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8月22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以苦为乐 艰苦奋斗
——记共产党员、老红军李海东回乡务农的事迹
陕西省安塞县真武洞公社关仙咀大队党支部委员李海东,是一九三五年参加革命的红军老战士。在炮火纷飞的战争年代里,他三次光荣负伤,多次立功受奖。全国解放后,他先后担任过宁夏回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工会主席、县委副书记等领导职务。
一九六二年,正在宁夏农垦部队某师担任党委书记的李海东同志,响应党中央大办农业的号召,向上级党组织申请,要求奔赴农村,投入新的战斗。他的申请提出后,组织上考虑了他的身体情况,不但没有批准,而且还打算让他到城里去休养。究竟是进城还是回农村?是去休养还是坚持继续革命?李海东重温毛主席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回想起在战争岁月里为革命献出宝贵生命的战友,对照我军广大干部能上能下,能“官”能民的光荣传统,进一步坚定了回农村继续革命的信心。于是,他又写了一份申请报告,恳切地向党组织汇报了自己的想法。领导上见他意志坚定,就批准了他的要求。这年六月,李海东满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豪情壮志,同老伴和孩子一起,回到了离别二十七年的家乡——安塞县真武洞公社关仙咀生产大队。
“李海东回乡当农民了!”消息一下子传遍全大队,贫下中农欢迎,干部们高兴。可有些受旧观念影响较深的人,对李海东的行动不理解。
有人问:“天下黄河富宁夏,你放着鱼米之乡不呆,偏要到穷山沟挖泥巴,到底图个啥?”
李海东回答说:“干革命就要拣重担子挑,要以苦为乐,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战斗。要问我为啥到穷山沟挖泥巴,为的是同农民一起清除旧基地,拔掉穷根栽富苗,图的是早日建成共产主义!”
有人说:“李海东怎么放着‘官’不做,偏要回乡当农民?”
他说:“共产党人不是为了做官当老爷,而是要革命。把革命工作分成等级,只愿做‘官’,不愿为民,那是资产阶级法权观念,是旧社会剥削阶级的习惯心理。能上能下,能‘官’能民,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本色,我要坚决冲破旧的传统观念,同它实行彻底决裂。”
有些“好心人”对他说:“你过去为革命流过血,负过伤,立过功,现在回乡该好好安个家,享享清福度晚年啦!”
李海东说:“在战争年代里,为革命做点工作,是我应该做的。这在自己继续革命的大道上,只能说明过去,不能说明未来。如今,我回乡当农民是来种田,和贫下中农一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而不是为享清福度晚年!”
在农村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斗争中,李海东挺身而出,无所畏惧,坚定地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在农业生产第一线上,李海东那双握过钢枪的手,又拿起了锄头,同社员群众一起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建设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员们见他年纪大,身体弱,劝他说:“老李,你身体不好,就不要和我们一样的干活了。”李海东笑着说:“我的身体虽然弱一些,可我和大家一样,都是社员嘛,咋能图安逸呢!”回乡十三年来,他同社员一起绿化了三架山。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李海东更是老当益壮,处处在前。他经常带病挨家逐户向社员介绍大寨经验,宣传延安精神,讲述当年南泥湾大生产运动的情景,鼓励干部社员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建设社会主义。
李海东同志回乡务农已经十三年了。这十三年来,他过的是普通农民的生活,他想的是共产主义的大目标,从不利用自己的地位,给亲戚朋友办私事,为个人谋私利。他挑老红军的担子,不摆老资格的架子,有功不居功,思想上不谋特权,生活上从不搞特殊。刚回来时,他家住房困难,社员们要给他盖几孔新石窑,他不让,仍然住原来的烂石窑。不少单位请他作报告,要派车接送,他不肯,每次都是走着去走着回。李海东保持和发扬了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受到干部和群众的爱戴和赞扬。 本报通讯员


第2版()
专栏:

永远当个模范兵
——共产党员、老红军邓丹明是怎样坚持继续革命的
湖南省茶陵县腰坡公社大南大队共产党员邓丹明,是一九三○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的一位老战士。在长征路上,他担任过连指导员,抗日战争时期,他是三五九旅四十八团六连连长、供给部军鞋所所长。在那漫长的战争年代里,他身经百战,冲锋陷阵,舍生忘死,先后两次负伤,多次荣立战功,是一名特等作战模范。
在全国解放战争取得胜利后的一九五一年,他请求党组织批准,毅然决然地从延安回到了茶陵农村务农,当了一个普通农民。
邓丹明刚回大南乡时,很多人互相传猜:邓丹明尽管没当“官”,凭几十年的脚印,也可以进城过舒服日子。看吧,他在乡里住几天就会走的!
出人所料,邓丹明回到农村就不走了。他把从延安人民政府带回的六百斤大米条子,换回了大米,在大南乡安家了。
不久,组织上出于对邓丹明的关怀,派县里一位同志来到大南看望他,并向他传达了领导的意见,请他去县城住下来,按月发给他较高的薪水。听到这个消息的人,也你一嘴、我一舌地劝他去。
邓丹明决心在农村当普通农民。他想:村上有四十八个阶级弟兄为革命献出了生命,我是一个幸存者,要努力做烈士们没有做完的工作,要把大南建设好。他向县里来的那位同志说:“苦嘛,眼前是苦一点,那是暂时的,可以战胜的。与旧社会比,那要好过千百倍。”他拒绝了进城过舒服日子的意见。
他回乡以后,受党组织委托,先后在下清乡、长义乡、大南乡建立了党的基层支部。大南乡党支部建立以后,大家要选他担任党支部书记,可是他说:重担子压得出力气来,应该让年轻人挑,现在正是需要年轻人出力的时候。他坚持把支部书记职务交给优秀的青年党员。
有人又犯疑了:老邓风里来,雨里去,白天作田,夜里工作,辛辛苦苦培养出了一大批青年党员,为什么自己连个支部书记也不当呢?
邓丹明笑着,爽朗地回答:“我要当个模范兵。”
说起“我要当个模范兵”这句话,还有一番不寻常的来历。一九三六年,“西安事变”后,第二次国共合作了,红军改编为八路军,需要大批干部当战士。当时,领导征求连指导员邓丹明的意见,邓丹明坚定地说:“我要去当模范兵。”后来,他当了警卫连战士,在田家庄战斗中获得英雄称号;负伤住院期间,他又被医生、护士、病员称誉为“模范伤病员”。
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他当了一名“模范兵”。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仍然保持了“模范兵”的本色。他把职务的安排,看作革命的需要。担负领导工作时,他不把这种职务当成“官”来做,而是吃苦在前,冲锋在前,拚命在前。当普通一兵的时候,他不居功自傲,不要特殊待遇,仍然是情绪饱满,积极热情地干革命。
一九六五年秋末的一天,邓丹明为了勘定一座水库坝址,查流向,探源头,满山满垄地跑。不幸,他在一条山径小路上一头栽下去,晕倒在烂泥田里了。打这以后,他这样晕倒过几十次。但是,没有一次晕倒使他屈服过,群众把他救过来以后,他又继续干,而且变得愈来愈坚强。有一天晚上,他从队上开完会回来,晕倒在水塘里。社员刘长庚把邓丹明抱回家,等他醒过来后,刘长庚恳求地说:丹明哪,你是上年岁的人啦,又有病,今后不要白天黑夜地跑,有什么事,招唤一声,我们就来了。邓丹明欠起身子,含着泪说:“长庚哪,毛主席说了,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我觉得与其舒舒服服地死,不如死在革命工作岗位上。我从入党那天起,就讲的是为共产主义奋斗。共产主义还没有实现,怎么有点病就不奋斗了呢?”
现在,邓丹明同志已经六十五岁了。他回乡二十四年来,处处以一个“模范兵”的姿态,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着。他始终保持普通一兵的本色,保持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他和群众穿同样的衣,吃同样的口粮,随着集体经济的发展、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他一刻也没有脱离群众,每年参加集体生产劳动近三百天,切实履行了自己要与群众“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的诺言。
在邓丹明的模范带动下,大南的干部有了进步,大南的社员群众干劲十足,大南的面貌有了变化,粮食亩产上升到九百六十斤,每年贡献给国家二十五万多斤余粮。群众无不打心眼里钦佩他。
本报通讯员(附图片)
红军团长、湖北省红安县柳林公社五大队党支部书记方和明,和大队干部、社员一起检查秧苗生长情况。
新华社记者摄


第2版()
专栏:

认真学习理论 加强党性教育
山西省长治市商业局党委在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运动中,十分重视对党员的党性教育。他们认识到,党员能不能自觉抵制资产阶级思想侵蚀,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关系极大。因此,他们经常分析党员的思想状况,听取群众反映,严格党的生活,经常开展谈心活动,坚持上党课和举办党员学习班,通过这些办法,加强对党员的思想教育。
商业局党委举办的普训党员学习班,围绕资产阶级商品交换原则对党的生活侵蚀的表现和危害,进行了专题学习和讨论。
一是从部分党员产生“船到码头车到站”的半截子革命思想,看坚持继续革命的重要性。这个局一些入党较早、革命经历较长的党员干部,基本上都能继续发扬我党的光荣传统,为党的事业艰苦奋斗。但也有个别人,在胜利形势下滋长了停顿起来不求进步,贪图享受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局党委引导他们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正确看待自己的革命经历。如果把革命经历看成是个人的“资本”,争名利,要地位,闹待遇,这决不是共产党员应有的态度。实践表明,这些同志通过理论学习,回忆自己的成长过程,是完全能够自觉地抵制资产阶级生活作风的。他们重新焕发了革命青春,朝气蓬勃地战斗在不同的岗位上,受到了群众的好评。
二是从部分党员“入党前积极,入党后松劲”的变化,认清党的性质和任务的重要性。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商业局发展了一批新党员,绝大多数同志敢于和资产阶级歪风邪气斗,自觉抵制资产阶级思想侵蚀,朝气蓬勃,为党增添了新鲜血液。但也有一些人,“入党前抢挑重担争上游,入党后松松垮垮随大流”;有的还把资产阶级的坏作风带到了党内来,只要组织照顾,不要组织纪律,争名,争利,争待遇。在理论学习中,局党委专门组织党员学习党的性质、任务和对党员的要求,开展“入党究竟为了什么”的专题讨论。不少同志讲,我们加入党,是为了无产阶级和世界人民的彻底解放,为了建设共产主义社会,就应该全心全意为革命,努力工作,如果把入党看成是获得个人私利的手段,就会把个人和组织的关系变成商品交换关系。他们表示,绝不做列宁所批评的那种“只想从执政党党员的地位‘捞到’好处而不愿肩负为共产主义忘我工作的重担的人”,决心把入党做为继续革命的新起点,为实现革命的大目标奋斗不懈。
三是从商品交换原则对领导班子成员的侵蚀,认清改造世界观的重要性。商业局党委清楚地认识到,社会上的阶级斗争是复杂的,资产阶级的歪风毒气必然要反映到党内和领导班子内部,领导班子成员能不能抵制资产阶级思想侵蚀,这是关系到无产阶级专政任务能否落实到基层的大问题。因此,他们提出“要求党员做到的,干部应当首先做到”的要求。
本报通讯员


第2版()
专栏:

教育新党员从思想上入党
大连机床厂党委在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运动中,抓紧对新党员的教育,进一步帮助他们从思想上入党,争取做反修防修的先锋战士。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以来,大连机床厂发展了一批新党员。这些新党员,大部分是年轻人。他们朝气蓬勃,敢说敢干,在三大革命运动中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但也有些同志暴露了改造世界观不够自觉的弱点。厂党委认为,这个问题如果不引起足够的重视,就可能影响新党员继续革命的步伐。于是,厂党委专门组织新党员联系如何继续解决思想入党的问题,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学习党的性质和纲领,并向新党员介绍解放二十多年来我们党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的历史,深入批判修正主义和资产阶级世界观,使广大新党员明确认识到,要做反修防修的自觉战士,必须努力改造世界观。
有一个新党员入党后一度想个人的事较多,工作中干劲不足。通过学习和批判,他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是衰亡着的资本主义与生长着的共产主义彼此斗争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无产阶级不仅要同被推翻的地主资产阶级进行殊死的斗争,而且要同新产生的资产阶级分子作坚决的斗争,还要努力清除旧社会的“地基”和“垃圾”。誓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共产党员,如不认真改造世界观,便不能肩负这历史重任,而且有被资产阶级拉下水的危险。认识提高后,他焕发出更大的革命干劲。
大连机床厂党委还发动新党员,针对林彪所宣扬的“利己多欲乃规律”等资产阶级世界观,展开革命大批判,进一步提高了新党员改造思想的自觉性。他们把个人利益置之度外,敢于革命,敢于斗争。新党员、青年工人张永发,发现个别干部存在思想上懒,作风上散的现象,就立即提出批评,帮助这些干部转变思想作风。有人认为他这样做对自己没有好处。张永发坚定地说:“不能老是考虑个人得失,为了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我要一直坚持斗下去。”
在学习与批判中,这个厂党委还组织新党员对本厂被资产阶级思想侵蚀的典型事例进行剖析,用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深刻批判“金钱万能”“钱能通神”等资产阶级人生哲学。广大新党员认识到,我国现在还实行商品制度、货币交换,资产阶级法权仍然存在,这些东西不可避免地要反映到党内生活中来,如果我们不认识这个问题,让金钱把头脑搞糊涂了,就可能被资产阶级思想所腐蚀。他们说,资产阶级一切都是为了钱,而无产阶级为的是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我们共产党员决不能做金钱的奴隶,而要自觉地限制资产阶级法权,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而斗争。
本报通讯员


第2版()
专栏:

理论联系实际 自觉改造世界观
湖北省五峰县梅坪公社党委成员,遵照毛主席关于“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的教导,在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中,抓住小生产的思想残余在自己身上的表现,认真改造世界观,取得了成效。
在学习中,梅坪公社党委讨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错误路线来了我们往往会跟着跑?通过学习列宁关于“小生产是经常地、每日每时地、自发地和大批地产生着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教导,大家说:我们党委成员大都来自小生产者家庭,如果没有抛弃小生产的落后心理,就会欣赏某些修正主义的东西。大家回顾了这么一件事:前年打青积肥,为了调动社员群众的“积极性”,党委决定,除按打青数量照记工分外,还给粮食补助。党委书记严建东同志说:想用这种物质刺激去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本身就证明我们思想上残存着“有钱能使鬼推磨”的资产阶级思想。过去我们虽然学了一些理论,但没有真正搞清楚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对自身的小生产思想残余斗争不力。
在学习讨论中,有的同志还提出:为什么有的人在民主革命阶段为革命拚死拚活,当促进派,进入社会主义革命阶段,他们却停步不前?大家说:这种错误思想,就是小生产的革命不彻底性在这些同志身上的反映。他们虽然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入党,往往站在小生产的立场上观察问题。只看到眼前的局部利益,看不到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只看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幸福生活,看不到资本主义土壤需要铲除;只看到老的地主资产阶级分子一个一个死亡,看不到新的资产阶级分子还会产生。归根到底,是对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历史使命认识不清。党委副书记王才安说:现在家里吃的穿的用的都比过去好,为什么有的人现在反而强调困难大?因为过去一心只想打倒三座大山,有点困难不觉得,现在想得多的是小家庭,越想思想越狭隘,跳不出小生产的圈子。这个问题不解决,就不能做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先锋战士。
通过查小生产思想残余在自己身上的表现,提高了党委成员改造世界观的自觉性。他们走出机关,下队蹲点劳动,调查研究。在下面发现了问题,要提高到理论上探讨,提高了党委“一班人”的政治思想水平。党委书记严建东在共裕大队蹲点,发现一个生产队积肥包工到户,他没有简单地责怪下面,而是深入到这个队,联系过去自己也出过类似主意的教训,和社员一道学习,提高了大家的觉悟,端正了方向。
本报通讯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