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8月13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一代新医
——记空军某部军医冯天有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骨关节损伤
七月的北京城,阳光灿烂,生机勃勃。在这里,卫生部委托中医研究院举办的、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骨关节损伤学习班,开始上课了。
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以及一些部队、工矿企业的八十多位白衣战士聚集一堂,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党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下,为发掘祖国医学宝贵遗产,互相切磋,共同提高。
学习班上,一个年青人正在向大家生动地讲述中西医结合治疗骨关节损伤的经验。他,就是解放军空军某部军医、共产党员冯天有同志。他一面讲解,一面操作,还详细地介绍着一个个典型病例。他深入浅出地讲课,深深地吸引着在场的每一个人。由他治愈的病人也登上讲台,现身说法,介绍他们的治疗经过。冯医生吸取中西医的优点,把它初步融会贯通,形成了一套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
冯医生的讲授和示范操作,内容新颖,发人深思。前来协助办学习班的天津医院五十八岁的骨科副主任尚天裕感动地说:“冯医生讲的、做的,我第一次听到、看到。他讲的很新颖,很有说服力!”
是呵,这是冯天有同志多年来努力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走又红又专道路的结果。是他怀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为解除工农兵常见疾病的痛苦,努力学习,精益求精的收获。冯天有同志是一代新医的一个优秀代表。他的新医正骨疗法,是在毛主席革命卫生路线指引下,中西医结合的一朵新花。
新的起点
一九六七年,冯天有从某军医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空军某部当医生。平时,飞行员们一个个矫健活泼,冯天有和他们生活在一起,战斗在一起,十分愉快。可是,遇到有的飞行员和机务人员腰痛、腿痛,影响飞行和工作时,他的心情就沉重起来。对这种病他感到束手无策。给药吃吧,效果不明显;针灸、拔火罐、贴膏药,往往只能暂时减轻一些病痛,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有的医生说,病人腰痛,医生头痛,只能贴贴膏药对付对付。
难道就这么“对付”下去吗?不,一个人民的军医,要象飞行员一样勇于战斗,与疾病战斗!一股战斗的激情促使冯天有下定决心,千方百计寻找战胜腰腿痛的新疗法。
一九六九年的一天,一位飞行干部的腰扭伤了,住院治疗半个月,还是弯着腰、侧着身子走路,十分痛苦。听说北京有位民间医生能治疗腰痛,捏几次就好。他便要求找这位民间医生治疗。冯天有心想,传说不见得可靠。但是,百闻不如一见,还是去看看。真能治的话,我甘拜为师!
冯天有陪着那位飞行干部来到民间医生那里。冯天有站在一旁细心观察,看这位医生怎样检查医治病人。只见这位年近七旬的老太太问明病情后,便轻巧地给病人推、拿、摸、捏。不少病人弯着腰进来,直着腰出去了。她让那位飞行干部坐在凳子上,摸摸捏捏以后,弯了一个来月的腰直起来了。冯天有一时还看不出个门道。但她能治好病,这却是活生生的事实。
原来,这位民间医生采用的是祖传的正骨按摩术。据文献记载,按摩是在我国古代“导引”、“按跷”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祖国医药学宝贵的遗产,已有数千年历史,深受广大劳动人民的欢迎。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看到这位民间医生确确实实能够治好腰腿痛,冯天有如获至宝。他满怀热情地给党委写了报告,要求拜民间医生为师,学习祖国医学治疗腰腿痛的方法。消息传开,有人说:“跟一字不识的老太太能够学到什么东西?”“大医院治不好,那小地方能治好吗?”尽管习惯势力横加阻挡,在党组织和广大群众的热情支持和帮助下,冯天有终于来到北京,认真地向这位民间医生学习了半年。这是冯天有走中西医结合道路的一个新起点。
探索奥秘
在这里,学习、工作的环境比较艰苦。前来学习的人,有的又嫌老太太讲不出科学道理,便半途而废。冯天有呢,虽然也感到老太太有些说法不科学,但他坚信千百年来祖国人民从实践中积累起来的丰富医疗经验,必然包含着客观真理。他还注意到,病人到这里来,只花一角钱挂号费,就能治好病。有一次,一个远道来京治疗的年轻人,因脊柱受损伤,两腿不能动,大小便失禁,医院治不了叫他出院。有个热心的出租汽车司机,把他送到这里来求医。同样,只花一角钱,老太太给捏一捏、搬一搬,前后不到十分钟,这个原来双腿不能挪动的年轻人,由人扶着走出去了。病人的家属激动得哭了,冯天有也深受感动。他想:这种疗法花钱少,见效快,为了给工农兵患者解除病痛,我一定要把它学到手!
中西医结合,关键在于西医虚心学习中医。伟大领袖毛主席早就发出了西医学习中医的号召。但是,民族虚无主义和洋框框,至今还束缚着一些人。冯天有重温毛主席著作和有关指示,在实践中,进一步认识到:接受祖国医学遗产和向民间医生学习,首先要端正态度,尊重中医,虚心学习。要通过认真的实践来理解和掌握祖国医学。同时,要在唯物辩证法的指导下,批判地继承,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加以整理和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推陈出新,有所发明和创造。
冯天有虚心向民间医生学习,运用自己学到的现代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进行研究、分析、比较、总结。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造成腰腿痛或坐骨神经痛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尤以青壮年体力劳动者和部队指战员多见。近年来,国内采用按摩、推拿、牵引、手术等多种方法治疗,虽然不断有所改进,但仍有不少病人蒙受较大的痛苦,疗程长,屡有复发。这位民间医生积多年中医正骨经验,对腰腿痛的诊断、治疗有独到之处。她认为,检查这种病用双拇指触摸腰部就可发现患椎棘突偏歪,只要纠正了偏歪的棘突,患者的症状就会减轻和消失。
冯天有虚心求教,刻苦学习,很快掌握了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要点——拨正偏歪的棘突。从中得到启示:腰椎疾病和棘突的位置变化有一定联系。他进一步研究了许多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法的特点,以及脊柱椎体间的力平衡关系。在大量的临床实践中,他发现破坏了椎体间力平衡可导致脊椎棘突位置的偏歪。棘突偏歪又可见于腰椎后关节紊乱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椎弓崩裂三种病,这三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用手法检查可以分辨。这样就提高了对这些病的认识,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除棘突偏歪外,又摸索到了新的根据,便于鉴别诊断。他根据椎体间力平衡的原理,改变了原先的治疗方法,使之更有科学道理,进一步提高了疗效,减少了复发。就这样,冯天有发展了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法,在诊断和治疗上打破了旧框框,形成了一个新的方法。只用一双手,不需要什么设备,马上就能诊断,可以就地治疗,为不少患者解除了疾病的痛苦。
在实践的基础上,冯天有写出了一篇有价值的论文。这篇论文,介绍了他提出的一套中西医结合诊断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新方法,同时记述了一个生动的事例:年轻飞行员赵明绩,在一次体育锻炼时扭伤腰部,医院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作过牵引、封闭、理疗等治疗,两个多月未见好转,行动很困难。这种状况如果继续下去,可能要停飞。“停飞!”对于一个热爱飞行事业的飞行员来说,将是一个多么不幸的消息。正当赵明绩焦急难过的时候,冯天有新医正骨疗法为他治好了病,他归队后,又驾起战鹰重新飞上了祖国的蓝天!
精益求精
几年来,冯天有在农村、工厂、机关、部队和学校,用新医正骨疗法治好了大量的病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些“肩周炎”的患者,重新举起了胳臂;长年颈部和肩臂痛的患者,解除或减轻了痛苦;持双拐走路还十分艰难的腰腿痛患者,抛掉了双拐,重返工作岗位。在实践的基础上,冯天有总结经验,写出了十多万字的《新医正骨疗法讲义》,培训了二百多名新医正骨医务人员。
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长都是要经过艰难曲折的。正当新医正骨疗法初露苗头,冯天有耳边又吹来一阵“你在搞成名成家”、“想出风头”的冷风。
“历史上新的正确的东西,在开始的时候常常得不到多数人承认,只能在斗争中曲折地发展。”毛主席的教导使冯天有坚定了走中西医结合道路的步伐。他刻苦钻研业务技术,挤时间阅读了大量祖国医学文献和现代医学著作,努力用现代科学知识,总结实践中的经验。他主动地向病人学习,向有经验的人学习,几年来专程拜访了许多骨科医生,这就更丰富了经验,提高了认识。目前,他正在从脊柱的内外平衡的观点出发,去治疗和研究骨质增生、肥大性脊柱炎、颈椎症等疾病,已初见成效。但是,在临床上,他还遇到许多软组织损伤的患者,经治疗后并无好转,或者病愈后短时间内还有复发。这些课题还需要反复实践、反复认识,不断加以解决。
当冯天有在理论与实践上取得一些进展时,他牢记毛主席的教导,努力做到精益求精。无论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期间,还是全军卫生会议上,他都主动向参加会议的老医生虚心学习。
在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骨关节损伤学习班里,他采用启发式教学,用课堂讨论方式,主动向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生学习。最近,他和学习班的师生一起,互相学习,共同讨论,治好了一个头部外伤后造成第三、四颈椎半脱位的患者。就诊前,这个病人曾被多数大医院诊为“脑外伤综合症”、“神经官能症”。患者站立时,出现高位脊髓压迫征象,身体僵直,迈不开步,十分苦恼。他们对病人认真询问病史,细致地检查,集体讨论病历,确定了诊断。用轻巧手法使第三、四颈椎复位,患者当即好转,第三天便行走自如。
在一片赞扬声中,冯天有说,医学的发展是无止境的,我们的认识永远不会完结。我在医疗卫生战线上还是一名新战士,对毛主席关于中西医结合的指示领会得还不深刻,在矫形外科领域内的中西医结合工作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我一定继续虚心学习。
冯天有同志在课堂上,不仅仅是传授了中西医结合治疗骨关节损伤的操作手法,而且是在传播他如何在医疗实践中,学习毛主席著作,并用辩证的唯物的观点对待祖国医学遗产的体会啊!
“一花引来百花开,万紫千红列队来。”
现在,学习班的学员们已经初步掌握了冯天有医生传授的新理论、新疗法,并且正在运用这种新疗法给患者治疗,同样收到良好效果。
在毛泽东思想光辉照耀下,一代新医正在萌芽成长,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的伟大理想,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附图片)
冯天有经过反复实践,创造了“椎体旋转复位”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新方法。这是他和医务人员一起分析病例,总结经验。
 新华社记者 摄


第2版()
专栏:

学理论 讲路线 讲大局 讲团结 讲纪律
黑龙江、新疆工交战线革命生产蓬勃发展
据新华社哈尔滨电 黑龙江省工交战线各级领导干部改进领导作风,纷纷深入基层,参加劳动,调查研究,加强领导,激发了职工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推动了工业学大庆运动的深入开展。今年以来,全省工交战线的革命和生产呈现一派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一至七月份,全省工业总产值比去年同期显著增长。原油、煤炭、木材和水泥等主要产品的产量大幅度增长。金属切削机床、发电量、矿山设备、冶金设备、锻压设备、汽车、轴承、发电设备、拖拉机、电影机械等都超额完成了一至七月份的国家计划。铁路、公路和水路的货运量也都超额完成国家计划。不少厂矿的企业管理有了改善,出现了效率提高、成本降低、积累增加的新局面。
今年,黑龙江省工交战线各级党组织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以来,纷纷深入基层,联系群众,调查研究,在第一线领导革命和生产。七台河矿务局是国家生产主焦煤的重要基地之一,近几年来由于领导班子路线不端正,有的人总是想搞点“物质刺激”之类的东西,把生产搞上去。结果,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生产还是上不去。省煤炭管理局的一位负责人到这个矿蹲点,通过调查研究,摸清了问题的所在,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批判刘少奇、林彪的修正主义路线。他同这个局的领导干部坚持抓好理论学习,对职工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教育,全矿掀起了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大干社会主义的热潮。广大职工以新的精神面貌和革命干劲,英勇奋战在百里煤海,今年一至七月份,都超额完成了原煤生产和开拓掘进计划。
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过程中,黑龙江省工交战线各级领导干部进一步树立了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好社会主义企业的思想。他们认真贯彻“鞍钢宪法”,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大搞群众运动,实行“两参一改三结合”,广泛发动工人群众参加企业管理。
据新华社乌鲁木齐电 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群众运动,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业、交通和基本建设战线带来了可喜的变化,各族工人群众和干部认真学习理论,努力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团结战斗,夺得了抓革命促生产的优异成绩,为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祖国边疆做出了新的贡献。
今年上半年,全自治区工业生产计划已经胜利完成,工业总产值比去年同期大幅度增长。一至七月份,钢、钢材、生铁、铁矿石、原油、原煤、发电量、拖拉机、机床、水泥、棉纱、棉布、毛线、化工及日用品等主要产品产量比去年同期有显著增长,铁路和公路运输取得很大成绩,基本建设战线也呈现出一派大好形势。特别是少数民族的特需商品,无论是产量、质量,还是花色品种都有明显的提高。
在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中,自治区党委注意抓企业领导班子的思想建设,抓党的基本路线教育,抓企业的两个阶级、两条道路和两条路线的斗争。工业、交通和基本建设战线各级党组织认真落实党的无产阶级政策,深入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广大职工的政治觉悟,许多工矿企业出现了人人讲路线、讲党性、讲大局、讲团结、讲纪律的大好局面。乌鲁木齐铁路局哈密工务段党委成员在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中,联系个人的思想实际,严肃地进行自我批评,主动搞好革命团结,对群众教育很大。全段干群一条心,团结战斗,积极维护铁路线路,保证了列车畅通无阻。
由于学习了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各族干部、工人大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他们比干劲、比贡献,人人争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而忘我劳动。哈密矿务局二矿采煤工人张国栋,每天早下井晚上井,常常干完本职工作后,主动到掌子面帮助攉浮煤,打立柱,样样活抢着干,他上半年多出勤三十一个班。


第2版()
专栏:

内蒙古镫口扬水站扩建工程胜利完工
灌溉面积一百一十六万亩,改变了土默川平原的水利面貌
据新华社呼和浩特一九七五年八月十二日电 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电力扬水站——镫口扬水站扩建工程胜利完工。从三月一日放水以来,机械运转情况良好,在今年春夏两季抗旱斗争中充分发挥了作用。
镫口扬水站位于包头市东部的黄河岸边,一九六六年初建成。设计扬水流量二十四秒立方米,可灌溉农田近四十万亩。随着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深入开展,镫口灌区的各族社员和干部,迫切要求扩大扬水流量,增加灌溉面积。在上级党委和有关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去年四月初镫口扬水站动工扩建。新建一座扬水车间,把原来总长一百三十多公里的总干渠、干渠加宽一倍。新增加扬水流量三十六秒立方米,灌溉面积增加到一百一十六万亩。使土默川平原的水利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第2版()
专栏:

南京计划用电节约用电成绩显著
据新华社南京一九七五年八月十一日电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蓬勃发展的新形势下,南京市革委会和各级党组织认真抓好计划用电和节约用电工作,使电力得到比较合理的使用,保证了工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一九七三年和一九七四年,全市共节约用电近二亿度,今年上半年又节电四千一百多万度。
计划用电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国民经济,要求把计划用电、节约用电作为必须坚持的一个长远方针。从一九七二年开始,南京市革委会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各县、区、局和许多厂矿企业也相应成立专门机构,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认真抓好厂矿企业、农村公社的生产用电和居民生活用电的计划调度和节约工作。在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运动中,他们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学习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指示,批判刘少奇、林彪的修正主义办企业路线,纠正了部分同志认为“用电我给钱,怎样用我有权”的错误思想。许多单位努力克服本位主义,树立全局观念,推动全市计划用电、节约用电工作不断向前发展。南京机床厂党委领导经常向群众宣传计划用电、节约用电的重要意义,坚决执行市里有关用电的规定,并及时下车间检查计划用电执行情况。他们还自己动手安装了两台发电机组,弥补了电力供应的不足,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为了搞好计划用电,南京市革委会有关部门多次深入调查研究,对全市用电单位进行排队摸底,抓住主要矛盾,搞好积极平衡。他们在全市几千家工厂中排出七十九个重点企业,这些单位用电负荷占全市的百分之八十三以上。他们就同这些工厂的干部、工人一道,合理安排用电计划,及时调整生产班次,挖掘用电潜力,做到计划用电和发展生产两不误。今年七月,农灌高峰季节到来,全市绝大多数厂矿企业迅速行动起来,积极落实计划用电措施,全力支援贫下中农夺取今年的农业大丰收。
南京市革委会和各级党组织还在群众中大张旗鼓地宣传毛主席关于“节约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原则之一”的指示,大讲节约用电对加快社会主义建设步伐的意义,推广节电增产的先进经验。南京棉毛纺织厂建立了节电“三结合”领导小组,按月分析用电情况,各班组每天坚持经济核算,自觉为革命节约用电。他们通过改革旧设备、推广先进技术,使每件棉纱的电耗逐年降低,两年时间节约用电一百多万度,做到了年年增产,年年节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