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4月1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不断提高理论队伍的战斗力
中共安平县委认真做好理论队伍的培养教育工作
中共河北省安平县委在批林批孔运动中培养了一支理论队伍。他们在群众中扎根,带头学习,带头批判,带头劳动,推动了全县批林批孔运动普及、深入、持久地发展,革命、生产不断取得新的胜利。去年全县粮食亩产在前年五百一十二斤的基础上,提高到六百斤以上。最近,这支理论队伍带领群众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语录,进一步提高了大家的阶级斗争、路线斗争觉悟,决心为夺取革命和生产的更大胜利而奋斗。
认真总结经验,加强组织领导
在批林批孔运动中,县委成员分头深入基层蹲点,同群众一起,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他们发现凡是运动搞得好的单位,都注意抓理论队伍。南王庄大队党支部,培养了六十八名理论骨干,带动群众学习革命理论,研究儒法斗争史和整个阶级斗争历史,批林批孔运动不断深入发展。相反,凡是运动开展较差的单位,都是忽视了抓理论队伍,忽视了抓群众学习。通过总结经验,县委进一步认识到,要把批林批孔搞好,进行上层建筑包括各个文化领域的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建立一支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
随着批林批孔运动的不断深入,县委联系实际,对全县阶级斗争、资本主义倾向的表现进行了几次调查研究。他们发现,农村中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斗争是很复杂、很激烈的。阶级敌人一次一次地跳出来,反抗无产阶级专政,搞资本主义复辟活动。经验证明,要巩固农村社会主义阵地,必须用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武装广大干部、群众,打击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县委决定采取措施,进一步抓好理论队伍建设。
随着理论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有的同志产生了怕影响生产和其它工作的思想。为了用事实教育大家,县委注意抓好典型,总结经验,帮助大家提高认识。河漕村公社南大良大队,在批林批孔运动中,加强了理论队伍建设,抓革命促生产,去年粮食亩产达到六百五十斤。通过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大家认识到,抓理论队伍建设,带动群众学习革命理论,不仅不会影响生产和各项工作,而且会促进生产和各项工作。
在不断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县委更加自觉地加强理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理论队伍的战斗力。近半年来,县委召开了五次常委会,认真总结理论队伍建设的经验。县委书记亲自抓,并确定一名副书记和一名常委负责,建立了理论队伍建设领导小组,各社、队和县直属单位也都建立了领导小组。全县召开了两次理论队伍建设经验交流会,进行了两次全面检查,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了措施,县委建立了专业理论小组,县直属单位配备了九名专职理论干部,公社配备了三十四名兼职辅导员。
抓紧思想工作,不断进行整顿
县委不断加强理论队伍的思想建设,引导他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改造主观世界。
理论队伍建立起来以后,县委发现有的理论队伍成员工作做出了一定成绩,产生了自满情绪;有的成员文化低,学习吃力,产生了畏难情绪;有的成员家务事较多,产生了怕苦怕累思想;还有一些成员带着个人打算参加理论队伍,学习情绪时高时低。针对这些思想,县委对理论队伍进行了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而学习的教育。为了把这个工作做好,县委总结推广了台城公社党委抓理论队伍思想教育的经验,教育理论队伍,破自满情绪,立谦虚态度;破畏难情绪,立知难而进思想;破怕苦怕累思想,立刻苦读书精神;破个人打算,立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而学的自觉性。南王庄、东里屯、城关等公社,还定期组织理论队伍学习毛主席关于“认真看书学习”的指示,召开座谈会,表扬理论和实际结合得比较好的理论组和辅导员,不断促进理论队伍成员的思想革命化。
全县理论队伍成员中,青年占百分之六十四。他们生在新社会,没有受过旧社会的苦。县委针对这个情况,注意对他们加强阶级斗争教育。南王庄公社、城关公社党委领导成员,经常结合学习毛主席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论述,和理论骨干一起分析阶级斗争的新动向。南王庄大队支部书记王玉坤,老贫农王占元,经常给理论队伍讲社史、村史和家史。还有很多社、队定期组织理论骨干吃忆苦饭,听忆苦思甜报告,搞社会调查,使理论队伍的阶级斗争、路线斗争觉悟不断提高。
针对有的理论骨干关门读书或脱离生产写文章的倾向,县委及时对他们进行不脱离实际、不脱离劳动、不脱离群众的教育。要求各级党委除根据实际需要,为理论队伍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和安排一定的集体学习时间外,要教育理论队伍成员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自学,并坚持深入群众,和群众一起学习和批判。台城公社前大宅大队十三名理论骨干,坚持中午不休息,晚上加班干,写成了讲稿。他们同社员群众一起劳动,在田间、地头向群众宣讲,很受群众欢迎。县委推广了他们的经验,使理论骨干增强了结合实际、参加劳动、联系群众的自觉性。
结合思想教育,县委还不断对理论队伍进行组织整顿。今年初,全县进一步整顿了理论队伍,各单位把在批林批孔运动中涌现出来的积极分子吸收到理论队伍中来,对个别不符合条件的及时进行调整。每个生产队、组,每个车间、班组都有一定数量的理论骨干。
抓好理论学习,掌握战斗武器
为了不断提高理论队伍的战斗力,使他们在斗争中充分发挥作用,县委注意帮助他们看书学习。
办好辅导员训练班。近一年来,县委共办了五期训练班,为社、队培训理论骨干一千三百五十名。最近,为了帮助大家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县委举办了县直属单位辅导员训练班,训练了三百六十名理论骨干。全县二十个公社都办了这样的训练班。
办好县社辅导站。县辅导站坚持每周学习一次,公社辅导站一般十天或半月学习一次,大队政治夜校坚持每五天学习一次。层层抓紧,认真坚持,保证了干部、群众的学习时间。
搞好集体备课。要使辅导站制度坚持下去,辅导质量不断提高,必须认真备好课。为此,县委坚持了公社辅导员、县直属单位专职理论干部集体备课的制度,大家定期共同研究教材,交流经验,解决疑难问题。很多公社辅导站也坚持了一月一次集体备课的制度。台城、黄城等公社的辅导站,在集体备课时,公社书记和副书记也都参加。
县广播站举办理论辅导专题节目。最近主要播送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体会和辅导文章,解答大家在学习中提出的问题。
县委带头搞好辅导。县委书记李德春、副书记李仞九、常委陈玉色等同志,都在广播大会上作过学习辅导报告或学习专题辅导。辅导前,他们都刻苦钻研,认真备课。在县委的带动下,公社党委书记和大队党支部书记、副书记也经常给理论队伍上辅导课。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骨干带群众,群众促骨干
浑源县刁窝大队学习和批判不断深入
在批林批孔运动中,山西省浑源县刁窝大队党支部,认真抓好理论队伍的建设。但是,有一个时期,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的活动往往局限在理论队伍的范围之内,没有把广大群众普遍地动员起来。群众说:“理论队伍挺红火,我们一点也使不上劲。”这种情况引起了党支部的注意,他们把抓好理论队伍的学习和群众的学习结合起来,使全大队的学习和批判逐步形成了一个骨干带群众、群众促骨干的生动局面。
第一、把群众在学习批判中的难点作为理论队伍学习研究的重点。在学习和批判的深入发展中,有些理论骨干不再热心参加群众的学习批判,而是热衷于关门提高。党支部针对这种情况,帮助理论队伍弄清思想,使大家认识到,理论队伍是要提高的,但是这种提高“不是从空中提高,不是关门提高,而是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离开了群众的革命斗争和学习批判,这种提高不仅没有基础,而且失去了任何意义,成为空中楼阁;同样的,群众的普及也只能是“在提高指导下的普及”。只要有一支紧密联系实际的、有战斗力的理论队伍去辅导群众,带领群众,群众的马克思主义批判水平也就会跟着提高。把群众在学习批判中的难点作为理论队伍学习研究的重点的这种做法,正是便于把普及和提高结合起来。于是,党支部帮助理论队伍把群众中提出来的问题集中起来,由理论队伍进行学习研究,写成辅导提纲,再向群众辅导,共同讨论,互相启发。通过这种方法进行辅导,理论队伍和群众的认识水平和批判能力都有了提高。
第二、实行“官教兵、兵教官、兵教兵”的教学方法。大家在实践中体会到:理论队伍和群众,虽然一般地说来,是辅导和被辅导的关系,但这不是绝对的。在一些问题上,理论骨干可能学得好一些,懂得多一些,而在另一些问题上却可能不如群众。而且少数人的实践总是有限的,只有群众的经验和智慧才是无穷的。理论队伍只有当好群众的学生,才能增强本领,取得当先生的资格。他们要求理论骨干深入群众,拜群众为师。老贫农刘巨才用自己在旧社会的痛苦经历说明,必须学好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党支部发现他讲得比较深刻,就请他到群众中去作辅导。大家高兴地说:“谁学得好谁就当老师,这个办法挺好。”
第三、理论队伍要理论联系实际,加强自身思想革命化。理论组里有个老贫农孙福,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由于他能怀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学习革命理论,所以学得好,批得深,而且他又能说到做到,以实际行动带动了群众的学习批判。还有一个回乡知识青年,虽然说起理论来一套又一套,但劳动中怕苦怕累,群众不满意。这个鲜明的对照,使党支部懂得了加强理论辅导员思想建设的重要性。因此,党支部强调理论队伍在学习批判中,必须理论联系实际,促进思想革命化。他们充分发挥理论队伍中老贫农的作用,加强对知识青年进行再教育。同时,党支部经常征求群众对理论队伍的意见,树立典型,表彰先进,使理论队伍加强了思想建设,得到了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第四、把政治夜校的集体辅导和随时随地的个别辅导相结合。政治夜校是农村理论队伍宣传群众、辅导群众的好阵地。但是,车把式、饲养员、老弱病残和孩子多的妇女不能经常参加。理论队伍便注意对这些人进行个别辅导。今春以来,理论队伍在政治夜校里,辅导群众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联系本队的资本主义倾向,进行批判。此外,他们还利用休息时间,深入到家庭院户、饲养房,采取讨论、谈心、讲故事、小型批判会等多种形式,帮助不能参加政治夜校的社员群众学习。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北京天桥赵锥子居委会党支部,组织广大居民收听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的广播节目,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是理论小组成员们在收听广播后,畅谈学习毛主席著作的心得体会。 本报通讯员摄


第3版()
专栏:

吉林省桦甸县桦甸镇集厂子大队的广大干部和群众,认真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用社会主义思想占领农村阵地,使全大队出现了崭新的面貌。
图书室里的斗争
新农村生产队建立起文化室以后,有个从外地搬来的冒充贫农的人,煽动青年去看坏书,说什么:“他们的书象白开水,哪赶上咱的书有意思?”他还对图书管理员杨桂芬说:“你辛辛苦苦管图书为的啥,有谁说你好呢?打开账本看看,工分也不比别人多挣。”杨桂芬当即针锋相对地把他批驳了回去。他看软的不成,又来硬的,嚣张地说:“哼,黄毛丫头,管什么革命图书!我就是要拆她的台!”在大队党支部的支持下,杨桂芬和群众一道,揭露和批判了他散布的反动言论。经过内查外调,终于挖出了这个隐瞒多年的历史反革命分子。
经过这场斗争,杨桂芬进一步认识到搞好革命图书工作的重要意义。大忙季节,她经常把图书背到田间地头。平时,她还利用送书上门的机会,和社员一起读书,一起交流学习心得,帮助一些社员解决了读书学习中的困难和生产斗争、科学实验中的实际问题。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受到社员群众的普遍好评。
在批林批孔运动中,集厂子大队的图书工作搞得更加出色了。文化室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及时提供思想武器,送书上门,定期组织学习英雄人物的读书座谈会、小型报告会。在英雄人物革命精神的感染下,出现了金素云抢救落水儿童,詹喜山克服困难试制土炸药等许多动人的事迹。


第3版()
专栏:

战斗的小评论
集厂子的板报、小评论和革命大批判专栏,紧密配合现实斗争,尖锐泼辣,充分发挥了战斗作用。
有个时期,新农村生产队有些社员高价卖仔猪。铁姑娘班的金素云、杨桂芬写了一篇《高价卖仔猪走的是什么路》的小评论,贴在队部门口。这下子在全屯引起了一场激烈的争论,有的赞同,有的反对,有人说:“难道就不让养母猪?”针对这种思想,她们又写了《为谁养猪》的小评论,根据党的政策,有理有据地说明了母猪可以养,但高价卖仔猪的资本主义倾向必须坚决刹住!由一篇小评论引起的这场大辩论,从地头到炕头,足足持续了半个月。通过辩论,提高了干部群众的认识,养猪事业进一步发展,一个春季就调出仔猪三百多头。
每当资本主义歪风出现时,革命的小评论就站出来大喝一声:“此路不通!”当队里出现扩大自留地的倾向时,理论骨干就贴出了小评论《生产队的地应不应该个人种》。当个别队长任意提高工分时,他们又贴出了小评论《靠什么调动积极性》。这些小评论充分发挥了打击资本主义歪风的战斗作用。


第3版()
专栏:

破除宗族观念
集厂子大队的居民,由于长期生活在一个屯,亲连亲,亲套亲,有些人的宗族观念比较浓厚。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中,大队青年努力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不断提高政治思想觉悟。他们带头向这种传统观念进行猛烈的冲击。西队有个社员,常说旧书。他女儿在批判林彪效法孔老二“克己复礼”的反动纲领时,批评他说:“你讲旧书,散布封资修的反动思想毒害青年,我们坚决不答应!你应当同我们一起批林批孔,批判旧文化旧思想,多讲革命故事,多讲社会主义新人新事。”这个社员在女儿的帮助下,积极参加批林批孔运动,大队党支部又对他做了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进一步提高了他的社会主义觉悟。从此以后,他不再讲旧书了,并且学会了讲革命故事。
许多干部在破除传统观念中做出了榜样。新农村队有一个青年,偷偷打捞了生产队喂养的鱼。这个青年恰好是队长李守顺的妹夫。李守顺知道了,坚定地说:“损害集体利益,任凭谁也不行。”他立即组织民兵截住,并对他的妹夫进行了批评教育。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编好政治夜校教材
湖北省鄂城县旭光公社党委,组织理论骨干,联系本公社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际,为农村政治夜校编写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教材。
为了编好教材,公社党委首先组织理论骨干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语录以及有关的重要文章。在学习中,理论骨干结合自己的思想实际和农村阶级斗争实际,进行了认真的讨论。他们花气力想,下功夫钻,一个一个问题研究。比如,他们在学习为什么要对资产阶级法权进行限制时,回顾自己平时的工作和思想实际,结合批判“三自一包”、“工分挂帅”的修正主义黑货,进一步认识到,如果不对资产阶级法权加以限制,修正主义黑货就会抬头。通过学习讨论,大家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决心编好教材。
为了使讲稿符合贫下中农的要求,参加编写教材的同志深入调查两个阶级、两条道路斗争的实际情况,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如在编写为什么说小生产经常地、每日每时地、自发地和大批地产生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这一章时,他们结合下王大队的某些资本主义自发倾向的具体表现,来解释小生产是产生资本主义的温床的道理。在编写过程中,他们还请熟悉情况的老干部作具体指导。理论辅导员范秀兰,在编写讲稿时,为了把一个事例用得准确,三次向老干部请教。
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理论骨干注意根据农村生产忙、时间紧的特点,要求一段讲清一个观点。所以,他们编写的教材每段在一千字左右。在政治夜校里,每课可以讲完一段;在田头地边休息时,每次可以读完一段。
这些理论骨干,把讲稿编出来后,就到群众中去宣讲。贫下中农听了宣讲以后说:这样结合实际讲理论,我们听得懂,学得深,在实际斗争中用得上。
本报通讯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