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3月24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批判资本主义造林护林气象新
吉林省磐石县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狠抓林业战线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斗争,取得了显著成绩。五年来,植树造林七十四万亩,超过文化大革命前十六年造林面积的总和;保护和发展天然次生林五十多万亩;四旁植树一千二百万株,相当于文化大革命前十六年的二十倍;社队办苗圃一千四百多处。
林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一九七○年以前,全县粮食亩产长期停留在三百斤上下,一九七四年虽然多灾,亩产达到四百七十多斤,第一次过了《纲要》。
摆正林业的位置
磐石过去是一个树种繁多、森林茂密的地方。解放前,森林遭到了帝国主义和反动派的严重掠夺和破坏。解放后,林业建设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后来由于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林业发展又受到了挫折,农业生产也受到了影响。
一九七○年,磐石县委重新学习党的基本路线,深入调查研究,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过去,他们一直以为影响磐石县粮食增产的主要矛盾是缺水,因此,用了主要气力抓水利,截河建库,筑坝开渠。抓了十几年,水利搞了一些;由于没有同时抓好以林为主的治山,水土流失的问题没有解决,结果还是山地冲成沟,坡地粪水流,库底年年淤,粮食产量上不去。事实使他们认识到,抓水是对的,但就磐石的自然特点来看,百分之七十的山不变,百分之二十的田就变不了;山上没有树,水就治不住,粮食产量就提不高。三棚公社大一步大队,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这个大队过去不造林治山,每年雨季一到,水土大量流失,地里年年上粪年年冲,粮食收成不好;大搞植树造林以后,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连年获得了好收成。
这个事实,使县委进一步认识毛主席关于“农、林、牧三者互相依赖,缺一不可,要把三者放在同等地位”教导的重要意义,他们下决心把搞好林业建设提到农业学大寨,改变磐石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他们在全县广泛宣传农林结合,以林促农,山、水、林、田综合治理的典型经验,推动山林建设,发展林业生产。
批判资本主义倾向
县委还从调查研究中认识到,摆正林业的位置,同时要摆正发展林业的方向,批判资本主义倾向。过去,在阶级敌人的煽动下,一些资本主义思想较重的人,滥砍乱伐,毁林开荒。一九六○年前后,在刘少奇刮起的“三自一包”黑风的影响下,全县开荒毁掉大量林木。广大贫下中农对这种现象,极为愤慨。
磐石县委下最大决心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加强山林保护管理,经常抓,反复抓,坚持不懈。在批林整风和批林批孔运动中,他们发动党员、干部和群众,对滥砍乱伐山林的资本主义倾向进行了斗争。他们摸清了农村中滥砍乱伐林木的现象,一般都发生在春耕前、立秋后的冬闲季节,于是每年在秋、冬、春三季普遍进行查林护林,广泛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揭露阶级敌人的破坏阴谋,提高社队干部和广大群众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做到防患于未然。同时认真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对阶级敌人的破坏,狠狠打击;对人民内部问题坚持以教育为主,用团结——批评——团结的方式,启发和帮助社员们提高爱护国家森林资源的自觉性。这样,就达到了打击敌人,教育群众,保护山林,发展林业的目的。
大破旧的传统习惯
这里多年来遗留着靠山吃山、靠山烧树的旧的传统习惯。从城镇到农村,干部群众做饭取暖,都是烧木柈,每年烧掉不少好材。县委和县革委机关也常派车到林区买木柈,供给干部烧饭取暖。广大干部和群众眼看大好林木被当作柴火烧掉,感到很痛心。他们对县委提出了尖锐的批评。群众的批评对县委触动很大,促使他们认识到:烧木柈不仅浪费和破坏了国家的大好山林资源,而且助长了滥砍乱伐的资本主义倾向;不破除这个旧习惯,就不能堵死滥砍乱伐的路。县委向全县人民公开作了检查,并做出改变旧习惯、不烧木柈的决定。当时,有些人想不通,说什么林区烧木柈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常规。县委认为不烧木柈,是一场改变旧的传统习惯的斗争。县委以身作则,从书记做起,不烧一块木柈,并要求机关和党员干部带头执行这个决定。接着,他们推广了锅盔大队改灶烧茅草和烟筒山公社医院大搞节煤灶的经验,在全县形成了破旧习惯、不烧木柈的群众运动。同时,县委还从实际出发,从多方面解决群众做饭取暖的燃料问题,切实安排好群众生活。
开展造林护林群众运动
磐石县委认识到,保护和发展林业是一项群众性的工作,必须大搞群众运动。植树造林要靠群众,做好护林工作更要依靠群众,一定要把党的方针政策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
为了领导好造林护林的群众运动,县委首先注意抓好林业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建设。他们一方面热情支持和表扬那些在阶级斗争中旗帜鲜明、敢于斗争的干部,一方面对少数被阶级敌人拉拢腐蚀、犯了错误的干部进行严肃的批评和耐心的帮助。原烟筒山林业站站长肖荣起,对阶级敌人敢斗,对资本主义敢批,对歪风邪气敢顶,县委就把他树为标兵,号召向他学习。近四年来,县里和基层场、站举办了多次林业干部学习班,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坚决搞好造林护林工作。
为了调动广大群众发展林业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县委除了经常做好政治思想工作外,每到植树造林和护林防火季节,集中力量,运用各种方式,宣传发展和保护国家森林资源的重要性;各中、小学春秋造林季节上《绿化祖国》课,防火季节上《护林防火,人人有责》课,教育学生从小就重视造林护林。他们还把全县森林按行政界限划分成若干责任保护区;社队普遍建立护林组织。在全县形成了人人都爱林、管林的新风气。全县涌现出林业先进单位三十三个,先进个人三十七个。一些工厂企业,也组织了林业专业队,年年造林护林。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农林齐发展 荒山绿油油
  ——湖南省桃源县正确处理农林关系大面积营林造林
湖南省桃源县是个丘陵山区,山多田少,只有耕地一百三十五万亩。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特别是批林批孔运动以来,全县掀起了农业学大寨的新高潮,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大面积植树造林。近四年,全县造林三十二万亩,“四旁”植树五千多万株。农林互相促进,去年全县粮食亩产超《纲要》,总产比一九六九年增产三亿斤,棉花总产比一九六九年增长二点八倍。群众高兴地说:“路线对了头,荒山绿油油,农林齐发展,处处庆丰收。”
桃源县植树造林群众运动,是在县委对发展林业生产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开展起来的。过去,县委有的领导成员只看眼前,不想长远,总以为植树造林受益慢,“远水不解近渴”,不能正确处理农林关系,忽视植树造林。他们认为“荒田一亩不得了,荒山万亩无所谓”,即使号召群众造林,也是只造不管,成林的效果不大。
近几年,县委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认真转变作风,深入调查研究,倾听贫下中农意见,狠抓林业战线上两条道路的斗争。他们在一个山区公社看到,老林已陆续砍伐七、八成,新林还没有造,群众焦急地说:“一点祖宗业,快要搞光了,今后建设要木材,又到那里找?”他们来到丘区的一个大队,看到山上光秃秃,山腰大量土层被水冲走,山下有些田被沙石淤压。那里的群众缺柴烧,只得烧牛粪,全大队百分之二十的劳力外出找烧柴,影响了农业生产。他们又到陬溪区,看到的却是一派喜人景象:山上林成片,山下渠成网。过去,这个区也是有山无林,水土流失严重;经过文化大革命,区委成员学习了毛主席有关林业工作和关心群众生活的指示,正确处理农林关系、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作出了“三年绿化全区,五年烧柴不缺,八年用材自给,十年争作贡献”的规划。书记挂帅,全党动手,万人上山,大干两年,造林三万八千多亩。同时用“种树如种田,管树如管棉”的精神,精培细管幼林,结果,杉树当年长五尺,檫树一年长三米。发展了林业,促进了农业,这个区粮食亩产连续两年跨《纲要》,棉花总产增加三倍半。群众赞扬区委:“抓的是植树造林,想的是造福人民。”
通过调查研究,县委领导成员深深感到:植树造林是关系到工农业生产、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的百年大计。荒田一亩不得了,荒山一亩同样了不得,一定要遵照毛主席的教导,要把农林牧三者之间的关系摆正,把植树造林纳入农业学大寨的轨道。县委先后多次召开区、社领导干部、林业干部会议,学习毛主席关于发展林业的指示,县、区、社、大队、生产队都建立了绿化指挥部或林业领导小组,层层制订了十年造林规划和分期实施方案,打响了大面积营林造林的战斗。
桃源县各级党委在发动群众造林营林中,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政策,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深入批判林业战线上的资本主义倾向。他们利用政治夜校、各种学习班和地头批判会等形式,围绕发展林业的方向道路问题,批判“只砍不造”的错误思想和“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的资本主义倾向,打击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有力地推动了植树造林群众运动的开展。全县社队林场由二百多个很快发展到七百六十多个。
桃源县委还总结了以往植树造林东搞一下,西戳一下,年年造林不见林,影响群众积极性的教训,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地干。他们根据十年造林规划,每年确定一批造林重点,每个区、社都有主攻目标。同时,实行群众运动与专业队相结合,造林、抚林、护林相结合。各级领导干部,为了正确领导植树造林的群众运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抓好典型。县委四名正副书记和群众一起搞造林样板山,县、区、社三级共办样板山一百多处,面积达五千多亩。他们推广了造林样板的经验,使县、社、队造一片,活一片,成林一片。现在,全县集中连片造林在一千亩至三千亩的公社已有二十三个,三千亩到五千亩的公社有十二个,五千亩以上的公社有六个。从一九七一年以来,全县已营造万亩以上的用材林和经济林八处。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来信

  绿化要有规划编辑同志:
目前,正是植树造林的季节,要搞好绿化,必须统一安排,全面规划。
我们过去植树造林,由于没有很好地进行统一规划,有的大队只顾多种,见空就插栽,结果,有的因为影响方田或水利建设,不得不再把小树砍掉。我们在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要想绿化好,规划不能少。
从一九六八年开始,我们组织了由公社党委成员、贫下中农代表、技术人员参加的调查组,对全社的地形、土质,进行了全面调查,本着水、土、林综合治理的方针,统一领导,统一规划。这样做的结果,我社十个大队,队队都是渠成条,柳成行,地成方。同时发动群众护林,做到了栽一棵,成一棵;种一片,成一片。现在,我社基本上实现了排、灌、路、林四配套和大地园林化。建议各地认真做好植树造林规划,有计划地“绿化祖国”。
河北冀县西王
公社党委会


第3版()
专栏:来信

  种树要管树编辑同志:
造林季节已到,在抓好植树造林的同时,一定要管好树木,巩固造林成果。
我们大队每年春秋两季都要种很多树。过去几年由于管理工作做得不好,有些小树不是被牲畜啃坏,就是被人折断,成活率很低,影响了植树造林的成果。
一九七二年以来,我们大队总结了过去只造林不管林的教训,把发展林业生产提到落实毛主席关于“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针的高度来认识,党支部采取了确定专人管理和发动群众管理相结合的方法,大队、生产队都建立了护林领导小组,同时发动群众制定了护林制度。近几年来,我们大队植树造林工作,基本上做到种一棵,活一棵,栽一片,活一片。林业生产的发展,又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因此,我们建议各地在植树造林的同时,一定要坚持种树管树两手抓,把造林和护林工作都做好。
河北省沽源县
金桥大队党支部


第3版()
专栏:来信

  栽好田头乘凉树编辑同志:
我们大队在滨湖丘陵地区,土地面积大,又没有树。过去,社员在夏天劳动休息时,连个荫凉地方也没有。今年,在植树造林中,大队党支部注意在边远田头栽上了乘凉树。我们认为,这种做法很好。栽好田头乘凉树,既可以为实现大地园林化创造条件,又可以解决社员劳动间隙乘凉的问题。我们认为,其他地区也应注意做好这一工作。
湖北鄂城县临
江公社钮墩大队
熊少华


第3版()
专栏:

  云尖山上“不老松”
湖北崇阳县泉湖公社云尖林场场长、共产党员龚鹤林,今年五十七岁了。一九六六年以来,他带领二十多名场员,在海拔八百多米的云雾山上劈山开荒造杉林,把一片荒凉的云尖山变成了葱绿的林海,群众称他是“云尖山上‘不老松’”。
一九六六年冬,泉湖公社党委决定在“出门头顶天,山山在云间”的云尖山上办林场,并派龚鹤林担任场长。老龚年纪大,身体有病。但他常说:“我活一天,就要干一天。”为了办好林场,他事事带头干,出工走在最前头,收工走在最后头,雨天雪天也不休息。八年来,他平均每年劳动在三百二十天以上,用旧了七把锄头,四把柴刀。
在办场过程中,老龚总是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逢年过节,老龚总是让同志们回家休息,自己留在场里,办场八年,他在林场里过了八个春节。他的老伴长期生病,不能起床,大家经常劝他回去照顾一下。他说:“老伴生病,有医生治疗,有儿媳照料就行了;办好林场是大事。”但是场里同志如果生了病,他却非常关心。有一次开荒,山顶上滚下一块石头,把一位同志打伤了,老龚立即把他送到医院。林场离医院三十多里路,老龚多次抽空去看望他,并鼓励他积极同伤痛作斗争,使这位同志深受感动,伤愈后立即投入了开荒战斗。
八年来,云尖林场共造杉木林一千二百多亩,新植茶园六十多亩,间作收粮八万八千多斤,收油(脂)三千三百多斤,养猪七十二头,另外还种了菜,实现了粮、油、肉、菜、资金五自给。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红心育树人
在湖北阳新县茶铺公社二大队,广泛流传着贫农赵立灯为革命积极造林的故事。
老赵已年过半百。多年来,他不怕困难,坚持为革命植树造林。去年,他在荆棘丛生的大山中,又开垦了二十亩杉树基地,全部栽上了树苗。
过去这座山,被人们称为“死人山”,因为流传着这样的说法:谁要是在这座山上动土,就要遭殃。所以,从来没有人在这座山上挖过坑,栽过树。老赵不信邪,他说:“这是骗人的鬼话!哪有动不得的土?为革命栽树,就要有不怕‘鬼’的精神!”在大队党支部的支持下,老赵坚持上山开荒栽树。荒山被一片湖水隔开,队里为了开荒造林方便,专门给他一只小船。每天东方刚露出鱼肚白,老赵就撑船过湖上山植树,直到天快黑时才驾着小船归来。一天,船刚行到湖心,突然乌云密布,狂风暴雨卷着恶浪迎面向小船扑来。老赵好不容易把船摇到了岸边,身上的衣服早已湿透了,但是,老赵仍然坚持干到天黑才回家。老赵本来就患有严重胃病,加上风吹雨淋,便病倒了。这时,阶级敌人乘机造谣说:
“山神发怒了,快莫在山上干了!”老赵听了,心想要不要坚持在山上干下去,这是两种思想、两条路线的斗争,我要以实际行动回击阶级敌人,说什么也不能下山。贫下中农纷纷来看望他,鼓励他坚持干。老赵深受鼓舞,病刚好一些,又投入了战斗。
昔日光秃秃的“死人山”,如今长起了一棵棵碧绿的树苗。大家都称赞老赵是“红心育树人”。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农业学大寨
安徽省临泉县同城公社广大干部和群众年年植树造林,改造了自然环境。这是社员们在村头植树。 本报通讯员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