的一笔财富啊!所以,我们搞生产,办事情,处处都要精打细算。“松松手,黄牛丢;紧紧把,省匹马。”这是广大群众的经验总结。
但是,有一些单位不是精打细算,勤俭节约,而是大手大脚,铺张浪费。原材料不按规定使用,剩下的随意扔掉,毫不可惜;少用多领,搞“小仓库”,以至于年深日久,积压的零部件变成了废品;院里堆着成堆的“废料”,细细一查,里边有不少可用之宝,如此等等。这些单位的同志,特别是领导同志,应当重温一下毛主席关于“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的教导,给自己敲敲警钟。
毛主席说:“要使我国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我们一方面要努力增加生产,一方面要厉行节约,坚持增产和节约并重的原则。如果只注意抓增产,不注意抓节约,就会象俗话所说的那样,后门进块板,前门扔扇门,国家财富积累就会受到影响。勤俭节约是无产阶级的政治本色,铺张浪费是资产阶级的坏习气。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为革命精打细算,是建设我们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需要,也是反修防修的需要。这项工作,希望各级领导同志充分重视,切实抓起来。


第2版()
专栏:

为革命精打细算
——记湘潭钢铁厂炼铁分厂刘兴福架工班厉行节约的事迹
“当年,我们的军民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今天,我们钢铁工人认真执行勤俭建国的方针,是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建设步伐。”湖南湘潭钢铁厂炼铁分厂刘兴福架工班的十八名工人,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一天,老班长刘兴福,把从吊车上换下来的一根钢丝绳抓起来,一边细细地察看,一边心里琢磨着:换下来的钢丝绳只是一部分磨损较大,大部分还是完好的,轻易扔掉了多可惜!要是把磨损较大的部分剪掉,把完好的部分接起来,不是照样可以使用吗?他把这个想法和班里同志讲了,可是有人直摇头,说:“咱厂生产的钢丝绳满够用,何必自找麻烦,在一星半点上打主意。”老班长感到这个问题很重要。能不能执行勤俭建国的方针,关系到企业的方向、道路问题。于是,他把全班同志召集到一块,重新学习毛主席有关增产节约的教导,使大家认识到,要使我国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工厂家大业大,我们也要处处精打细算。一星半点的东西,也是工人用汗水创造出来的,浪费掉就是犯罪。思想统一了,行动也就一致了。全班同志在老班长带领下,发扬战争年代“节省每一个铜板”的革命精神,把全分厂十一台吊车需要更换的钢丝绳,经过换头、接头,重新投入使用,一年为国家节约钢丝绳六千五百多米。
延长使用以后又换下来的废钢丝绳,还有没有用呢?架工班的同志们说:“心中有勤俭,手下无废料。废钢丝绳也要想办法让它重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过去生铁仓库吊铁块用的钢绳网,是向外单位定做的,价钱很贵。架工班的同志主动把这项任务承担下来。他们利用废钢丝绳,在工余时间编织钢绳网,满足了生产的需要。
过去,这个班绑架子用的铁丝都是八号线,一个季度要消耗一吨左右。他们把节省每一寸铁线,看作是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增添一分物质力量,又把编织钢绳网剩下来的一些截头拆开,经过退火,使它变软,然后用几根单丝拧在一起。用这样的废钢丝代替八号铁丝绑架子,使用效果很好,每年为国家节省了大量的八号铁丝。
架工班坚持节约,反对浪费,为革命处处精打细算,受到厂领导和群众的赞扬,多次出席省、市“工业学大庆”会议。七年来,这个班共节省钢丝绳五万多米,用废钢丝绳编织吊装铁块用的网子四百七十多个,利用钢丝绳截头代替八号铁丝三十吨,还节省劳动保护手套二千四百八十双,价值共达三十万元,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贡献。
本报通讯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