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4月26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李先念副总理结束对巴基斯坦访问回国
  离开巴基斯坦时致电布托总理表示感谢信德省代省长举行宴会招待李先念副总理
新华社卡拉奇一九七五年四月二十五日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及其随行人员结束了对巴基斯坦为时五天的正式访问,四月二十五日上午满载着巴基斯坦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深厚情谊乘专机离开卡拉奇回国。
到机场欢送李先念副总理及其随行人员的有:巴基斯坦信德省代省长阿卜杜勒·卡德尔·谢赫、信德省首席部长吴拉姆·穆斯塔法·贾托伊、信德省议会议长卡哈尔、总理顾问阿克巴尔·汗、外交部秘书阿迦·夏希,以及其他高级军政官员。
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陆维钊、中国驻卡拉奇总领事苗九锐也到机场送行。
在机场上举行了欢送仪式。机场上空飘扬着巴基斯坦和中国国旗。乐队高奏中国和巴基斯坦国歌之后,李先念副总理由代省长阿卜杜勒·卡德尔·谢赫陪同,检阅了仪仗队。接着,李先念副总理同代省长阿卜杜勒·卡德尔·谢赫和巴基斯坦其他朋友热烈握手,向他们告别。
新华社卡拉奇一九七五年四月二十五日电 李先念副总理四月二十五日结束对巴基斯坦的正式访问启程回国时,打电报给巴基斯坦总理佐勒菲卡尔·阿里·布托,对巴基斯坦政府和人民热情友好的接待表示感谢。
电报说:“在我们离开贵国的时候,请允许我再一次对阁下、并通过阁下对巴基斯坦政府和人民表示衷心的谢意。
“在我们访问巴基斯坦期间,你们给予我们的非常热情友好的接待,生动地体现了巴基斯坦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深厚情谊。我们对此深为感动。我们衷心祝愿兄弟的巴基斯坦人民在阁下领导下,在维护国家主权和发展民族经济斗争中继续取得新的胜利。”
新华社卡拉奇一九七五年四月二十四日电 巴基斯坦信德省代省长阿卜杜勒·卡德尔·谢赫四月二十四日晚在卡拉奇举行宴会,招待李先念副总理。
李先念副总理的随行人员外交部副部长韩念龙、林佳楣等和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陆维钊、中国驻卡拉奇总领事苗九锐应邀出席了宴会。
巴基斯坦方面出席宴会的有:信德省首席部长吴拉姆·穆斯塔法·贾托伊,信德省议会议长卡哈尔,总理顾问阿克巴尔·汗,外交部秘书阿迦·夏希,省政府部长和省议会议员以及高级军政官员。
阿卜杜勒·卡德尔·谢赫代省长在宴会上祝酒。他代表信德省政府和人民以及卡拉奇市民对李先念副总理来访表示热烈欢迎。
他说,中国是巴基斯坦的可以信赖和经受了考验的朋友。他请李先念副总理把巴基斯坦人民的敬意和最好的祝愿转达给友好的中国人民。
李先念副总理在答词中说,在这次访问中,我们看到了巴基斯坦政府和人民保卫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反对外国干涉的坚定决心,也看到了贵国在发展国民经济和建设国家的事业中作出的巨大努力和取得的可喜成就。我们衷心祝愿你们在前进的道路上取得新进展。李先念副总理说,中巴友谊不仅符合我们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符合第三世界团结反帝反霸事业的利益。
李先念副总理一行是在二十三日晚从拉合尔乘专机来到卡拉奇的。二十四日,李先念副总理一行向巴基斯坦开国者穆罕默德·阿里·真纳墓献了花圈,还参观了卡拉奇核动力厂。(附图片)
李先念副总理一行四月二十二日参观巴基斯坦拉瓦尔品第西部的塔克西拉重型机器厂。 新华社记者摄(传真照片)


第6版()
专栏:

  贯彻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并举方针
  朝鲜在发展地方工业方面取得显著成就
新华社平壤一九七五年四月二十五日电 朝鲜人民遵循朝鲜人民的伟大领袖金日成主席提出的关于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并举的方针,开展群众运动,在发展地方工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一九五八年六月,朝鲜劳动党中央全会作出了关于发展地方工业的决议之后,各地掀起了群众性的建设地方工业的热潮,生产各种产品的地方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不仅各道、市开办工厂,而且各个郡也都建立了自己的地方工厂。目前,全国平均每个郡拥有二十多个地方工业企业。这些地方工业企业不用或少用国家的资金,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和人力,生产大量的农业机器以及食品、日用品等产品,直接为本地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有力地起着辅助中央工业的作用,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去年,全国地方工业的总产值比一九七三年增加了百分之二十。现在,朝鲜地方工业已经能够生产人民生活必需品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在发展地方工业中,平安北道昌城郡、平安南道阳德郡、咸镜南道北青郡、黄海北道黄州郡等走在最前列。这些郡大力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发展本郡的地方工业,获得了显著成果。去年,位于山区的昌城郡的地方工业总产值比一九五八年增加二十九倍,产品品种增加十四倍。有百分之三十多的产品供应全国各地。随着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昌城郡的今年第一季度的工业生产计划提前完成,与去年同期比较,产量又增加了百分之三十。
地处偏僻山区的阳德郡去年不仅农业生产获得丰收,工业生产也取得了出色的成绩。这个郡一九七四年的地方工业总产值比一九七一年增加了二点四倍,产品品种增加一点四倍。今年,这个郡的工业产品品种增加到二千多种,比去年增加一倍。
目前,朝鲜全国各地的地方工业广大职工正在高举思想、技术、文化三大革命旗帜,英勇奋战,他们决心争取在今年朝鲜劳动党建党三十周年(十月十日)以前完成今年度的生产计划。


第6版()
专栏:

  我代表团长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理事会会议上强调
  超级大国侵略扩张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根源
新华社内罗毕一九七五年四月二十二日电 出席联合国环境规划理事会第三届会议的中国代表团团长、中国驻肯尼亚大使王越毅四月二十一日下午在大会的发言中指出,帝国主义,特别是超级大国的侵略扩张政策以及建立在剥削和掠夺基础上的旧国际经济秩序是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主要根源。
王越毅团长说:“当前国际形势的特点是‘天下大乱’,世界很不安宁。一方面是第三世界反帝反霸的革命浪潮滚滚向前,不断高涨。另方面是两个超级大国为了争夺世界霸权,疯狂地进行扩军备战,大做军火生意,甚至策动战争,使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和破坏的威胁。两个超级大国争霸到那里,那里就出现紧张局势。目前,无论在欧洲、巴尔干,还是在中东、波斯湾、印度洋,它们总是你争我夺,剑拔弩张,根本谈不上缓和。而有一个超级大国却别有用心地到处兜售‘缓和’、‘裁军’这些破烂货来掩盖其扩军备战的野心。总之,只要世界上存在着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就存在着战争的危险,也存在着破坏人类生活环境的最严重的威胁。”
他说:“另一个重要事实是,在发达国家,特别是在超级大国,各种垄断资本集团只顾追求超额利润,不顾人民死活,在空中、陆地、水域任意排放有害物质,严重污染本国甚至邻国的环境。对外,它们利用各种国际垄断组织,控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命脉,掠夺自然资源,推行畸形的单一经济,进行不等价交换,并采取各种手段转嫁经济危机,这就阻碍了发展中国家民族经济的发展,使这些国家的人民长期陷于贫困落后的境地,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的生活环境都遭到严重的破坏。”
他指出:“事实证明,帝国主义,特别是超级大国的侵略扩张政策以及建立在剥削和掠夺基础上的旧国际经济秩序是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主要根源。”
他说:“但是有人却说,贫穷是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的根源。这种论调是完全不符合事实的。试问,一些工业高度发达的国家,特别是两个超级大国的江河湖海受到严重污染,城市空气污浊,疾病增多,人民生活在极其恶劣的环境里,这难道也是贫穷造成的吗?至于发展中国家的贫穷,那也正是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剥削和掠夺的结果。
“还有一种论调,说什么石油涨价对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和改善环境的冲击最大。这是颠倒黑白和有意挑拨。长期以来,石油价格是由国际垄断资本决定的,提供大量石油资源的发展中国家却处于无权过问的状态。正是这种不合理的状况,迫使第三世界产油国起来为捍卫国家主权、维护经济权益而斗争。这一斗争对帝国主义,特别对超级大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而对第三世界国家则是伟大的胜利和鼓舞。当然石油涨价是对第三世界非产油国带来了某些暂时的困难。这些困难,通过发展中国家平等协商,团结互助,是可以得到解决的,决不是什么对发展经济和改善环境的最大冲击。”
他强调说:“对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来说,只有加强团结,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开展坚持不懈的斗争,摆脱它们的剥削、掠夺和控制,独立自主地发展民族经济,掌握民族资源,建立现代化的工业和农业,才能有效地保护和改善环境。
“当然,发展中国家在发展民族经济的过程中,也可能会碰到一些环境污染问题。只要我们为人民利益着想,注意全面规划,开展综合利用,采取适当的预防和治理措施,环境污染问题是不难处理好的。这方面,发达国家所面临的问题及其教训,是可以作为借鉴的。我们赞成在各国之间就防止和治理环境污染问题互相学习,交流经验和技术。但是,那种认为发展中国家必须依靠发达国家的援助才能改善环境的说法也是完全没有根据的。”
他说,中国解放后,“在毛泽东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我们战胜了帝国主义特别是社会帝国主义的封锁和破坏,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大力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奋斗,建成了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在保护和改善环境方面,我们按照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方针,有计划地进行了老城市的改造和新工矿区的建设,积极预防和消除工业有害物质的污染,并广泛开展兴修水利、改良土壤、植树造林等群众运动,使我国城市和农村的环境得到改善。”
他指出:“我国的实践证明,发展中国家取得政治上的真正独立和经济上的完全自主,这是发展民族经济,改善本国环境的首要前提。”
他说:“本届理事会负有贯彻实施第六届特别联大通过的《关于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宣言》和《行动纲领》的任务。贯彻实施这两个文件中的原则和政策措施,对发展中国家发展民族经济、维护和改善本国环境,具有深远意义。我们希望,环境理事会能按照上述两个文件的精神,遵循国家不分大小、穷富,一律平等的原则,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的意见和要求,为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促进人类进步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联合国环境规划理事会第三届会议四月十七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开幕。五十八个成员国的代表团出席了会议。


第6版()
专栏:

  印度的侵略行径在锡金激起强烈反抗
  锡金王子抗议印度为完全吞并锡金所策划的“公民投票”
新华社一九七五年四月二十五日讯 甘托克消息:印度扩张主义者用武力吞并锡金的侵略行径,在锡金激起强烈的反抗。
据报道,锡金法案联合抗议行动委员会四月十二日在锡金首都甘托克向报界发表声明,抗议印度政府假借“民主”和用武力把锡金并入印度。声明说,锡金国王纳姆加尔一直反对印度政府在锡金强制推行的所谓“民主”,因为这种民主已带来了恐怖统治,扼杀了上千名热爱独立的锡金人民的声音和自由。
声明在谈到印度使用武力吞并锡金时揭露说,在印度政府策划下,有一批来自邻近锡金的印度西孟加拉邦的雇用示威者,妄图冲进王宫杀害锡金国王,他们遭到了王宫卫队的抵抗;而印度政府乘机调了一个旅的军队,解除了王宫卫队的武装,并以“保护国王安全”的名义,把国王软禁起来。
声明说,印度策划的“公民投票”,将由从锡金境外搜罗的一大批雇用支持者在枪口威胁下进行。声明指出,这是一个大国对一个小国的侵略行径。
据路透社报道,四月二十一日,锡金王子旺楚克在伦敦举行记者招待会,抗议印度政府为了完全吞并锡金所策划的“公民投票”。他表示,不能相信这次“公民投票”的结果;在锡金首都甘托克,只有不到百分之二十五的选民参加了投票。他说,没有得到锡金人民支持的而由外部力量强加的任何解决办法,只能导致这个地区局势的动荡。
印度吞并锡金的侵略行径,引起了亲印的锡金大会党的一些成员、锡金政府的一些部长以及议员的强烈不满。据报道,已有三名锡金政府部长和一名议员辞职。印度政府派出“武装卫队”对那些流露不满的议员进行监视,不允许他们同任何人接触。英国《观察家报》四月二十日在一则发自甘托克的消息中说,三月十二日,有十八名锡金议员其中包括四名锡金政府的部长,要求大大削减印度指派的锡金首席行政官的权力,要求把在锡金任职的印度官员撤走。
另据报道,三月二十九日,锡金最高法院冲破印度政府的控制,在一项判决中对锡金议会所通过的变锡金为印度“联系邦”的决议宣布无效,指出这项决议没有取得锡金国王的同意。当时,有几千锡金人欢呼,并且高呼要求锡金独立的口号。


第6版()
专栏:

  尼泊尔舆论谴责印度吞并锡金
  指出某超级大国给印度提供实现扩张野心的手段
新华社加德满都一九七五年四月二十五日电 尼泊尔《祖国》周刊四月二十二日就印度政府吞并锡金的侵略行径发表文章说:“印度先把锡金变成一个保护国,然后把它变成‘联系邦’,接着又把它变成了印度的一个省(邦)。现在人们给印度戴上‘扩张主义者’的帽子就毫不奇怪了。”
文章在谈到印度政府在锡金导演的“公民投票”丑剧时说:“在印度把十万军队驻扎在锡金的情况下,什么事情都可以任意操纵。”文章问道:“为什么光是在锡金举行公民投票呢?印度为什么不愿意在克什米尔,在米佐,或者在那加举行同样的公民投票呢?”
文章说:“在某个超级大国的影响下,印度开始怀着扩张主义野心。这个超级大国煽起了印度在次大陆行使霸权的愿望,给印度提供了实现这种野心的各种手段。毗邻各国现在必须警惕印度的扩张主义和霸权主义野心。”
尼泊尔全国独立学生联合会拉利特普尔县委员会最近就印度使用武力吞并锡金发表声明说:“在外国军队的监视下,在锡金举行的公民投票是完全不民主的,而是压制锡金人民的民族愿望。锡金的内政应由锡金人民自己来解决,无需外国军队的‘帮助’。”声明说:“我们谴责印度所策动的公民投票,并坚决支持锡金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


第6版()
专栏:

  西德和法国总统举行会谈
  德斯坦总统说要共同努力推动西欧的联合谢尔总统强调西欧人民不会屈从外来霸权
新华社巴黎一九七五年四月二十四日电 西德总统瓦尔特·谢尔四月二十一日到二十四日到法国进行正式访问。
访问期间,谢尔同法国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举行了会谈。据报道,他们主要讨论有关西欧联合的问题。
谢尔二十二日在同吉斯卡尔·德斯坦会谈后对记者说,西德和法国在所有这些问题上的观点“几乎一致”,特别是在有关西欧政治联盟的问题上如此。
吉斯卡尔·德斯坦二十一日为谢尔的访问举行宴会,他在宴会上讲话时强调了西德和法国在西欧联合中负有的“特殊责任”。他说,建设欧洲需要“我们的决心、我们的行动以及同我们的伙伴共同努力”。他还说,世界舆论希望看到欧洲同第三世界进行绝对必要的对话。
谢尔在二十二日访问巴黎市政厅时发表演说,他说:“任何认真希望欧洲联合的人应该明白,欧洲需要一个明确的宪法,作为共同的外交和经济政策以及共同防务的基础。”他说,这“需要政治上的决心”。
他还说,欧洲经济共同体“外交上和安全方面的共同政策要求人们放弃一切霸权愿望”。他强调,西欧人民不会“屈从于外来的霸权和外来的精神指挥”。
西德《波恩评论报》二十一日发表文章说:“谢尔对法国的访问是在苏联企图破坏(西)德法关系的时候进行的。”苏联人“想把孤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作为他们把自己的帝国的势力范围推向西方的政策的一部分”;但是“不论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斗情谊的历史回忆,还是经济引诱,都不能够使法国把东方政策置于比欧洲政策更重要的地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