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7月8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一些非洲国家的电台和报刊发表评论
  欢呼佛得角群岛人民武装斗争的重大胜利
新华社一九七五年七月七日讯 一些非洲国家的电台和报刊连日来纷纷发表文章,欢呼佛得角群岛独立。
莫桑比克《新闻报》七月五日发表文章说:“佛得角群岛宣布独立是正在为反对外国统治和殖民主义斗争的各国人民在必由之路上取得的又一重大胜利。”
文章指出:“由于一个新的主权国家宣告成立,非洲解放事业又前进了一步。种族主义的最后堡垒更加孤立。”
几内亚科纳克里电台七月四日发表评论,欢呼几内亚(比绍)和佛得角群岛人民经过十年武装斗争推翻了葡萄牙殖民主义的长期统治而取得的胜利。评论指出:这是战斗的非洲的又一个胜利。
评论在回顾武装斗争的历史时指出,几内亚(比绍)和佛得角群岛人民懂得,帝国主义在人民内部制造混乱和分裂以便掠夺非洲人民的财富的活动是绝不会停止的,因此,非洲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反对帝国主义势力。
坦桑尼亚《每日新闻》七月六日发表社论说:“佛得角群岛的独立是武装斗争的结果。”社论指出,佛得角群岛和安哥拉、莫桑比克一起使敌人的力量崩溃,迫使葡萄牙殖民主义者投降。
社论说:“不管一个民族多么小,多么贫困和多么弱,假如不承认它们的自由,使它们遭受压迫、蒙受剥削的耻辱,那么,它们将永远战斗”。
毛里塔尼亚《人民报》七月五日发表社论说:“佛得角群岛在经受了五个世纪的殖民统治后获得独立。这是顽固的殖民主义者的失败,从而也是我们大陆解放进程的一个重要日子。这个事件表明,不论采用拖延或其他种种阴谋都不能阻挡不可扭转的历史潮流。”
社论指出:佛得角群岛的解放是对南非和罗得西亚种族主义者的一个警告:想阻挡历史的车轮,那是痴心妄想。


第5版()
专栏:

  阿尔巴尼亚《人民之声报》发表社论
  热烈祝贺阿中人民革命友谊新发展
新华社地拉那一九七五年七月六日电 阿尔巴尼亚《人民之声报》七月五日就阿中两国签订中国向阿尔巴尼亚提供长期无息贷款等协定和中国向阿尔巴尼亚提供成套项目等议定书发表社论,热烈祝贺阿中两国人民之间的革命友谊的新发展。
社论说:“这些协定的签署是我们两国人民、两党和两个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兄弟般的牢不可破的友谊的新体现。”
社论说:“由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委员、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阿·查尔查尼率领的阿尔巴尼亚政府经济代表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受到的热情和诚挚的接待,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同志的会见,代表团在所有访问单位同工人、公社社员、学生和教师所进行的热情和诚挚的谈话,这些都是我们两国人民、两党和两国之间的革命友谊和密切合作的又一证明。”
社论指出,阿中两国人民的友谊是永恒的友谊。“这种友谊和团结是建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基础上的,是由我们两党和亲爱的领袖恩维尔·霍查同志和毛泽东主席缔造的。”
社论在高度评价阿中两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取得的伟大胜利后说:“伟大的人民中国为各国人民的自由和独立,为反对美帝国主义、苏联社会帝国主义和国际反动派而进行的坚决斗争,进一步提高了它的国际威望。我国人民及其劳动党正在国内和国际范围内坚决地进行着一场激烈的阶级斗争,反对国内外敌人的讹诈、险恶计划和阴谋诡计,同伟大的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站在反帝反修的同一条战壕里,为爱好自由的各国人民的正义事业,为社会主义和革命的胜利做出自己的贡献。”
社论最后说:“这些协定,再次表达了我们兄弟的两国人民团结在一起,战斗在一起,胜利在一起,为把反对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的斗争事业永远推向前进,为在两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夺取新的更大的胜利,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胜利怀有的意志和愿望。”


第5版()
专栏:

  结束对我国的正式访问后
  泰王国总理克立·巴莫回到曼谷
新华社一九七五年七月七日讯 曼谷消息:泰王国总理蒙拉差翁·克立·巴莫在结束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正式访问之后,于七月六日乘专机回到泰国首都曼谷。
克立·巴莫总理和他的随行人员在曼谷机场受到数千人的热烈欢迎。
到机场欢迎克立总理及其随行人员的有:泰国众议院议长巴实·干乍那越、副总理巴曼·阿滴列山、陆军总司令吉·西瓦拉和其他高级军政官员。
克立总理在机场向记者发表谈话说,他这次到中国访问是为了“恢复我们两国间的友谊”。他说,泰中两国共同签署的建交联合公报已奠定了两国关系的基础,今后两国政府将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相互尊重、开诚相待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联系。他说,他这次对中国的访问非常成功。
他还说:他的代表团在中国各地受到了“非常热烈的欢迎”,“中国人民对我们和泰国人民都非常友好。”
各国驻泰国的外交使节也到机场欢迎。


第5版()
专栏:

  罗马尼亚党和政府积极组织抗洪救灾
  全国军民响应齐奥塞斯库同志号召团结一致奋战洪水
新华社布加勒斯特一九七五年七月七日电 据罗马尼亚报纸报道,最近,罗马尼亚一些地区连日大雨成灾。
齐奥塞斯库总统七月三日发布总统命令,宣布罗马尼亚全国处于紧急状态,号召全国人民动员起来,积极投入抗洪救灾斗争。齐奥塞斯库总统并于当日乘直升飞机亲自前往受灾地区视察。
罗马尼亚共产党中央政治执行委员会七月三日和六日连续举行会议,专门讨论有关抗洪救灾措施。三日的会议决定责成各受灾县的党政机构动员一切人力和物力加固和构筑防护堤,疏散人员和牲畜,保护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并采取紧急措施,尽快地恢复交通和生产活动,动员一切力量排除农田积水,使农业上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罗共中央政治执行委员会决定成立抗洪特别指挥部,同时派政治执行委员会成员和政府各部及中央机关的领导干部到灾区去帮助尽快消除水灾所造成的后果。六日的会议赞扬了罗马尼亚军队、内务部部队、爱国卫队和有劳动能力的居民同洪水所进行的坚决斗争。会议决定在最短的时间内制定出一个全面计划,整治全国的河流,完善居民区和经济单位的供水系统,使渠道网系统化。会议还作出了若干决定,对当前的抗灾斗争作了进一步指示。
据报道,罗马尼亚一些地区在七月一日和二日连降大雨,河流水位猛烈上涨,大大地超过了危险线,几十个城市和乡村被水淹,公路、铁路、邮电网和供电网也遭到破坏,一些工厂的生产活动受到影响,给农业、交通运输、电讯以及有关地区的人民财产带来了很大损失。
目前,罗马尼亚人民正在罗马尼亚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展开抗洪救灾的斗争。
新华社布加勒斯特一九七五年七月七日电 据罗马尼亚通讯社报道,罗马尼亚全国军民,响应罗马尼亚共产党总书记尼·齐奥塞斯库同志的号召,团结一致,不怕困难,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投入了英勇的抗洪救灾斗争。
在锡比乌县梅迪亚什市,几千名劳动群众和爱国卫队战士在共产党员的带动下,不顾个人安危,冒雨在洪水里抢救国家财产,保护工业设备,疏散居民。
布泽乌县人民在驻军的协助下,连续同洪水奋战四十八小时,克服了重重困难,加固和加高了河堤,防止了洪水的进一步漫延,保住了许多重要的工农业设施。这个县的农业社社员挖沟修渠和使用抽水机排水,奋力保护二万二千公顷的庄稼。
罗马尼亚的工人阶级积极地投入了这场抗洪救灾斗争。铁路工人连续奋战四十八小时,使布加勒斯特通往全国重要地区的一些铁路干线重新通车。穆列什县的工人阶级同洪水搏斗,迅速修复被洪水损坏的机器设备,使遭到水淹的一些工厂和经济单位重新投入生产。
罗马尼亚武装部队在这严重的时刻,同灾区的工人、社员、爱国卫队战士紧密团结,并肩战斗,哪里最危急就出现在哪里,为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由一千八百名武装部队战士和一千名当地居民组成的抗洪大军,在伊尔福夫县布夫特亚地区冒着大雨运来防洪材料,及时地加高了堤坝,避免了湖水泛滥的险情。军用直升飞机还飞往灾区,抢救受灾的群众。
罗马尼亚全国人民在罗马尼亚共产党领导下,在抗洪救灾中团结得象一个人一样。没有受灾的地区把食物、饮水、药品源源不断送往灾区,而且派出大批人员到灾区参加抗洪斗争。在罗共中央政治执行委员会发出抗洪救灾的号召后,布加勒斯特有数千名劳动群众连夜奔赴伊尔福夫县克雷维迪亚湖抗洪前线,同当地军民一起,保住了湖堤。没有受到洪水侵害的克卢日—纳波卡机械厂派出大批工人和技术人员到遭到水淹的图尔达市的工厂,帮助那里的阶级兄弟迅速恢复生产。


第5版()
专栏:

  佛得角群岛共和国总统佩雷拉接见我驻几内亚(比绍)使馆临时代办
新华社佛得角普拉亚一九七五年七月七日电 佛得角群岛共和国总统阿里斯蒂德·佩雷拉七月六日在这里接见了中国驻几内亚(比绍)大使馆临时代办李振海和由王训生率领的新华社记者组,并且同他们进行了友好的谈话。
李振海临时代办和中国记者组是应几内亚和佛得角非洲独立党的邀请,最近到这里参加佛得角群岛的独立庆典的。


第5版()
专栏:

  第四届金沙萨国际博览会闭幕
  中国馆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据新华社金沙萨一九七五年七月六日电 第四届金沙萨国际博览会经过两周的展出后,于七月六日下午闭幕。
扎伊尔共和国总统蒙博托主持了闭幕式。
有将近四十国参加的本届金沙萨国际博览会取得了成功。
博览会中的中国馆受到了人们的热烈欢迎。
观众赞扬中国人民在毛泽东主席领导下,发扬自力更生精神在经济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许多观众对展出的“大庆”和“大寨”的模型表现了极大兴趣。
在展出期间,中国馆还放映了《扎伊尔贵宾访问中国》、《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等中国影片,受到了观众的赞赏。


第5版()
专栏:

  我化学工作者代表团离西德回国
新华社波恩一九七五年七月四日电 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革委会副主任陈本明为团长的中国科学院化学工作者代表团一行八人七月四日结束了在西德的四周访问后乘飞机回国。
中国科学院化学工作者代表团是应西德马克斯·普兰克协会的邀请前来进行友好访问和从事学术考察的。在访问期间,代表团参观了马克斯·普兰克协会所属学术机构以及一些大学和工厂等。
西德马克斯·普兰克协会主席罗·吕斯特和西德联邦研究和技术部司长沙伊德曼会见了中国代表团。
代表团在汉堡大学还作了两个学术报告。他们所到之处,受到了西德科学工作者和朋友们的友好接待和热情欢迎。


第5版()
专栏:普拉亚通讯

  欢腾的佛得角群岛
生气勃勃的非洲喜讯频传,继非洲东部濒临印度洋的莫桑比克独立之后,非洲西部位于大西洋中的佛得角群岛又于七月五日宣告正式独立,从而结束长达近五个世纪的葡萄牙殖民统治。
在佛得角群岛独立前夕,新华社记者组从非洲东部莫桑比克的首都洛伦索马贵斯,横越非洲大陆,来到非洲西部的佛得角群岛首都普拉亚。佛得角群岛是被大西洋海水淹没的火山区的突出部分,由十多个大小岛屿组成。圣地亚哥岛是全群岛中最大的岛屿,首都普拉亚就位于这个岛的东南部。
佛得角群岛,象非洲的其它一些地区一样,曾长期遭受外国殖民主义的黑暗统治。从一四六二年开始,葡萄牙殖民主义者就入侵佛得角群岛。一四九五年,这个群岛便沦为葡萄牙殖民地。为了摆脱殖民主义所带来的深重苦难和屈辱生活,为了争取民族独立,佛得角群岛人民进行了长期的反对葡萄牙殖民统治、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在几内亚(比绍)人民经过长期武装斗争赢得独立后,一九七四年十二月十九日,几内亚和佛得角非洲独立党同葡萄牙政府达成协议,规定佛得角群岛于一九七五年七月五日正式独立。这个光荣的日子终于来到了!佛得角群岛共和国的诞生是佛得角群岛人民的重大胜利,是非洲人民团结战斗的又一新成果,是整个非洲正在站起来的生动体现。
在独立的日子里,佛得角群岛笼罩着一片喜庆与欢乐的气氛。无论在只有三十五平方公里的最小岛屿圣卢西亚岛,还是在近一千平方公里的最大岛屿圣地亚哥岛,人们都在紧张地为独立庆典作准备工作。首都普拉亚一面临海,三面环山,公路依着山势起伏盘旋,别具一番山城景色。这个山城为了迎接独立这个光辉的日子,所有建筑物都粉刷一新。红色、绿色的墙壁与碧波万顷的海水交相辉映。
在近五百年的殖民统治中,佛得角群岛的天是黑沉沉的天。群岛的人民哪有欢笑,哪有歌声!国家的独立,给他们带来胜利的喜悦。在普拉亚,一群民间艺人,冒着烈日,在大街上载歌载舞。青年学生在公园彩排文艺节目。入夜,全市灯火辉煌,汽笛长鸣,欢呼声、歌声冲上云霄。人们拥向广场、公园,尽情歌舞。主要的大街上挂着无数横幅标语,上面写着:“团结、斗争,我们必胜”,“非洲团结万岁”,“同斗争中的全世界人民保持战斗团结”。
佛得角人民热爱独立,也珍惜独立。他们懂得:赢得独立要付出代价,而保卫独立的任务更为艰巨。在广场上,佛得角武装力量的一名军官和两名战士热情地和我们交谈。那位军官说:“明天,葡萄牙殖民军将卷起铺盖离开这里。我们获得了独立。今后我们军人的职责就是保卫我们国家的独立。”我们在路上还遇到了当地的一家报纸的摄影记者。他对我们说:“我们遭受了五百年的殖民统治,受尽了压迫。独立后,我们将满怀豪情地建设自己的新生国家。我们有信心,而且要加倍努力,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好。虽然我们面临旱灾,但我们一定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自然灾害。”
佛得角群岛是个农业国,百分之八十的人民从事农业生产。葡萄牙殖民主义对佛得角农民敲诈勒索,使他们过着十分贫困的生活。殖民当局曾经把农民的贫困归罪于旱灾。最近,几内亚和佛得角非洲独立党发表的一份材料指出,人民贫困的根源在于殖民主义的统治。这份材料揭示了问题的实质:殖民主义统治是祸根;清除了殖民主义势力,依靠自力更生,团结一致,佛得角人民一定能够克服自然灾害,把国家建设起来。
记者组是首批来到佛得角群岛的中国客人。我们一踏上佛得角的国土,时时处处都感到佛得角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中佛两国人民虽然远隔万水千山,但我们在这里感到两国人民间的友谊如此亲密,仿佛是近邻一般。热情友好的佛得角人民渴望更多地了解中国,对中国人民并不陌生。无论我们在那里出现,总会遇到不少佛得角朋友主动地向我们招手微笑,同我们热烈握手。不少人还表示了对中国人民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敬意。一位汽车司机深情地对我们说:“我从未见到过中国人,但是我知道中国。我看过中国电影,知道佛中人民有过共同的遭遇。佛中人民是战友。”不少老年人还向我们激动地叙述这个岛国的经历和变化,愤怒控诉殖民主义的压迫和掠夺。一位老医务工作者说:“过去非洲人民都遭受过殖民主义压迫,进行过共同的斗争。今天我们都属于第三世界,我们将继续战斗在一起,反对共同的敌人。”一位中年工人情深谊长地对我们说:“在殖民主义统治下,中国战友无法到我们这里来作客。现在我们独立了,你们来到这里,我们很高兴。我们衷心希望你们多住些日子,尽可能地了解我国的情况,为进一步加深两国人民的友谊作出贡献。”
记者组刚刚来到佛得角群岛不久,和这里的人民相处的时间还不长,但是我们已经深深感受到,佛得角群岛人民是勤劳勇敢的人民,他们在反帝反殖、维护国家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斗争中,必将取得新的胜利。新华社记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