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4月14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宁夏六个国营农场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宁夏回族自治区所属连湖、灵武等六个国营农场,是一九五二年开始先后办起来的。过去,生产建设虽然逐年有所发展,但长期处于低产亏损的落后状态。
是这里生产条件差吗?不是。这六个国营农场是在银川平原引黄灌区的湖滩碱地上垦建的。随着引黄工程的不断兴建,排灌条件逐步改善,绝大部分耕地可以排灌,土质相当肥沃。这在干旱少雨的宁夏,是很难得的。
是这里地多人少吗?也不是。六个国营农场现有耕地十六万五千亩,共有职工一万二千八百多人,除各级干部及从事畜牧、工副业的人员外,大部分工人直接从事农田劳动,平均每人负担的耕地不超过三十亩,许多农活是在已经基本实行机械化的基础上进行的。
是这里职工的社会主义积极性不高吗?那当然更不是。战斗在这里的广大职工群众来自祖国四面八方,他们中间有当年进军荒原的解放军转业战士,也有支援边疆建设的知识青年,大部分出身于贫下中农,热爱毛主席,热爱党,对办好社会主义农场有着强烈的愿望。多年来,他们艰苦奋斗,辛勤劳动,使农场基本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湖滩碱地的面貌逐步得到改变。
那么,问题在哪里呢?关键在于领导的思想和政治路线没有端正。去年批林批孔以来,这六个国营农场的明显变化,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批林批孔运动使各个农场的领导提高了路线觉悟。他们紧密联系农垦战线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际,深入批判修正主义办农场路线和资本主义经营作风,端正了方向,从而使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得到发扬,一年之间,农场生产面貌发生重大变化。这一年,六个农场粮食总产量比上年增长了百分之三十六,比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产量最高的一九六五年,增长了一点五倍;平均亩产五百九十三斤,一年增加一百五十多斤,过了“黄河”;上交商品粮比上年增加了百分之六十五。多种经营也有很大发展,养猪头数比一九六五年增长一点九倍,平均每人达到一头半。六个农场都结束了亏损多年的历史。这就充分说明,以往低产亏损局面的存在,不是因为什么条件不好,而是群众中蕴藏着的社会主义积极性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群众真正行动起来了,所谓“低产难变,亏损难免,农场难办”的论调,就无立足之地了。
国营农场是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的重要阵地,它应当在发展社会主义农业的进程中,充分发挥示范作用。但是,在农场工作中怎样抓好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斗争,不断巩固和壮大这一社会主义阵地呢?过去这六个农场的领导,认识很不明确。有的领导同志,认为国营农场是全民所有制的农业企业,搞的是社会主义,似乎不存在方向、道路问题了,看不到领导班子内部存在着执行什么路线的问题。他们做工作,就是“春催种,夏催管,从早到晚忙生产”。农场没有办好,有的想改变经营方针去追求利润,有的想搞点“物质刺激”扭转亏损,就是没有抓住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斗争这个纲,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很不自觉,很不得力。
去年以来,批林批孔运动深入开展,给这些农场的领导以很大的教育。运动开始,广大职工群众以高涨的革命热情,贴出一张张大字报,批判林彪的修正主义路线及孔孟之道,并联系实际揭露和分析了农场阶级斗争的历史和现状,对领导工作提出了批评。工人们说:“我们要干社会主义,不能吃社会主义。”工人们的批评和意见,对各个农场的领导触动很大。在上级党委的帮助下,他们同广大群众一起,深入批判修正主义路线及其对农场建设的影响;同时进行调查研究,联系实际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
渠口农场地处银川平原卫宁灌区,土地肥沃,灌排畅通,生产条件是很好的。但是过去由于修正主义路线的影响,没有很好地依靠群众、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水利条件、农业机械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产量不高,连年亏损。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这个农场曾经想过很多办法。一九六四年想用扩大“小自由”,取消劳保福利等办法扭转亏损;一九六八年又认为“种粮田必然亏损”,把经营方针改为以果树为主;一九七○年甚至认为人多就亏损多,调出去两千多人。这样搞来搞去,方向越走越偏,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问题成了堆。一九七三年通过批林整风,农场党委逐步认识到,过去农场办不好,主要原因是受了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破坏,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在批林批孔运动中,党委抓紧阶级斗争,带领群众向阶级敌人、向修正主义路线主动进攻,批判资本主义倾向,干部、群众齐心学大寨,社会主义的积极性高涨,面貌很快发生了变化。一年的时间,粮食产量翻了一番,摘掉了长期亏损的帽子。
在批林整风、批林批孔运动中,各农场都从走过的弯路中总结经验教训,从而认识到,在国营农场里,同样存在着走什么道路的问题,决不能认为是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就一定坚持了社会主义的方向、道路。事实上,在国营农场内部,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是激烈的,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还存在着旧社会的痕迹,还有着资本主义能够存在和再产生的条件;如果不能够自觉地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搞得不好,社会主义企业就有变质的危险。
认识提高了,方向明确了,批林批孔运动得到深入发展。各农场党委普遍开门整风,发动群众,帮助党委从办场的方向、路线上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批判和肃清修正主义路线及其影响。
办国营农场是靠大寨精神,自力更生,还是躺在国家怀里“等、靠、要”?这是关系到执行什么路线的一个重要问题。过去,这些农场大都是“花钱向上报,缺物向上要,雇工来种田,习惯等、靠、要”,其中“国家出钱,雇工种田”是最突出的一个方面。雇工最严重的一个农场,从农忙雇工发展到常年雇工,连修厕所、盖鸡窝、垫路都要靠临时工干。在批林批孔运动中,各农场联系这一实际,开展革命大批判,从两条路线斗争的高度分析了“雇工种田”的危害性。广大职工批评说:“靠雇工种田,人越靠越懒,志越靠越短,心越靠越散。”这种做法既从思想上腐蚀职工,又助长了农村的资本主义自发势力,影响人民公社集体经济的发展。这是修正主义办农场路线的表现,是典型的资产阶级大少爷作风。过去,有些农场领导干部总觉得地多人少,到农忙季节请临时工帮助是不可缺少的,也有的认为农场是农业企业,只负责搞生产,搞农田基本建设非请人帮助不行。是不是依靠农场自己的力量就不能完成任务呢?灵武农场第六生产队对此的回答是不同的。这个生产队的干部带头参加劳动,和群众一起艰苦奋斗,一九七三年没雇临时工,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他们的经验是对“等、靠、要”思想的一个有力批判,它说明潜力在群众中,看不到农场广大职工群众的力量和积极性,就不能真正贯彻自力更生的方针。
领导思想端正了,蕴藏在群众中的潜力就解放出来了。为了解决劳力不足的困难,各农场依靠群众想办法,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一是农忙季节和搞农田基本建设时,集中兵力打歼灭战,不仅农业上的劳力集中使用,农场内机关、商店、学校、工厂和后勤人员也全力以赴;二是大搞技术革新,仅半年时间,各农场试制、改制的主要农具就有二十八项,提高了耕作机械化水平;三是改革耕作制度和耕作方法,科学种田。结果,一九七四年没雇一个临时工,生产完成得比过去那年都好,农田基本建设项目搞得比那年都多。各农场千方百计挖潜力,改善企业管理,开展增产节约运动,做到能自己生产的,能自己动手制造的,能修修补补继续用的,都不花钱买,四个月就为国家增收节支一百六十多万元。
办好农场,要依靠广大职工群众。但是,靠什么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调动什么样的积极性?不同的路线有着截然不同的答案。由于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过去这些农场奖金名目繁多。文化大革命中,广大职工批判了靠“物质刺激”办农场的修正主义路线,但是前两年,有的农场搞奖金的做法又露了头。对于这种情况,工人群众虽然有些批评和抵制,但有的领导总觉得光靠思想政治工作,群众不好发动,不如搞点“物质刺激”来得快。是不是思想政治工作不灵呢,是群众要“物质刺激”,还是领导上搞“物质刺激”?灵武农场养猪的前后对比,生动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过去,灵武农场靠奖金养猪,猪没养好,年年亏损。批林批孔运动中,职工群众以亲身体会批判了“物质刺激”腐蚀工人思想,破坏工人团结的修正主义实质,尖锐地指出,这样做是“亏了国家,害了职工”。工人群众的批评,启发农场领导进一步从思想和政治路线上考虑问题。他们反复学习毛主席的有关教导,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认识到为什么批判过的东西又有反复,主要是自己头脑里修正主义路线的流毒没有肃清,路线觉悟不高。通过革命大批判,废除了奖金制度,党委加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组织新旧社会对比、忆苦思甜的活动,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表扬养猪先进单位和模范饲养员,帮助职工树立为革命养猪的思想。一九七四年,每个饲养员养猪从上年的一百五十头,增加到近二百头;每头平均重量也从一百四十斤提高到一百六十斤。事实证明,不是思想政治工作不灵,而是领导没有认真去做;不是工人没有奖金不好发动,而是领导没有真正把工人看成农场的主人。
广大职工群众在批林批孔运动中,批判了林彪效法孔老二“克己复礼”的反动纲领,批判了他们恶毒诬蔑劳动人民的反动谬论,打掉了“奖金挂帅”等枷锁,焕发出建设社会主义的极大热情。农忙劳力不足,场内男女老少一起行动,那里需要那里去,群众性的技术革新也蓬勃开展起来。去年春天以来,各农场职工普遍开展了业余义务劳动的活动,初步形成为革命不计报酬,为国家多作贡献的共产主义新风尚。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办好国营农场,就必须不断提高领导干部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觉悟。这些农场的领导干部中有不少老同志,他们在革命战争年代,为了战胜敌人,不怕吃苦,不怕牺牲;当年进军荒原,也是披荆斩棘,艰苦创业。但是,现在是不是仍然保持和发扬这种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呢?在批林批孔运动中,通过学习和群众帮助,有些同志开始觉察到,由于修正主义路线和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这些年来,开始滋长了怕苦、怕累、图安逸的思想。因此,在工作中,总是这也不可能,那也办不到,缺乏为社会主义创业的雄心壮志,这正是农场建设不快的一个重要原因。经过党委整风,大家对这种右倾保守思想和懦夫懒汉世界观进行了分析。绝大多数同志觉悟到社会主义革命在不断前进,如果有了停顿下来不求进步的情绪,就会失去对资产阶级思想的抵抗能力,在路线上分不清是非,工作没有朝气,甚至会走上邪路。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他们又注意选拔一批在路线斗争中觉悟高、干劲足的新生力量到领导岗位上来,进一步组成老、中、青三结合的坚强领导核心。大家振奋革命精神,同群众一起,坚持以党的基本路线为纲,抓革命,促生产,经过一年的艰苦奋斗,使农场的落后面貌有了明显的变化。
农林部农垦局调查组
(原载《红旗》杂志一九七五年第四期)


第2版()
专栏:

北京化工实验厂职工学理论,促生产
增产化肥支援农业
新华社讯 北京化工实验厂党委带领广大职工,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抓革命,促生产,大力增产化肥支援农业生产。全厂提前八天超额完成了今年第一季度生产计划,化肥和合成氨的产量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二十二和百分之四十四,产品质量提高,成本也有降低。
这个厂的职工经过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提高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觉悟,抓革命促生产的劲头越来越大。他们在学习中总结了过去的经验,执行“鞍钢宪法”的自觉性更高了。这个厂有的领导干部曾经认为,本厂生产年年都有较大的增长,去年的工业总产值比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的一九六五年提高了两倍多,潜力挖得差不多了。因此在今年年初只是依靠少数科室人员,制订了一个在两三年内需要投资一千七百多万元,增加职工四百多人,才能比去年增产化肥四分之一的规划。在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过程中,党委发动工人群众进行认真讨论,重新制订生产发展规划,找出生产中的薄弱环节,开展技术革新,挖掘生产潜力。党委依靠工人订规划,进一步调动了工人群众当家作主的革命积极性。职工们先后提出七百七十多条革新建议,十六次打破本厂班产、日产历史最高纪录,使生产大幅度上升。
这个厂的党委领导成员认真改进作风,坚持二十四小时有人值班,参加生产,领导生产。各科室也面向基层,到生产现场服务,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第2版()
专栏:

依靠群众 面貌大变
——访陕西秦岭山区的镇安县
地处秦岭山区的陕西省镇安人民,艰苦奋斗学大寨,大搞农田基本建设,迅速改变生产面貌。从一九七二年十月到一九七四年九月,全县新修石坎水平梯田八万三千八百多亩,等于一九六四年到一九七一年八年中修地总和的二点四倍,水浇地和植树造林面积也迅速增加。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粮食总产量不断上升。
镇安是一个山高沟深的土石山区。全县四十万亩耕地,山坡地占百分之九十以上,有十七万亩耕地“挂”在三十度以上的陡坡上。过去,这里的一些干部面对高山峡谷,总觉得困难重重。一九七二年冬,镇安县委以条件艰苦为理由,要求中共商洛地委给他们减少兴修农田基本建设的任务。地委向他们严肃指出:这是右倾保守思想在作怪。
为什么是右倾保守?怎样改变这种精神状态?批林整风和农业学大寨运动蓬勃发展的形势,促使镇安县委认真思考这个问题。他们学习了毛主席的有关教导,毛主席说:“有一个治好这种毛病的法子,就是拿出一些时间到群众中去走一走,看看群众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从其中找出先进经验,加以推广。”于是,县委领导成员迈开双脚,深入社队,向群众请教。
他们来到回族聚居的革命老根据地茅坪公社红光大队。这里的二百五十多户社员,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狠抓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斗争,坚持八年学大寨。人们爬上海拔一千八百多米的北阳山,在乱石滚滚的山坡上修出梯田五百五十多亩,使粮食总产量由二十八万斤增加到六十三万斤。县委领导成员去的时候,社员们正在修地。贫下中农满怀深情地对他们说:别看高山黑石头,过去我们依靠这个天然屏障,打过国民党反动派,它为革命出过力;今天,我们还要叫它为社会主义造福。县委领导成员从这种战天斗地的动人场面,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和鼓舞。他们对照贫下中农的革命精神,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批判了刘少奇、林彪鼓吹的“群众落后论”、“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认识到,过去所以怕山,实际上是不相信群众能够征服山,没有从本质上发现群众中蕴藏着的极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只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充分发动群众,镇安的面貌一定能改变。于是,县委领导成员振奋了革命精神,经过调查研究,订出了抓革命、促生产,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的规划,带领群众大干苦干。
制订了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的规划以后,县委书记董孝先第一个买了粪筐、粪铲,下乡时,一边走路,一边拾粪。董孝先从开始提粪筐拾粪起,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他走遍全县九个区,五十八个公社和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大队,走到哪里,就劳动到哪里。贫下中农赞扬他是“站在群众中的好书记!”新提拔的县委常委、二十三岁的李志洲也买了粪筐,一面工作,一面劳动。一九七四年他参加劳动的天数,是县级干部中最多的一个。在县委领导成员的带动下,广大基层干部带头参加集体生产劳动蔚然成风。他们通过参加劳动,切实改变了领导作风,密切了同群众的联系。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说话有人听,办事行得通”。
一九七二年以前,在镇安县修梯田,是修石坎的还是修土坎的,一直有争论。广大贫下中农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砌石坎梯田,进行保土保水的经验。可是,当时县委一些领导成员认为修石坎梯田投工大,进度慢,又看到别的地区修土坎梯田成效不错,便主张修土坎梯田。一九七一年冬,县委一位副书记到崖屋公社鸽子大队动员群众修土坎梯田,群众思想不通。一位生产队长提出意见说:“垮了怎么办?我们大队四百多亩坡地已经反复修土坎三、四次,都没有巩固下来,最后才决心修石坎。”这位副书记不但不听,反而指着他的衣服说:“我问你,你的衣裳还烂不烂?烂了再补嘛!”当时象这样的“土石之争”,在全县相当激烈。
一九七二年发了一场洪水,把新老土坎梯田几乎全部冲垮,一部分质量不高的石坎梯田也遭到损坏。这场洪水冲刷了县委一些领导人的错误思想,他们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看到镇安县山高沟深,土薄石厚,河狭坡陡,遇到大雨便暴发洪水,只适合修石坎梯田,不宜于修土坎梯田。为什么过去偏要坚持修土坎梯田呢?原因就是只相信自己,不相信群众,缺乏唯物论的思想,犯了唯心论的先验论的错误。于是,他们联系实际,反复深入地批判了“天才论”和“上智下愚”等黑货,放下“领导高明论”的包袱,以甘当小学生的精神向群众学习、请教。
两年来,县委领导成员亲自带头并组织有关部门的干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用心寻找当地群众中的先进经验。如:搞农田基本建设做到好中求快,抓土(修地)同时抓好水(水利)等等,这些经验都是县委向干部和群众作调查中发现的,推广后,许多公社搞好了农田基本建设。镇安县委谈到他们的体会时说:只有自始至终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走群众路线,自己置身于群众之中,甘当小学生,才能获得领导群众改变山区落后面貌的主动权。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本报有删节)


第2版()
专栏:

唐山市机械工业部门做好调查研究工作
根据农村需要大力生产农机配件
据新华社石家庄电 唐山市机械工业局从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出发,组织所属支农企业生产农机配件。今年一月至三月中旬,已生产各种主要农机配件十一万多套(件),超过计划指标百分之十五,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四十三。
唐山市机械工业局有三分之一的企业担负着农业机械和农机配件的生产任务。今年以来,这个局的党委领导广大职工学习四届人大文件,学习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提高了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自觉性。局党委和所属支农企业的党组织,多次组织调查组和支农小分队,到各地农机供应部门和社队,调查农村对农业机械和配件的需要情况,了解到农村中拥有的农业机械显著增加,迫切需要更多的配件。于是,他们在安排主机生产的同时,大力生产农机配件。油泵油嘴厂生产的“三对偶件”,是农用柴油机的易损零件,以前产量比较低。今年以来,这个厂的领导干部带领科室人员,到两个担负偶件生产任务的车间,和工人一起劳动,努力提高生产效率,其他车间也抽人来支援。今年一月到三月中旬生产的“三对偶件”,相当于一九七四年全年产量的百分之五十四点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