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7月26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时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
——记“政策纪律模范连”遵纪爱民的先进事迹
人民解放军某部二连是一个具有遵纪爱民光荣传统的连队。一九四八年春天,二连和兄弟部队攻打临汾,带头冲进了阎锡山匪帮城防司令梁培璜的公馆。满屋子金银财宝,绫罗绸缎,亮闪闪的金条、金环丢了一地。二连的同志分文不取,寸丝不拿,原封不动地把它们交给了有关部门,空手进城,空手出城,获得了“政策纪律模范连”的光荣称号。
二连发扬遵纪爱民的光荣传统,走到哪里都是一个样。还是在战争年代,一个冬天的夜里,他们开到了江苏省阜宁县的小王庄。战士们怕惊醒了乡亲,就轻手轻脚挪了几把草,在屋檐下、路边上睡下了。老贫农裴大娘,早上一开门看见了亲人,赶忙把他们拉到屋里来,生火做饭,让他们暖暖身子吃顿热饭。可是几个战士怎么也不肯动筷子,却掏出腰里带的干馍啃了起来。裴大娘特地找来几个辣椒给他们开胃,好说歹说,总算收下了。临走的时候,他们硬是把钱塞到裴大娘的手里。这个故事至今还在小王庄流传着。
二十多年后,这支老部队又回来啦!二连正好住在当年的小王庄、今天的幸福二队旁边。二连的新一代还和当年的老八路一样,热情帮助群众做事,挑水扫地,样样都干。社员那个头发长了,不用叫,连队理发员就来了;群众那个生病了,不用请,连队卫生员就到了。贫农江同山身上长瘩背,卫生员周志挺一天三次上门,给他洗疮上药。一天晚上,下起了鹅毛大雪,江同山心想:“下这么大的雪,小周可不要来呀!”正想着,门吱呀一声,小周披着满身雪花,站在他跟前了。在小周的专心治疗下,江同山的瘩背很快就好了。为了贫下中农的健康,二连还帮着二队办起了合作医疗。他们进行野营训练,还抽空子,翻山越岭,采集中草药,洗净晒干,从几百里外背回来,送给合作医疗站。
二队紧靠东沟镇。过去有的人热心跑集市捞现钱,对集体生产不大关心。二连指导员谢德育领着几个战士,帮助生产队办起了政治夜校和八个联户学习班,送来了黑板、课桌,买来了书、本、笔,还派来了理论教员,和社员一块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通过政治学习,提高了社员群众的政治思想觉悟。不少人一心扑到了社会主义的集体生产上。
二队这一带是盐碱地,祖祖辈辈没种过水稻。一九七一年,社员们下决心打翻身仗,搞旱改水。二连知道二队种水稻有困难。战士们说:农业学大寨,大打翻身仗,关系到贫下中农的切身利益,我们也有一份责任。他们一合计,抽出几个从南方来的种稻有经验的战士,参加二队的旱改水工作。“双抢”的时候,正赶上连阴雨,又要抢收麦子,又要忙着插秧,人力拉不开。正巧,二连从七百里外的山区野营训练回来。百十个人背包一放,就跟着连长指导员呼呼拉拉开到秧田里,拔的拔,插的插。沙土地一放水就板结了,秧插不进去,指战员们就用手抠,好多人手都抠肿了,指甲盖也裂了,一声不吭。二连就是这样扎扎实实地干,一点一滴地帮,使二队头一年就获得亩产八百斤的好收成。
二连处处想着群众的利益。二队的猪种不够,二连连长就从连队挑了三头最好的猪崽送去;村南头的水闸坏了,副连长就带着几个战士来修;秧苗发黄了,全连不声不响把自己的四百多担粪肥挑去了。有一次,上面布置二连平整一个投弹训练场,为了不给群众添麻烦,他们就在自己菜地上划出一块。可是这块地靠近公路,来往行人多,不安全。贫下中农看了都说,二连帮我们开沟筑渠,造了那么多田,在我们的地里划一块训练场就是了。二连的同志说:地是集体的,我们不能要。争论到最后,二连的干部说,训练场土质好孬都一样,只要平整就行了。于是他们把好地让给二队,把训练场换到碱滩上。今年初,生产队要搞田园规划,二连那块菜地正好对统一规划有影响。他们赶忙找上门说:“农业学大寨是件大事,那块地你们就规划进去吧。”经过再三推让,二连还是把好地换成了“边脚地”。
有段时间,久旱无雨,二连的菜收成不好,就悄悄地吃咸菜。这情景被二队队长见到了。他回去和社员们一商议,下地摘了一千多斤嫩蚕豆,派了几个小青年,每人挑一担,趁二连外出训练,悄悄地倒在俱乐部里。为了这几担蚕豆,党支部给全连上了一次传统教育课。抗美援朝的时候,二连在一次阻击战中,干粮袋空了,又遇到了河水猛涨,连续两天断了炊。在这十分艰苦的时候,二连的同志宁愿把自己的裤带紧了又紧,也不让朝鲜人民知道,没有动用周围群众的一粒粮。通过回忆光荣的革命传统,同志们更加认识到,人民军队只有时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军民团结如一人,才能无往而不胜。当晚他们写了封感谢信,把蚕豆退还给了二队。社员们都感动地说:“二连真象当年的老八路!”
本报通讯员


第2版()
专栏:

发扬军民一致的光荣传统
人民解放军某团干部战士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密切了军民关系
人民解放军驻徐海地区某团党委,发扬我军军民一致的光荣传统,带领干部战士深入社队向贫下中农学习,深入田间助民劳动,军民团结战斗,进一步发展了革命和生产的大好形势。
这个团一直比较重视向人民群众学习,不断从人民群众中吸取丰富的政治营养。在迎接“八一”建军节的时候,团党委遵照毛主席关于“解放军学全国人民”的教导,要求所属连队认真执行“拥政爱民公约”,建立学人民的联系点。各连队还派出学习小组,深入驻地社队,走家串户,学习访问。侯山沃大队共青团总支副书记是一个回乡女知识青年,几年来,她坚持农村干革命,刻苦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写了十多万字的读书笔记,被评为徐州市先进典型。五连党支部对照她的先进事迹,找差距,破除在学理论中存在的松劲情绪,重新制定了学习规划。二营机枪连军马班先后两次登门拜访驻地生产大队的老饲养员侯大爷。侯大爷身残志不残,二十多年如一日,为集体精心养马喂牛,连年被评为先进生产者。军马班的同志联系老饲养员的先进事迹,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决心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养好军马。二营党委还请驻地生产大队党支部书记给全营同志做大好形势的报告。这个大队是徐州市郊区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单位,他们以党的基本路线为纲,以英雄的大寨贫下中农为榜样,战天斗地,治山治水,取得很大成就,粮食亩产由文化大革命前的四百多斤上升到一千二百多斤,有的生产队亩产高达一千六百多斤。现在,全大队家家有余粮,队队有储备。这个大队的大好形势,使二营广大干部战士深受鼓舞,大家决心学习贫下中农的革命精神,大力加强部队建设。
这个团的同志们在学人民的同时,大力开展助民劳动,进一步加强了军民团结。不久前,团党委正副书记带领党委“一班人”冒雨到二十里外的一个大队学习访问,参加劳动。在领导干部的带动下,各连队干部战士也挤出时间,走出营房,积极参加助民劳动。孟庄生产队抽水机坏了,眼看就要耽误插秧时间。为了不误农时,五连马上抽出八十多人冒雨支援生产队插秧。四连三排的同志听到这个消息后,放弃观看文工团的慰问演出,也立即赶去支援,帮助孟庄生产队按时完成了插秧任务。驻地有个生产队在水稻施化肥时劳力不足,团党委派出五个连队前去支援。六连、二机连和三营干部战士还利用星期天和业余时间,多次到徐州车站抢装抢卸,支援铁路运输。有的连队还派出理发组到学校或田间地头,为群众理发;医疗组送药上门,为群众防病治病;农具修理组深入社队检修农具。团的电影组和各连队的演唱组、幻灯组也纷纷深入驻地生产队,为贫下中农举行慰问演出,宣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受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和赞扬。
徐海地区人民历来有着拥军的光荣传统。当年,在淮海战役中,徐海地区广大人民群众冒着风雪严寒,不怕千难万险,积极为子弟兵送弹药,运军粮,抬担架,护伤员,带路送信,警戒放哨,铺路架桥,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如今,他们还象革命战争年代那样热爱人民子弟兵。最近,驻地党政领导同志前来营区,向干部战士介绍广大贫下中农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经验和当地农业学大寨的大好形势。驻地民兵主动配合部队,加强军民联防。生产队干部带领妇女,来到营区,争着为干部战士拆被褥,洗军衣。到处是一片军爱民,民拥军的动人景象。
本报通讯员


第2版()
专栏:

自觉维护地方党委一元化领导
人民解放军北京部队某团党委自觉尊重和维护地方党委的一元化领导,进一步增强了军政团结,为发展大好形势作出了贡献。
在革命战争年代,这个团的党委自觉尊重和维护地方党委的一元化领导,胜利完成了各项战斗任务。批林批孔以来,团党委经常组织部队学路线,忆传统,收集整理了本团发扬军政、军民团结传统的故事,发给全团学习,教育大家更好地发扬革命传统。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发表后,团党委进一步批判了林彪破坏党的领导和破坏军政团结的罪行,进一步认识到尊重和维护地方党委的一元化领导对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重要意义。因此,团党委在处理同地方党委的关系方面,更加自觉地把自己置于地方党委的统一领导之下,经常向地方党委汇报和请示有关的工作,主动征求地方党委对部队工作的意见。对于地方党委作出的决议,团党委密切配合,认真贯彻执行。今年春天,驻地发生严重旱情,县委号召全县学理论,抓路线,抗旱夺丰收。当时,县委考虑到部队训练任务很重,没有给他们分配任务,但团党委认为抗旱是全县当务之急,部队应当坚决响应地方党委的号召。团党委立即调整工作部署,抽调一千多名干部战士,二十多部汽车、马车、抽水机和拖拉机,开赴抗旱第一线。团修理所、卫生队也组成农机修理组和巡回医疗组,深入田间地头,边劳动,边修理农具、防病治病。二机连因营建施工白天抽不出时间,晚上赶到生产队同群众并肩抗旱,受到了县委领导和人民群众的热情赞扬。今年四月,县委指示进一步做好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工作。团党委接到通知后,主要领导成员带头把自己中学毕业的子女送到农村去插队落户。团党委定期派出群众工作组了解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情况,给他们送去马列著作和毛主席的著作以及学习辅导材料,协助地方党组织解决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在学习、生产、生活方面存在的问题。
这个团的党委还注意虚心向地方党委学习,接受地方党委和人民群众的批评监督。团党委经常邀请地方党委成员和先进人物来部队作报告,多次组织学习组、访问组,到地方党委领导机关和工矿企业、人民公社学习先进经验。每逢重大节日和部队外出执行任务,团党委成员还亲自带领群众工作组、纪律检查组,到地方领导机关和附近厂矿、商店、学校和人民公社,广泛征求意见,制定改进措施,既推动了部队建设,又促进了军政、军民团结。 (新华社)


第2版()
专栏:

藏北高原拥军歌
——记西藏赛龙区人民帮助解放军完成战备任务的事迹
今年四月,解放军某测绘部队来到藏北高原的班戈县赛龙区执行任务。广大藏族翻身农奴热情帮助解放军,谱写了一曲曲拥军凯歌。
探 路
四月二十五日上午,尼玛公社党委书记扎拉接到区委通知,明天金珠玛米(解放军)要到这里的牛姑山作业。从尼玛公社到牛姑山,峰高路陡,又有几十米宽的池恩熊曲河拦路,地形比较复杂。为了使金珠玛米的汽车能顺利通过这段山路和池恩熊曲河,扎拉决定自己提前去为金珠玛米探路。正当扎拉准备上路的时候,天气突然变了,狂风骤起,鹅毛大雪下了起来。扎拉顾不得吃午饭,急忙找到贫农社员央公,二人飞身上马向牛姑山奔去。
雪越下越大,风越刮越猛。不大功夫,皑皑白雪就填满了沟壑,覆盖了前进的道路。为了选好行军路线,他们跳下马来,一边顶风冒雪试探和观察道路,一边用石头做着标志。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搏斗,他们来到了池恩熊曲河边。河面上急流卷着冰块奔腾直下,发出一片轰鸣。要到牛姑山必须经过这条河。怎么办?扎拉和央公斩钉截铁地说:就是刀山火海,我们也要为亲人金珠玛米探出一条路来。他们脱下棉衣和鞋袜,跳到了刺骨的冰水里。飞滚的冰片划破了他们的双腿,刺骨的冰水冻僵了他们的手脚,他俩战胜重重困难,终于在下游五百多米的地方找到了一处水浅流缓的渡口。为了保证汽车的安全行驶,他们搬来石头,在天黑之前把路修好。回到家里,他们又绘制了一张行军路线图,连夜送到了金珠玛米手里。带 路一次,部队要到六十公里外的那穷公社秋热山作业。从驻地直接到秋热山,要经过四道冰河和那木错湖,汽车不能通过。他们决定绕道巴尔达区,计划三天完成任务。
赛龙区委秘书朗杰旺久得知了亲人解放军要绕道巴尔达区的消息时,心里暗自盘算着:从这里到秋热山如果能通汽车,一天就到,那该多好啊!想到这里,他想起供销社主任丁球经常从这一带到黑河取货,一定熟悉这一带的地形。他忘记了身体有病,急忙找到丁球了解情况。当他从丁球那里了解到那木错湖右侧有一条“漫水路”汽车可以通过时,十分高兴,连忙跑到部队驻地汇报了情况,并决定明天和丁球一起为部队带路。
第二天,朗杰旺久一大早就忍着病痛起来了。一路上,遇到险路他就跳下汽车指挥,过冰河他拄着木棍抢先探路,在过那木错湖时,他又跳下冰凉的湖水,引着汽车一步步前进。在朗杰旺久和丁球的帮助下,部队只用一天时间,就顺利地到达了秋热山。
找 “点”
在作业的最后阶段,部队要测绘日卡山附近的一个水准点。由于这个点埋石时间过久,周围明显的物不多,他们找了几趟都没找到。这个点如果找不到,就要重新进行布点和观测,既拖延了完成任务的时间,又会影响测绘质量和精度。怎么办呢?这件事给正在日卡山放牧的六十多岁的老阿爸达里卡知道了。他回到家里,对老伴和女儿说:金珠玛米为了建设新西藏,工作遇到了困难,咱们一定要帮助他们解决。
第二天天刚亮,达里卡领着老伴和女儿,扛着铁锹,带着糌粑,还准备好了酥油和大茶,冒着凛冽的寒风,来到金珠玛米找点的地方。三个人扒开枯草,挖开冻土,认真搜索。经过大半天的紧张战斗,他们终于在一个土坑内挖到了那个水准点,全家高兴得看了又看,摸了又摸,情不自禁地唱起歌来。
本报通讯员


第2版()
专栏:

解放军某部七连党支部,经常派出支农小组深入驻地农村,用毛泽东思想宣传群众、武装群众,进一步密切了军民关系。
 本报通讯员摄


第2版()
专栏:

河北省平山县下盘松大队党支部委员,“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和子弟兵一起学习《共产党宣言》。
《石家庄日报》供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