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4月3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反修防修的一项重要措施
——甘肃冶金公司选矿药剂厂坚持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
甘肃冶金公司选矿药剂厂党委自一九六七年以来,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教导,不断批判资产阶级思想作风,并采取有力措施,坚持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制度。现在厂级主要领导干部每人每年平均参加劳动七十五天,机关科室干部每人每年平均参加劳动七十天,车间干部每人每年平均参加劳动二百天。干部通过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密切了干群关系,促进了自身思想革命化,推动了“工业学大庆”群众运动的蓬勃发展,革命和生产的形势越来越好。在连续六年超额完成国家计划的基础上,去年又提前完成了国家计划。
这个厂坚持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制度,首先抓学习,抓批判。厂党委认真组织广大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学习毛主席关于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指示,联系实际,批判资产阶级法权思想和各种错误观点,从而提高了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一九六七年底,工厂个别领导干部认为,只要方向、路线对头,参加劳动少点是“小事”。因此,一度出现“蹲在办公室指挥生产”的现象。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到底是“小事”还是大事?厂党委会多次举办学习班,召开座谈会,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联系这个公司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前,被资产阶级篡夺领导权的教训,进行分析和总结。过去这个公司的一些干部经不起资产阶级法权思想的捧场,高高在上,长期不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严重脱离群众,以致跌进了修正主义泥坑。沉痛的教训使同志们深深认识到,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是关系到反修防修、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一件带根本性的大事。
这个厂的厂一级领导干部中,百分之五十以上是从车间工人中提拔起来的青年干部。一些青年干部曾产生过“班子新,人年轻,出身好,劳动少点变不了”的思想。针对这种错误思想,厂党委领导大家深入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认识到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还存在阶级和阶级斗争,还存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还有着产生新的资产阶级分子的土壤和条件,如果不注意思想改造,就有可能蜕化变质。文化大革命中我们看到有些领导干部,在旧社会逃过荒,要过饭,扛过长工。参加革命后,在党的培养教育下,年纪轻轻就当了干部。全国解放后,由于不注意思想改造,脱离劳动,脱离群众,做官当老爷,结果犯了严重错误。事实证明,出身好,对一个人的思想改造来说,只能是一个有利条件,但绝不是一个红色保险箱。至于年轻,更不能成为盲目自满的资本。大家的认识提高了,参加劳动的自觉性也就增强了。
后来,由于事情多,时间紧,有的同志一度产生了干部参加劳动只要“带个头”就行了的思想。工人群众对此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厂党委先后召开了几次批判会、讨论会,组织全厂干部重新学习毛主席关于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一系列指示,深入批判刘少奇、林彪反对干部参加劳动的罪行,批判孔孟“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反动谬论。同志们说:“落实毛主席关于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指示,也是一场马克思主义战胜修正主义,无产阶级战胜资产阶级的尖锐斗争。我们要到第一线去,到基层去,以实际行动落实毛主席的伟大指示。”通过批判,使大家认识到,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目的,不是为了“带个头”,做做样子,而是为了改造世界观,批判资产阶级法权思想,密切联系群众,更好地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把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落实到基层。
选矿药剂厂在抓思想教育的同时,经过几年的反复实践,现在已经制定出一套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办法,并在组织上采取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
一、为了使干部参加劳动经常化,他们把每星期六定为干部参加劳动日,这一天,所有干部都要下去劳动,接触工人群众。如果车间有需要干部支援的劳动项目,还可以随时安排。
二、为了使机关干部能有一段比较长的时间接触群众、接触实际、熟悉生产,采取了干部分期分批下放到班组参加劳动,定工种、定岗位,和工人同劳动、同学习、同战斗。每批抽机关干部的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半年至一年轮换一次,做到有目的地带任务下去,带成效上来。
三、根据革命和生产的需要,有目的地由领导干部带队下车间、班组蹲点,一面参加劳动,一面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抓点带面,做好工作,每期一至两个月。
四、车间干部因外出、学习,较长时间离开车间时,根据工作需要,选派机关干部代职,一面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一面工作。
他们通过坚持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制度,教育干部始终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同时,在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中,考察和培养干部。
选矿药剂厂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坚持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制度,是办好社会主义企业的一项重要措施。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可以取得指挥生产斗争的主动权。这个厂的二硫化碳电炉,冷凝系统不能适应生产需要,经常发生事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厂领导和机关干部深入到这个车间,发动群众提措施、想办法,并由工人、技术人员、领导干部组成三结合小组,经过三个月的反复实践,进行了技术改造,将原来的直接冷凝改为冰冻水列管间接冷凝,从而大大提高了工效,节约了劳力,基本上消灭了事故。但是,接着又出现了一个新问题,就是捕硫器经常堵塞,工人要求进一步改革工艺流程。对工人的意见,厂领导开始听不进去,认为一项新工艺的出现,有点缺点是难免的,没有引起重视。后来厂负责人梁传富等同志到这个车间劳动,他们和工人一起处理了几次堵塞事故,每次总得十多个小时,这才体会到捕硫器堵塞影响生产的严重性。于是,有关领导下决心和工人一起分析堵塞原因,经过多次实践,终于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实践使厂领导干部深深体会到,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要领导好生产,一定要坚持参加劳动,熟悉生产过程,掌握生产规律。
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可以更好地学习工人阶级的先进思想,促进干部自身思想革命化。青年干部万国英工作有朝气,学习努力,有斗争精神,敢想、敢说、敢干,是个好“苗子”。为了培养他,厂党委有意识地将他下放到车间当工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劳动锻炼,在工人阶级的再教育下,他在各方面的进步很快,厂党委先后调他担任了厂团总支副书记、车间党支部书记和厂政工组组长。在整个工作过程中,经过几上几下的工作和劳动锻炼,有力地促进了小万的自身思想革命化,现在已被选拔到小铁山矿担任党委副书记。
干部通过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和工人打成一片,密切了干群关系,促进了革命、生产的发展。有段时间,铸石车间产品质量过不了关。党委书记郭茂骞带队,组织了十七名机关干部下到车间蹲点。他们一面参加劳动,一面调查研究,关心群众生活,积极帮助工人改善劳动条件。这样,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整个车间的革命和生产出现了新局面,平炉寿命比历史最高水平提高了一倍,成品率也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
现在,这个厂的党委,结合学习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进一步提高了对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伟大意义的认识,决心为把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落实到基层而努力奋斗。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工业学大庆
辽宁瓦房店轴承厂工人侯长江(右三)担任厂革委会副主任后,经常和工人一起学习,一起劳动。这是他同工人座谈国内外大好形势。
新华社稿


第3版()
专栏:

踏着红军脚印走
——记湖南省酃县水口邮电支局乡邮员罗春生
“肩挎邮袋上征途,
跑遍千家迎万户;
我为革命送信报,
踏着红军脚印走。”
唱这支“跑邮歌”的乡邮员,是中共湘潭地委委员、酃县水口邮电支局罗春生同志。他长年累月奔波在井冈山区的水口至下村的当年红军走过的路上,爬陡坡,过深谷,为革命送信送报。
水口至下村,是毛主席率领红军上井冈山走过的道路。这一带,群峰屹立,雄伟壮观。这里的山山水水都留下了红军的足迹。一九六九年七月,罗春生从部队退伍进支局工作不久,就主动要求跑这一段邮路。
几年来,罗春生刻苦学习马列和毛主席著作,努力改造世界观。他不畏山高路险,不避酷暑严寒,忘我地为党工作。一九七○年元旦重要社论《迎接伟大的七十年代》发表了。报纸到达水口支局时,正值大雪纷飞,冰凌封道。罗春生二话没说,穿上草鞋就出发。有人劝他说:“咯样的天气,山高路滑,雪停了再走。”他回答说:“我宁愿承担千难万险,毛主席、党中央的声音不能耽误一分一秒。”一路上,他不知摔了多少跤。走到雷仙坳时,路更滑了。面对艰险,罗春生毫无惧色。他鼓足勇气,奋力向坳上爬去。过“老鸦口”时,风大雪猛,人不能直立,邮件不能挑,他就把邮包捆在背上,拄着拐棍往上爬。爬上去,滑下来;滑下来,又爬上去。奋战了两个多小时,上下四次,终于把邮件背上了雷仙坳。住在坳上的猎人把他让进屋,关切地问:“咯冷的天,虎不下山岗,鸟不飞过坳,你是怎么上来的?”罗春生爽朗地回答说:“踩着红军的脚印,踏踏实实地走上来的。”
今年二月,报纸上发表了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报纸一到支局,罗春生便起早贪黑地投送出去,使革命老根据地的人民及时看到了毛主席的重要指示。
罗春生身为地委委员,但他不以委员自居,而是虚心地学习革命老根据地人民那么一股革命劲头,不断往自己肩上压担子、加任务。从一九七三年开始,他把自己的投递点由原来的十三个增加到二十八个,邮程由原来的一百一十里增加到一百四十里,报刊由原来的一百一十二份增加到六百四十三份。六年来,他没缺过一天勤,没出过一次差错,行程十万余里,翻越雷仙坳上千次,投送邮件七万多斤。当地人民见他每天肩不离担,脚不歇步,亲切地称他是“红军路上的好后代”。伟大的批林批孔运动,极大地激发了罗春生的革命精神。他牢记毛主席关于“不要脱产,又要工作”的教导,不为名,不为利,全心全意做好山区投递工作。有的人见罗春生这样干,说:“小罗万事俱备,只缺‘心眼’。”罗春生知道这话中有话,便反问:“缺什么心眼?”那人说:“你是地委委员,又是先进生产者,地位、名誉都有,只要向领导讲一句,就会把你这跑腿委员变为办公委员。”罗春生严肃地回答说:“我走的是红军路,跑的是革命班,人民需要我这样的跑腿委员。党给我的荣誉,只能是我继续革命的动力,决不能作为个人追名逐利的资本。我们共产党员,不是要做官,而是要革命。这颗心,想的是巩固无产阶级专政,人民的江山永不变色;这双眼,盼的是人类解放,共产主义实现。”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不讲情面讲路线
江苏灌南县新安镇塑料厂革委会副主任冯秀英,群众称她是个不讲情面讲路线的带头人。
今年三月的一天,小冯的一个女同学特地从农村跑来找她,请她帮忙买两斤农用塑料薄膜。当小冯了解到这位同学买塑料薄膜是用来为私人育山芋苗,拿到集市上去卖时,便坚决拒绝了。这位同学还不死心,又用资产阶级“情面”打动她,说:“秀英,我们是老同学,你当了副主任,别说两斤,就是两百斤,点一下头也就行了!”小冯严肃地回答:“权力是人民给的,我只能用人民给我的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绝不能做那些违背人民利益的事情。”那位同学见小冯态度坚决,便气乎乎地走了。
这位同学走后,小冯重温了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感到自己没有完全尽到责任。这位同学买塑料薄膜育山芋苗,一心想到赚钱,表现了自发的资本主义倾向。作为革命同志,应该从政治上帮助那位同学提高认识。想到这里,小冯骑车赶到了那位同学的家里,同她一起学习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一起批林批孔,一起忆苦思甜。经过三次登门帮助,共同学习,那位同学终于提高了认识,最后拉着小冯的手激动地说:“谢谢你送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我一定牢记毛主席的教导,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而斗争。”


第3版()
专栏:

严格遵守国家制度
柳州铁路局柳州客运段共产党员、列车员张代弟的一个表弟,一次从兴安乘车到桂林。她的表弟想,表姐是这趟车上的列车员,坐几站火车,买不买票问题不大,于是没买票就上了车。张代弟知道后,立即掏出钱找到列车长补票。有的人对小张说:“几站路,个把小时就到了,何必那么认真。”小张回答说:“买票坐车,这是国家规定的客运制度,我们列车员的亲属更要带头遵守呀!”从兴安到桂林,正是餐车开饭时间。有人好心地对小张说:“叫你表弟和我们一起吃乘务饭吧”。小张说:“不行,他不是列车乘务员,不能揩公家的油吃乘务饭!”说完,就自己掏钱买了一份普通客饭送给了表弟。
事后她对同志们谈了自己的认识:“一张票、一餐饭,看起来是小事,但它能检验我们是为公还是为私。我是共产党员,就应该处处出以公心,特别要警惕资产阶级思想从所谓生活小事上打开缺口,来侵蚀我们健康的肌体。”


第3版()
专栏:

大冶钢厂广大职工发扬革命精神
认真学理论 生产掀热潮
据新华社武汉电 大冶钢厂广大工人、干部和技术人员,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论述,进一步提高了抓革命、促生产的积极性。大家说:一定要多炼钢,炼好钢,为进一步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建设社会主义,做出更大的贡献。
大冶钢厂在连续五年超额完成国家计划的基础上,今年一、二月份又超额完成了钢的生产计划。广大职工在今年年初总结了抓批林批孔,促钢铁生产的经验,大家深切体会到,只有认真看书学习,抓大事,把革命搞好,生产才能一步一层楼。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发表后,厂党委立即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职工认真学习。大家一致认为,毛主席的重要指示和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是指导我们进行反修防修斗争,加强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指路明灯。许多工人说,我们作为工人阶级的一员,一定要认真学好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自觉地抵制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始终保持工人阶级的革命本色。只有这样,才能自觉地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广大工人通过学习,社会主义积极性大大发扬,掀起了抓革命、促生产的热潮。他们响应毛主席关于“我们要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拚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的号召,决心多炼钢,炼好钢,支援社会主义建设。二月二十八日夜班,九号电炉炉墙突然崩塌,如不及时换上备用炉壳,就会影响生产。可是,当时备用炉壳还没有修好,砌炉工人又不在班上。怎么办?炼钢工人们说:时间就是钢,不能耽误!二班班长、老工人陈守义带领几个青年工人,立即担负起修炉任务。他们边学边干,很快修好了备用炉壳。九号电炉的工人们为了大干社会主义,节日坚持生产,去年被评为工业学大庆的先进集体,今年以来又取得了新的成绩。
大冶钢厂的许多领导干部学习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进一步改进作风,纷纷深入生产第一线同工人并肩劳动,对革命和生产起了推动作用。


第3版()
专栏:

女青年办食堂
在胜利油田某指挥部女子采油队,有一个人人称赞、个个夸好的食堂。这个食堂是由六个女青年组成的,她们年龄最大的二十一岁,小的只有十六岁。
女子食堂是在批林批孔运动中成立的。刚成立时,大多数人支持女青年这种反对旧传统观念的革命精神,但也有少数人说什么:“大闺女当伙夫,咱没见过……”。姑娘们说:我们是新中国的女青年,只要是革命的班,我们就一定把它接好。
这个伙房是从别的队接收来的。为了保证食堂的卫生,她们用石灰水把五间厨房的上上下下全部粉刷了一遍,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
食堂成立起来了,可她们中间谁也没做过这么多人的饭。怎么办?不会就学。女子采油队副队长张乃信过去当过炊事班长,她们就向她求教。在党支部的领导下,用了不长的时间,她们不仅能做一般的饭菜,而且主食副食,都能搞一、二十个花样。队里为了迎接新年开门红,要在元旦那天搞一次油井管理大会战。炊事班的同志们想,我们也要参加大会战,保证同志们吃好喝好。元旦的前一天晚上,她们炒菜的炒菜,烧汤的烧汤,做饭的做饭,连夜把又香又热的饭菜亲自送到工人值班的井场,送到工地。当她们看到大家吃得那样香甜时,心中真有说不出的高兴。回到队上又剁馅包饺子,直干了个通宵。
女子食堂的姑娘们,牢记毛主席的教导,严格要求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次食堂做烧鸡,本来是全队职工每人一份。管伙食的副队长专门嘱咐她们,炊事班也每人一份。谁知临时来了几个探亲的家属,为了照顾客人,炊事班的同志们就把烧鸡给客人吃了,她们自己吃的却是咸菜。
食堂大,有时就难免剩饭。特别是剩面条,水一泡,就不好吃了。她们为了不浪费粮食,经常吃剩饭剩菜。工人们说:“别看我们炊事班的同志年轻,可她们全心全意为大伙服务的思想过得硬。”
本报通讯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