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7月18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时代精神和剧种特色
——谈地方戏曲移植革命样板戏中的唱腔改革问题
奚源
在毛主席革命文艺路线的指引下,地方戏曲移植革命样板戏取得了很大成绩。不仅移植的剧种繁多,而且在音乐唱腔的改革上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地方戏曲移植革命样板戏的一个重要问题,是音乐唱腔的改革问题。如何学习、运用革命样板戏的创作原则,努力做到时代精神与剧种特色的完美统一,加强音乐唱腔的表现力,塑造好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的音乐形象,这是地方戏曲音乐改革的关键。在这方面,不少剧种已经取得了一些经验,我们应当认真总结这些经验,把移植和普及革命样板戏的工作做得更好,推动地方戏曲的改革。
正确理解和处理时代精神与剧种特色的关系
地方戏曲移植革命样板戏,主要是以本剧种特有的音乐唱腔,塑造好革命样板戏中英雄人物的音乐形象。因此,必须发挥本剧种音乐的长处,把最具特色、最有表现力的音乐唱腔,集中用在主要英雄人物的塑造上。这样,才能充分展示英雄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气质,体现革命样板戏所表现的主题思想。我们从今年举行的前两批文艺调演中看到,不少剧种在这方面作出了可贵的努力。如新疆维吾尔歌剧《红灯记》的音乐创作,以维吾尔的传统音乐《十二木卡姆》为基础,从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形象出发,保持和发挥了《十二木卡姆》的音乐特色和表现手法,适当地吸取了其它艺术手段并溶合于自己的风格之中,成功地塑造了李玉和一家三代的音乐形象,既有较强的时代感,又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其它如豫剧、汉剧、秦腔、碗碗腔等移植剧目,在这方面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有一些地方戏曲移植剧目存在着音乐形象不够鲜明、剧种特色不强的缺点。因此,如何正确理解和处理时代精神和剧种特色的关系,在突出时代精神的前提下,如何更好地加强本剧种的特色,这是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每一个剧种之所以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而存在,是因为它具有自己的艺术特色和艺术风格,为某一地区广大群众所熟悉和喜爱。经过推陈出新,更好地发挥剧种的艺术特点,就能有力地表现革命的政治内容,收到良好的艺术效果。那种认为只要时代精神强,剧种特色差一些没有关系的看法是片面的。革命文艺都要努力做到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地方戏曲移植革命样板戏就要从根本上学习革命样板戏的经验,要努力把时代精神和剧种特色统一起来。是否充分体现出时代精神,这是音乐唱腔改革是否成功的首要问题。但丢掉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忽视一个剧种长期积累起来的剧种特色,那样表现时代精神也不可能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脱离了具体的、生动的艺术手段,也就不能生动、有力地塑造工农兵英雄人物的音乐形象。对于地方戏曲来说,表现时代精神不可能离开本剧种的艺术特色。时代精神和剧种特色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我们不能注意了一方面而忽略了另一方面。
毛主席教导我们:“新陈代谢是宇宙间普遍的永远不可抵抗的规律。”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地推陈出新的,戏曲艺术也不例外。保持和加强剧种特色,决不意味着要把旧的音乐唱腔无批判地不加改造地拿来到处套用。要表现我们伟大时代的时代精神,塑造无产阶级的英雄形象,必须推陈出新,对旧的音乐唱腔给以革命的改造,使之“变成革命的为人民服务的东西”。因此,我们鼓励和欢迎音乐工作者在唱腔设计中大胆创新。但这种创造革新,必须是在保持和发扬本剧种音乐特色的基础上的革新创造,而不是一说加强时代精神,一谈革新创造,就是要抛弃剧种特色,去“另起炉灶”。实践证明:凡是受到广大工农兵欢迎的唱腔,都是既较好地表现了英雄人物的思想感情和精神气质,又都具有浓厚的剧种特色。如参加这次调演的豫剧《红灯记》中李奶奶的《学你爹心红胆壮志如钢》和《血债还要血来偿》等唱段,根据革命样板戏内容的要求,对豫剧唱腔做了革命的改造,使之既铿锵有力、高昂挺拔,又刚中有柔、深沉稳健。再加上演员的处理,使这些唱段比较准确地表现了老一代革命者的革命气节和坚强的革命意志,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同时又保持了浓厚的豫剧唱腔的特色。
保持剧种特色,发挥本剧种音乐唱腔艺术的表现力
剧种特色,主要是由本剧种特有的音乐唱腔形成的。要保持本剧种在音乐唱腔上的特色,充分发挥其艺术的表现力,就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去认真调查研究本剧种的特色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它在历史上是如何发展变化的,以便从中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这样,我们在改革音乐唱腔的时候,就可以心中有数,减少盲目性。几年来,许多戏曲音乐工作者,已经开始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湖南花鼓戏剧团在移植《沙家浜》的过程中,对花鼓戏的音乐进行了历史的、全面的调查研究,找出了本剧种音乐发展变化的规律;武汉市汉剧院的同志们研究了本剧种唱腔和湖北(主要是武汉三镇)方言音调的关系;新疆歌剧团在移植《红灯记》的过程中,系统地分析研究了《十二木卡姆》的全部音乐,从中找出了它在音阶、调式、节奏、节拍等方面的特点及其特有的表现手法。经验证明:越是自觉地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本剧种的音乐唱腔进行科学的分析,地方戏曲移植革命样板戏的工作就会做得越好。
在对本剧种的音乐唱腔进行改革的过程中,要克服某些形而上学观点的影响。如西北地区的一些剧种,都有“欢音”与“苦音”之分。它们的产生与发展固然与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关,但它作为两种不同的音阶、调式体系和两种不同类型的唱腔形式,却完全可以根据表达革命内容的需要加以利用和改造,发挥其各自的特长,而不应简单地把“苦音”类唱腔只用于表现悲愤,表达其他感情则用“欢音”而不敢用“苦音”。今年参加调演的秦腔《红灯记》的某些唱段,在利用和改革“苦音”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如李铁梅的一些唱段和李玉和的某些唱段,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地方戏曲在移植革命样板戏中,对本剧种的一些艺术手段的处理一定要慎重,不能轻易地把某些艺术手段的表现力,限制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特别是对有特色的东西,要善于利用,勇于出新。我们要在党的“推陈出新”方针的指引下,调动本剧种一切可能利用的艺术手段,通过革新和改造,为塑造无产阶级英雄人物服务。
为了更好地塑造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的音乐形象,地方戏曲移植革命样板戏,要学习和吸收本剧种以外的一些因素,特别是学习革命样板戏在塑造英雄人物的音乐形象时的一些重要手段,如特性音调的贯串发展;有层次的成套唱腔的结构方法;大拖腔的运用,以及一些具体的板式结构等。这对增强地方剧种的音乐表现力是很有意义的。但在学习这些经验和运用这些方法时,一定要避免简单模仿京剧的做法,避免在曲调进行的高低和节奏、节拍上的模拟,要努力使这些吸收的因素溶于自己剧种的风格中去。在这方面,维吾尔歌剧《红灯记》的音乐创作就做得很好。他们在移植过程中,也吸收了一些京剧的表现手法,如高腔起板、紧拉慢唱、大段拖腔、快速垛板和散板等,但他们把这些手法都有机地溶化到《十二木卡姆》的音乐风格中去了,没有生硬模仿的痕迹。有些剧种在吸收这些表现手法时,还有不够自然的现象。这是应该注意继续解决的。
努力攻克男声唱腔关
在地方戏曲移植革命样板戏的工作中,男声唱腔的改革仍然是薄弱的一环,它直接影响了工农兵英雄人物的塑造。因此,男声唱腔的改革,是当前必须认真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在梆子系统和一些历史较短的地方戏中,都存在着男声唱腔较弱的问题。有的剧种(如越剧)过去根本没有男演员,当然就不可能有适合男声音区的男腔;有的剧种(如评剧)传统的男腔基本上只有个小生二六板,板式缺少变化,旋律较单调,表现力差;还有的剧种(如秦腔、晋剧、梆子等)过去是男女同腔同调,致使男演员声音嘶哑,或不得不用假声,在唱腔上与女腔无大区别,未形成独立的男腔体系。男腔必须改革,在移植革命样板戏的过程中,这个问题尖锐地提到日程上来了。
移植革命样板戏以来,不少剧种都普遍重视了男腔的改革,采取了种种措施,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效果。如参加今年调演的豫剧《红灯记》中李玉和的唱腔和演员的演唱,获得了观众的好评。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移植演出的《杜鹃山》,对男腔的创新也下了很大功夫。如为雷刚设计的唱腔,广泛吸收了本剧种的老生腔,又保留了花脸腔的一些特点,增强了表现力;在解决男声音区方面,有的唱段采取了“同调不同腔”的办法,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总之,许多剧种在改革男腔时,大胆进行尝试,如用降低调门、“同调异腔”的办法来解决男声音区问题;用吸收本剧种其他行当的唱腔和板式、引进新板式、增加大拖腔、改革唱法等,来丰富和增强男腔的表现力。这些都为解决男声唱腔问题,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但在采取这些做法时,也遇到一些新问题。如降调后和女腔接唱时连接得不自然;在同调中重新设计唱腔和引进新板式则可能离开剧种风格较远等。目前,从总的方面看,男声唱腔在一些地方戏曲中尚未得到根本的解决,主要问题仍是改革中发扬剧种特色不够,有的不适应男声音区,也有男演员的声音训练和演唱方法的问题,唱腔旋律没有什么特点,表现力较差等等。为了塑造好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的音乐形象,在男腔的改革上我们要知难而进,勇于实践,大胆创新,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攻克男声唱腔这一关,逐步建立起一套具有本剧种特色的、有利于更好地表现时代精神的男声唱腔体系来。


第3版()
专栏:

心里常想着无产阶级专政
秦皇岛市高建庄公社社员 王景林
我是一个业余革命故事员,讲革命故事已经有十三个年头了。学习了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重读《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我心里更加亮堂。
活生生的阶级斗争的事实告诉我们,对于无产阶级专政,阶级敌人怕得发抖,恨得咬牙,他们每时每刻都在梦想推翻它。为了达到这个罪恶目的,在思想文化领域中,他们往往利用封、资、修文艺,大造反革命舆论,为复辟资本主义鸣锣开道。
一九六二年,国际上掀起一股反华恶浪,国内阶级敌人也蠢蠢欲动,妄想乘机推翻无产阶级专政。在修正主义文艺黑线的控制下,封、资、修文艺黑货纷纷出笼。当时,我们大队的阶级敌人也大讲黑书、坏故事,宣扬反动的孔孟之道,鼓吹封建迷信和腐朽没落的地主资产阶级思想,毒害群众,腐蚀干部。大队党支部为了针锋相对地和阶级敌人作斗争,用无产阶级思想占领思想文化阵地,让我当了业余革命故事员。在党支部的领导和帮助下,我编讲了一些革命故事,宣传“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人与人的关系是阶级关系”的道理,揭穿阶级敌人的阴谋,提高了贫下中农的阶级斗争觉悟,长了贫下中农的志气。尽管我编的故事比较粗糙,讲得也不好,但由于有利于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贫下中农听了直拍手叫好,我也越编越讲越来劲儿。
一九六五年,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周扬窜到秦皇岛,在一次革命故事会上,他闭口不谈发挥革命故事的战斗作用,却大讲编写故事要有“趣味”等等,把写故事说得神乎其神。我一听,心里很不是滋味,照他这样要求,象我这样的“粗人”,根本就甭想编好故事,就泄了劲儿。党支部知道这个情况后,送给我一本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叫我好好学习,按毛主席的教导去做。毛主席指出:“要使文艺很好地成为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的武器,帮助人民同心同德地和敌人作斗争。”毛主席的《讲话》,字字句句象明灯,照亮了我的心,就好象大海行船有了罗盘。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周扬一伙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利用文艺复辟资本主义的罪恶用心被揭露了。这个反面教员的所作所为,进一步激发了我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编讲革命故事的自觉性,我决心永远以《讲话》为指南,当好业余革命故事员。
我是渔民,长年风里来,浪里去,四海为家。可是不论在白浪滚滚的船头上,还是在沙滩席铺的油灯下,只要稍有空隙,我就编讲革命故事。我从出海打鱼总要遇上风浪,联想到社会上的阶级斗争也不会止息,就编讲了革命故事《战风斗浪》。渔民们听了故事以后说:
“海上的风浪不会止,阶级敌人心不会死,我们必须不断提高阶级斗争、路线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觉悟,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把革命进行到底。”
学习了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我进一步认识到无产阶级专政不仅要镇压被推翻了的地主资产阶级的反抗,还要同资本主义自发势力和新生的资产阶级分子作斗争,我就编写了革命故事《旗帜鲜明》,说明必须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有的大队干部听了这个故事,受到启发,正确处理农、副业关系,决心向大寨学习,走大寨的道路。
我决心学好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以《讲话》为指针,认真学习革命样板戏的创作经验,充分利用革命故事这一文艺形式去占领思想文化阵地,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当一辈子业余革命故事员。


第3版()
专栏:

革命样板戏放新彩
——地方戏曲学习移植革命样板戏介绍
新疆歌剧团演出维吾尔歌剧《红灯记》。
广东省青年实验粤剧团演出粤剧《杜鹃山》。
陕西省戏曲剧院演出秦腔《红灯记》选场“痛说革命家史”。
陕西省戏曲剧院演出碗碗腔《红色娘子军》选场“常青指路”。
湖北省代表团汉剧队演出汉剧《红色娘子军》。
河南省代表团豫剧、曲剧演出队演出豫剧《红灯记》选场“刑场斗争”。(本版照片均为新华社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