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8月11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反修防修的一项重要革命措施
中共南京军区空军五·七干校委员会
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发表以来,我们紧密联系几年来的办干校实践,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进一步体会到:办好五·七干校,对于限制资产阶级法权,反修防修,巩固和加强无产阶级专政,具有重大的意义。
我们军区空军五·七干校,自一九六九年初创办以来,广大干部一批批地前来学习、锻炼。其中有经过长征的老红军,有参加过南泥湾大生产的老八路,也有在红旗下成长起来的新干部。他们在五·七干校里,“一面学习,一面生产”,批判资产阶级,从事群众工作,提高了阶级斗争、路线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觉悟,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加强了自身的思想革命化,促进了部队建设。
几年来,我们在组织干校学员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的过程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革命学风,反对那种从理论到理论、言行不一的坏作风。把理论学习和开展革命大批判、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作社会调查、向工农群众学习结合起来。用革命理论指导斗争实践,通过斗争实践加深对革命理论的理解。这样,就使广大学员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真正学到了一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大家反映:这样学习理论,收获比较大,体会比较深。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把教育同物质生产结合起来”。毛主席谆谆教导我们: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在抗日战争时期,毛主席亲自为抗大制定了“一面学习,一面生产”的方针;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毛主席又发出了一系列关于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指示。遵照马克思、恩格斯和毛主席的教导,我们坚持带领广大学员在下放劳动中重新学习。每期学员,都要认真参加集体生产劳动。要求学员把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过程,作为破除资产阶级法权思想的过程,加速世界观的改造。在劳动中既要出物质成果,更要出精神成果。实践证明,这样做有利于破除那种“官贵民贱”、“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剥削阶级传统观念,有利于促进世界观的改造,逐步缩小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
在我们干校,有许多跟随毛主席南征北战的老同志,通过下放劳动,焕发了革命青春。他们来到五·七干校,铁锹一扛,好象又回到了当年的南泥湾,激起了满腔的革命豪情。他们说:“来到涂山淮河边,想起当年南泥湾;挑起粪桶扛起锹,想起当年大生产。汗水冲刷官、暮、骄、娇,继续革命永向前。”有一个入伍三十多年的学员,进城后,逐渐滋长了官、暮、骄、娇四气。他在干校当了饲养员。开始打扫猪圈时,他戴上个大口罩,还嫌臭味难闻。经过学习和锻炼,他联系自己的思想变化,回想自己在延安大生产时,一次去劳动,在路上看到一堆牛粪,就高兴地拾到田里。现在为什么嫌脏怕臭了呢?主要是进城后,在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下,长期脱离劳动,思想感情逐渐发生了变化。认识提高后,他毅然甩掉大口罩,累活脏活抢着干。队里母鸡孵小鸡时,他为了提高成活率,日夜守候在鸡窝旁,并经常给小鸡洗刷沾在身上的污物。他深有体会地说:“体力劳动,确实对克服官、暮、骄、娇四气具有特效。”大家称赞他“又恢复了老八路的作风。”
几年来,我们一直坚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使学员在接近工农群众中学习马克思主义。最近几期轮训,我们都组织大家到淮南大通煤矿“万人坑”阶级教育馆参观,还组织大家到工厂、农村进行社会调查和到农村插队锻炼,并请工人、贫下中农和地方干部来校作报告。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大家受到生动而深刻的阶级教育,加深对党的基本路线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理解,而且可以使大家增强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激励革命斗志,逐步破除那种轻视农村、轻视工农的资产阶级法权思想。有一个出身于革命干部家庭的学员,到农村插队锻炼,与贫下中农实行“五同”,开始感到很不习惯,第一顿饭,他硬着头皮往下咽。通过学习,他认识到自己这种同贫下中农格格不入的东西,正是资产阶级法权思想在作怪。他决心向贫下中农学习,在思想上和生活上同群众打成一片。经过一个时期的锻炼,他的思想有很大进步。他说:“贫下中农给我的教育,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毛主席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指出:“红军的物质生活如此菲薄,战斗如此频繁,仍能维持不敝,除党的作用外,就是靠实行军队内的民主主义。官长不打士兵,官兵待遇平等”,“从军长到伙伕,除粮食外一律吃五分钱的伙食。”官兵平等,艰苦奋斗,是我军的光荣传统,是反修防修,保持无产阶级政治本色,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法宝。我们的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决不能高踞于群众之上。职位越高,越要时时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勤务员;职权越大,越要处处警惕,决不能滥用党和人民给予的权力。为了使大家继承、发扬这一革命传统,抵制资产阶级的生活作风,我们除坚持把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作为干校的一门重要课程外,还一直坚持实行类似革命战争年代的生活制度。学员入校后,我们就要求大家,一定要以普通一兵、普通劳动者的身分进行学习、锻炼。不论职位高低,资历长短,都是五·七战士。从军、师领导到基层干部,都住集体宿舍,吃集体伙食。大家都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同学,都是批判修正主义的战友,都是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同志,充分体现了官兵一致、上下平等的原则。大家说:火热的集体生活,就象一面镜子,在它面前,可以反映出很多问题。大房间、硬板床,睡觉甜不甜?集体伙食,吃饭香不香?自己的下级称自己老张、老王悦耳不悦耳?这些都是对有无等级观念、资产阶级特权思想的一个检验。这对于一些同志自觉克服那种等级观念、官僚主义是有力的促进,这对于自觉破除资产阶级法权思想和纠正搞特殊化一类脱离群众的作风是有力的促进。它有利于密切上下之间、同志之间的关系,有利于“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
很多老同志在这种火热的集体生活中,心情格外舒畅,好象又回到了过去的革命战争年代,觉得浑身是劲。有个学员,在革命战争时期,比较注意和群众打成一片,当了领导干部以后,由于放松了思想改造,在资产阶级法权思想的影响下,错误地认为“领导干部就要有个领导干部的样子,不然说话没人听”,因而他平时很少和同志们接近,群众关系逐渐疏远了。进干校后,火热的集体生活,引起了他对革命战争年代生活的回忆,他联系实际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提高了认识。为了发扬官兵一致的光荣传统,他经常抢着打水、扫地、冲刷厕所,生产劳动、公差勤务,样样都抢在头里,他还经常和同志们促膝谈心,互相鼓励,进一步密切了同群众的关系,受到了大家的称赞。
事实充分说明,五·七干校确实是重新教育干部的好场所,是限制资产阶级法权、反修防修的一项重要措施。但是,这个社会主义的新生事物在成长过程中,却一直充满着激烈的斗争。人民群众、广大干部热情支持它,衷心赞扬它。而林彪反党集团却特别仇视它,他们恶毒攻击干部进五·七干校是什么“变相失业”,妄想把五·七干校搞垮,把干部拉进修正主义的泥坑,成为他们复辟资本主义的工具。我们决心以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为武器,进一步批判林彪恶毒攻击和破坏五·七干校的罪行,坚持正确的办校方向,更加自觉地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使五·七干校在限制资产阶级法权,反修防修,巩固和加强无产阶级专政的斗争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附图片)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地区五·七干校的广大学员,努力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不断加深对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的理解。这是学员们正在交流学习体会。 本报通讯员 摄


第2版()
专栏:

永远和群众打成一片
广西军区绍水五·七干校学员 梁子田
今年二月,我来到广西军区绍水五·七干校重新学习。通过下放劳动,使我进一步提高了破除资产阶级法权思想的自觉性。
我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从小养成了劳动的习惯。自从当了领导干部后,总认为领导干部的主要任务是搞脑力劳动,搞组织指挥,体力劳动不是自己的事。时间长了,人就慢慢变懒了,身子变娇了。在下放劳动中,我认真学习了毛主席关于“广大干部下放劳动”的伟大指示,认识到我过去那种认为体力劳动不是领导干部的事的想法,正是资产阶级法权思想的一种表现,必须在下放劳动的实践中,认真加以破除。
认识提高了,行动上也就比较自觉了。刚到五·七干校,班里的同志看我年纪大,每逢劳动时都照顾我,让我少干点。我谢绝了同志们的关怀,把参加每一次劳动作为一次重新学习的机会,不管是脏活重活、分内分外的事,都抢着干。今年我们干校春插完成后,第二天放假,尽管劳动了五、六天,比较疲劳,但我想到生产队还有一些水稻未插完,仍坚持去帮社员插秧。
过去,由于我头脑中的资产阶级法权思想作怪,不能正确地对待群众。我本来是从农民到兵、从战士到干部,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可是解放后,进了城,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职务的提升,在资产阶级法权思想的影响下,等级观念在自己头脑中滋长起来了。觉得当了领导干部,似乎就比群众高明,身分也比群众高贵。比如在原单位工作时,外出坐小车和带警卫员,本来是工作需要,但自己却把它看成是职位高低的标志,甚至有时买几十斤大米自己扛回来,也感到不好意思。
来到五·七干校后,为了破除头脑中的等级观念,我注意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高度着眼,从小事情做起。过去在基层工作时,我经常为同志们理发,可是近些年当了领导干部,再也没有给别人理过发。到了五·七干校以后,我又重新拿起了理发剪子。几个月来,在学校和下乡插队期间,我先后给一百多人理了发。有一次,当我得知老贫农蒋宗标身患心脏病和肝病,外出理发不方便时,就主动上门给他理发。他感动地说:“只有毛主席领导下的人民战士,才能到家来给我理发呀!”插队锻炼时,我看到生产队的一座木桥年久失修,就和干校别的学员同志一起,帮助生产队把桥修好了。社员们非常高兴。
过去由于我长期脱离劳动,与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越来越远。这次下放劳动,我注意在接近工农群众中,培养自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在插队锻炼时,我为了向老贫农周大伯学习,晚上抱着被子到他的房间去住,他出乎意料地说:“你到我这里来睡,不行!很脏。”他看我主意已定,就赶忙收拾,用衣服拍打床铺,忙个不停。他这样做对我思想触动很大。为什么大伯把我当作外人呢?我想起来了,插队的第一天,我一进门,周大伯连忙用布擦板凳。当时我怕凳子脏,便等他擦完了才坐下。现在我认识到,不是贫农老大伯拿我当外人,而是自己的思想作风与周大伯有距离呀!不是凳子脏,而是自己的思想感情变了。我们上床后,周大伯感动地说:“过去日寇来了就烧,国民党来了就抢。只有共产党、毛主席教育出来的人民子弟兵,才会和我们贫下中农吃一锅饭,睡一张床啊!”夜已很深了,大伯怕我冷,把他的棉衣轻轻盖在我身上。当时我并不冷,可是我想,不冷也得把这棉衣盖着暖暖心啊!我体会到,只有真正放下架子,到群众中去,才能和群众打成一片。今后我一定要更加紧密地联系群众,自觉改造世界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2版()
专栏:

下放劳动与在职劳动大不一样
黑龙江省柳河五·七干校学员 刘瑞安
我是一个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不久前才提拔到基层领导岗位上来的新干部,在宁安农场担任了农场党委常委、革委会副主任的职务。今年五月来到柳河五·七干校下放劳动,重新学习。我想自己参加工作七年,从没离开过劳动,手上的老茧还没退,干校里的老同志和机关干部多,论干活,用一半力气也能干在前头。我到干校来的目的,主要是想多学点理论,填补一下我在理论方面的“空白”。这种为学理论而学理论的想法,影响我在干校刻苦改造世界观的自觉性。
有一次,五·七干校埯种玉米,这种活对我来说并不生疏,自认为有经验,贫下中农老师的话,听不进去,就自信地干起来。干了不一会儿,贫下中农老师指出我刨埯的毛病:把湿土刨到垄沟里了,怎么覆土啊?当时我表面上虽然接受了,但心里很不舒服。
过后,我认真考虑了自己在劳动中的表现,并和七年前作了对照。七年前,我第一次拿起镐来学刨埯时,能把自己放在小学生的地位,虚心地向老农请教,贫下中农给我指出的缺点,我都欣然接受,认真改正。可是七年后的今天,为什么会产生相反的情绪呢?主要是自己当了干部以后,没有抓紧世界观的改造,反而认为自己在农场干了七年,劳动关闯过来了,该指挥别人了。有意无意地把自己摆在一个领导者的地位。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我在农场参加劳动,有时虽然也泼泼辣辣地干,可多半是为了做样子。我把自己参加劳动当作调动群众积极性的一种办法,觉得自己不干叫不动号,自己干不好,腰杆不硬。没有把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看成是促进干部思想革命化,反修防修,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大事。
通过一段时间的劳动锻炼,使我深深感到,即使是战斗在生产第一线的基层干部,也很有必要到五·七干校下放劳动,重新学习。在干校里,干部以普通劳动者的身分参加劳动,与在职时参加劳动,思想上的收获就是不一样。我一定要珍惜这一重新学习的极好机会,在下放劳动中,立足于锻炼,着眼于改造,为限制资产阶级法权,缩小三大差别,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而斗争。


第2版()
专栏:

狠抓办校人员的思想革命化
湖北省宜城县五·七干校,在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运动中,狠抓办校人员的思想革命化。
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发表后,这所干校的党支部,组织全校工作人员,紧密联系办校斗争实际,深入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重温毛主席的《五·七指示》和关于“广大干部下放劳动”的指示,总结广大干部经过五·七干校学习、锻炼后精神面貌发生的深刻变化,使大家进一步认识到,办好五·七干校,是限制资产阶级法权,缩小三大差别,反修防修,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重要措施,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事业,从而大大增强了办好五·七干校的光荣感和责任感。
在认识普遍提高的基础上,这所干校的党支部把抓办校人员的思想革命化,列入支部的重要议事日程,党支部书记亲自抓,支委当中有专人分工抓,发动大家都做思想工作,同时还建立和健全了工作和学习制度。过去有些同志总是强调办校人员特殊,说什么“学习不能和学员一样抓,劳动不能和学员一样多,生活不能和学员一样紧”;有的同志还错误地认为“身在五·七干校,思想自然得到改造”等等。他们针对这些错误认识,着重指出:办校人员是干部走五·七道路的带头人,首先要当好五·七战士。要求办校人员要认真做到“三带头”——带头刻苦攻读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带头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带头破除资产阶级法权思想,抵制资产阶级生活作风。特别要求干校的每个领导干部,一定要当好普通一兵,凡是要求五·七干校学员们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带头做到。
在党支部的发动下,随着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运动的不断深入,办校人员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支部领导成员深入群众,坚持和学员们同劳动、同学习,工作中抢挑重担,哪里艰苦就往哪里奔。一些担负理论学习辅导工作的同志,也坚持和学员们一起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本身的业务留待晚上去干。过去有些同志长期不安心做后勤工作,现在都主动做好服务工作。他们说:“在光辉的五·七道路上,我们办校人员应当在改造世界观方面具有更高的自觉性。只有这样,才能为培养、造就无产阶级干部队伍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本报通讯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