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3月29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战斗在“世界屋脊”上的白衣战士
  ——记八省、市赴藏医疗队为翻身农牧民服务的事迹
一九七三年八、九月份,由上海、江苏、湖南、湖北、河南、山东、辽宁、四川八个省、市组成的八个赴藏医疗队,带着党和毛主席对西藏百万翻身农奴的亲切关怀,跨越万水千山,登上了平均海拔四千米以上的“世界屋脊”——西藏高原。他们把艰苦的环境当作锻炼革命意志的大熔炉,虚心接受翻身农牧民的再教育,同广大群众一起,积极投入批林整风和批林批孔斗争,提高了贯彻执行毛主席革命卫生路线的自觉性。据不完全统计,他们配合当地医务人员,共治疗病人八十多万人次,帮助培养藏族医药卫生人员一千八百多名,协助建立了自治区、拉萨市、日喀则、昌都四所中等卫生学校,还协助部分县医院和公社卫生室、区卫生所进一步加强了建设。翻身农牧民亲切地称赞他们是毛主席派来的“阿姆吉”、毛主席派来的好“门巴”(不同地区的藏语:医生)
把立足点移到工农兵方面来
辽宁医疗队队员顾知方,原是沈阳市妇婴医院的妇产科大夫。一九七三年,当她知道医院有援藏任务时,思想斗争很激烈。她想,自己已经五十一岁了,到边远的西藏去,艰苦的环境是否能适应?但她又想,自己是贫农的女儿,是党把自己送进大学,培养成一个人民的医生。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提高了她的路线斗争觉悟,使她认识了世界观改造的重要性。她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半夜里跑去找领导,表示了自己赴藏的决心。
从祖国的东北来到祖国的西南,从平原来到海拔四千多米的高寒山区,随着地势的增高,她的高山反应越来越重。但她决心刻苦锻炼,战胜困难。她跟同志们一起去爬山,练习骑马,终于逐步适应了高山环境。坚持在基层巡回医疗。由于年龄大了,夜间走路经常跌跤。她说:“只要眼睛看清路线,把立足点移到工农兵方面来,就有无穷的力量,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有一次,顾知方在剧烈爬山后,心脏出现了期前收缩,在同志们的劝说下,正躺在床上休息。这时,一位牧民来报告说,附近有个贫牧妇女难产,两天没有生下来,要求医生快去抢救。顾知方听到后,立即从床上爬起来去找领导,与当地驻军联系,借了一辆小车,和其他医生来到了产妇家。经过检查,确定胎儿是斜位,并且已经破水了。她们迅速全力抢救,使产妇安全分娩。产妇的爱人激动地说:“感谢党和毛主席派来的好门巴,救了她母子的生命。”看到这一切,顾知方忘记了病痛,感到能为藏族人民出一点力而心里无限愉快。
来自黄海之滨青岛市的山东医疗队青年医生刘萍,赶到海拔四千七百多米的萨噶县工作。有一次,她到了大吉岭区如角乡巡回医疗。开始,她对住帐篷很不习惯,总嫌不卫生。晚上,外面大雪纷飞,寒风夹着雪花一股劲地往帐篷里钻。藏族老阿爸怕她冷,经常起来拍打帐篷上的积雪,看到她的铺盖单薄,就把自己的藏毯轻轻地盖在她身上。这一切,使小刘感动得热泪盈眶,久久不能入睡。她想:自己是人民的医生,为什么住在帐篷里嫌不卫生,却没有首先想到群众的寒暖?毛主席说:“最干净的还是工人农民,尽管他们手是黑的,脚上有牛屎,还是比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都干净。”毛主席的话象一盏明灯,照亮了小刘的心,使她认识到自己的立足点还没有完全移到工农兵方面来,还缺乏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她决心努力改造自己的思想,带着糌粑和茶叶到牧民家里,与社员同吃同住,虚心接受贫下中牧的再教育。以后,小刘的思想感情逐渐变了。
把毛主席的关怀送到翻身
农牧民的心坎上
新春佳节,拉萨古城一年一度的环城赛跑即将开始。参加比赛的上海医疗队口腔科医生林国础,突然发现一个张不开嘴巴的藏族青年。他知道患了这种病是怎样的痛苦:吃饭困难,影响发育,学习、工作和生活都有许多不便。林医生走到青年人面前说:“同志,你这个病可以动手术。”青年叫米玛顿珠,出生在一个农奴的家庭里。二十一年前,在米玛顿珠两岁的时候,得了一场重病,没有钱医治,连续发高烧,留下了口腔下颌关节强直的后遗症。打那以后,他吃东西都要从牙缝里一点一点塞进去。
林医生和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口腔科医生一道,为米玛顿珠动了手术。以后林医生又到学校探望米玛顿珠。这时米玛顿珠张口的动作已经和正常人一样了。他无限感慨地说:“过去是农奴病了没法找医生,现在是医生找到病人跟前,真是新旧社会两重天啊!”
位于喜马拉雅山北麓的错那县,海拔四千三百多米,在这里工作的河南医疗队错那分队,一天听说搭嘎公社贫农社员格桑玉珍,因产后九天胎盘不下,生命处于垂危之中。杨俊生等四名医生和错那县卫生院医生格桑立即组成抢救小组,背上药箱和医疗器械,骑马出发。走了一百多里路,赶到了目的地,对病人作了全面检查。检查结果,认为必须立即进行子宫切除手术。在这偏僻的小山沟里,既无消毒用具,又无照明设备,做手术有很大困难。但他们想到毛主席教导,想到批林批孔运动中翻身农奴对自己的教育,决心克服困难,抢救阶级姐妹脱险。给病人动手术需要输血。正在公社蹲点的干部闻讯赶来,表示病人需要多少血,就输多少血。等到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天已快亮了。大家克服彻夜未眠的疲劳,全神贯注地做了将近两个小时的手术,胜利地完成了子宫切除,濒于死亡的格桑玉珍得救了。
风雪高原,山高缺氧。过去有人认为在这里很难动外科大手术,甚至认为这里是大手术的“禁区”。
藏族贫农妇女安宗,长期心累气紧,双下肢浮肿,已经卧床半年。四川医疗队的医生给她细心检查后,判明是结核性缩窄性心包炎,立即把她接到昌都地区人民医院。治疗这种病需要打开胸腔在心脏上动手术。但在高原上做这种手术是很危险的,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病人死亡。医疗队的同志们表示,为了让毛主席革命路线照亮风雪高原,就是天大的困难也要克服。他们经过讨论,确定了手术方案。大家全力以赴,团结协作,手术终于成功了。出院那天,安宗眼里闪着泪花说:“我的心脏是毛主席派来的门巴治好的,只要我的心脏在跳动,就要永远跟着毛主席干革命!”
留下一支永远不走的医疗队
广大医疗队员从实践中体会到,在西藏,如果没有大批当地民族的医药卫生人员成长起来,要想从根本上改变缺医少药的状况是很难的。因此,培养藏族医药卫生人员是八省、市医疗队的重要任务之一。他们采取学校培养、办训练班、以师带徒、专业进修等多种办法,为“留下一支永远不走的医疗队”而努力。
在西藏自治区中等卫生学校的教室里,入夜灯火通明。一群藏族姑娘和小伙子正在孜孜不倦地看书学习:有的学习毛主席光辉著作《纪念白求恩》,有的站在人体结构挂图面前,温习老师白天讲授的人体各部位名称。看到藏族学员为革命刻苦学习的情景,担任教学任务的上海医疗队教学分队的老师们深受感动。他们想:由于历史原因,藏族学员文化水平比较低,给学习带来一定困难,我们有责任使他们迅速成长起来。为了教好藏族学员,教师们认真备课,耐心讲解,并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采取启发式教学,帮助藏族学员尽快成长。
湖南医疗队的一个小分队到达曲水县以后,在县委支持下,以县医院为基地培训藏族医务人员。他们一方面帮助在职医务人员提高技术水平,同时抽调基层赤脚医生到医院轮训实习。在培训过程中,他们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经过十个月教与学的共同努力,在职医务人员和赤脚医生医疗水平都有很大提高。
巡回在山南地区的湖北医疗队的两名内科医生和一名外科医生在积极开展医疗工作的同时,先后对十一名藏族医务人员进行传帮带,提高了他们的医疗技术水平。藏族共产党员文新,在医疗队同志手把手地传授下,进步很快。开始他只能给外科医生当助手,后来医生给他当助手,现在已能做十种外科中小手术了。
年仅二十岁的次仁玉珍,在江苏医疗队同志们耐心帮助下,她刻苦钻研医疗技术,医疗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最近,她在工地发现一名藏族妇女患有广泛粘连的卵巢囊肿,必须开刀。这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妇科手术。经过考虑,医疗队的同志让次仁玉珍来主持这个手术。动手术以前,他们和次仁玉珍反复研究了手术方案,热情鼓励她手术时要大胆细心。手术开始,一名妇产科医生和一名外科医生站在手术台旁给她当助手,并随时给予指点。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紧张战斗,次仁玉珍第一次成功地做完了卵巢囊肿切除手术。
一批批藏族医药卫生人员迅速成长和提高,为西藏医疗卫生事业增添了新的血液。这些本民族的门巴,将在高原医疗卫生战线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山重重,任重道远。战斗在“世界屋脊”上的八省、市白衣战士,经过一年多的锻炼,意气更风发,斗志更昂扬。他们决心和百万翻身农奴在一起,为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西藏,作出新贡献。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本报有删节)


第3版()
专栏:

  井冈山精神代代传
“红米饭南瓜汤,
挖野菜也当粮,
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
餐餐味道香,味道香。”
诞生在革命根据地井冈山的人民解放军某部红二连的干部、战士,人人爱唱这支革命歌曲。把毛主席在井冈山为我军培育的光荣革命传统代代相传。
针针线线寄深情
一天深夜,雁北高原上寒风呼啸,大雪纷飞。
红二连连长朱本宏在帐篷里借着马灯的光亮学习毛主席的光辉著作《井冈山的斗争》和《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当他读到“我们对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群众的生活问题,就一点也不能疏忽,一点也不能看轻”这段论述时,想到老同志讲的当年红军由井冈山长征到陕北时的情景,冬天缺少棉衣,打土豪弄到一点布,当干部的首先想着给这个战士做件褂子,给那个战士做条裤子,还常常在油灯下给战士们缝补衣裳。朱本宏读着毛主席的教导,想着革命前辈的事迹,拿起手电就向各班帐篷走去。他给这个战士掖好被子;又给那个战士盖上大衣。当他来到七班帐篷,走近战士占述才的铺位时,发现小占的棉裤上有个大口子。他把占述才的棉裤带回连部,拿出前几天买回来准备给孩子做褂子的几尺布,比着小占棉裤上的破洞剪下了一块,坐在油灯下一针一线地缝了起来。
绝不侵占战士的利益
今年二月,红二连指导员胡光进的爱人张巧云一来连队,就给战士们拆洗被褥,缝补衣服。炊事班的战士们见她整天忙个不停,又患了感冒,就买了二斤豆腐给她送去。张巧云以为是指导员买的,没有问就收下了。
中午,胡光进吃过饭回来休息,发现爱人做了一盘香喷喷的豆腐菜。一问,才知道豆腐是炊事班送来的。胡光进心想:二斤豆腐只值二角多钱,可这是战士的利益,丝毫也不能侵占。临走时便再三嘱咐爱人一定要把钱送给炊事班。
吃罢饭,张巧云抱着孩子去找司务长,司务长不在。她就把钱交给炊事班,炊事班战士坚决不收,只好又拿了回来。
晚上,胡光进开会回来,知道炊事班没有收下豆腐钱,便到炊事班来,象往常一样给大家讲起连队干部、战士在井冈山上同吃红米饭,同喝南瓜汤,官兵平等,团结战斗的故事,讲着讲着,胡光进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在我们革命队伍里,干部、战士虽然职务不同,但都是阶级兄弟。干部除了多负担一些责任以外,不能有一点特殊。说罢,便把豆腐钱交给炊事班。战士们回忆连队的革命传统,看着指导员的模范行动,更加懂得了发扬革命传统的重大意义。
“传统扁担”不离肩
红二连不论是住在交通不便的山区,还是住在繁华的城镇,人们总看到司务长朱建华用一根油光闪闪的扁担为大伙挑给养。战士们一看到这根扁担,都亲切地叫它“传统扁担”!
四年前,朱建华刚提升司务长的时候,想到连里公杂费存了不少钱,为了出外办事方便,准备买辆自行车。即将离队的老司务长李进功知道后,就对他说:“小朱啊,现在条件好了,可不能丢了井冈山的光荣传统啊!”说着就激动地给小朱讲起红二连过去几任司务长的故事:井冈山斗争时期,生活条件极端困难,老司务长经常冒着生命危险,用扁担下山为同志们挑给养;长征过草地,战斗频繁,伤病员多,老司务长又用扁担为大伙挑背包;解放战争时期,几任司务长都是带着扁担参加战斗。说到这里,他给小朱念了毛主席的一段教导:“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朱建华握住老司务长李进功的手说:“司务长,我一定要把井冈山的光荣革命传统接过来,传下去。”
新华社通讯员(本报有删节)


第3版()
专栏:

  做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坚强战士
  ——记复员军人宋书修回乡务农的事迹
最近,人民解放军济南部队某部邀请这个部队的复员军人宋书修回部队介绍了他回乡务农的先进事迹。指战员们听了他的介绍,都赞扬他是一个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而战斗的坚强战士。
宋书修原来在这个部队的七连担任指导员。一九六九年,他因身患多种疾病,组织上决定让他复员。
当时,部队为了照顾他的身体,打算在城市里给他安排工作。宋书修学习了党的“九大”通过的新党章,想到自己是个经过部队锻炼的共产党员,为了实现党的基本纲领——彻底推翻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用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用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为了实现党的最终目的——共产主义,应当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回到农村去继续战斗。经过他的再三请求,部队党委批准他复员回到了山东省广饶县颜徐公社宋王大队第三生产队。
广饶县位于黄河入海口,自然条件比较差。宋书修所在的生产队原来生产搞得不够好。为了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他带领全家回乡的第二天,就扛起锄头下地了。
但是,前进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宋书修一回到家,村里就传出一些风言风语,说什么“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宋书修当兵那么多年,又回到农村砸坷垃,准是在外边没混好。”宋书修心明眼亮,马上把这些风言风语顶了回去,他说:“啥‘高’?啥‘低’?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回答。资产阶级认为‘砸坷垃’是低人一等;可是在我们共产党员看来,这同样是干革命!”
为了搞清队里生产落后的原因,宋书修和社员一起下地劳动,认真进行调查研究。他发现有的社员对集体生产劲头不大,却拉着车外出拉脚搞现钱。队上的几个地、富分子进行挑动破坏。宋书修感到这是一股邪风,便建议队长刹住这股风。
接连几个晚上,宋书修帮助队长召集老贫农和青年积极分子开会,分析阶级斗争情况,发动群众揭露地、富分子破坏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阴谋,使群众受到了生动的阶级教育。紧接着,宋书修又和队长一起,把敢于向资本主义倾向作斗争的先进分子组织起来,深入到社员家里,挨门逐户地宣传党的基本路线,坚定广大群众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经过全队社员大干苦干,一九七○年,三队一跃跨《纲要》,粮食亩产翻了一番。宋书修在这场斗争中被选为政治队长。
粮食丰收了,宋书修和贫下中农主张分足口粮之后多卖余粮,抽出钱来添置大牲口,为大办农业创造有利条件。阶级敌人又唆使一些人出来反对。宋书修毫不退让,带领大家及时揭穿了阶级敌人妄图借分配问题破坏集体经济的阴谋,使社员们又受到了一次深刻教育。宋书修还从自己的复员费中取出一千元借给队里买马,不到三年,就产了三个马驹子。宋书修在战争年代英勇作战,为革命立过两次战功。回乡以后,尽管他身患多种疾病,仍然保持着革命战争时期那么一种拚命精神。
宋书修回乡那年秋天,正遇天旱。他看着庄稼受旱减产,心里火烧火燎的。那年冬天,他和一批青年组成了打井队,冒着风雪严寒打起机井来。别人八小时换一次班,宋书修往往连着顶两三班。后来,他干脆在井边搭了个草棚,铺盖一卷,搬到工地旁住下。他带着小伙子们奋战一个冬春,打了四眼机井,使全队百分之七十的土地变成了水浇地,粮食产量稳步增长,连年跨过《纲要》。
粮食上《纲要》以后,宋书修又带上干粮,亲自到被誉为“棉区大寨”的滨县杨柳雪大队,学习棉花高产的经验。回来之后,他从棉籽下种到喜摘新棉,天天和棉花专业队的社员一起劳动。这一年,三队的棉花由亩产三十多斤一下子翻了三番。
一九七一年,宋书修被选为大队党支部书记。他带领全大队干部、社员,在社会主义大道上越奔越欢。
一九七三年春天,宋书修因工作劳累,他的神经性头疼病加重了,厉害的时候就不能工作。他从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利益出发,建议让队上的青年干部宋景光代替他担任党支部书记。上级党委经过讨论,同意了他的要求。这时人们劝他在家好好休息,但宋书修在家怎么也歇不住,他说:“我是党员,为革命不能添斤,添两也要干!”他坚持继续参加劳动,为集体操心。不久,队上缺一个饲养员,宋书修便主动站出来,要求接受这项任务。同志们担心他身体吃不消,说什么也不同意。宋书修硬卷起铺盖,来到了饲养棚。在饲养员的工作岗位上,他继续忘我地劳动。
在伟大的批林批孔运动中,宋书修和社员们经过批判林彪的修正主义路线和反动的孔孟之道,更加焕发了革命精神。他身为饲养员,心中时刻想着队上的大事。在他的建议和参加下,全大队干部、社员在深入批林批孔的同时,经过几个月的调查研究,制订了宋王大队的远景发展规划。现在,宋书修和大家为实现这个规划,正在忘我地战斗!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本报有删节)(附图片)
宋书修(中)复员回到农村后,带领贫下中农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战天斗地学大寨,逐渐改变着家乡的面貌,受到贫下中农的欢迎。 新华社记者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