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8月14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时刻想着自己是共产党员
——记临城县镇内运输分站副站长李木森的先进事迹
河北省临城县镇内运输分站副站长李木森,今年六十七岁,是一九四三年入党的老党员。三十二年来,他不为名,不为利,艰苦奋斗,努力工作,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他的先进事迹被广大群众热情地传颂着。
“当站长也是人民的勤务员”
今年五月中旬的一个夜晚,临城县运输站会议室里灯火通明。大家围坐在一起,全神贯注地听老站长李木森讲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体会。他激动地说:“一个共产党员,要做限制资产阶级法权的模范,就不能把自己看作比群众高一头,宽一膀。要平等待人,当一辈子人民的勤务员。”这些话,是李木森多年来革命实践的生动写照。
一九五三年,领导派李木森到临城县镇内运输站当站长。当时,完成运输任务主要靠组织农村的大车、手推车。李木森想,这可是个艰巨的工作,自己应该带头挑这副重担。一天,他把同志们叫到一块,安排站上的工作。他说:“站里的业务交给你们,我负责组织车辆。”大伙说:“组织车辆是个苦差使,你是站长,指点指点就行了。”李木森笑着回答说:“当站长也是人民的勤务员,俺咋能怕苦怕累呢!当站长更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从此,李木森经常走村串队,组织车辆。有时,一辆卡车开过来,在他身边停下,司机让他上车,他说:“俺步行能更好地体验群众对咱运输工作的要求。”一辆客车赶上了他,乘务员让他上车,他又说:“俺坐上车,就得少带一个旅客,还是坐俺的‘11号’吧!”
李木森经常帮司机和乘务员加油、添水、擦汽车、刷地板。一次,客车从赵庄公社回来,正赶上下大雨,溅得满车泥浆。车一停下,李木森就提着水桶,洗刷起来。司机老王很过意不去,说:“老李,这些活是俺的事,那能让你干!”李木森说:“咱们都一样嘛!我又不是官老爷。你们跑了一天车,够累的了,快去歇歇吧。”
在站内,李木森是一个普通劳动者,从来不摆官架子。他对旅客也象亲人一样百般照顾,热情周到。酷暑盛夏,他给旅客端洗脸水,送香皂和毛巾;三九寒冬,他把炉火生得旺旺的,让大家烤得暖和和的;哪位同志晕车,他就把自己买的晕车药送到他手里;有些旅客误了车,住不上店,他就热情地给他们安排食宿。
一九七一年腊月的一天,北风呼啸,大雪纷飞。李木森刚送走最后一趟客车,官都大队贫农社员孙麦秸夫妇领着两个小孩,顶风冒雪,向候车室走来,一看误了车,急得直跺脚。李木森看着这夫妇俩焦急不安的样子,一桩桩往事浮现在眼前。战争年代,为了打天下,求解放,军民亲如一家,情同骨肉,贫下中农给了我们多大的支持和帮助啊!现在自己当了干部,有了权,说啥也不能忘了群众。李木森走上前去,对孙麦秸说:“老乡,别着急,到咱站上就和到了家一样。”说着,他就把这一家人让进自己屋里,给他们烧水做饭,和他们拉家常。
第二天一早,李木森又给他们找了一辆顺路马车。孙麦秸一家人刚走了一会儿,李木森猛然想起,天寒路冷,冻着孩子怎么办?他从床上抱起一条被子和一件大衣,踏着半尺厚的积雪,急急忙忙地追去。一直追了半里多地才追上马车。孙麦秸夫妇手接棉被,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激动得半天说不出话来。
李木森到临城工作二十多年来,职务变动了几次,现在当了分站副站长。去年县里又抽他到油路上负责施工。无论职务怎么变,他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始终没有变。最近,因为油路施工紧张,开水供应不上,他又去烧锅炉。有的民工不解地问:“你这个革命多年的老同志怎么当起了锅炉工?”李木森乐呵呵地说:“共产党员要时刻听从党安排,党叫干啥就干啥。老红军张思德能烧炭,俺咋不能烧锅炉?”大伙听了很受教育。
“共产党员要一心为公”
运输站业务比较复杂,接触的人也多,斗争很尖锐。个别搞投机倒把的人拉拢腐蚀站上的干部,妄图从这里打开一个缺口。然而,在尖锐复杂的斗争中,共产党员李木森象一棵挺拔的青松,风吹不动,浪打不摇。
有一次,李木森发现附近一个富农婆,想把一口袋小米,运到外地倒卖,牟取暴利。他立即把粮食扣下。第二天,那个富农婆提着一大块猪肉,来到运输站,要送给老李“改善改善”生活。李木森一眼看穿了富农婆的鬼花招,严厉地说:“干这种事也不认个门!你就死了这份心吧。我们共产党员不是几斤臭肉能买动的。”李木森把她轰了出去。李木森用这一类事情教育全站干部,增强抵制资产阶级思想侵蚀的能力。他说:“为什么有人要给我们送这送那?他不是看中我们哪个人,而是盯着我们手中调动车辆的权。如果我们给资本主义开绿灯,就会使大小车辆脱离社会主义轨道。”
李木森所以能够做到糖弹打不中,香风吹不倒,最根本的一条,是他时刻想着自己是共产党员。他常说:“共产党员要一心为公,不谋私利。”二十多年来,他下乡组织车辆,没有领过一次补助,这些钱累计起来,少说也有上千元。他老伴经常帮助运输站拆洗被褥、床单,没要过公家一分钱。他的亲戚朋友来看他,总是和其他旅客一样买票,没白坐过一回车。
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使李木森深深懂得:在通往共产主义的大道上,有资产阶级的绊脚石,也有修正主义的拦路虎。共产党人,只有经常不断地扫除这些障碍,才能保证党不变修、国不变色。在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过程中,他又打开《共产党宣言》,反复地琢磨着革命导师关于“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的论述,对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什么有人会变成新的资产阶级分子,从世界观上看,就因为私有观念在他们头脑里作怪,一心想着个人,忘记了革命大目标。李木森结合自己的体会在党支部里诚恳地对同志们说:“咱们都是共产党员,要经常想一想入党宣誓的时候是怎么说的,现在又是怎么做的。党和毛主席领导全国人民翻身闹革命,才打下了无产阶级的江山,今天说啥也不能让它从咱们手里丢掉。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咱要牢记在心上,落到实处啊!”
“艰苦奋斗是咱们的传家宝”
一九六八年,李木森刚满六十岁时,就有人劝他退休,说:“你该告老回家享几年清福了。”李木森回答说:“共产党员不能享清福,要带领群众干社会主义,奔共产主义,就得艰苦奋斗一辈子。”
从那时到现在,整整七个年头过去了,他依然保持着战争年代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拚命精神。他常想,运输工作联着千家万户,直接影响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自己再苦再累,也要千方百计地把支农物资及时送到贫下中农手里,把农副产品运出来,支援国家建设。
一次,正是种麦时节,上级拨给临城县五十万斤优种小麦,需要及时运往各社队。李木森披着星光,踏着露水,一连转了三个公社。这时,突然下起了大雨,公社的同志劝他住下。他说:“农时不等人,俺挨点雨淋不要紧,耽误了抢墒种麦可是大事!”他借了把雨伞,提着鞋,光着脚,继续赶路。当他回到站上时,已经是夜里十一点了。
多年来,李木森为了支援工农业建设,硬是靠两条腿走遍了临城县的山山水水。在他的带动下,这个运输站年年超额完成国家任务。
有一年,上级运输部门拨了一笔钱,让他们盖几间新房,可李木森一直没有去领。有人催他说:“老李,咱们也盖几间象样的站房,阔气阔气!”李木森语重心长地说:“讲排场,摆阔气,是资产阶级的坏作风,咱不能搞那一套;艰苦奋斗是咱们的传家宝!”几年过去了,站上有几间土房被大水泡塌,李木森还是没有向国家伸手。他领着大伙拣旧砖头,只花了很少一点钱就盖起了四间平房。
李木森出生在一个贫农家庭里。从他记事起,就跟着母亲沿街乞讨,受尽了地主老财的侮辱欺凌。他刚满十四岁,为了偿还地主的阎王债,被迫给渔霸打鱼,在苦海里整整挣扎了十七个春秋。艰辛的岁月把他和千千万万劳动人民紧紧地连结在一起。三十多年来,尽管工作岗位一再变化,但是,他发扬了党的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始终保持着劳动人民的本色。他有三件革命的传家宝:一个辽沈战役时的木匠工具箱;一条打唐山时的旧被子;一个老红军传给他的针线包,这三件传家宝他一直带在身边。
也有人说他“有福不享”。李木森回答说:“现在的生活,比起革命先烈给咱们打天下那阵子强多了。”他给大家讲了一个战争年代的故事:
一九四七年,解放军攻打遵化城。当时李木森担任担架队长。战斗刚结束,他领着大伙打扫战场。在一位烈士身旁发现一个黄布兜,里面装着两个谷糠窝窝头。他手捧窝头,热泪滚滚,跟战友们说:“烈士们为了解放天下劳苦大众,吃尽了千般苦,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咱们活着的人要永远把他们记在心上!”
讲到这里,李木森望着大家,无比激动地说:“惦记着天下受苦人,俺自己再苦也舒心。现在咱们的国家还是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还不富裕,世界上还有千千万万个阶级兄弟在受苦受难。咱可要艰苦奋斗,努力工作,为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多做贡献啊!”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四川泸州气矿青年女子钻井队抓住根本学大庆,铁人精神大发扬。这是女钻工们认真分析地质岩芯资料。
新华社稿


第3版()
专栏:

“工人叔叔把钢炼,我也参战算一员”
——首都红小兵支援钢铁生产的事迹
七月中旬的一天,首都钢铁公司炼铁厂一号高炉的工人们,正以“高温酷暑何所惧,誓为革命多炼铁”的英雄气概,紧张地战斗在高炉旁。忽然,车间外传来阵阵锣鼓声。原来是附近金顶街第四小学的红小兵们,举着“向战斗在钢铁生产第一线的工人叔叔、阿姨学习”的大标语,推着一辆辆小车,给钢铁公司送废钢铁来了。车上装的是红小兵们利用课余时间拣拾来的废旧小螺丝、铁丝头、小铁片等。“工人叔叔辛苦啦!”“小朋友们辛苦啦!”工人们望着可爱的红小兵,激动地说:“你们送来的不仅是几小车废钢铁,你们送来了全国人民促进钢铁工业发展的坚强决心。我们一定加油干,为毛主席争光,为社会主义祖国争光!”工人还特地为孩子们浇铸了一个铁五星,涂上闪闪发亮的红漆,鼓励孩子们要象电影《闪闪的红星》里的潘冬子那样,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从小按照党的需要长,做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首钢附近几所小学的红小兵们,听到老师和父母亲讲发展钢铁生产的意义,学习了钢铁工人夺取生产新胜利的先进事迹,很受鼓舞。“工人叔叔把钢炼,我也参战算一员。”他们在学校的领导下,热烈地开展起为祖国多产钢铁贡献力量的活动。红小兵们利用课余时间,认真拣拾废钢铁。
北辛安第二小学一年级的一个小学生,同妈妈一道上街的时候,心里也惦着拣拾废钢铁的事。她把在地上发现的每一块小铁片或一段旧铁丝都仔细地拾起来。他们还热情地为钢铁工人做好事。有的红小兵主动承担起为职工往托儿所接送孩子的工作;有的帮双职工买粮买菜;有的帮助打扫卫生。北辛安第二小学四年级红小兵钱利焕,和同学们一起到首钢参观,看到工人叔叔为增产钢铁辛勤劳动的情景,很受感动。她想起邻居有几个小孩经常在院子里玩游戏,使下夜班的工人休息不好。回家后,她就把这四个小朋友组织起来,每天给他们讲革命故事,教唱革命歌曲,带他们拣拾废钢铁,还教他们学文化。她上学时,就安排他们做作业,搞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老师、邻居都赞扬钱利焕,她却说:这算什么,比工人叔叔差远了。
为多产钢铁贡献力量的活动,在孩子们头脑中扎下了从小关心国家大事,热爱集体,热爱劳动,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好思想。
古城第五小学红小兵学习工人叔叔学习革命理论,抓革命、促生产的先进事迹,最近又新建立起二百多个马列主义学习小组。北辛安第二小学一些红小兵到附近农村参加劳动,这天很热,他们相互鼓励说,“工人叔叔在高温炉旁不怕热,咱们也不怕热!”“工人叔叔炼钢不怕累,咱们也不怕累”。红小兵们通过写慰问信、儿歌和编演文艺节目慰问钢铁工人,也受到了极其生动的教育和鼓舞。
古城第五小学五年级最近上作文课时,同学们都写了《给钢铁工人叔叔的一封信》。金顶街第四小学的红小兵在三天内就给工人们寄去了七百五十多封慰问信。北辛安第二小学五年级四班学生三、五人一组地访问了战斗在钢铁生产第一线和后勤部门的工人同志,听他们讲增产钢铁的意义,讲工厂的新人新事,每个红小兵都把自己的感受体会写成了内容生动的作文,还创作了诗歌、对口词、快板、儿歌等。
许多钢铁工人也认真地给红小兵们写回信,感谢他们的热情支援,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首钢炼钢厂等单位提前完成今年上半年的生产计划时,还特地给附近一些小学的红小兵们送去了喜报。
新华社记者


第3版()
专栏:

执行规章制度的模范
河北省张家口煤矿机械厂铸工车间广大职工,从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高度,深刻认识到群众参加企业管理的重要意义,自觉地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涌现出许多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


第3版()
专栏:

精心维护设备
铸铁工段天车组的任利生师傅是个老天车工。他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精心维护设备。和他交接班的同志们都说:“接任师傅的班一百个放心。”
通过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任师傅的主人翁责任感更强了。他常对组里的青年人说:“执行规章制度是关系到企业管理的大问题。企业管理不好,怎么能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多作贡献呢!”在班上,他坚守岗位,认真负责,每班都要把天车运转情况详细告诉下一班;交班后,他还不放心,总是找个僻静地方一蹲,细心地听天车运转的声音。直到他认为运转正常了才离开。同志们都称他为“义务监听员”。
一次,任师傅交班后,换了衣服照例在一旁监听起来。忽然从天车里传出一种不正常的嗡嗡声。根据多年的经验,他知道这是制动部分发生了故障。于是,他立刻登上天车,和当班女工小李一起检修起来。一场机械事故避免了,任师傅超过下班时间已经三个钟头了。小李感动地说:“任师傅,又耽误您休息了!”任师傅说:“这有啥!天车是车间的大动脉,停一分钟,这个账就难算了,往后咱们都得精心点啊!”他边说边用帽子拍打身上的尘土,忽然一张电影票从他上衣口袋里掉了出来。任师傅这才想起,和别人约好的一场电影误掉了。


第3版()
专栏:

认真检查产品质量
青年工人赵凤冀是铸钢工段扣箱组的工人。他除了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外,还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产品质量的检查工作。每当大家休息的时候,小赵就来到砂型旁边,用手电筒照亮,对每个砂型一遍一遍地细心察看着,发现箱卡松了,就一个个紧上;砂型里掉进砂粒,就一点点吹出来。直到每个砂型都经过检查,没有问题了,才下班休息。
一天,小赵检查完砂型赶回家已经深夜了。刚躺下,他忽然想起有一部分砂型扣在另外一个地方,在检查时漏掉了。他想,假如箱卡有一个打得不紧,明天浇铸时,就要造成钢水流失;砂型里如果掉进了砂粒,铸件就会出现砂眼,给国家造成损失。想到这里,小赵一翻身爬起来,立即赶回厂里,对漏掉的每一个砂型都做严格检查后,才放心地回去睡觉。


第3版()
专栏:

重视安全工作
模型组的同志都到食堂吃午饭去了。只剩下“老安全”李贵山看着车间的炉子。多年来,他时时处处注意安全工作,大家都叫他“老安全”。当时,厂里正在搞大会战,大家的注意力都放在生产上。为了防止火灾,这几天他就带饭盒在车间吃饭。这会儿,李师傅看见炉子上的米饭已经冒热气了,正准备坐下来吃,忽然看见车间另一个熬水胶的炉子里红红的火苗直往上窜,火炉旁边满地是刨花。如果不赶快把刨花清理走,就可能引起火灾。于是,他立即盖好饭盒,操起扫帚就扫了起来。刨花清理完了,又把炉子附近的几块木料往远处挪了一挪。他正满头大汗地干着,突然有人喊:“李师傅,饭糊了!”老李回到炉旁一看,饭盒正冒着黑烟,米饭已经烧焦了。过后,一个同志风趣地说:“李师傅,你为了防止一场大火灾,自己倒遭了一场小火灾”。李师傅语重心长地说:“咱是国家的主人,就得对国家的财产负责任。工厂家大业大,咱得处处多操点心啊!”
本报通讯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