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7月31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哨兵·尖兵·轻骑兵
——江苏常熟县东张公社十二大队开展讲革命故事活动的故事
支部书记上讲台
正当“三夏”大忙刚要结束,棉田管理全面开始的时候,东张公社十二大队党支部书记周金荣召集各生产队干部和骨干开会。会议开头,老周一不讲夏收夏种进度,二不讲棉苗田间管理,三不讲当前生产安排,却讲了一段革命故事《学理论》。故事热情赞扬江苏邳县邢楼公社优秀知识青年、共产党员王安民对学习理论孜孜不倦、对工作任劳任怨的革命精神。故事刚讲完,场上就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开了。大家表示要以王安民同志为榜样,学好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团结一致,把革命和生产促上去。人们都称赞老周的故事讲得好,讲得及时,却不知道这还是两天前,他利用大忙告一段落的间隙,在理发的时候,一边看报,一边思索,连夜编出来的。
一个党支部书记,为啥这样积极编讲革命故事呢?周金荣认为,革命故事是宣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用无产阶级思想战胜资产阶级思想的一个有力武器,是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的一个战斗工具。如果只抓锄头,不抓人头,资本主义就会抬头,生产就会走到邪路上去。因此,他多年来十分重视在大队开展讲革命故事活动,而且自己积极带头讲,充分发挥革命故事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战斗作用。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发表以后,老周一直在想,如何和社员群众一起把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搞清楚?怎么才能让群众了解对资产阶级法权要加以限制?为啥小生产会产生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为啥工人阶级一部分、党员一部分也会产生新的资产阶级分子?不搞清楚这些问题,又怎么能把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落实到基层呢?
为了帮助社员学好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党支部有目的的组织讲革命故事,做到讲一个革命故事,宣传一个革命观点。老周讲得最多的,是《五箱蜜蜂》。这个故事表扬了一个青年干部敢于坚持原则,批判一个基层干部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行为。这个故事,他不仅在大队讲,生产队讲,到公社开会时也讲。正当大家深入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时候,这个故事帮助人们认识到干部利用职权谋取私利,是挖社会主义墙脚,肥了少数人,如果发展下去,就会产生新的资产阶级分子。
人们说老周抓紧一切机会讲革命故事,这话不假。一次,他参加县委召开的农业学大寨会议,在回去的轮船上,讲了一个《紧急集合》的革命故事。老周讲得有声有色,大家听得聚精会神。轮船在碧波荡漾的白茆塘里破浪前进,一站一站停靠,干部们一批一批上岸,走在路上,大家还在想着老周讲的故事。
故事员的战斗风貌
东方未亮,镇上茶馆里已经坐满了人。江南水乡一些上了年岁的社员有个习惯,清晨上工之前,到茶馆花几分钱喝杯浓茶。这时,门口走进来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小伙子,他刚一露面,大家便高兴地说:“小永兴又来讲故事了!”只见小伙子把菜篮朝边上一放,含笑走到当中,茶馆里马上寂静无声。他润了润嗓子就开了腔:“今天我继续讲革命样板戏故事《杜鹃山》第二段……”。
这小永兴,是十二大队第六生产队的故事员陈永兴。他是个贫农的后代,他家在旧社会有着一本血泪斑斑的家史。但小永兴在新社会生,在甜水里长,对旧社会的阶级仇恨感受不深,过去一段时间,用老贫农的话说,就是“思想不大上路”。自从上了政治夜校,他思想有了进步。去年初,生产队推选他当了革命故事员。当他第一次读革命故事《一块银元》时,就被故事内容感动得流下泪。他想:故事里那个贫农的儿子、解放军战士的悲惨家史和他在新社会的成长,同自己是多么的相似啊!为了讲好这个故事,他日夜刻苦练习,天不亮就在竹园里对着一丛竹子试讲,晚上,去讲给一位正在纺纱的六十多岁老贫农妈妈听。讲的人越讲越激动,听的人越听越感动,两人都禁不住热泪盈眶。临走时,老妈妈指着他点点头说:“小永兴,这回你的思想上路了!”这场故事虽然只有一个听众,这个听众的反应虽然只有一句话,却给小永兴多么大的教育和激励啊!一年多来,他配合批林批孔和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先后讲了三十多个革命故事,一百三十多场。
小永兴以革命故事中的英雄人物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有一次,他在突击抢收中,为了多装快运,咔嚓一声,把扁担压断了。这当儿,地头有个家伙阴阳怪气地说:“小永兴,你想学英雄,充好汉,把扁担也压断了,真是个戆大!”小永兴一听气味不对,就针锋相对地回答:“雷锋处处为人民,甘当革命的‘傻子’。为了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我也要做革命的‘戆大’。就是压断一千条扁担,我也心甘情愿!”不久前,他光荣地参加了共青团,贫下中农又推选他当了生产队副队长。他当了干部后,学习理论更加认真,讲革命故事更加有劲。从田头到会场,从场头到社员家里,从茶馆到船上,到处都能听到他那朝气蓬勃、热情洋溢的声音。
在十二大队,这样的故事员何止一个?七队的青年社员姚兴华,他讲完一个故事,总要问社员听懂没有,不懂就再讲一次,还不懂,再讲一次,直到社员听懂为止。五队的故事员、回乡知识青年顾雪英,不仅讲得好,还能编,群众称赞“这种知识青年真顶用”。革命故事员们既是学理论的骨干,又是生产能手,也是意识形态领域里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哨兵和尖兵!
一个新故事的诞生
哨兵,要心明眼亮,时刻注视阶级斗争的动向;尖兵,要机智勇猛,主动向敌人进攻。
二十一生产队的贫下中农,在学习革命理论时,联系本队的实际,分析阶级斗争的新动向、新特点。这时,有人提出:为啥近来有的队干部之间不够团结?这里面有什么文章?有人说:队里一个反革命分子的媳妇为啥这一阵特别忙,走东家,串西家,说张三,道李四,专说干部的坏话?大家感到这些怪事不会凭空而来,“木偶登台——幕后定有牵线人”。经过调查,终于揭发了本队那个反革命分子,暗中指使媳妇去拉拢一个刚过门的新娘子,利用她不了解本队情况的弱点,来挑拨生产队干部之间的关系,妄图达到打击干部、破坏生产的目的。这件事,擦亮了群众的眼睛,加深了大家对党的基本路线的理解,也增强了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自觉性。
话分两头。大队故事组的同志也正在利用业余时间,一面认真学习革命理论,一面联系本地斗争实际编写革命故事。他们从本大队群众学理论中涌现的许多新人新事,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听到二十一生产队的贫下中农通过学习革命理论,识破阶级敌人新阴谋的事迹,大家感到,这件事反映了贫下中农学理论以后出现的新面貌。他们又想到前不久五队也发生过坏人妄图挑动少数干部闹不团结的问题。这些事使他们认识到:无产阶级专政越是巩固,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越是隐蔽恶毒,这反映了阶级斗争的新动向、新特点。于是,经过深入采访,认真学习革命理论,学习革命样板戏的创作原则,又经过集体讨论,一个新的革命故事《理论新兵》诞生了。故事编成以后,又到群众中去试讲,征求意见,多次修改。这个故事塑造了一个农村女共产党员坚持学习革命理论,善于和敢于同阶级敌人作斗争的英雄形象,批判了刘少奇、林彪一伙的“阶级斗争熄灭论”,给大家树立了一个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英勇斗争的学习榜样。
二十一生产队的贫农女社员王保珍听了故事后说:“阶级敌人现在变换手法,躲在暗角里煽小扇子,刮阴风,放暗箭,手段更加隐蔽恶毒了!”妇女队长姚丽英接着说:“不管他们怎么隐蔽,只要我们象《理论新兵》那样,用革命理论的照妖镜,掌握阶级斗争的新特点,就能抓住狐狸尾巴!”
革命故事威力大
东张十二大队社员们称赞革命故事员行动快,活动方便,是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的轻骑兵。有一天,大队故事组为了配合理论学习,决定晚上举行一次故事会。就在傍晚前,突然刮风下雨,大队干部以为风大雨急,社员来不了,打算把故事会延期。可是,刚吃过晚饭,社员们都撑了伞,穿了胶鞋,从四面八方赶来,把大队礼堂挤得水泄不通,大家专心地听讲革命故事《大雨之前》。故事讲的是共产党员、妇女队长陈学勤,带头刻苦学习理论、自觉破除资产阶级法权观念的先进事迹,批判了“工分挂帅”的修正主义路线,歌颂了为革命种田的崇高思想。故事会结束后,大家又撑着雨伞,顶风冒雨回去,一路上还在三三两两地热烈议论。
第六生产队的青年木工许均良,听了故事《一只辣椒》和《翠竹向阳》以后,想想故事中那位刻苦学理论的老贫农,自觉地同旧的传统观念作斗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而自己却是“只看墨线,不看路线,只顾赚钱,不管为革命种田”。这样一对照,使他加深了对“小生产是经常地、每日每时地、自发地和大批地产生着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的理解。从此以后,他和木工组的同志一起,在党支部领导下,认真学习理论,自觉破除资产阶级法权思想,抵制资本主义倾向。为社员做木工时,不吃不拿,自备伙食,还将木工组的经济收入纳入集体轨道。他们说:“我们不走小生产的歪道,要走社会主义光明大道!”今年以来,全大队五十多个“五匠”热爱集体的风气更加浓厚了。
今年春天,大队有一百三十多个已订了婚的女青年,通过学理论,讲路线,听了革命故事《送礼的风波》、《一百只鸡蛋》,认清了封建礼教的枷锁,坚决起来回击旧思想、旧风俗。她们一起向党支部提出,“结婚不是做买卖,孔孟之道连根铲。”在党支部支持下,她们召开了一个破旧俗、立新风的大会,在大会上把过去受的彩礼全部退还给男方,同旧思想、旧风俗实行决裂。
原大队团支部副书记陆爱珠,与吴市公社十四大队的一个青年结婚。结婚那天,陆爱珠带了一套《毛泽东选集》、一把铁耙、一对畚箕、一根扁担,推着自行车,由大队文艺宣传队敲锣打鼓送到男家。这一行人来到吴市,田头塘边的群众都围上来看热闹。文艺宣传队的故事员看到这是宣传毛泽东思想的好机会,就拉开嗓门:“吴市十四大队的贫下中农和社员同志们,我们是东张十二大队来的,今朝本队陆爱珠同志到你们大队来结婚,为了庆贺,我们先向大家讲一个革命故事《一百只鸡蛋》。”顿时,村边摆开了破旧立新的战场。吴市的群众看到这番情景,喜笑颜开地说:“这种新事新办真好啊!我们贫下中农就是要做移风易俗的带头人!”
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


第5版()
专栏:

钢 钎 颂
北京永定机械厂 张宝申烈火里生,烈火里炼,千锤打来万锤锻,一身硬骨一身胆,搏烟斗火刃不卷。好钢钎,一诞生,风里火里去锻炼,一辈子,战斗在夺钢最前线。面对这,熊熊炉火千度热,何惧那,滚滚硝烟百丈焰,你呼啸着——冲锋!冲锋!你呐喊着——向前!向前!你和我们在一起,杀退右派的进攻,痛击修正主义路线的妖风,粉碎帝修反封锁的锁链,捣毁骗子的贼船……千次交锋,百次鏖战,你猛打猛冲,一往无前,锋刃闪闪永不卷,硬骨头本色永不变。钢花中,飞出多少火红的捷报,钢钎上,掠过多少时代的雷电,在熊熊烈火中,你把自己时刻磨练,任它雾障重重,任它烟云变幻,你为钢而生,为钢而战,为无产阶级铸造钢的江山,你挥舞着钢的手臂,向时代发出钢铁的誓言!学理论,促生产,东风吹得钢花艳,夺钢战斗流大汗,钢钎最知咱心愿。呼啦啦——挥舞着火的大旗,挺立在夺钢第一线。钢钎好呵,好钢钎,炼钢炉前摆战场,你是咱的好伙伴,为社会主义祖国绘新图,你是咱炼钢工手中笔一杆!


第5版()
专栏:

一生要在炉前过
唐山钢铁公司炼铁厂“三八”炉前班班长 田韶华钢铁姑娘奇志多,烈火炼就好气魄。喜听马达隆隆响,爱看铁水翻红波。挥舞钢钎描山河,炉前挺立唱赞歌。愿将青春献给党,一生要在炉前过


第5版()
专栏:

热情洋溢的赛诗会
我们来到山东威海市田村公社学习小靳庄的先进单位神道口大队。正巧,公社党委这天在这里召开学习小靳庄经验现场会。会场上,大家为那精采的文艺演出和激烈的球类表演赛连连喝采,但大家更感兴趣的是那热情洋溢的赛诗场面。只见大队党支部书记毕承洲第一个走上赛诗台,他总结自己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体会,高声朗诵道:世上无难事,只怕心不专,立下愚公移山志,农民也能攀登理论山。理论学得好,狠抓纲和线,天大的困难脚下踩,誓为人类多贡献。
毕承洲说出了广大贫下中农和社员群众的心里话。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发表后,他们举办各种类型学习班、政治夜校,认真读书,刻苦钻研,联系实际,注重应用,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过去,神道口大队是有名的“老大难”单位。学习不起劲,文化阵地上问题不少,有的人凑在一起,不是打扑克,就是说坏书,讲封建迷信故事。现在,每到晚上,从青年到六七十岁的老人,都踊跃参加各种文化活动。有的在夜校里学理论、学文化、学科学;有的在文艺宣传队排练节目,学唱革命样板戏;有的在写诗、作曲或画画。在赛诗会上,团支部书记戚道谨热情朗诵:明月一轮当空照,男女社员上夜校。学习理论讲路线,狠批孔孟和林彪。改天换地意志坚,力争上游干劲高,艰苦奋斗创大业,大寨红旗迎风飘。
写诗,已经成为神道口大队干部和广大社员群众经常性的活动。地头休息,大家念诗论画;夜晚,许多社员侧耳细听广播喇叭播送的自己创作的诗歌。他们边听边议。七十多岁的贫农老大娘陈风英赞扬说:“大伙写的诗,听起来带劲;我不识字,不会写诗,但我要象大伙诗里说的那样去干。”
诗歌表达了群众坚强的革命意志,鼓舞了大家的干劲,促进了革命团结和共产主义思想的发扬。今年“三夏”期间,菜园队打破常规,主动帮助二队割小麦。他们集体创作了一首诗,对二队的社员朗诵道:俺种菜,你种粮,都是一个大方向,为了江山万代红,携手并肩过“长江”!
天快要下雨了,二队克服困难,采取别的措施把小麦盖好,主动把大帆布送给四队盖小麦;四队主动把小麦脱粒机让给五队先用……就象社员们唱的:高山青松根连根,贫下中农心连心,永跟毛主席干革命,阶级情谊比海深。
在紧张的“三夏”战斗中,全大队写出了一百多首诗。在赛诗会上,年纪才十岁的谷祖芹也登台朗诵了自己的创作:太阳一出红满天,我拾麦穗在田间,心里想着过“长江”,脚踏麦垄走向前。
在神道口大队,挥笔写诗的有干部,有群众,有青年、壮年和小孩,也有五六十岁的老年人。五十四岁的夏树林,今春在带领妇女到果园搞人工授粉时,同妇女一起批判了孔孟之道,批判了轻视妇女的“果树开花时妇女不得进园”的旧习惯,她气愤地在园中作了这首诗:“三纲”和“五常”,剧毒如砒霜。狠把孔孟批,妇女要解放。
六十四岁的戚志仁,把多积肥、多打粮同支援世界革命联系在一起,在赛诗会上他高声朗诵:老社员,学理论,心明眼亮浑身劲,不怕苦,不怕累,积起粪堆比山高,夺取亩产超千斤。
去年冬天以来,这个大队共写出四百多首内容丰富、感情充沛的革命诗歌。他们用这些诗歌,抒发对毛主席和共产党无限热爱的思想感情,表达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而奋斗的坚强信心,批判了刘少奇、林彪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和反动没落阶级的意识形态孔孟之道,用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占领了农村的思想文化阵地。
本报通讯员


第5版()
专栏:

江西上高县泗溪公社良田大队业余文艺宣传队在水利工地演出。
 新华社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