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3月8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第三世界国家团结反帝争取经济独立
布迈丁主席谴责外国公司靠剥削第三世界的自然资源而发财致富
赞比亚执政党领导人强调自力更生发展民族经济 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工业部长呼吁利用本国资源
新华社阿尔及尔电 阿尔及利亚革命委员会主席、政府总理胡阿里·布迈丁二月二十四日说:“如果昨天的斗争是争取自由和独立的斗争,那么今天的斗争是争取经济独立的斗争。事实上,没有经济上的独立,政治上的独立是不可想象的。应当从这个角度来考虑收回原料和对原料实行国有化的问题。”
布迈丁主席是在阿尔及尔举行的庆祝阿尔及利亚政府对石油实行国有化四周年的大会上说这番话的。
布迈丁主席在讲话中谴责外国公司靠剥削第三世界的自然资源而发财致富。他指出,阿尔及利亚的国有化措施“与国家的独立是结合在一起的”。他说,阿尔及利亚人民的斗争和命运“同第三世界国家的斗争和命运是共同的”。
布迈丁主席在谈到西方国家能源问题时指出:“工业国至今尚未考虑过我们的正当利益。如果在这个问题上出现了困难,不应当归咎于石油。”他指出:“在这方面,西方制度执意继续按照它从建立的时候起就奉行的殖民主义的方式行事。当第三世界国家开始支配自己的资源时,西方制度自然发生动摇。”“很明显,这种情况要求我们起来斗争,以维护我们的正当利益和基本权利。”
布迈丁主席在谈到目前发展中国家在经济方面进行的斗争时说:“不应当把石油和其他原料分开。”
同一天,阿尔及利亚的一些城市举行了各种庆祝活动。
新华社卢萨卡电 据赞比亚报纸报道,赞比亚联合民族独立党中央委员弗兰克·契坦巴拉二月二十四日在赞比亚中央省一次集会上说,帝国主义大国假装提供技术和财政援助来帮助发展中国家,但是它们的目的是要掠夺并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原料来发展自己。
他指出,现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上的差距仍然不断扩大。他说:“除非发展中国家努力减少对发达国家的依赖,否则,它们将继续遭受剥削。”
他强调指出,解决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的办法是自力更生。他说,赞比亚联合民族独立党的目标不仅是为赞比亚人民赢得独立,而且要保持独立。
契坦巴拉是按赞比亚执政党联合民族独立党的一项决定的精神去中央省作报告的。这项决定规定,党中央委员要经常到各省去动员人民积极参加国家建设。
新华社拉瓦尔品第电 据卡拉奇出版的《商业纪事报》报道,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工业部长阿卜杜勒·哈利克二月十九日在拉合尔为纪念第二次伊斯兰国家首脑会议而举行的一次座谈会上,呼吁第三世界国家团结起来,采取措施,很好地利用本国出产的原料。
哈利克说,发展中国家生产了大部分原料,工业国用这些原料制成成品后,又向生产原料的国家出口,从中攫取利润。它们利用这种方式掠夺第三世界的资源。
哈利克说,现在是发展中国家团结起来采取措施的时候了。


第5版()
专栏:工农兵论坛

是“相互依靠”,还是加紧掠夺?
广东第一汽车制配厂工人国际评论组
近年来,超级大国常常宣扬它们与第三世界的关系是一种所谓“相互依靠”关系,似乎双方是谁也离不了谁。苏修社会帝国主义更是厚着脸皮说自己是第三世界国家的
“天然盟友”,俨然以第三世界人民的“恩人”自居。
这种弥天大谎,是对历史的无耻歪曲。一部帝国主义的发展史,就是各国人民遭受帝国主义奴役、压迫、剥削的斑斑血泪史。帝国主义的发财致富,是建立在殖民地和被压迫民族的尸骨堆上的。正是由于帝国主义和新老殖民主义的残酷剥削和掠夺,使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工农业长期处于不发达状态,而第三世界国家丰富的资源却象流水一样流入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腰包。
苏修社会帝国主义不仅继承了老殖民主义的衣钵,而且更加贪婪无耻。它在第三世界人民反帝反霸斗争不断高涨的形势下,变换手法,打着“经济合作”和“援助”的幌子,到处招摇撞骗,巧取豪夺。它巧立名目,贱买贵卖,充当军火商,牟取暴利。它和美帝一样,成为当代最大的国际剥削者。据伊朗报纸揭露,苏联从伊朗购买天然气所付的价钱,仅相当于苏联卖给西欧的天然气价格的四分之一。而美国从沙特阿拉伯取得的石油,其代价仅占美国国内开采石油费用的三十五分之一。它们就是这样以肆无忌惮的残酷手段来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剥削发展中国家的人民。
到底是“相互依靠”,还是加紧掠夺?事实充分说明:超级大国和第三世界之间的关系是剥削和被剥削,掠夺和被掠夺的关系。所谓“相互依靠”、“天然盟友”,纯属欺人之谈。
超级大国大肆叫嚷“相互依靠”,目的在于欺世惑众,以便维持旧的世界秩序,进一步对广大第三世界人民进行剥削和压迫。它们的用心是极为恶毒的。
中国人民和广大第三世界人民一样,有过共同的遭遇,对于帝国主义的所谓“援助”,记忆犹新。在苦难的旧社会,我们受尽帝国主义的压榨,中国成了帝国主义国家掠夺丰富资源和倾销剩余商品的场所。广大劳动人民生活在苦难的深渊中。就拿我们厂的老工人来说,解放前整天流大汗拚老命地干,不但不能勉强温饱,而且最后还落得沿街讨饭、卖儿卖女、家破人亡。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建设社会主义,但是没有多久,苏修叛徒集团背叛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妄图利用“援助”作为对我们进行掠夺、控制和颠覆的手段。我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坚决粉碎了外来的压力,奋发图强,艰苦斗争,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建设成为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
当前,第三世界人民日益觉醒,在经济领域中沉重地打击了两个超级大国。斗争的实践,使越来越多的第三世界人民认识到:只有政治上的独立,而没有经济上的独立,就不是完全的独立。第三世界国家只有团结起来,自力更生发展民族经济,才能摆脱超级大国的掠夺和控制,取得反殖反帝反霸斗争的不断胜利。


第5版()
专栏:

阿《人民之声报》支持发展中国家发展民族经济
谴责两个超级大国的新殖民主义政策
非洲统一组织秘书长要求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
新华社地拉那电 阿尔巴尼亚《人民之声报》二月二十五日在评论最近在阿尔及尔举行的发展中国家“七十七国集团”部长级会议的文章中指出:“只有坚决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新殖民主义政策,发展中国家才能实现工业化”。
文章说,近年来发展中国家为打破两个超级大国的帝国主义经济垄断而展开的顽强斗争在“七十七国集团”部长级会议中得到了新的强有力的体现。
文章说,这次会议表达了这些国家共同捍卫自己权利和民族经济利益、坚决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新殖民主义政策的愿望和努力。
文章说,会议指出,发展中国家的工业落后,主要是帝国主义多年来进行剥削和掠夺的结果。发展中国家必须发展民族工业,加强团结,实施共同发展的纲领。这说明发展中国家增加了同反动和落后势力进行坚决的面对面的交锋和斗争的勇气。这也是对帝国主义国家,特别是对美帝国主义和苏联社会帝国主义,竭力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各国人民之间播下互不信任和悲观的种子的行径的一个沉重的打击。
文章最后说,“七十七国集团”会议表明,各国人民将坚决地进行斗争,以便实现自己的愿望:独立发展经济,加强政治独立,反对帝国主义建立任何形式的统治。
新华社阿尔及尔电据阿尔及利亚《圣战者日报》二月二十一日报道,非洲统一组织秘书长埃特基·姆布穆瓦在会见这家报纸的记者时说:“我们希望建立一种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因为现在的这种秩序是不公正的。”
他说:“现在这种秩序的建立是有利于富国控制穷国的,或者说是为使这种控制固定化而建立的。”他指出:“有必要制订一项防御战略。这项战略的基础首先是控制我们自己的资源,组织我们的经济,掌握技术,在非洲内部拟订计划和进行合作。”
这位非洲统一组织秘书长在谈到阿拉伯国家和非洲国家首脑会晤的问题时说:“很显然,我们希望这种会见不是作为所谓礼节性的会晤,而是作为表明双方决心为新的合作和发展奠定基础的历史事件。在这方面,我们曾经说过,必须十分细致地为这种会晤进行准备。”


第5版()
专栏:

打着“合营”公司的招牌,干西方跨国公司的勾当
苏修垄断和掠夺蒙古萤石资源
新华社讯 据蒙古报刊报道,蒙古最大的萤石矿——肯特省布尔赫萤石矿最近已正式划归“蒙苏有色金属公司”经营。
“蒙苏有色金属公司”是根据蒙苏两国协定于一九七三年成立的。它是苏修根据自己的需要加紧掠夺蒙古矿产资源所采取的重要步骤之一。这个公司名曰“合营”,实际上是西方垄断资本跨国公司的翻版,全由苏修控制。苏联有色冶金工业部坐镇蒙古燃料动力工业和地质部的“全权代表”是这个公司的经理。据报道,除布尔赫萤石矿外,这家公司还将把哈旧乌兰萤石矿和蒙古仅有的一个金矿——陶勒盖图金矿也划归它管辖。这样,蒙古全国现有的三个萤石矿中,除较小的哈尔爱里克萤石矿目前尚属蒙古采掘外,其它均被苏修直接操纵。
萤石是自然界中含氟的主要矿物,也称氟石,冶金工业上用做熔剂,也用于制造氟、氟氢酸、水泥等。蒙古的萤石蕴藏量比较丰富,多年来一直为苏修所垂涎。早在六十年代初期,苏联就以同蒙古签订长期协定的形式,规定蒙古所生产的萤石在十年内只能向苏联出口,不许向别国销售。按照苏蒙贸易协定,苏联每年从蒙古进口萤石约十万吨,而蒙古一九七二年的萤石产量据报道为九万六千三百吨,这就是说,蒙古开采的全部萤石都由苏修垄断。苏联从蒙古进口的萤石占其萤石进口总量的百分之五十。不但如此,苏联社会帝国主义一方面要蒙古以低于国际市场的价格向它出卖萤石,一方面又阻止蒙古接受愿意以高价购买蒙古萤石的顾主。这种践踏别国主权和利益的行径就是苏修所宣扬的“无私援助”、“兄弟合作”的实际内容。


第5版()
专栏:

红海古国话今昔
——访阿拉伯也门共和国
中国新闻代表团
人们看惯了浩瀚无际的绿色海洋。可是,当我们来到阿拉伯也门共和国的海畔眺望的时候,海水却呈现出微微的红褐色,无怪乎它被称为“红色之海”。原来在红海表层的海水里生长着一种藻类,阳光照耀的时候,闪射出粼粼的红色波光。也门人民从古老的年代就开始在红海之滨劳动生息。
阿拉伯也门共和国有着三千年文字记载的历史,是阿拉伯古代文明的摇篮之一。在首都萨那,在滨海城市荷台达,在山城塔伊兹或是在文化古城马里卜,到处都可以看到历史的遗迹。当我们访问也门人民引为古老文化的骄傲的马里卜的时候,飞机穿越山口,进入了广阔无垠的沙漠上空,这个昔日繁荣一时的阿拉伯文明古国王朝的遗址全貌,尽收眼底。在久远的年代,这里是一片绿洲,也是生产和文化的中心之一。从残存下来的用巨石砌成的高大的水坝坝栏,可以想见当初这是一片水草丰盛的地区,农田水利发展兴旺,而从水坝的构筑巧妙,雕凿平滑,更可看到当时的工艺已有相当高的水平。据说,这个水坝已经将近有三千年的历史了。如今,我们走在这个触目都是古迹的沙漠里,不仅能臆想到当年的盛况,而且还欣喜地看到,辛勤的也门人民依然在这里建设自己的家园。他们开垦农田,凿井灌溉,长出绿油油的麦子、蔬菜,给荒漠平添了盎然生意。马里卜的文物和风貌,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显示出这个国家的人民有着悠久而丰富的文明,富有智慧和创造力!
与第三世界的其他国家一样,这样的文明古国,也遭受过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侵略和蹂躏。然而,也门人民是英勇的。他们坚持长期的斗争,两度赶走了外国侵略者,赢得了独立。之后,阿拉伯也门共和国又经历了艰巨的斗争才诞生的。这是也门历史上建立的第一个共和制度。
长期的艰苦斗争锤炼了人民,教育了人民。阿拉伯也门人民珍惜经过流血斗争取得的独立和自由。我们在阿拉伯也门共和国进行友好访问的日子里,所到之处,都可以看到也门人民为了改变祖国面貌,为发展民族经济而劳动着、建设着,作出自己的贡献。也门政府的一位官员说:“我们的贫穷落后是过去长期的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王室的残酷统治所造成的。我们正在努力一步步向前发展,我们决心要抹掉历史上这黑暗的一页!”
在历史上,也门是阿拉伯半岛上以农业著称的国家。由于全国三分之二是山地和高原,数千年来,阿拉伯也门人民在与大自然作斗争中,日渐积累了开发山区、建设山区的许多经验。到过这里的人,都会为几乎遍山都是梯田而惊叹不止。凝望远山近岭,峭峻的山巅和陡立的山坡上,布满了一块块大大小小的梯田,人们告诉我们:从很古老的时候开始,也门就有了梯田,因为这里的山区人民懂得,要生存下去,就必须修造梯田,发展农业生产。我们来到了“绿色的伊卜”,这里四分之三以上是山区,省城就建立在山上。我们站在山顶极目远眺,群山环抱,苍鹰在半山翱翔,真是一片梯田的海洋!听当地的人民说,他们的祖祖辈辈用自己辛勤的双手,一点点开发出成片梯田,在汗水和雨水的浇灌下,长出了绿油油的庄稼。尽管山洪一次次冲掉,他们顽强地一次次重修。人定胜天。年年代代,梯田越造越多,这是也门劳动人民勇敢和智慧的结晶啊!今天的伊卜,生长着高粱、玉米、大麦、小麦等农作物,还有咖啡、木瓜、香蕉等各种水果。伊卜省生产的粮食,不仅自足有余,还可以供应其他地区,成为阿拉伯也门的一个主要农产区。由于长期的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也门的农业得不到发展。近年来,阿拉伯也门共和国政府对发展农业予以重视,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向农民提供良种、化肥等,号召兴修水利,并开始使用拖拉机等农业机械。尽管连年遭灾,农业比过去有了发展。
过去的也门,仅有一些小型手工业。共和国成立以来,出现了纺织、水泥、卷烟、汽水、饼干、糖果、塑料鞋、铝制品等各种类型的中小型工厂将近一千七百多家。我们参观了阿拉伯也门最大的工厂,拥有一千六百名职工的萨那纺织印染厂。这里有三百多名女工是也门历史上第一代走出家门参加工业生产的妇女。工厂主席自豪地对我们说:“虽然建厂才四、五年,我们已经基本上掌握了生产和管理技术,能够自力更生地管理这个工厂了。”目前在三百六十台织布机上,每年正生产着一千万码左右的二十多种布,可以满足国内市场三分之一的需要,在阿拉伯也门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图案设计室里,我们见到一些男女青年正在埋头认真地画图,有的仅仅半年就掌握了这门技术。墙上悬挂着他们的上百幅作品,图案精美,富有民族特色。据说这些都是根据群众的爱好设计的,因此产品在市场上很受欢迎。在整洁明亮的卷烟厂里,二百五十个工人生产着四种香烟,主要供应国内需要,每月还向国外出口四千箱。
我们登上正在扩建中的萨那大学的平台,环顾四周,只见一座座阿拉伯式建筑,有的刚刚落成,有的正在修建。目前这个大学有四个系,拥有男女学生一千八百名。与经济建设的发展一样,阿拉伯也门的文化教育事业也有了发展。
这个阿拉伯文明古国的新貌,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但是,更使我们久久难忘的是也门人民对中国人民的诚挚情谊。在萨那,一位历史学家滔滔不绝地向我们叙述也中两国人民在久远的年代早已建立起来的友谊。今天,这一友谊有了新的发展。在筑路工地上,在工厂里,在医院里,也门人民和在当地工作的中国专家、技术人员并肩劳动,携手合作。也门朋友指着萨那通往荷台达的公路深情地对我们说:“这条公路连接着我们的首都和荷台达,但是,在我们的心里,它还连接着萨那和北京。”中国医疗队的同志也深有感触地说:“我们远离祖国来到这里,生活在也门人民中间,感到很温暖。每当我们有困难的时候,也门人民总是伸出友谊之手来帮助我们。”有一次,中国医务人员到红海之滨的渔港莫哈巡回医疗,由于汽车出了故障,三人不幸受伤。一辆过路的卡车驶来,也门司机立即把受伤的中国同志扶上车,一路细心照顾,送到医院,连姓名也不留就走了。当也门朋友听到这个消息后,不论是相识的还是素不相识的都纷纷表示慰问。一个夜晚,医疗队听到了敲门声,原来这不是来看急诊的患者,而是一位也门老人特地从远道赶来询问中国医生的病情,要求转达他的真诚的问候。这样的事例,在中国医生养伤的一个半月里,几乎每日不断。
在萨那,还传诵着中也两国医生同台做心脏手术的动人事迹。这是阿拉伯也门历史上第一次心脏手术。十六岁的奥斯曼,是山村老农民的独生子。他得了严重的二尖瓣狭窄心脏病已经四年了。到处奔波就医,都因病情严重而无法治疗。后来他找到了中国医疗队,按照他当时的病情,不宜做手术,但是推迟不做的话,病人会有生命危险,中国医疗队决定有一丝希望就抢救。经过精心准备,三位中国医生和两位也门医生终于同台齐心协力为奥斯曼做手术。克服了许多困难,手术成功了!也门朋友纷纷表示祝贺,高兴地说:“这是中也两国人民友谊的体现!”参加这次手术的也门医生阿卜杜勒也抑制不住激奋的心情,对我们说:“从这件事我想到,我们和中国都属于第三世界,只要我们团结得象一个拳头一样,互相学习,共同前进,就能力量大!”
我们的友好访问结束了。阿拉伯也门共和国指挥委员会主席哈姆迪接见我们时的友好谈话,记忆犹新。他说:“也门人民以特殊的眼光看待也门和中国之间的友谊。对这种友谊,我们给以特殊的关怀。”是的,我们在访问中,深切地感受到了这一点。我们祝愿中也两国人民的友谊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