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7月9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党的生活

  教育党员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
  ——记广东省万宁县六连大队党支部
位于海南岛革命老根据地六连岭南麓的万宁县六连大队,早在一九二七年就建立了党的支部。在艰苦的战争年代,这里的党支部带领六连人民高举红旗,前赴后继,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长期英勇的斗争,为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贡献。全国解放后,这个党支部遵照毛主席关于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的教导,教育党员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率领广大群众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作出了新的贡献。
六连大队党支部初成立时有三十六名党员,到一九五○年解放时,第一批入党的党员绝大多数都牺牲了。一千一百多名群众牺牲了三分之二。民房烧得只剩下几间。长期而艰苦的武装斗争实践,使六连大队党支部懂得,人民的政权来之不易,革命的传统不能丢。为了教育革命战争年代入党的老党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发扬党的光荣传统,为了帮助解放后新入党的年轻党员学习、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他们经常组织党员学习毛主席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定期把党员、干部带到六连岭上当年红军战斗过的“红军洞”、“红军岭”、“红军路”,回忆革命斗争历史,回忆党内两条路线斗争历史,讲传统,学传统,激发大家继续革命的觉悟,教育党员学会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同不拿枪的敌人作战,教育党员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攻击,认真改造世界观。因此,解放二十多年来,不管阶级敌人耍弄什么花招,玩弄什么诡计,六连大队的党员和干部都能及时识破,把它一个个打垮,一个个击退。党员和干部的思想觉悟也在斗争中不断提高。
六连大队党支部在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过程中,反复教育党员发扬革命战争时期那么一种拚命精神,在继续革命的征途上不断为党和人民作出新贡献。
人们永远也不会忘记六连大队“牺牲五百保八千”的事迹。一九五九年冬,和乐公社的社员们在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伟大红旗的鼓舞下,决定在六连岭下修建一座水库。这个水库建成后,可解除九个大队、农场的八千多亩稻田的涝灾旱患。但是,六连大队不但不能受益,还要淹没五百亩(占全队农田半数)肥沃良田,迁移五个村庄。消息一传开,有的人议论这样“太吃亏”。
面对这种情况,党支部遵照毛主席关于“首先要使先锋队觉悟”的教导,召开了支部大会,组织全体党员学习毛主席关于“要提倡顾全大局”的伟大教导,回忆老一辈共产党员在革命战争年代的牺牲精神。在那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里,为了求得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解放,当时的六连党支部的共产党员,在白色恐怖面前前赴后继,英勇斗争。支部书记翁仲甫被捕后高唱着《国际歌》英勇就义。共产党员许昌朝,在一次战斗中被捕,敌人施尽毒刑,他宁死不屈,大义凛然,被凶残的敌人对着胸膛刺了十七刀。三十六名党员牺牲了三十名。毛主席的教导,先烈们的英雄事迹,使党员们的心情十分激动。他们说:“过去,革命先烈为了革命事业,不惜牺牲他们的宝贵生命;今天,我们为革命献出五百亩田算什么?只要我们党员带好头,干群一条心,一千亩田也可以重新开出来。”
在共产党员模范行动的带动下,全大队除立即投入让田迁房、开荒造田的战斗外,还主动派出三分之一的劳动力去支援公社的水库建设。
一九六○年,他们就开出了二百多亩水田和二百多亩坡地,种上了水稻和杂粮,并且获得了丰收。这一年,他们让田五百亩,但是上交给国家的征购粮并没有减少。他们说:“天大的困难我们自己克服,决不能影响国家征购任务。”
“让五百保八千”斗争的胜利,使六连大队的党员和贫下中农在思想领域里开拓了新天地。以后,他们办事情,想问题,都从大多数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顾全大局,把方便让给人家,困难留给自己,表现了高尚的共产主义精神。
为了教育党员群众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六连大队党支部委员会“一班人”首先带头保持革命战争年代干部“冲锋在前,退却在后”、“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光荣传统。
这几年来,上级有关部门在六连大队招工招生九名,支委同志从没有优先安排过自己的子女,而是按照政策,选送够条件的贫下中农子女。
对这一点,最初,有些同志并不真正理解。他们认为,一些老支委过去对革命作出了贡献,今天优先照顾他们的子女,没有什么可以非议的。党支部发现了这种思想情绪,立即组织大家学习毛主席关于“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的教导,引导大家回忆革命先烈大公无私、坚持无产阶级党性原则的事迹,批评那种“只想从执政党党员的地位
‘捞到’好处而不愿肩负为共产主义忘我工作的重担的人”的错误思想。通过教育,大家提高了觉悟,对这个问题有了正确认识。
在老一辈共产党员的影响和带动下,六连大队的年轻党员也努力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党支部副书记黎辉云是一九六八年初中毕业回乡的知识青年,经过三大革命运动的锻炼,一九七○年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后来,贫下中农又推荐他上了大学。黎辉云牢记毛主席的教导和先烈的遗志,大学毕业后又回到六连大队,立志在农村艰苦奋斗一辈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破除资产阶级法权思想。
六连大队的贫下中农至今还记得一九七三年九月遭受第十四号强台风袭击时,干部们奋不顾身地抢救社员的情景。那天傍晚,狂风骤至。党支部书记黄会文立即召开支委紧急会议,部署抗灾抢险的战斗。支委们连夜顶风冒雨分头赶到各个生产队,发动群众转移到村外。夜晚,风大路滑,行走十分困难。党支部副书记谢式炳摸黑滚爬,绕过五里长的山路,摔伤、划伤了三十多处,赶到第五生产队帮助群众安全转移。支委林国和赶到老贫农黄振月家时,看到屋顶上瓦片横飞,就奋不顾身地冲进去把黄振月背了出来。……风停了,支委们连夜赶回大队汇报:房屋倒了百分之七十,群众没有一个伤亡。可是,在这时,他们却发现:九名支委中有七人为抢救群众负了伤。
台风虽然给六连大队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却没有吓倒英雄的六连人民。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全体党员和贫下中农以大寨为榜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很快取得了“重建家园、恢复生产”的双胜利。一九七四年春节前,所有受灾社员都住上了新房,晚造也获得大丰收,超额完成了粮食征购任务,还多卖余粮十万斤。
今年以来,六连大队的全体共产党员和广大革命群众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认真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决心继续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坚持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把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进行到底,让革命的红旗高高飘扬,永远飘扬!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党的生活

  努力扩大共产主义思想的宣传
山东省寿光县道口公社双河大队党支部遵照毛主席关于“应该扩大共产主义思想的宣传”的教导,在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运动中,深入进行政治思想工作,大力宣传和扶植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新人新事,不断提高干部、社员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觉悟。
双河大队党支部在宣扬和扶植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新人新事的时候,不仅号召大家学习先进人物,为集体多做一些好事,而且引导大家学习先进人物的先进思想,以先进人物为榜样,认真看书学习,努力改造世界观,不断提高共产主义的思想觉悟。
老贫农王海青几年来坚持参加政治夜校学习。他学习了《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等毛主席著作之后,决心象张思德那样做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象白求恩那样做一个“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他当大队的积肥员,负责管理全大队八十多户社员的猪圈。除了积极做好本职工作以外,他每天还起早带晚,背起粪筐为集体义务拣粪或做其它农活。队里要给他记工分,他坚决不要,并说:我是为了革命,不是为了几个工分。干部社员亲切地称他是“一心为公的‘老积极’”。党支部在大力宣扬王海青的革命精神时,带领社员狠批“工分挂帅”、“物质刺激”等修正主义黑货,引导大家透过现象看本质,着重学习王海青一心为公的共产主义思想。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一个新人、一件新事的出现究竟靠的是什么”“怎样才能做一个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新人”的讨论,使大家进一步明确,任何先进人物的成长,都是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自觉地改造世界观的结果。从而提高了党内外群众学习革命理论,改造世界观的自觉性。
身教重于言教。为了有效地进行共产主义思想的宣传,双河大队党支部的七名委员,带头认真看书学习,自觉地破除资产阶级法权思想,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党内外群众。几年来,他们积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每年每人平均劳动三百天以上,没要队里一分补助工;外出开会、出差,没拿过队里一分补助费。一等残废军人、党支部书记孙效之,处处把方便让给群众,把困难留给自己。这个大队的八十多户人家一直分散居住在方圆十五华里的漫洼里。文化大革命以来,他们在发展集体生产的基础上,自力更生砌窑烧砖,集中盖了二百二十多间新房子。现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社员都搬到了新村,住上了新房,孙效之却仍然住在离村一里远的茅草屋。今年春天,大队决定给他盖房子,他听说城里的知识青年要到这里安家落户,便决定先为知识青年盖八间新房,把自己盖房的事又丢到了脑后。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党的生活

  按党的原则办事
  ——记共产党员周凤岩的二、三事
共产党员周凤岩,是河北省宣化钢铁公司龙烟铁矿的老工人。熟悉周凤岩的人,都知道他有一个犟“脾气”:凡事都要分个是非,毫不含糊。
一次,工人们超额完成了生产任务,矿上的一个领导,拨了一部分钱,想用它来鼓励一下工人的积极性。周凤岩拿到钱,心里寻思:我们做工作,国家已经给了报酬,为什么还要额外拿钱?咱是国家的主人,干的是革命,想的是为人类多作贡献,为什么某些领导偏偏要把咱当成金钱的奴隶?他越想越觉得这件事办得不对头,决心把钱退回去。当时,有的人说:“钱是领导发的,为什么要退?”周凤岩耐心解释说:“领导发的钱,也得看看发得对不对,不能嘴上批判‘物质刺激’,看到金钱又动了心。让咱往资本主义邪路上走,就是给座金山也不干!”
周凤岩想的不是为了多拿几个钱,而是一门心思扑在革命事业上。他到矿二十三年来,没有缺过一天勤,误过一次班,始终保持着旺盛的革命斗志,兢兢业业地为党工作。
周凤岩在事关路线的大是大非问题上,毫不含糊,坚持按党的原则办事;在日常生活中,同样坚持做到丁是丁,卯是卯,不给资产阶级的思想侵蚀留下可乘之机。
有个工厂请周凤岩作报告,并为他准备了丰盛的饭菜。他想:这饭菜的钱是人民群众的,自己决不能因为做了一点工作就心安理得地多吃多占人民群众的东西。他坚持到食堂和工人一道排队买饭吃。他的老伴帮助学校盖房子,要用一副手套。她想到碴场的手套归周凤岩管,就想要一副戴。老周说:“矿山的一草一木都是国家的,咱只能学燕子垒窝,一点一滴地建设这个家,决不能象耗子那样,今天啃一点,明天啃一点,破坏这个家。”第二天,他从商店给老伴买了一副手套。
周凤岩对革命的后一代也严格要求,从不马虎。一天傍晚,周凤岩的大儿子高高兴兴地跑回家,说:“爸爸,看电影吧,今晚我把门,不用买票!”老周严肃地说:“咱可不能干那损公利己的事,你把门也得买票!”大孩子见他没有去看电影的意思,便拉着弟弟往外跑。周凤岩忙把他们叫回来,给了大孩子五角钱,说:“给你弟弟买张票。今后一定要注意,办事要公对公,不要拉拉扯扯,沾染上资产阶级的坏思想。”
周凤岩能坚持凡事分个是非,是他刻苦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不断提高路线斗争觉悟的结果。二十多年来,他克服文化低等困难,坚持认真看书学习,并联系实际写了三十多万字的读书笔记。在看书学习的过程中,他明白了许多革命道理,开阔了眼界,认清了自己的工作和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目标的关系,懂得了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既然还存在着阶级和阶级斗争,那就应该遇事多分析、多琢磨。比如有人说:“请客送礼,人之常情,无可非议。”周凤岩联系这种说法,认真读书,进行分析,认识到,所谓“人之常情”,是资产阶级“人性论”的一种反映。阶级敌人往往用它来拉拢腐蚀我们。一些私心重的人,也利用它来同我们拉拉扯扯,达到图谋个人私利的目的。于是他带头对“请客送礼”这种资产阶级的庸俗作风进行批判,有效地抵制了资产阶级思想的腐蚀。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这里介绍的是沈阳部队炮兵几位师、团领导干部,以普通党员身分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参加党的生活会的故事。
党员经常向党组织汇报思想,按时参加组织生活,是我们党的传统的制度。它有助于党员增强党的观念,接受党组织的监督,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党龄长短,都应该坚持党的这一优良传统。 ——编者
  自觉坚持 一丝不苟
一天,政治部党支部副书记张志新,接到一封从某医院寄来的信。他看了一下信封上那几行熟悉的笔迹,就知道是跟随部队野营训练的政治部副主任郅顺义写的。他急忙拆开一看,原来是一封思想汇报信。
郅顺义同志在政治部里,先后编在三个党小组里过组织生活。不论党小组长是谁,他都以普通党员的身分,自觉地汇报自己的工作、学习和思想情况。这次,他跟随部队野营训练,白天和战士们一起行军,夜间还去查铺查哨,几天的劳累和风寒,使他患了感冒,气管炎越来越重。大家把他送进了医院。在医院里,他象打仗离开激战的前沿阵地一样难过。高烧一退,就拿起笔来,向党支部写思想汇报信。
张志新看完汇报信,不禁回忆起十几天前,郅顺义向党小组长汇报的那桩事情。
那是部队野营训练出发的前一天,领导上派郅顺义去农场检查工作。为了既完成党委交给的任务,又不耽误参加野营训练,郅顺义这天坐火车往返十几个小时,走了十多里路,中间还开了一个座谈会,第二天凌晨三点多钟,才赶回营房。郅顺义回到家里顾不得休息,很快做好了出发前的一切准备。这时,他想到,应该向党小组长汇报一下自己前段的思想情况,同时再看看党小组长对参加野营训练还有什么要求。他急忙来到宿舍,叫醒了党小组长。党小组长看到一天一夜没有休息的郅顺义,利用出发前的一点时间来汇报思想,很受感动,就仔细地听了他的汇报,并提出了几点具体要求。郅顺义汇报完,便和部队一起,迎着黎明的曙光,踏上了千里野营的征途。


第3版()
专栏:

  党内不分战士和首长
司令部第三党小组,正在改选小组长。
“我选张继伦同志担任党小组长。”说话的是参谋长刘凤彩。张继伦听了一怔,说:“我可不行,我是个战士,怎么能管首长呢?”刘凤彩十分严肃地说:“在党内我们都是同志,不能有战士和首长之分。”
过了些日子,刘凤彩找张继伦汇报思想。开始,张继伦有点不好意思,但看到刘凤彩态度诚恳认真,就仔细地听取了汇报。刘凤彩走后,小张心里翻腾起来:刘凤彩是部队党委常委,又是直属机关党委书记,可他毫不特殊,严格遵守党的纪律,这是他自觉破除等级观念的具体表现,我一定不辜负大家的委托,做好党小组工作。
有段时间,部队训练工作比较忙,刘凤彩看书学习抓得不如以前紧了。张继伦就这个问题,对刘凤彩提出了批评意见。刘凤彩虚心接受了党小组长的意见。以后,他在繁忙的训练工作中,挤时间看书学习,坚持用革命理论指导军事训练,还认真做了读书笔记。


第3版()
专栏:

  一次不寻常的思想汇报
在团直机关的党小组会议上,党小组长李效福代替副团长汪一新,向参加会议的同志作了思想汇报。
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这天上午李效福通知在四连蹲点的汪一新同志下午参加党小组会。汪一新接到通知后,正巧四连指导员也告诉他,连队党支部下午要开个重要会议,请他参加。汪一新想了一想,觉得为了掌握连队情况,还是应该参加连队党支部会议。于是,吃过午饭,他便大步流星地赶回机关,向党小组长请假。
小组长准假后,汪一新问李效福:“今天党内活动的内容是什么?”
“主要是汇报思想,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那我现在就汇报吧!”
“你有事已经请了假,下次再谈吧!”
“不,离下午上班还有一个多小时,请假是请假,思想汇报可不能免啊!”
说完,汪一新就向李效福谈了自己这段下连蹲点期间的思想情况,并托小组长代他向党小组汇报一下,征求同志们对他的批评意见。
党小组的同志们听了汪一新这段不寻常的思想汇报,很受教育,都说,汪一新这种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克服特权思想的精神值得学习。
 本报通讯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