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3月17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坚持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批判林彪的“六个战术原则”
钧达
伟大领袖毛主席在领导中国革命战争中,制定了一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军事路线,并根据各个历史时期的形势,敌情、我情的变化,及时地总结人民战争的经验,为我军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战术原则。毛主席的战略战术原则,概括起来,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这样一种“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列宁说:“客观地应用的灵活性,即反映物质过程的全面性及其统一的灵活性,就是辩证法,就是世界的永恒发展的正确反映。”因此,在军事上,坚持灵活性,就是坚持辩证法。毛主席的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是唯物辩证法在军事学上的光辉体现。
资产阶级野心家林彪,不学无术,靠着什么“联想力强”和“编串子习惯”,胡编硬凑出“六个战术原则”,把战斗队形和战斗编组固定化(所谓“三三制”、“四组一队”),把打法固定化(所谓“一点两面”、“四快一慢”、“三猛”和“……三种打法”),把敌情固定化(所谓“三种情况……”),这是战争问题上典型的唯心论和机械论。
一成不变的战斗队形是没有的
毛主席指出:“一切战争指导规律,依照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依照战争的发展而发展;一成不变的东西是没有的。”因此,历史上从来没有也不可能出现适用于各个时代、各个地域和各种不同条件下的战斗队形。散兵群队形(“三三制”只是其中的一种)是由其它队形发展演变而来的,并不是林彪那个什么“天才统帅的‘悟性的自由创造’”。
在冷兵器时代,基本的战斗队形是方阵。例如世传诸葛亮的八阵图,就是一种方阵。在外国,虽无八阵图之说,但基本战斗队形也是一种类似方阵的纵深配置。
由于火药的传入欧洲和燧发枪的出现,逐渐引起了作战队形的深刻变革。十八世纪初,欧洲一些国家的军队用装有刺刀的燧发枪代替了步兵的长矛。这时,出现了横队战术,作战时把部队排成三列,第一列卧射,第二列跪射,第三列立射,然后发起冲锋。为发挥火力和避免误伤,战斗队形的变换,步法、步幅和步速,使用武器的动作,都有严格的规定。
十八世纪七十年代美国独立战争中,起义者的队伍向横队战术挑战了。他们没有受过严格的军事训练,但为了自己切身的利益,战斗积极性高,能够各自为战。在森林的掩护下,他们以分散流动的散兵,打击英国殖民军。英军堂堂之阵的横队在这里无能为力。从此出现了散兵战。
一七八九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后,普鲁士和奥地利在英国和俄国的支持下,结成反革命联盟,对法国革命进行武装干涉。革命人民创造了以散兵和步兵纵队相配合的新的作战队形,屡次打败了训练有素但坚持横队战术的联军。
在一八七○年普法战争期间,由于大炮可以在目力所及的范围轰击整营的部队,由于从后方装填子弹的来福枪大大提高了射击的速度和准确性,以致在敌人大炮和步枪火力之下,摆出任何密集队形——不管是横队还是纵队——都会造成很大的伤亡。于是,士兵们便自行分散为散兵群。这是疏散队形的由来。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新的军事科学是新的社会关系之必然的产物”。
我军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就已采用了小群疏散战斗队形。解放战争时期,许多部队采用过三角队形。战斗中,在地形、敌情适合的条件下,一个战斗小组摆成三角队形,作为灵活机动的战斗队形之一,是正确的。然而,正如列宁所指出的:“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林彪把三角队形偷了去,作为他的发明创造;然后,把这种队形固定化、绝对化,夸大为在各种条件之下都得强制采用的死框框,这就从根本上歪曲了这种疏散队形的灵活机动的本质,变成了束缚战士的有害的东西。
战场上的情况是复杂多变的。任何战斗队形都必须适应变化的情况,决不能固定不变。一种队形在一定的地形、敌情条件下可以运用,但随着战斗的发展,地形、敌情起了变化,就不能再按原来的队形前进,就得变换。我军在莱芜战役中,一支小分队接受了攻占莱芜城北一个山头的任务。开始是一片开阔地,战士们就采用小群疏散的三角队形前进;在接敌运动中,遇到了层层梯田,他们就利用地堰作掩护,变成“一”字队形;再往前是沟渠,他们又把战斗队形变成蛇形。由于战士们根据当时的地形、敌情灵活机动地变换战斗队形,仅用半个小时就冲到了山顶,在无一伤亡的情况下全歼守敌。我军进行过的许多战役或战斗,都有类似这样的丰富多采的改变队形的情况。中国古代军事学家孙武子说过:“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拿水比喻战斗队形,这是非常恰当的。水在地面流动,随着地势的起伏而改变着自己的形态;战斗队形也应该根据地形和敌情的不同,改变自己的态势。能随机应变改变自己的队形和战术而克敌制胜者,就是用兵如神。这一浅显的比喻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
灵活地使用兵力是战争指挥的中心任务
毛主席说:“古人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个‘妙’,我们叫做灵活性”。战争的过程,就是敌对的军队互相使用有利于己、不利于敌的战略战术,从事攻击或防御的一种特殊的社会运动形态。认识战争的一般规律,记住几条战术原则,并不是一件难事。例如抗日战争时期,我们战场作战的基本方针是外线的速决的进攻战。执行这个方针,有兵力的分散和集中、分进和合击、攻击和防御、突击和钳制、包围和迂回、前进和后退种种战术或方法。懂得这些战术是容易的,灵活地使用和变换这些战术就不容易了。所以,毛主席强调指出:“灵活地使用兵力这件事,是战争指挥的中心任务”。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战争的学问,集中表现在灵活性这个问题上。这是每一个指挥员需要认真学习的真本事、硬功夫,不熟悉此中奥妙,就不能领导部队打胜仗。林彪胡说什么他的“一点两面”,“四快一慢”,是“保证不犯错误”的“大道理”,是“包打胜仗”的诀窍。这纯属江湖骗子的欺人之谈。
我们强调战略战术的灵活性,并不是否认计划性;而战略计划尤其重要。把战争看成神秘莫测、不可捉摸的东西,走一步看一步,消极被动,就谈不到对战争的指导,那不是我们所说的灵活性,那是应付主义。毛主席说:“在绝对流动的整个战争长河中有其各个特定阶段上的相对的固定性”。战争情况的这种相对的固定性,就是我们在战争中实现一定程度的计划性的基础。因此,“贯通全战略阶段乃至几个战略阶段的、大体上想通了的、一个长时期的方针,是决不可少的。不这样做,就会弄出迟疑坐困的错误”。一般来说,战略方针是适用一定的历史时期的,其相对的固定性时间长一些;战役方针,较之战略方针适用的时间要短些;战术方针更短些,然而都有其一定时间的固定性。
战争过程的流动性和固定性是互为依存和相互转化的。没有流动性就无所谓固定性,没有固定性也无所谓流动性;流动性里面包含着固定性的因素,固定性里面也包含着流动性的因素。这种战争过程的流动性和固定性的对立的统一,反映在战争指导问题上,便是灵活性和计划性的对立的统一。战争的流动性是绝对的,固定性是相对的,因之在战争指导问题上,灵活性是绝对的,计划性是相对的。战术计划,例如小兵团和小部队的攻击或防御计划,往往一日数变。战役计划,即大兵团的行动计划,大体能终战役之局,但在该战役内,部分的改变是常有的,全部的改变也间或有之。战略计划,是基于战争双方总的情况而订的,有更大的固定程度,但也只在一定的战略阶段内适用,战争向着新的阶段推移,战略计划便须改变。
毛主席一再强调战术方针流动性更大,相对固定性更小。即是说,适用的时间更加短暂,适用的范围更加狭窄。这是对正确的战术方针而言的。而林彪却硬要把他那一套本来就错误的、在东北解放战争期间碰了钉子的“六个战术原则”,冒充为正确的、普遍的、永恒的东西,在全军强行推广,这是根本违背毛主席的军事思想的。毛主席指出:“应该是战略的集中指挥和战役战斗的分散指挥”。毛主席一贯反对对具体的战斗部署和战斗动作作全军统一的、烦琐的、死板的规定,而主张这些具体事项,应根据随时变化、随地不同的情况灵活地掌握、运用。
敌势、我势、地势是灵活性的根据
毛主席教导我们:“灵活不是妄动,妄动是应该拒绝的。灵活,是聪明的指挥员,基于客观情况,‘审时度势’(这个势,包括敌势、我势、地势等项)而采取及时的和恰当的处置方法的一种才能”。这里,毛主席给我们指出了灵活性的根据。例如进攻某一运动中之敌,打早了,暴露了自己,给了敌人以预防条件;打迟了,敌已集中驻止,变为啃硬骨头。这就要“审时”,即抓住战机。时机的选择和确定,又离不开“度势”,那个不迟不早的时机不是任意想出来的,而是从“度势”中得来,这个势就是敌势、我势、地势三项,这三项构成了指挥员活动的舞台。
敌势、我势、地势三项,我势、地势是比较容易掌握的,最难掌握、最多变化的还是敌情。因为战争的双方,都是运动中的有组织的部队,彼此都想荫蔽自己的情况,侦察对方的情况。因此,了解敌人的兵力、部署、企图是不容易的,而了解到的情况也没有绝对的确实性。但成千上万的人在运动中,总是有征兆可寻,有端倪可察,有前后现象可供思索,这就构成了某种程度的相对的确实性。“指挥员使用一切可能的和必要的侦察手段,将侦察得来的敌方情况的各种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索,然后将自己方面的情况加上去,研究双方的对比和相互的关系,因而构成判断,定下决心,作出计划,——这是军事家在作出每一个战略、战役或战斗的计划之前的一个整个的认识情况的过程。”这是军事指挥员认识情况的第一个过程。这一过程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唯物论,不能一厢情愿,不能想当然,不能希图意外的侥幸拣便宜,这样才能将自己的战役或战斗的计划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之上。
一个指挥员制定了战役或战斗的计划,是不是就算“知彼知己”了呢?答复是:算是了解了一些“彼”和“己”的情况,但还远远不够,指挥员还必须进入第二个认识情况的过程。“当执行某一计划时,从开始执行起,到战局终结止,这是又一个认识情况的过程,即实行的过程。此时,第一个过程中的东西是否符合于实况,需要重新加以检查。”从敌人方面侦察得来的情况,有一些是假的,“去伪存真”的工作不是一下可以完成的,战役或战斗的始终,都要做这个工作,一旦进一步了解了敌人的真实情况,就要及时修正错误。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前时侦察得来的情况并不假,是真实的,但敌人在时间和空间中运动着,昨天敌人在甲地,今天到了乙地;昨天敌人分几路向我进攻,今天发现有退却的模样,这就要按变化了的情况,重新作出判断。这就是坚持辩证法,把敌我情况看成是生动的,变化的。
政治骗子林彪,不讲对敌情我情做具体的调查分析,不讲敌情我情的发展变化,从他“特别灵”的脑袋里生出了“三种情况三种打法”,并宣称“将来情况变了,有些基本上的东西仍然可适用”。这完全是唯心主义的胡说。战场上的情况是千差万别的,不是什么“三种情况”。处置的方法,则需要每一个具体的战役战斗的指挥员,“审时度势”采取适合情况的对策,不是林彪在战争还没有打起来之前就拟好了的“锦囊妙计”所能济事的。
毛主席要我们不要看轻孙武子书上“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句话。因为这句话包含着朴素的指导战争的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知彼知己”说的是对情况的了解,而又把“知彼”即对敌情的了解,摆在第一位;“百战不殆”说的是作战的指挥和每一次战役战斗的结局。“军事的规律,和其他事物的规律一样,是客观实际对于我们头脑的反映,除了我们的头脑以外,一切都是客观实际的东西。因此,学习和认识的对象,包括敌我两方面,这两方面都应该看成研究的对象,只有我们的头脑(思想)才是研究的主体。”只有遵循这一条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虚心学习,勤于思考,在战争实践中才能够逐步地认识和掌握指导战争的规律。
总之,在如何指挥战争问题上,千万不要上林彪的当。林彪的“六个战术原则”,完全是唯心主义的和形而上学的假道理,必须彻底批判。


第2版()
专栏:

“一点两面战术”是唯心论和机械论的产物
昆明部队 向宏
毛主席指出:“军事的规律,和其他事物的规律一样,是客观实际对于我们头脑的反映,除了我们的头脑以外,一切都是客观实际的东西。”战术原则,是基于对作战经验的规律性的认识而提出的,它只能来源于战争实践,决没有什么取巧图便的“捷径”。
林彪的“一点两面战术”,并非来源于战争实践,而是凭他“特别灵”的脑袋主观臆想出来的。在八年的抗日战争中,林彪大部分时间不在前线,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后,林彪被调去东北,十月底到达锦州,一次他仅仅指挥我军两个师,在锦州以北阻击进犯之敌,并对敌实施反击。因未断敌退路,使敌大部逃去。十二月,他就匆忙抛出了“一点两面”等三个战术原则。林彪刚到东北一个多月,按他自己的说法只打了“第一仗”,就从防御战斗中“想出来”了进攻战斗的三个战术原则。可见,林彪的“一点两面战术”不是从战斗中总结出来的,而是凭空想出来的。因此,是唯心论的货色。
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战争指导规律都是以战争的发展而发展,一切战术都是以战斗的变化而变化的,一成不变的战争指导规律和战术原则是不存在的。指导战争,必须从敌我双方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出发,找出行动的规律,并应用这些规律于战争实践。战斗本身是生动的、发展的、变化的,不断改变其形式。战斗情况从来也不会完全重复,每次战斗的敌情、我情、友邻、天候、地形、社会条件等因素,都不会完全相同。就是在同一战斗中的各个阶段,情况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往往从一种战斗形式转变为另一种战斗形式。这就要求指挥员认真侦察和分析敌我各方面情况,制定和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林彪的“一点两面战术”,则是对敌我双方情况进行唯心主义的分析和形而上学的估计,它把敌人的部署,尤其是敌人的薄弱点,看成是固定不变的,主张所谓在战役、战术上“以少胜多”,用“头尖尾巴长”的少数兵力攻击敌人的一点。据说,这样做,敌较多的兵力就会崩溃。这完全是一厢情愿的想法。如果按“一点两面战术”,我们对所要进攻之敌不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四面包围,有重点地多路突击和必要的钳制、阻援等,则敌人就可以通过增援、调整兵力加修工事等手段,由部署上的分散变为集中,把弱点变为强点,使战场形势发生有利于敌而不利于我的变化,在战场上必定是要打败仗的。
可见,林彪的“一点两面战术”,又是机械论的产物。


第2版()
专栏: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运动战
“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是对运动战的通俗解释。这种作战形式,要求部队迅速地前进和迅速地后退,迅速地集中和迅速地分散,在变动不定的战线上进行机动灵活的作战。运动战是我军的主要作战形式和传统战法。毛主席指出:“运动战,就是正规兵团在长的战线和大的战区上面,从事于战役和战斗上的外线的速决的进攻战的形式。同时,也把为了便利于执行这种进攻战而在某些必要时机执行着的所谓‘运动性的防御’包括在内,并且也把起辅助作用的阵地攻击和阵地防御包括在内。它的特点是:正规兵团,战役和战斗的优势兵力,进攻性和流动性。”
阵地战
阵地战是军队在比较固定的战线上,依托阵地进行防御或对据守阵地之敌进攻的作战形式。我军的作战形式基本的是运动战,但在情况需要而且条件许可时也采取阵地战。游 击 战
民兵、游击队或由正规军组成的游击部队,用灵活机动的作战形式袭击敌人叫游击战。其特点是:小部队的分散行动,同人民群众密切结合,以袭击、伏击为主要手段,比之正规战有更大的进攻性、速决性、灵活性。游击战的基本原则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歼灭战
歼灭战是消灭敌人全部或大部的作战形式。打歼灭战是我军作战的根本指导思想。毛主席指出:实行歼灭战,要“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两倍、三倍、四倍、有时甚至是五倍或六倍于敌之兵力),四面包围敌人,力求全歼,不使漏网。”
消耗战
消耗敌人力量的作战。目的是改变双方力量对比,变劣势为优势,最后战胜敌人。战略上的消耗战主要是通过战役、战斗上的歼灭战来实现。战役战斗上的消耗战,主要是为歼灭敌人创造条件。要力求避免打那种得不偿失的、或得失相当的消耗战。
击溃战
把敌人打跑打散而很少俘获的战役战斗叫击溃战。毛主席说:“击溃战,对于雄厚之敌不是基本上决定胜负的东西。歼灭战,则对任何敌人都立即起了重大的影响。对于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对于敌,击溃其十个师不如歼灭其一个师。”要力求打歼灭战,力避打击溃战。只有在特殊情况下,为了迅速转移兵力歼灭其他敌人,才可采取歼敌一部、击溃其另一部的办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