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6月25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胜利凯歌
胜利油田工人业余文艺创作组
在浩瀚的渤海之滨,奔腾的黄河两岸,英雄的石油工人,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高举着大庆红旗,奋战十年,为祖国又拿下了一个大油田。当胜利油田建成的喜讯,伴随着万里东风,飞遍祖国大地的时候,它激荡着多少人的心弦,鼓舞着多少人的斗志!阵阵凯歌,滔滔油浪,把社会帝国主义先生们所谓“渤海湾地区开发石油最没有前途”的谬论,无情地冲下茫茫汪洋大海。 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四届人大的庄严号召,是响亮的进军号角,鼓舞着石油工人迈开更加雄健的步伐,谱写着一曲曲新的胜利凯歌。
正是在这个人心振奋的时候,石油战线上的一个标杆,“铁人式的英雄钻井队”——三二五二队,来到了一个新探区。
这天晚上,全队工人听完工人理论小组作的理论辅导,又听了指导员宣布的一件喜讯:油田会战指挥部决定在他们队试验一种新型号钻头。要求他们用这种新钻头打出钻井的新成绩,为快速拿下新油区作出新贡献。工人们听了,个个心里象燃起一团火,一散会就奔向井场。初春的夜晚,春风里夹着寒意,井场上却是灯光闪烁,一片沸腾。吊车的马达声,哨子声和各种机器的试车声响成一片。司钻小孙,几步登上钻台。上一口井快完钻时,他听出钻机的声音有点不正常,本想及早地检修,但因设备要立即搬往新探区,没空插手,所以,他一来到井场,就直奔钻机。当他一走到钻机跟前,却愣神了:钻机护罩里传出一阵金属的敲击声。他问:“谁在里面?”话音刚落,里面就喊了一声:“快,递一把活动扳手!”小孙一听,声音好熟啊!可一时又猜不出是谁。他递上扳手,心里在琢磨:这是谁呢?倒抢到我前头来了!他拿起手电筒向机肚里照去,只见那人仰躺着,两只油糊糊的大手正在忙碌着。他想起这事只和副司钻小李说过,就大声喊道:“小李子,快出来歇会儿,让我来干!”里面那人只“嗯”了几声,身子却没有动弹,又丁丁当当地响过一阵,才从机肚里退了出来。小孙仔细一看,不禁惊喜地叫起来:“哎呀!是你呀,老队长。”
老队长就是三二五二钻井队原任队长、现任油田党委副书记的杨志钰。他抓起一团棉丝,一边擦手一边说:“钻机的毛病治好了,你们就放心地打井吧!”
小孙一时被感动得不知怎么才好,只是说:“老队长,看你身上弄得这么脏。”老杨说:“咱们身上脏点不要紧,只要思想上不生锈就行。”顿了顿,他说:“小孙,这扳手和别的劳动工具一样,是干部反修防修的一件宝啊!”
小孙望着老队长,心潮象渤海波涛似地翻滚。他忽然想起为实现“铁人”王进喜提出的大型钻机“日上千,月上万,一年打上十五万(米)”的关键时刻,有一天下着倾盆大雨,井场周围一片大水,钻井设备全都泡在水中。按以往,在这种情况下,井队就整训学习,但是老队长硬是顶风冒雨,趟着泥水,带领全队工人把一根根钻杆抬了出来,又指挥拖拉机把一台台钻井设备拖了出来。经过三天三夜的紧张战斗,让钻机又在新井上隆隆转动。老队长三天三夜没休息,在宿舍正洗着脚,不知不觉地就睡着了……
杨志钰担任了油田党委副书记以后,仍然保持着当年那么一股劲。两年来,他一直以“铁人”为榜样,身不离劳动,心不离群众,每次来到井队,总要上钻台扶一会钻机刹把才感到舒服。为了试验新钻头,他今晚一到井场,就来检修钻机。在工人设计会上,他和大家一起细心听取工人大学生技术员介绍新钻头的性能和要求,神情是那么专注,每一个小问题他都不放过,每一项试验措施他都详细记清,那条那项不周不细,他就提出补充的建议。
试验开始了。钻机隆隆,转盘飞转,杨志钰身穿油工服,手扶刹把,两眼紧盯指重表,飞快地把一根根钻杆送入地层深处。钻机刹把在他手里,好比医生的听诊器,地层的每一点细微变化,他都能灵敏地感觉到。他扶着刹把一面精心地判断井下地层情况,一面自言自语:“嗯,这是软地层,要大刀阔斧地加压钻进;……钻头有点蹩跳,是钻进硬地层了,那就来个‘地变我变,合理调压,均匀送钻’,沉住气,减钻压,一点一点磨穿它!”
钻机隆隆欢唱,游动滑车上下起舞。新钻头很快穿过了七套地层,达到了新钻头的设计井深。这次新钻头的试验成功,创造了我国同类钻头进尺的最高纪录,为开发新油区闯出了一条新路。
小孙望着老队长的英姿,回想起有多少个夜晚,人们透过茅屋的小窗,看到老队长坐在电灯下,聚精会神地在读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有多少回,他和工人们一起交流学习经验,畅谈心得体会。今天,老队长的脚印又留在了工人宿舍、会场、井场……小孙想到这里,忽然心里一亮:老队长的一言一行,不正是有力地破除资产阶级法权思想,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带头冲锋吗?谁能说出他为超额完成国家计划洒下了多少汗水?花费了多少心血?可是工人们心里都明白:老队长当了领导干部,继续保持着工人阶级的劳动本色。
在杨志钰这样的老一辈工人带动下,新一代石油工人大步地跟上来了。去年,在批林批孔运动中,成立了油田第一个女子采油队。八十一名队员,绝大多数是学徒工,平均年龄只有十九岁。然而,她们却要管理七个计量站,四十口油井。在前进的道路上,荆棘野草、沟沟坎坎少不了。在她们敲锣打鼓建队的时候,就有人讥笑说:“一帮黄毛丫头能干出啥名堂?看她们笑着成立哭着散吧。”队长徐品兰和姑娘们听了,毫不气馁,而是响铮铮地回答: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我们要干社会主义大名堂,为中国妇女争气,为毛主席争光!
她们来到井场,分头奔上岗位,擦机器的擦机器,检修的检修,还有的姑娘抬土平整井场。寒风刺骨,她们却汗流浃背,热气腾腾。在她们接管的计量站中,有一个站由于原先管理不当,机械设备残缺,井场脏乱。按规定,这些活本应由专职维修工人来做。但徐品兰想,不是有人想看女子队的笑话吗?越是这样,我们越要一不等,二不靠,三不伸手向上要,靠自己的双手把它修好。她们跑了几十里路,从废料堆里拣来二百多个闸门和三百多米油管。经过四昼夜的劳动,使这个站焕然一新,使全队所有计量站都达到了一类站的标准。
初春,冰雪消融,黄河岸边吹来春风,油田大地上生意盎然。这天,徐品兰正在办公室里认真地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一个姑娘气喘吁吁地跑进来,急火火地说:“队长,八号井又要躺倒了!”徐品兰心里不觉格登一下,起身就向井场跑去。她一边翻阅着油井资料,一边思考着,根据资料查明,这是一口稠稀油混合井,稠油层在上,稀油层在下。现在的停产,可能是由于稠油过多浮在上部,堵住了稀油。要不,怎么会出现压力高、产量低的怪现象呢?徐品兰和姑娘们研究了一下,决定将原来的六毫米油嘴换成七毫米油嘴试喷。可是,经过一天观察,产量不但没有上升,反而又下降了很多。
徐品兰继承石油工人的老传统,从《实践论》、《矛盾论》去找解决困难的金钥匙:“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她的心里豁然开朗起来,她说:“我们以前对八号井的分析是对的。现在的问题是,由于这口井过去进行过防沙作业,井筒内可能混进了脏东西,堵住了油嘴。”这时,她果断地提出了卸掉油嘴,用油管放喷的大胆设想。
用油管放喷,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没有油嘴控制,地下原油急骤外涌,往往会把大量油沙带出,堵死油井,造成事故。这时,有人劝徐品兰把这口井交给修井队去干。徐品兰响亮地回答:“不!越有困难,我们越要去闯。这口井,我们有实践经验,我们最有发言权。只要我们科学地掌握好放喷时间,不会出问题的。铁人不是说过吗?‘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困难也不怕。’新中国的石油女工,就要有股天不怕地不怕的劲头!”
她走到采油树旁,挽了挽袖子,毅然地打开了油井闸门。油井呼呼地喘了几口粗气,稠糊糊的原油带着脏物,立即就涌了出来。姑娘们全神贯注地看着,那油流越喷越远,压力越来越大,经过适当的放喷,徐品兰关上了闸门。装上油嘴一求产,日产量比原来提高九倍多。
乌黑闪亮的原油从一口口油井里喷射出来,一辆辆载油的汽车尽管穿梭般地来回奔跑,那一列列火车拖带的油罐尽管越来越长,也总拉不尽,运不完。石油工人多想把自己生产的原油源源运往四面八方,去为支援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出力,去为世界革命发光发热啊!
在输油管道工地上,弧光闪闪,锤声叮当……不管风天雨夜,人如潮,旗如海,劳动歌声响彻渤海湾大地:
穿河凿山铺管来,
千重困难脚下踩,
为使工程早投产,
手牵油龙下大海……
就在工程即将竣工的关键时刻,疏通管道的刮蜡器走到一条河下面时被堵住了。刮蜡器受阻,直接影响了整个输油管道的投产。一时,把战斗在这个工段上的油建三大队一中队的工人们急得了不得。有着二十年工龄的老师傅曹金贵更是心急火燎。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要跟帝修反抢时间、争速度!全国人民在看着我们,毛主席和党中央在等待着我们的报告,难道能让油龙在这小小的河滩歇下来吗?不,不能!曹师傅和工友们马上在现场召开了“诸葛亮会”。众人拾柴火焰高,工人们决定在河岸处割开管口,钻进去探个真实情况。
穿越河流的管道象个向上凹的月牙儿,中间低两头高,卧在河床底下。管道直径比一个成人的肩膀稍宽一点,管子里还积满了污泥臭水。进管道去是很困难的。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大家纷纷要求钻进管内排除故障。
“我是共产党员,我去!”
“我是共青团员,我去!”
“我是……”
同志们的革命热情,象一把火在曹师傅的胸膛里燃烧。他想,我曹金贵在旧社会逃荒要饭,流离失所,是党和毛主席从苦海里把我解放出来,培养我入了党。现在,排除管道内部的故障,正是党需要自己的时候,就是赴汤蹈火,也决不含糊半点。想到这里,他斩钉截铁地说:“大家别争了,我来干!”说着,就抱起抽水泵,钻进管道。
管道里黑洞洞的,管体窄小,曹金贵肩宽腰圆,很难活动。他就侧着身子,半边脸浸在水里,抱着抽水泵,一步一步地匍匐前进。十米、十五米……越往里钻,就越逼近管道的凹心,里面的水直往嘴里灌,加上水凉,他不由得打了个冷颤。正挪动水泵排水,忽然他感到身上起满小枣般大小的红疙瘩,疼痒难熬。顿时,头晕眼花,汗水直冒。但他一想,二十年来,什么样的活他没干过,什么样的硬仗没打过!在大庆会战初期,为使油井早日出油,打破社会帝国主义的封锁,他曾跳进冰冷的河里,坚持焊接管线几个小时……;现在,这点困难算得什么!为了使管道早日投产,为了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成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就是粉身碎骨,也要完成任务。想到这里,他好象浑身增添了无穷的力量,继续往前爬去。二十米、三十米……一直在管内爬了六十多米。终于找到了故障的症结。故障查明了,他们又连夜筑坝拦水,挖出管道抢修,保证了工程按时投产。曹师傅站在河岸上望着那粗大的油龙呼啸向前,好象看到那滚滚的原油高唱进行曲流进了油港,装上了油轮。
大庆红旗迎风招展,大庆精神传遍四方。胜利油田的新歌,一曲接一曲,曲曲谱新意。你看:钻井工人在条件恶劣的渤海滩上又打出了一口高产井;油建工人在波涛汹涌的黄河上又穿越了一条条输油管线;采油工人试制成功了一种新颖的双作用抽油泵,使油井的产量成倍地增长;油田的家属妇女们,在盐碱窝里又开出了一块块“大寨田”……千万个石油战士,团结战斗,谱写出气势磅礴的社会主义的胜利凯歌!


第4版()
专栏:

世上无难事 只要敢登攀
——献给登山队的歌
向明
北京的红色电波,
把激动人心的喜讯频传:
鲜艳的五星红旗,
又一次在地球之巅飘展!
祝贺你们呵,
攀登珠穆朗玛的英雄!
向你们致敬呵,
社会主义的突击队员!
我仿佛看见:
你们——
凭一颗红心,
两只铁脚板,
战十级风暴,
踏万丈冰山!
一串脚印,
一首战斗的诗篇!
一串脚印,
一曲进军的鼓点!
我仿佛听见:
你们——
用亲身的斗争实践,
借万里风雪,
传壮语豪言:
世上无难事,
只要敢登攀。
世上无难事,
只要敢登攀!
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
全国人民正勇攀理论高山。
政治夜校里明灯闪闪,
工农兵手捧《共产党宣言》,
学你们不畏道路崎岖,
决心攀登光辉的顶点。
世上无难事,
只要敢登攀!
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
工人阶级快马加鞭!
一个个生产指标的红箭,
突破历史的水平线,
追着你们的脚步,
射向更高的峰巅!
世上无难事,
只要敢登攀!
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
农业战线在大干快干!
喜看一处处人造海人造平原。
大寨红花开遍塞北岭南,
贫下中农发出豪迈誓言:
定叫粮堆如山峰高耸蓝天!
世上无难事,
只要敢登攀!
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
革命战士满怀仇恨把兵练。
学习你们敢于胜利的英雄气
概,
彻底批判帝修反的谰言,
侵略者胆敢来侵犯,
定叫它人仰马翻有来无还!


第4版()
专栏:

喜读诗集《我为祖国造铁牛》
北京第一机床厂 王恩宇
洛阳东方红拖拉机厂工人文艺创作组编的诗集《我为祖国造铁牛》,是业余诗歌创作的新收获。这本诗集,是东方红拖拉机厂大量群众创作中的一部分。这些在火热的斗争生活中产生的诗篇,铿锵有力,激情饱满,展示了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锻炼的拖拉机工人的崭新的精神面貌,生动地表现了拖拉机工人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大干社会主义,为祖国造铁牛的豪迈气概。
洛阳东方红拖拉机厂的业余作者搞文艺创作,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占领思想文化阵地,为了巩固无产阶级专政。他们学习革命样板戏的创作经验,写诗力求反映重大主题,紧密配合现实斗争,因而他们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战斗性和时代精神。
打开诗集,我们就仿佛置身在沸腾的拖拉机厂里,接触到那里热火朝天的批林批孔运动。革命的大字报“贴满了一个个专栏,贴满了墙头、走道”;革新钻床前,工人围得密密麻麻的,正在“就地批判‘天才’论,联系实际把言发”。我们耳边,响起了“‘复礼’、复辟一路货,咱们坚决批臭它”的怒吼;我们眼前,出现了“含满腔怒火,握大笔一杆”的工人理论队伍的英姿。拖拉机厂的工人不仅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斗志昂扬地参加了这一伟大运动,而且以诗歌为武器,狠批林彪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和反动没落阶级的意识形态孔孟之道。组诗《批林批孔短歌》和《除渣》、《团结起来批林批孔》等诗篇,就是直接把笔锋刺向林彪、孔老二的。“林彪哼起孔丘调,‘克己复礼’老一套;历史巨轮飞向前,小丑哪能挡住道!”这类诗篇,辛辣有力,剥开了林彪、孔老二巧伪人的画皮,揭露了他们复辟倒退的实质,表明了革命人民奋战到底的决心,起到了“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战斗作用。
诗集中有些诗篇是反映拖拉机厂在两个阶级、两条路线搏斗中壮大发展的战斗历程的。洛阳东方红拖拉机厂虽然是一个现代化的大厂,但是,由于帝修反的捣乱和修正主义办企业路线的影响,前进的道路上出现过不少拦路虎。面对重重困难,拖拉机厂的工人象青松一样傲然挺立,“冰雪打不败,妖风吹不倒”。苏修妄想用撕合同撤专家来卡我们的脖子,完全办不到!请听拖拉机厂的工人的响亮回答:“咱中国工人有志气,决不低头受侮辱。”“没有图纸——自己描!没有设备——自己造!没有经验——干中学!拖拉机工人志气比天高!”他们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教导,坚持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刘少奇一伙崇洋迷外,大肆鼓吹“洋奴哲学”、“爬行主义”,妄图把工厂引向邪路。拖拉机厂的工人紧跟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坚决和错误路线作斗争。“‘洋奴哲学’靠边站,天高地阔任翱翔”。条件困难,生活艰苦,但是他们却说:“多少甜啊艰苦里孕,多少美啊战斗中藏。”他们以艰苦奋斗为乐,满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一心要“装出万台‘红铁牛’,驰遍祖国千条道”。真挚的感情,闪光的诗句,充分显示了拖拉机厂工人敢于顶妖风、战恶浪的战斗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给予读者极大的鼓舞和力量。
革命是生产的强大推动力。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大大激发了广大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大大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很多诗篇从不同角度生动地反映了文化大革命的伟大胜利,反映了工厂各个方面和人们精神面貌发生的巨大变化。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老一辈“钢更纯啊志更坚”,新一代“人小心红斗志昂”,真是人换思想厂换貌。诗集以明丽的色彩,形象地描绘了人大干、厂大变的蓬勃景象。停放场上,“巍巍天车伸巨臂,铁牛列阵待出发”;车间里,“落砂机噔噔不住地欢跳,铆枪儿哒哒高声歌唱”;炼钢炉前,老书记“舞锹带起一阵风,使钎就象挥马鞭”;车床边,新书记“紧握摇把洒热汗,满腔豪情如潮水”……热火朝天,大干快上的战斗豪情洋溢在字里行间。
这本诗集在艺术上也很有特色。它基调高亢,生活气息浓厚,有着饱满的革命激情,有着清新明快的风格。它的语言,来自拖拉机厂工人多彩的生活,又经过加工提炼,从民歌、曲艺中吸收了营养,又有所创新。不少诗篇朴实洗炼,读来琅琅上口,有着浓厚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工人特色。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我为祖国造铁牛》的出版再次证明,工农兵既是三大革命运动的主力军,也是思想文化战线上的主力军;既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又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我们工人拿起工具能做工,拿起笔来能写诗,这有利于逐步缩小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是革命的新生事物,是关系到在思想文化领域对资产阶级实行全面专政的一项措施。一个工厂能够出诗集,又由本厂业余美术工作者设计封面、插图,这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所没有过的!这也显示着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日益繁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