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3月20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发展中国家代表在联合国工发会议一般性辩论中发言强调
冲破旧国际经济秩序独立自主发展民族工业
一些第二世界国家表示愿同第三世界调整经济关系;苏美坚持霸权主义处境孤立
据新华社利马一九七五年三月十八日电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第二次大会在三月十五、十七和十八日继续进行一般性辩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在发言中,表示了第三世界冲破帝国主义所强加的旧的国际经济秩序,加强团结合作,独立自主发展民族工业的强烈愿望。一些第二世界国家表示愿意同第三世界调整经济关系。而两个超级大国露骨地坚持霸权主义立场,处境孤立。
莱索托工商部长莫伊策指出,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剥削和统治是发展中国家落后的根源。南斯拉夫动力和工业委员会主席杜尚·伊利耶维奇说,发展中国家的工业落后状态,“是殖民剥削的历史状况造成的,是建立在控制和剥削基础上的长期存在的国际经济关系制度的结果”。阿尔及利亚工业和动力部长阿卜杜萨拉姆·贝莱德强调:“标志着目前国际经济关系特点的不平衡状态是第三世界国家所绝不能接受的。第三世界国家在获得政治独立以后,都渴望建立自己独立的经济。”罗马尼亚对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部第一副部长尼古拉·斯特凡说,要消除各国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不能采用治标的办法,只能用治本的办法,即建立新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他指出,新的经济秩序要求消除帝国主义和新老殖民主义的政策。斯里兰卡工业和科学事务部长苏巴辛格指出,有必要对某些旧的观念重新进行审查,并迫切需要在更合理的基础上重新组织各国的国民经济和世界经济。利比里亚、玻利维亚等国的代表也在发言中抨击了不公正的旧的国际经济秩序,要求建立公正、合理的新的国际秩序。
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在发言中强调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发展民族工业的方针,表明了第三世界摆脱工业大国的控制、依靠自己的力量来促进经济发展的信念正在加强的趋势。阿尔及利亚代表指出,发展中国家“必须首先依靠自己和动员自己一切经济和人力方面的潜力,以利于自己的发展。”马来西亚代表团长贾米尔·詹说,发展中国家应当实行更大规模的自力更生,必须控制和掌握本国的资源。
发展中国家的代表还在发言中指出,发展中国家之间团结合作、相互支持对于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促进它们的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性。喀麦隆代表说:“我们应当齐心协力,集中我们的自然资源和人力,切磋我们的经验,进一步加强第三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团结。这种团结是改变不平等、不公正和以实力为基础的这种国际经济关系的必要条件。”南斯拉夫代表指出,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和经济的全面发展,特别需要它们通过各种原料生产国协会,并在各个经济领域中实行相互合作。
挪威代表表示,挪威政府毫无保留地“支持第六届特别联大通过的关于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宣言,完全赞同第六届特别联大通过的行动纲领的主要目标。”欧洲共同体代表爱尔兰以及一些西欧发达国家的代表也在不同程度上表示同意“七十七国集团”的《宣言和行动计划》中规定的某些原则。
苏联代表团团长伊凡·切尔内晓夫在十七日发言中重弹早已令人听厌了的“缓和”等滥调。他极力掩盖超级大国加紧扩军备战和争夺世界霸权,从而加剧了战争危险的事实,侈谈什么“紧张局势的和缓”等等为“在发展中国家工业化问题上发展和平合作提供了越来越大的可能性”,企图借此转移第三世界国家坚持反殖、反帝、反霸斗争的大方向,把它们实现工业化的努力引入歧途。切尔内晓夫还极力掩盖苏联社会帝国主义作为当代最大的国际剥削者之一的真面目,鼓吹苏修同发展中国家建立“合作”关系和“国际分工的新体系”,妄图把它在东欧一些国家推行的一套新殖民主义做法强加给第三世界国家。这个苏修代表还别有用心地主张,把纯属发展中国家主权范围内的自然资源利用问题“列入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活动范围”,以便假手国际组织,达到它干预发展中国家的主权、控制和掠夺它们的自然资源的目的。
美国代表团团长塔普利·贝内特也在三月十八日下午会议上发了言。他在发言中大肆鼓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妄图使第三世界继续处于以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霸权主义为基础的旧国际经济秩序的束缚之下。他竭力掩盖帝国主义、超级大国的跨国公司通过输出资本和转让技术等手段,掠夺、剥削和控制第三世界国家,阻碍它们的民族工业发展的事实,硬说什么“跨国公司被证明是有效的”,甚至要发展中国家为跨国公司的掠夺性投资“创造气氛”、保证投资的所谓“安全”等等。


第6版()
专栏:

阿尔巴尼亚代表团团长在联合国工发会议上发言指出
发展中国家不反对帝国主义就不能发展民族经济
揭露美苏两霸正在制造新的紧张局势,加紧策动战争和侵略
新华社利马一九七五年三月十八日电参加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第二次大会的阿尔巴尼亚代表团团长、经济研究所主任哈桑·邦雅三月十八日下午在大会一般性辩论中发言指出这次会议对于发展中国家维护和巩固国家主权、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他说,这次会议的召开是主权国家和人民努力的结果。这些国家和人民坚决反对帝国主义强国,首先是两个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的侵略、掠夺和剥削的政策,并且完全有理由要求建立在公正的基础上的国际经济关系,以便进一步巩固它们经济上和政治上的独立。
他说,美国和苏联这两个既争夺又勾结的帝国主义超级大国在竭力阻碍主权国家独立发展的同时,正在进行疯狂的活动来建立世界霸权和强化它们的侵略、剥削和掠夺政策,正在制造新的紧张局势、混乱和冲突,并策动战争和侵略。他说,阿尔巴尼亚人民的领袖恩维尔·霍查曾经说过:“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是侵略成性的帝国主义国家。它们正在世界上划分势力范围、瓜分和夺取世界市场。它们的最终目的是要统治整个世界,统治所有国家和各国人民。因此,它们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会导致一场新的世界大战。它们的霸权政治和肆无忌惮地扩充军备决不会导致安宁,而势必造成当今世界的极大的动乱。”
他说,发展中国家的人民越来越认识到,如果不能胜利地对付帝国主义国家,首先是两个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的侵略、压力和威胁,他们的自由和民族独立,他们的经济发展和福利的提高,就不可能得到保障。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和其他国家已经起来维护自己的主权利益,并且认识到经济独立和政治独立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
哈桑·邦雅在谈到要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问题时说,首先必须弄清这些国家在工业发展中处于目前状况的真正原因,同时挫败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用来掩盖真相的种种阴险的企图。他说,造成目前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的根源,主要是帝国主义和新殖民主义国家、特别是两个超级大国进行长期的殖民统治和推行侵略、掠夺和残酷剥削的政策。它们通过控制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自然资源;通过牟取巨额利润,并且竭力保存它们的特权和特许权;通过不平等的贸易、对机器实行十分高昂的垄断价格、廉价收购原料、保护性贸易、商业上的歧视,等等,来竭力保持工业化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明显的差别,阻止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的发展。
他说,发展中国家拥有在人力、物质和财政方面的巨大潜力,从而能够根据他们本国的利益和特点来发展包括许多部门的工业。历史经验表明,每个国家只要坚决地捍卫国家独立,尤其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就能够而且应该开发和加工本国资源,不断地加速工业化的进程。他说,阿尔巴尼亚代表团支持发展中国家向本届会议提出的合理建议和要求,这些建议和要求是为了维护自己的主权、发展工业和加强他们之间的团结和合作。
哈桑·邦雅团长在发言中还驳斥了两个超级大国和其它帝国主义国家污蔑发展中国家发展民族工业缺乏“经验”、缺乏“必要的资金”、“专家”和“熟练干部”,宣扬没有它们的“援助”和“参与”,便不能开发本国资源的论调。他说,这些论调不过是为了使发展中国家永远依附帝国主义。他指出,各国人民清楚地懂得,社会帝国主义者散布的蛊惑人心的所谓“缓和”、“和平”和“裁军”等论调丝毫无利于捍卫国家主权的事业,也无利于它们实现工业化。
哈桑·邦雅在发言中简要地介绍了阿尔巴尼亚人民在实现本国工业化方面的经验。他说,阿尔巴尼亚已经成功地克服了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所遇到的巨大困难和障碍。苏修头目竭力阻碍阿尔巴尼亚的工业化。他们实行了狠毒的经济封锁,采取了公开敌视阿尔巴尼亚人民的其它行动。然而,就是在这种困难的情况下,阿尔巴尼亚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在生活的各个领域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第6版()
专栏:

就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主席契特波被杀害
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驻卢萨卡办事处发表声明
决心战斗到底,坚决回击帝国主义的威胁、恐吓和讹诈
新华社卢萨卡一九七五年三月十八日电 据赞比亚通讯社报道,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驻卢萨卡办事处三月十八日就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最高委员会主席契特波当天上午在卢萨卡他的住宅旁被敌人埋设在汽车内的爆炸物杀害一事发表声明,指出:“契特波是被罗得西亚白人移民的间谍、帝国主义者和津巴布韦革命的敌人所暗害的”。
声明指出:“杀害契特波是帝国主义者企图消灭坚持进行武装斗争的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领导的一系列阴谋活动的一部分。”
声明说,“敌人妄图压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屈服”。声明列举了最近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主席西索尔因为在实现津巴布韦多数人统治问题上采取不妥协态度,再次被史密斯反动政权逮捕的事实。声明在回顾了几个月来帝国主义的报纸对契特波主席进行肆意攻击和诽谤的事实后指出,这就是“因为他在津巴布韦立即实现一人一票基础上的多数人统治问题上采取了坚定的和坚决的立场”,“这一次,契特波又遭到了血腥的屠杀”。
声明表示坚信:“帝国主义暗杀的策略是不会得逞的。”
声明指出:“在莫桑比克,帝国主义者杀害了莫桑比克解放阵线主席蒙德拉纳,而莫桑比克人民获得了独立。一九七三年,帝国主义者谋杀了几内亚和佛得角非洲独立党总书记卡布拉尔,而几内亚(比绍)获得了独立。现在,帝国主义者残酷杀害契特波,把他们的暗害活动扩展到了津巴布韦。津巴布韦是一定会获得自由和独立的。”
声明最后说:“我们决不会因为遭到威胁、恐吓和讹诈而向帝国主义和反动势力投降。我们将予以坚决回击。在原则和方针问题上没有妥协和投降的余地。我们一定要战斗到底。”(附图片)
英勇的津巴布韦人民为反对殖民主义统治、争取民族独立,长期坚持武装斗争。这是津巴布韦游击战士正在进行射击训练。
新华社稿


第6版()
专栏:

以“国际分工”为名 行敲诈勒索之实
苏修竭力利用原燃料供应加紧压榨东欧国家
迫使“经互会”一些成员国为苏修开发自然资源和兴建企业出钱出人出设备
新华社一九七五年三月十九日讯新华社记者报道:苏修利用对“经互会”一些东欧成员国的经济控制和原料、燃料供应的垄断地位,加紧勒索这些国家提供越来越多的资金、设备和劳动力,为苏联开发自然资源和兴建重要工业设施。苏修这种作法,给这些国家带来沉重的财政负担。
“经互会”东欧成员国进口的几乎全部石油和生铁,百分之八十至九十的铁矿砂、木材,四分之三的石油产品、金属轧材、磷肥和五分之三的煤需仰赖苏联。早在六十年代初,苏修就利用这种状况要挟东欧各国出资金、出劳力,为苏联开发资源、建设企业。据不完全统计,从一九六○年到一九七○年,仅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两国就为苏联提供了二十多亿卢布的贷款,为它开采铁矿、有色金属矿和石油,建设化肥厂、天燃气管道和石油管道等等。
最近几年,苏修在这方面对东欧的敲诈勒索更形加紧。勃列日涅夫之流疯狂扩军备战,使苏联的财政经济状况捉襟见肘,十分困难。为了寻求出路,他们一方面四出奔走,向美国、日本和西欧乞求长期贷款,另一方面则借口无力满足东欧对原燃料日益增长的需要,进一步压东欧各国拿出更多的资金、设备和劳力,帮苏联开发资源和建设大型工业企业。在莫斯科的威逼利诱下,“经互会”东欧成员国在同莫斯科协调一九七一——一九七五年的“经济计划”时,不得不答应向苏联提供十亿卢布以上“长期专用贷款”。一九七一年,苏修炮制出一个为期二十年的所谓“经互会”“经济一体化的综合计划”。根据这个计划,“经互会”其他成员国迄今同苏联签订了四十四项有关投资、科技合作的多边协议。这些协议规定,首先在苏联境内建设大型工业设施,而经费则由各成员国共同负担。此外,由“经互会”成员国出资筹办的“经互会国际投资银行”,也成了苏修掏东欧各国腰包、从它们身上搜刮资金的一个工具。据透露,这个银行在过去两年内共拨出九亿卢布,作为在六个成员国内建设二十六项工程的经费。在苏联建设的工程就占用了这笔经费的三分之二。苏修领导集团几年来要东欧各国相信,联合出资建设工程项目“符合社会主义国际分工的目的”。以上事实清楚地表明,他们这一说教,不过是为进一步从东欧搜刮资金而打出的一个幌子而已。
也正是按照莫斯科设计的这种“国际分工”,一九七二年,苏修同保加利亚、匈牙利、东德、波兰等国签订了一项投资八亿卢布在苏联建设一座年产五十万吨纸浆的联合企业、一座载重汽车工厂和架设一条七十五万伏的输电线的协定。一九七三年又签订协定,“分工”上述几个国家和捷克斯洛伐克在苏联开发奥伦堡天然气田、敷设一条长达二千七百五十公里的天然气输送管道,并建设一座冶金联合企业和一座大型石棉选矿联合企业。去年四月,苏联又同东欧各国签署了在苏联境内开发含铁原料的协定及其他类似协定。这些协定规定,在这些工程中,东欧各国或者出资金和技术设备,或者向苏联提供建筑材料和劳动力,以换取苏联的燃料、原料和动力。以奥伦堡到苏联西部边境的天然气管道为例。今年,上述五国就将派大批青壮年劳力到苏联参加这条管道的建设,按“份额原则”分段包干。据东德报刊透露,东德在这项工程中将耗费钢管四十多万吨,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十二万吨,绝缘材料三千吨等,总投资达三十多亿马克。象匈牙利这样一个小国,在这项工程中也将承担一百二十万美元的费用。
苏修领导集团对他们的东欧“兄弟国家”说,只要它们拿出越来越多的资金、设备和人力帮苏联开发资源、建设工厂,它们就可以从苏联取得原料、燃料供应的“长期保障”。其实,这类花言巧语也是骗人的。多年来,这些国家为了从苏联求得自己所需要的原燃料供应,几乎年年都得同莫斯科进行艰难的讨价还价。近几年,这些国家尽管在开发苏联资源方面承担了大量义务,作出了越来越大的牺牲,但苏修往往不履行合同,甚至减少对它们某些原燃料的供应。例如,一九七三年苏联卖给东德的二十六种原料中,有十九种少于一九七一年。在这期间,苏联向捷克斯洛伐克出口的硬煤,向波兰出口的铬矿石也减少了。据各方面消息透露,苏修曾经向东欧各国许诺,只要它们“对苏联石油开采和石油提炼工业进行投资”,苏联“在石油方面将继续满足东欧的要求”。可是,一九七三年,他们并没有如数履行向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提供石油的合同。苏修本来答应今年向匈牙利供应七百三十万吨石油和石油产品,然而签订协定时,却削减到六百六十五万吨。
开发苏联资源的负担要由东欧各国“分工”承当,而这么建成的企业则归苏联一家所有。即使如此,苏修还要在原料、燃料供应上一再勒紧东欧的脖子。对于这样的“国际合作”,难怪波兰《人民论坛报》要抱怨说:“哪个国家的经济水平越高,这个国家就越容易在合作中取得自己的地位和获得越大的经济利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