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7月10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同传统的等级观念彻底决裂
  解放军某部助理员 程肇荣
最近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 专政的理论中,我体会到:要做一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誓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共产党员,就要努力改造世界观,自觉摆 脱等级观念这类资产阶级法权思想的束缚。
等级制度是阶级社会的产物。在原始公社中,人和人的关系是平等的。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有了剩余产品,出现了私有制,出现了阶级,人才分成各种等级。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都是等级森严的社会。奴隶主和封建地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制造了种种神话,把等级制度说成是天经地义的。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统治一切,权力的有无和大小,是由金钱来决定的。那些百万富翁、金融寡头拥有的资本最多,权力也最大,他们属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最高层;而一无所有的无产阶级则被剥夺了一切权力,处于最低层。资产阶级所宣扬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完全是骗人的鬼话。一切剥削阶级都是维护严格的等级制度的,都是极力宣扬等级观念的。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是一场伟大的斗争,是社会制度和人的相互关系的一场大变动”。但是,社会主义社会是从资本主义社会脱胎出来的,因此它不可避免地带有旧社会的痕迹。由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存在,由于资产阶级法权的存在,资产阶级法权思想无时无刻不在腐蚀和毒害我们。一个共产党员,对等级观念这类资产阶级法权思想,如果不保持清醒的头脑,主动地进行抵制和斗争,而是追求资产阶级等级特权这一套东西,发展下去,就会由人民的勤务员变成骑在人民头上的老爷。因此,我们要反修防修,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就要自觉摆脱等级观念这类资产阶级法权思想的束缚,全心全意为党为人民工作。
等级观念,是资产阶级法权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受这种思想严重影响和毒害的人,往往只能官不能民,只能上不能下。我们共产党人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摆脱资产阶级等级观念的束缚,做到能上能下,能“官”能民,党叫干啥就干啥。我入伍以后,当了十四年战士。上上下下变动过好几次职务:当过班长,代理过副排长,后来又当战士。前前后后到八个地方工作过,当过电工,干过瓦工,又当木工。一九六○年因为工作需要,党组织叫我脱下军装,改为工人,我愉快地服从了。后来,党组织又让我穿上军装,由工人改为战士。这一改,工资、待遇降低了不少。遇到这个问题,开始有点想不通。后来我想,红军在两万五千里长征的时候,爬雪山、过草地,吃树皮、草根,甚至献出生命,谁也不去想什么工资待遇。想一想革命战争年代,为了党的事业,为了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艰苦奋斗、英勇牺牲的先烈们,就感到自己只有为革命献出一切的义务,毫无计较个人私利的权利。到了一九六九年春,我服役已经是十四个年头了,有的老战士对我说:“老程啊!部队有四十岁的干部,可没有四十岁的兵,还是考虑一下去向吧!”听到这话,我考虑了好几天。看看和自己同时入伍的同志,早都成了领导干部,甚至比自己入伍晚的,年纪比自己小的同志,也成了自己的上级。比职务,自己差一大截子;比级别,比待遇,样样都不如别人。可是又一想,这种比法实际上是受了资产阶级唯利是图思想的毒害,说到底是个世界观问题。如果这样比,越比就越会涣散革命斗志,丢掉无产阶级的政治本色。共产党员要用共产主义的精神要求自己,要比的话,就应当和革命先烈比,和英雄模范比,比革命的干劲、革命的热情和革命的拚命精神。于是,我把比职务,比待遇,换成比工作,比干劲,比对革命的贡献。这样比,干起工作来,心情特别舒畅,浑身有用不完的劲。
我体会到,一个共产党员,在地位发生变化的时候,更要警惕资产阶级法权思想的侵蚀,永远不脱离群众,保持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因为,在我们无产阶级革命队伍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建立在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基础上的,而是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尽管有职务和分工的不同,但都是平等的同志式的关系,都是为人民服务。决不能因为当了干部,地位起了变化,就搞特殊,要照顾,官气十足,脱离群众。我们应当处理好领导和群众的关系,这是限制人们相互关系方面的资产阶级法权,是反修防修,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大事。一九六九年五月,党组织决定让我到营部当管理员。这天晚上,我怎么也睡不着。回忆旧社会的一笔笔血泪账,想想新社会的幸福生活,使我流下了热泪。我想,在旧社会,我连个名字都没有,因为我排行第五,地主家一直喊我“傻老五”。参军后,首长给我起了现在这个名字,象征着翻身幸福,参军光荣。这真是新旧社会两重天!是党把我这个过去给地主当放羊娃的苦孩子,培养成为一名革命战士。入伍十四年,我甘当普通一兵,党指向哪儿就奔向哪儿。今天,当了干部,更要按照毛主席关于“我们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的教导,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坚持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我给自己规定了三条:职务变,普通一兵的本色不能变;待遇变,艰苦奋斗的作风不能变;工作变,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不能变。到营部那天,我背着背包照直走到炊事班。通讯员专门为我准备了办公室,我说:“我不要单独房间,大家在哪里,哪里就是我的办公室。”坚持住在炊事班。以后,我一有时间,就帮助炊事员做饭,帮助通讯员送信,到生产组劳动,到猪圈搞卫生,坚持和战士同学习,同工作。一天,我和饲养员一起喂猪,被猪弄了一身粪,饲养员说:“管理员,你现在是干部了,要做的事情很多,这些事,你指点指点就行了。”我觉得,越是当了干部,越要把自己摆到普通战士的位置上,管的事越多,越要亲自带头干。官兵一致,军民一致,是我军的光荣传统,我们一定要发扬这个传统。虽然靠我一个人干不了多少事,可是和战士们经常在一起,能够防止“官气”的滋长。我对他说:“干部战士革命目标都一样,都是为人民服务,没有什么特殊。”战士们看我不摆架子,平时有什么心里话也都愿意和我说,工作中有什么困难愿意和我商量,我们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融洽。以后,党组织调我到机关工作,工作环境又起了变化。为了改造思想,保持普通一兵的本色,我把木工班当做联系群众的一个点,除了学习日在办公室参加集体学习外,就和木工班的战士们一起学习和工作。我想,不管职务怎么变,工作条件怎么变,我这两只手上的老茧可不能脱,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不能减。
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为我们反修防修,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指明了方向。限制资产阶级法权,批判资产阶级法权思想,发扬共产主义精神,是反修防修的一个重要内容。今后,我决心更加努力地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批判修正主义,自觉破除资产阶级法权思想,同传统的观念彻底决裂,树立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继续革命的大道上,永不歇脚,永远前进!


第2版()
专栏:

  无高不可攀
  凌亮
中国登山队一名女运动员和八名男运动员胜利地从北坡登上“地球之巅”,这个喜讯令人振奋。激动之余,不禁想起人们常说的“攀登理论山”的比喻,颇有感触:在向“理论山”的进军中,多么需要我们登山健儿那种“无高不可攀”的英雄气概啊!
“无高不可攀”,首先体现了不畏艰险,不惧困难,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珠峰北坡,气候恶劣,地形险峻,冰川纵横,曾被西方探险家称为“不可攀援的路线”、“死亡的路线”。可是,我们的登山健儿,胸有朝阳,“明知征途有艰险,越是艰险越向前”,终于登上了顶峰。这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知难而进,勇敢无畏的精神,鼓舞着我们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征途上奋勇前进。在当前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过程中,有的人遇到一些困难,就感叹地说:“理论上翻‘山’越‘岭’,难呀!”有这种遇难而退精神状态的同志,难道不应该从登山健儿的磅礴气魄中吸取勇气吗?马克思说过:“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为了搞清楚无产阶级专政的问题,我们要时刻牢记马克思的话,不要图省劲,去找什么“捷径”,须知那是什么也得不到的。
“无高不可攀”,还体现了一种永不满足、永远向上的革命热情。大自然的山,岭接岭,峰连峰,一峰更比一峰高。但是,中国登山队队员壮志凌云,偏要把红旗插上世界最高峰。他们登上一个高峰,再登上另一个新的高峰,眼睛朝着前面,脚印留在后面,真是“不到珠峰非好汉”,终于登临了地球最高处,领略了“无限风光”。可是,我们有的同志在攀登“理论山”的时候,登上了某个高度就自满自足,往后望着平地,得意于现有的那一点成就。自以为“学过了,想过了,能对付好一阵子了”,于是停止不前,不再奋力向上。其实,我们对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学习,不过是刚刚开始爬“坡”,“山”正高,“路”正长,要达到“光辉的顶点”,做到既精通又能应用,正确地解释和解决在三大革命运动中遇到的一些问题,需要下很大的决心,花很大的气力,费很长的时间。谁若有了一点成绩就满足起来,谁就不能继续前进。
“无高不可攀”的英雄气概,来源于崇高的革命理想。我们的登山健儿,正是怀着为伟大领袖毛主席争光,为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争光的崇高志气,抗严寒战冰雪,征服了世界最高峰。我们今天攀登“理论山”,目的是为了反修防修,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彻底埋葬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只要我们时刻望着这个崇高的目标,那么,就有了克服困难的强大动力,再艰险的“北坳”,再陡峭的“台阶”,也挡不住我们继续革命的步伐,我们一定能攀上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高峰。让我们以登山队队员为榜样,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征途上,艰苦奋斗,坚持不懈,翻“山”越“岭”,去迎接共产主义的灿烂明天!


第2版()
专栏:

  干部和群众之间是同志关系
  江苏扬中县长旺公社七大队第二生产队队长 沙巧英
学习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联系十几年来农村基层工作的实践,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个农村基层干部,要做好工作,当好人民的勤务员,就要不断批判资产阶级法权思想,做限制资产阶级法权的促进派。
社会主义社会是从旧社会脱胎而来的,在经济、道德、精神方面还带着旧社会的痕迹,不可避免地还存在资产阶级法权。等级观念、特权思想等,就是资产阶级法权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前,刘少奇、林彪一伙大肆宣扬资产阶级法权思想,妄图把我们的干部变成脱离群众、高高在上的精神贵族。我是一九五九年担任生产队长的。那时候,由于路线斗争的觉悟不高,我总以为自己是一队之长,是“管”社员的。因此,动不动就对社员发脾气。对社员中出现的问题不是说服,而是压服。结果是压而不服,群众对我的意见越来越大。由于大家心不齐,劲用不到一块,生产老是上不去,严重妨碍了集体经济的发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群众对我进行了批评、帮助。我反复学习了毛主席《为人民服务》等著作,总结了以往的教训,认识到:干部是人民的勤务员,不是骑在人民头上的老爷。干部与群众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同志关系。那种“管”社员的想法,实际上是剥削阶级等级观念的表现。这种思想发展下去,就会养成做官当老爷的恶习,把自己与群众对立起来。文化大革命后,群众又选我当队长,我就注意把自己放在群众之中,平等待人。对群众中出现的问题,不是以势压人,而是做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提高群众的思想觉悟。有两个女社员为了做家务经常迟到,我就主动和她们接近,边劳动,边谈心,宣传农业生产发展的大好形势,帮助她们树立为社会主义劳动的思想,安排好家务事。她们思想觉悟提高了,不仅不迟到,而且常常上工在人前,下工在人后,为社会主义努力工作。
以前,我总认为,生产队长天天同群众在一起,和泥土打交道,不会脱离劳动。可是,时间一长,指手划脚的时候多了,做轻工巧活的机会也多了,这样,渐渐就滋长了贪图安逸的思想。毛主席说:“干部通过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同劳动人民保持最广泛的、经常的、密切的联系。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一件带根本性的大事,它有助于克服官僚主义,防止修正主义和教条主义。”生产队长虽然是基层干部,但是,一旦沾染了剥削阶级好逸恶劳的坏思想,也会脱离劳动,脱离群众,成为资产阶级法权思想的俘虏。为了抵制资产阶级法权思想的腐蚀,我坚持和社员一起干。我虽然是个妇女,家务事多,但我从来没有因为做家务耽误集体生产劳动,每年出勤天数比一般男劳力还要多。在派工的时候,重活、难活、脏活,我都先给自己留一份。我们队里有个涵洞闸门,每到夏天,关一次都要下水一次,湿一次衣服。为了减轻管水员的负担,我就主动下水关涵洞闸门。有的社员说,水太大,你是女同志,不识水性,下去危险。我说,为了革命,为了集体,越是艰苦,越是危险的事,干部越是要带头去做。许多青年小伙子看到我这样做,都主动轮流协助管水员管好涵洞闸门。
在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运动中,我决心不断批判资产阶级法权思想,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当一辈子人民的勤务员。


第2版()
专栏:名词解释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施达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个人消费品是在从社会产品中扣除社会生产基金、后备基金、满足共同需要的社会消费基金等以后,以劳动为同一尺度进行分配的。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就是指社会上的每个劳动者尽其所能地从事社会劳动,社会则按照各人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分配消费品。这个原则,实现了“不劳动者不得食”的社会主义要求,否定了几千年来“劳者不获,获者不劳”的人剥削人的制度,为广大劳动人民带来了“按等量劳动领取等量产品”的平等权利。这是一个历史的进步。
但是,按劳分配不是共产主义的东西。它还不是人类社会最合理、最理想的分配原则。按劳分配通行的是商品交换中通行的同一原则,即一种形式的一定量的劳动可以和另一种形式的同量劳动相交换,“在这里平等的权利按照原则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法权”。因为按劳分配是按同一的尺度——劳动去分配消费品,表面上看好象很平等,但是不同劳动者的劳动能力有强有弱,技术熟练程度不同,因而每个人得到的劳动报酬是不同的,按家庭人口平均,各个家庭之间的差别更大,事实上是不平等的。体力好的比体力差的得的多,子女少的比子女多的生活得好。这种形式上的平等,事实上的不平等,正是资产阶级法权的实质。从这一点看,它跟旧社会没有多少差别。所以,列宁说:“就产品‘按劳动’分配这一点说,‘资产阶级法权’仍然占着统治地位。”
按劳分配原则虽然存在着局限性,但这在社会主义社会是不可避免的。因为社会主义社会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脱胎出来的,它不能不在各方面带着旧社会的痕迹。由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还没有高度发展,社会产品还没有达到极大的丰富,人们的思想觉悟还没有普遍提到共产主义水平,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只能是“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我们必须正确对待这个分配原则,既要看到它的历史必然性,又要看到它的局限性。对就产品“按劳动”分配这一点上仍然占着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法权,既要承认它,又要加以限制。在实行这个原则的时候,要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强调每个劳动者尽其所能地工作,批判“按酬付劳”的雇佣观念,限制实行按劳分配带来的消极作用。
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批判刘少奇、林彪一类鼓吹的“物质刺激”等修正主义谬论,吸取苏联修正主义头子在分配领域扩大资产阶级法权,把苏联演变为官僚垄断资本主义的教训,加强共产主义的思想教育,正确执行党的分配政策,提倡各尽所能为国家多做贡献,逐步为将来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分配原则创造物质的和精神的条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