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3月26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长子县南漳大队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用社会主义思想占领农村阵地
山西省长子县南漳公社南漳大队党支部,最近遵照毛主席关于“列宁为什么说对资产阶级专政,这个问题要搞清楚”的教导,组织干部和社员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总结本大队的经验教训。他们认识到:农村大队党支部的主要任务不单是要抓好生产,多打粮食,更重要的是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狠抓阶级斗争、路线斗争,把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落实到基层。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南漳大队党支部积极带领干部和群众认真学大寨,最近五年粮食平均亩产连续超千斤,成为长子县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单位。干部和社员大干社会主义的劲头很足。有些同志看不到阶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总觉得南漳大队已经从大风大浪里走了过来,“车不会再出辙了”。直到队里出了几件事情,才引起他们的注意。
过去,南漳的少数干部沾染了资产阶级生活作风,有的甚至被阶级敌人拉拢腐蚀,走上了邪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群众对此提出过严肃的批评。但是,个别干部现在又旧病复发;有的新干部也受到了旧习惯、旧思想的影响。
有的生产队干部不按照国家计划种植,粮田种瓜菜;个别干部还用集体名义,派人外出搞不正当的副业;一小撮阶级敌人暗地里利用坏书、坏故事,散布剥削阶级的腐朽思想,使有的青年不安心在农村干革命。
针对这种情况,大队党支部组织大家认真学习列宁的《国家与革命》等著作,认识到农村中还存在着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斗争,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上分清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深入批判修正主义,批判资本主义倾向,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
南漳大队党支部学习小靳庄的经验,积极从党团员、干部、贫下中农、知识青年和基干民兵中,培养理论员、读报员、广播员、夜校辅导员等,逐步建立起一支理论宣传队伍。八个生产队,队队办起了政治夜校,从各方面用社会主义思想占领农村阵地。
群众性的文艺创作活动在大队党支部的领导下开展起来,他们运用故事、快板、顺口溜、诗歌、曲艺等形式对社员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贫下中农自编自演,运用文艺形式批判反动没落阶级的意识形态孔孟之道和旧思想、旧习惯,热情歌颂社会主义新人新事新风尚。这些节目来自群众,教育群众,效果很好。他们编写的《十大爷狠批“天命观”》、《赞妇女饲养员》等,许多人会念会唱。大家说:“念着前进有方向,唱着浑身添力量。”他们还把《三字经》、《女儿经》、《千字文》等坏书和一些坏春联拿出来批判,自己编了《新三字经》、《豪言壮语》等。大家批坏的,编新的;破反动的,立革命的。这么一搞,全大队的无产阶级政治空气浓了,干部和社员抵制资产阶级思想侵蚀自觉性提高了,大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大发扬。
南漳大队党支部还组织社员联系实际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使社员懂得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做社会主义新农民。去年秋天,这个大队夺得第五年亩产超千斤的好收成以后,为了进一步发展生产,计划购买八百米水管,安装地下管道。有人却说,丰收了应该多分点,怕买水管影响收入。个别干部也随声附和,说什么“多分了,社员高兴,当干部也光彩”。党支部认为,水管问题反映着两种思想、两条路线的斗争。他们组织大家学习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把刘少奇、林彪鼓吹的“分光吃光”,同拉萨尔的“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联系起来批判。大伙说:丰收后,不注意壮大集体经济,不搞公共积累的思想,实际上是修正主义思想在分配问题上的反映。在增加生产的情况下,应该逐步增加社员收入;但不顾集体经济的壮大发展,片面强调增加个人收入,就会把人们的思想引向资本主义的邪路。通过这样联系实际进行教育,干部社员心胸开阔了,只想个人小家庭的人少了,想革命全局的人多了。人们的是非观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过去,有人以为“谁会赚钱,谁有本事”;现在是不谋私利,一心为公的思想大发扬,爱国家爱集体的先进事迹到处涌现。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推广大寨经验是一场深刻的革命
  中共河南省偃师县委员会
最近,我们反复学习了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回顾了我县几年来开展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的经历,加深了对党的基本路线的理解,认识到推广大寨先进经验的过程,就是把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落实到基层的过程。
首先从领导思想上来个革命
我们县在开展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曾经推广了本县先进单位岳滩大队学大寨的经验。但是,全县三百多个大队中,学得好的只是少数,多数单位成效不大。一九七○年以前,我县粮食亩产一直在四百斤左右,发展不快。问题在哪里?我们深入到岳滩大队调查研究,总结经验。
岳滩大队三面临水,沙厚土薄,解放初期粮食亩产只有一百多斤。一九六六年以来,大队党支部主要成员曾三次去大寨参观学习,学到了大寨狠抓阶级斗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经验。党支部书记刘应祥带领大家联系本大队阶级斗争实际,发动群众主动同阶级敌人斗,同修正主义路线斗,同资本主义倾向斗,同旧的意识形态斗,同懒汉懦夫世界观斗,在上层建筑领域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经过斗争,就方向明了,干劲大了,出现了改天换地,面貌大变的新局面。特别在小麦种植方面,由于狠抓了科学实验上的两条路线斗争,获得大面积高产。从一九六六年到一九七○年,全大队粮食亩产连续五年超千斤。
调查研究的情况说明,岳滩学大寨的先进经验没有在全县推开,首先是因为县委有的领导成员不是从岳滩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高度去认识他们的先进经验,以为岳滩只是个小麦生产的典型,推广他们的经验,只是在种麦时抓一下,形成“种麦一阵风,过后冷清清”的现象。经过进一步分析,使我们认识到,全县生产上不去的关键在于县委领导成员头脑里的“阶级斗争熄灭论”和“唯生产力论”的流毒还没有肃清。有的同志总以为,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就该着重搞生产了,没有认识到阶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对资产阶级实行专政的必要性。
县委决定,首先从整顿县委成员的思想入手,联系本县阶级斗争、路线斗争的实际,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同时,请基层干部和贫下中农代表帮助县委从路线上找差距,从世界观上找原因。县委提高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觉悟,坚持用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基层干部和广大社员群众,积极推广岳滩大队的经验,全县农业学大寨运动出现了新局面。
几年来的斗争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推广先进经验,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是一场深刻的社会主义革命,这个革命首先要从县委领导开始。批判资本主义倾向要形成舆论
学大寨、赶岳滩的运动开展后,一部分社队的行动迟迟不前。经过调查分析,发现这些单位共同的问题是方向道路不正,资本主义倾向比较严重,不是“以粮为纲,全面发展”,而是“以钱为纲,以副伤农”;有的打着“发展集体经济”的旗号,改头换面地搞资本主义活动,甚至说什么“只要为集体,咋干咋有理”。
这种情况说明:不批判资本主义倾向,先进经验就推不开,农业学大寨运动就开展不起来。几年来,特别是批林批孔以来,我们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发动广大干部和群众批判资本主义倾向,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我们首先发动干部和群众,研究当前农村中资本主义倾向的特点和规律,掌握阶级斗争的新动向。资本主义倾向什么时候冒出来,就什么时候批判。资本主义倾向有什么新表现,就及时进行揭露,使批判资本主义倾向形成舆论。
其次是抓好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阶级斗争,加强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全面专政。我们在全县由点到面地推广了小靳庄的经验,用社会主义思想占领农村各个阵地,用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农民。目前,全县已培养出以贫下中农为主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队伍三万多人,办政治夜校两千六百多所。我们以这支理论队伍为骨干,向广大社员群众宣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运用多种形式在各个领域向旧的意识形态发起进攻。这样做的结果,无产阶级正气大发扬,广大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大提高,岳滩学大寨的经验在全县迅速推广。
用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干部
大量的事实证明:凡是先进经验推不开、资本主义倾向严重的地方,总是和领导班子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分不开。
我们分析了基层干部的状况:有的干部对那些打着集体旗号的资本主义倾向,识别不清,看不到它的危害,不敢批,不敢斗;有一部分党员、干部也程度不同地沾染了资产阶级的思想作风或直接参与了资本主义自发势力的活动;个别干部,甚至被阶级敌人拉下了水。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一方面通过举办基层干部学习班,组织他们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学习党的基本路线,帮助他们联系农村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际,分清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提高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觉悟。批林批孔以来,我们先后举办了六期基层干部学习班,参加学习的达一千六百多人。另一方面,县委领导成员深入到资本主义倾向比较严重的后进社队,调查阶级斗争的现状,帮助社队领导班子揭矛盾,促转化,摆正政治和思想路线。过去有的同志片面地认为,后进队情况复杂,群众落后,面貌难变。实践证明,后进队之所以落后,主要是领导班子的问题,群众中蕴藏着极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强烈要求改变落后面貌,大上快上的潜力很大。领导班子的政治和思想路线端正了,大寨和岳滩经验在后进队很快就推开了,有不少后进队跨进了先进行列。
几年来,我们把推广大寨的先进经验,当作一场深刻的社会主义革命来抓,使得农村的社会主义阵地更加巩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迅速发展。全县粮食亩产连续四年跨《纲要》,去年达到七百斤以上。


第3版()
专栏:

  学习理论提高觉悟落实国家种植计划
辽宁省北票县五间房公社党委,最近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继续开展批林批孔运动,联系农村两条道路斗争实际,批判在作物安排和种植计划上的资本主义倾向,使春耕生产掀起新高潮。
五间房公社党委通过学习认识到,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应该按照国家计划安排生产。如果想种什么就种什么,那就会损害国家计划和集体经济。这个公社有个海丰大队,过去一些干部把种什么、安排多少面积,看成是一个单纯的生产问题。一九七三年初,在制定种植计划时,有人提出:咱们是郊区,应该利用这个好条件,多种点收入高的作物。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他们不顾国家计划,自己安排了一千亩出秸秆多的低产作物,秋后分给社员。于是,有人把秫秸拿到集市上卖高价;有人在家里编炕席,搞个人副业。结果粮食减产,没有完成国家计划,集体经济也受到了影响。一九七四年,在批林批孔中,他们总结了头一年的教训,发动群众深入批判“自由种植”和重钱轻粮的资本主义倾向,认真落实了国家种植计划,扩大了高产作物面积。社员齐心协力搞好集体生产,这一年粮食比头一年增产百分之六十,单产第一次过了“黄河”。
五间房公社党委为了更好地落实国家的种植计划,为社会主义作出更大贡献,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一、大办政治夜校,举办党员、干部学习班,深入学习马列和毛主席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论述,联系在种植问题上的资本主义倾向,开展革命大批判,从思想上解决在作物安排上执行什么路线、走什么道路的问题。二、发动群众讨论种植计划,按品种、按地块落实。他们特别研究了如何种足种好高产作物、油料作物和供应城市的蔬菜等的具体措施。三、对于国家计划外由社队自己安排的项目,也本着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原则,不与国家计划的作物争地、争肥、争劳力。例如往年这个公社都种一部分香瓜供应城市,今年他们在安排种植计划时,没有因为香瓜收入大而占用好地和扩大种植面积,而是利用一部分荒地和在树行内种些香瓜。


第3版()
专栏:

  减少会议 抓好春耕
过去,广西靖西县万吉大队党支部不管农闲农忙,经常召开会议,总想把解决问题寄托在会议上。结果,干部整天浮在上面,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工作也没有做好。最近,他们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结合工作实际,认识到要落实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必须充分发动群众和坚决依靠群众,只靠开个会,发个号召,是很难做好工作的。今年春耕以来,他们把精简会议当作改变支部工作作风的一个重要措施来抓,尽量减少会议,深入实际。党支部五个主要领导成员分别到五个片去,白天参加劳动,利用休息时间开田头会,或者晚上开短会,领导群众学习理论,讨论春耕问题。
干部深入基层以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第三生产队开始春种行动不快,进度缓慢。大队革委会副主任赵长录下到这个队后,经过调查,发现原来是阶级敌人散布什么“桐树不开花,种子不发芽”的谬论,妄图利用因循守旧的习惯破坏春耕生产。赵长录及时组织干部和社员学习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联系本队阶级斗争实际,深入批林批孔,批判因循守旧的习惯,揭穿了阶级敌人的阴谋。全队集中劳力投入春种,大大加快了进度。
大队推广了第三生产队学理论、抓路线、促春耕的经验,推动了全大队春耕生产蓬勃开展。


第3版()
专栏:

  领导干部发扬革命精神
河南省扶沟县大新公社党委领导成员,在制订一九七五年规划的时候,认真学习了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深受鼓舞。他们回顾了一九四八年春节期间顶风冒雪支援淮海战役时那种拚命精神,联系解放二十多年来走过的道路,进一步认识到,保持革命传统,发扬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精神,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是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需要,是无产阶级抵制资产阶级思想腐蚀的重要保证。大家说:对拿枪的敌人和不拿枪的敌人作斗争,要有拚命精神;改造黄泛区面貌,促进农业大上快上,也要有拚命精神。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要象当年支援淮海战役那样,鼓足干劲把春耕生产抓好,打好一九七五年农业生产头一仗。全体党委成员深入基层,带头大干,有情况下去了解,有任务下去布置,有经验下去推广,有问题下去解决,把工作做到基层。
夺取小麦丰收,是这个公社全年粮食丰收的关键。他们遵照毛主席关于抓主要矛盾的教导,采取措施,集中力量抓好麦田管理。春节这天,公社党委成员带领全社二十三个大队党支部书记,到新北大队浇麦,研究了全社的麦田管理工作。他们和社员一起学习了《共产党宣言》,一起劳动,用汗水冲刷自己身上的旧的传统观念,过了一个革命化的春节。随后,全公社迅速掀起了大浇小麦返青水的高潮。
这个公社绝大部分是沙碱土地,棉花亩产年年都是几十斤。去年许楼、霍堂、刘方宇等大队获得了亩产皮棉百斤以上的好收成。如何推广他们的经验,夺取今年全社棉花大幅度增产?公社党委两位负责同志分别到这几个大队参加劳动,和老农、棉花专业人员一起调查研究,很快总结出夺取棉花丰收的经验。接着在霍堂大队召开现场会推广,使全社棉花备播工作迅速开展。
为了改变生产条件,公社党委成员还抓住春耕春播大忙前的时机,分头带领社员群众植树造林,及时在沙碱地里栽了一百多万棵泡桐树。在农田基本建设工地上,县委成员同群众吃在一起,住在一起,一块拉土、修渠,平整土地。领导干部的拚命精神,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斗志。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春耕生产搞得热气腾腾。
本报通讯员(附图片)
  陕西咸阳市北杜公社发动群众,自己动手,广开肥源。这是公社菌肥厂在生产菌肥。
本报通讯员摄


第3版()
专栏:

农业学大寨
广东省文昌县白延公社社员为夺取早稻丰收,积极培育壮秧。 本报通讯员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