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2月6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万里黄河添锦绣
——刘家峡水电站诞生记
西出兰州,沿黄河上溯一百公里,在群山环抱的深邃峡谷之中,一座一百四十七米高的银灰色大坝冲天崛起,把咆哮的黄河拦腰斩断。登上坝顶,一湖碧水奔来眼底,波光粼粼,清澈见影。步入厂房,五台大型水轮发电机组欢快地旋转,每年发出五十七亿度电,在祖国西北高原大放光明。这里,就是黄河上游的明珠——刘家峡水电站。它的建成,为我国人民的治黄斗争积累了新的经验。刘家峡的建设者面对这一雄伟工程,豪情满怀地歌颂道:自古黄河奔腾吼,浊浪掀天使人愁;工人当家作了主,万顷碧波化电流!英雄奋力战黄河
一九五二年,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亲自视察黄河,发出了“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指示。
一九五五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制订了根治和开发黄河的宏伟规划,把建设刘家峡水电站列为规划中的第一期工程。
为了实现毛主席绘出的宏图远景和全国人民的治黄愿望,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一支年轻的勘测设计队伍来到刘家峡,在峡谷两岸搭起了帐篷,升起了炊烟。他们渡急流战恶浪,攀登悬崖峭壁,敲遍每一块岩石,考察每一段河床,胜利地完成了勘探任务,选定了征服黄河的新战场。
为了实现毛主席绘出的宏图远景和全国人民的治黄愿望,一九六四年的春天,水电建设者们从四面八方奔赴刘家峡,甘肃省汉、回、东乡、撒拉等族人民也选派优秀儿女前来参加建设。他们组成一支水电建设大军,浩浩荡荡地开向黄河岸旁。
建设者们面临的战场,是个十分艰险的地方。黄河从青海高原向东奔流而下,象一把利刃,把甘肃的山塬切削出一条深而窄的峡谷。它迂回曲折,来到刘家峡,猛然折向西流,急转直下。这里,两岸山峰陡峭,河中水深流急,河谷只有六十来米宽,从谷底望去只见一线云天。
面对这样一个战场,英雄的建设者们豪情奔放,斗志昂扬。他们表示:要以毛泽东思想为指针,以大庆工人阶级作榜样,把刘家峡水电站建设好,把劳动人民几千年来的治黄理想化为现实!
山上山下,一面面红旗迎风招展;房前屋后,一张张决心书贴满墙头。人们炸山头,平道路,凿岩石,堵河流。河谷两岸硝烟滚滚;数里长峡炮声隆隆。在千万年沉寂的峡谷,建设者们展开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大会战。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有一个问题引起人们的深思:按照原定的施工方案,大坝基坑开挖和底部浇筑,只能在枯水季节进行。每当汛期洪水袭来,人员和机械要从河床中撤出,给洪水让路,等到汛期过了再开进去施工。这样,一年要白白耽误五个多月时间,浇筑大坝要三进三出才能完成。
解放了的中国工人阶级,岂能听从洪水的调遣!一定要叫黄河常年让出一段河道,确保主体工程全年施工。设计室里,施工工地,人们认真学习毛主席的光辉著作《实践论》和《矛盾论》,争相献计献策。“三结合”的设计小组集中大家的意见,提出了增开一条导流隧洞,加筑一座高拱围堰的方案,叫高拱围堰挡住洪水,让洪水全从导流隧洞中流走,避免三进三出,为整个工程至少抢回一年的工期。
这个方案,得到工地党委、上级领导部门和工人群众的热情支持。一场艰巨的战斗迅速打响了。
隧洞里,风枪怒吼,大地颤动,炮声阵阵,顽石开花。工人们不畏天寒地冻,不顾油水溅身,一个劲地争时间,抢速度。参加全国群英会的代表王进先,率领他那个先进钻工小组,更是勇猛作战。他们在人员少、任务艰巨的情况下,掘进速度总是领先。一天,正当钻机欢唱,一排炮眼打成,突然水源断了,有的钻杆被卡在孔里,拔不出来,将要影响按时放炮崩岩。英雄手下无困难!钻工们急中生智,双膝跪下,扒开石渣,用嘴吸取地上的积水,一口一口地吐在风钻的进水眼里。吐一口,转几圈,拔出了钻杆,争得了时间。从此,王进先钻工小组噙水打钻的事迹,就在整个工地上传开。
英雄的工人们,经过许多个昼夜的战斗,迎来了胜利的喜悦。一条五百多米长的大型隧道凿通了,一座四十米高的混凝土拱围堰飞落在坝址的上游,抗拒着那奔腾倾泻的洪水,保证了基坑开挖和大坝浇筑常年安全施工。
一九六六年,正当电站的关键工程——拦河大坝开始浇筑的时候,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轰轰烈烈地展开了。机关、宿舍和工地上,人们一次又一次地召开革命大批判会,反复批判刘少奇的修正主义路线;同时怀着极大的革命热情,细致研究大坝的施工,决心继续加快速度,建设一座高质量的大坝。广大职工在施工中,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从难从严,一丝不苟。迎头痛击帝修反
当刘家峡水电站加速施工的时候,另一条战线也展开了紧张的战斗:全国许多工厂企业为它制造先进的机器设备。
按照设计,刘家峡水电站要安装五台水轮发电机组,每一台的容量为二十二万五千瓩。这样的机组,当时国内没有制造过,在我国水轮发电机制造史上是一个新的高峰。
制造机组的任务,落到了哈尔滨电机厂身上。消息传来,全厂职工人人欢欣鼓舞,个个心潮激荡。工人们清楚地记得,苏修社会帝国主义为了卡我们的脖子,背信弃义,撕毁合同,撤走专家。苏修曾经狂妄地断定,离开了他们,中国人民是建设不起来的,要搞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还得乞求他们。职工们愤怒地批判说:小小蚍蜉摇撼不了擎天大树。在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任何势力也阻挡不住中国人民前进!全厂工人、干部和技术人员,坚决贯彻执行党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决心依靠自己的力量,制造出大型水轮发电机组,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为中国人民争气!
大型水轮发电机组,每台重约两千吨,工件大,技术要求高,在设计制造过程中又遇到不少难题,但他们就发挥集体智慧,一个一个地研究解决。
二十二万五千瓩水轮发电机组在加紧制造着。这时,哈尔滨电机厂的职工又提出了一个革命倡议:造一台三十万瓩的水轮发电机组,再攀技术高峰,给予苏修社会帝国主义的破坏以迎头痛击。这个倡议,立即得到水利电力部、第一机械工业部的赞扬和许多兄弟单位的支持。
当时,刘家峡水电站安装机组的机坑已经浇好,这就决定三十万瓩的机组体积不能加大,而容量却要提高三分之一。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必须改进水轮机转轮的设计,改革发电机的冷却方式。
水轮机的转轮,是发电机组的关键部件之一,它受水力冲击而转动,带动发电机工作。提高转轮的性能,就能增加机组的出力。三结合的设计试验小组首先集中力量,狠攻转轮这一关。他们设计出十个不同的方案,选出三个进行第一轮试验,总结出优缺点,又进行第二轮试验。在半年的时间内,他们一共设计出十八个方案,作出七次对比试验,最后设计出了符合要求的水轮机转轮。
我国过去生产的水轮发电机组,一般都采用空气冷却,机组的体积比较大。哈尔滨电机厂的三结合设计小组决定不用这种冷却方式,而是采用我国工人创造的双水内冷新技术。这样就给制造上提出了新的课题。因为发电机整天旋转,埋设在定子和转子中间的通水导管,要做到不堵、不漏、不渗,就必须把导管接头制作得十分严密牢固。焊接工人不畏艰难,把为社会主义祖国争光的决心倾注在新的机组上。焊接场上,焊花四溅,耀眼夺目,一道道弧光指向天空。高温灼烫,汗珠直流,他们全然不顾,象机枪手注视着阵前敌人一样紧张战斗,终于高质量地完成了焊接任务。
制造大型发电机组的喜讯传到各有关工厂,工人们都兴高采烈,争相为刘家峡水电站的建设贡献力量。战斗一个接一个地进行,捷报一个接一个地传来。从一九六七年到一九七四年,五台大型水轮发电机组陆续制造成功,运到刘家峡水电站安装发电。当人们参观这个水电站,看到一台台崭新的国产发电机组矗立在厂房中,心情多么激动!他们赞扬它是“争气机组”、“争光机组”,赞扬它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大灭了帝、修、反的威风。西北高原镶明珠
雄伟壮丽的刘家峡水电站在黄河上游诞生,一个横跨三省、方圆几千公里的大电网就在我国西北高原上形成。
回顾解放以前的大西北,人民穷困,生产落后,电力工业几乎是一片空白。到一九四九年,陕、甘、青三省仅有一万四千八百瓩的发电能力,比不上刘家峡水电站装机容量的一个小零头多。那时,甘肃一个省的发电量,还不到现在北京东西长安街街灯用电量的一半。青海更是少得可怜,只有几台破旧机子发着微弱的电流,供给西宁市内一些半暗不明的街灯。
新中国成立以后,面貌大为改观。陕、甘、青三省各重要工业城市都建起了火力发电厂,中小型水电站星罗棋布。刘家峡水电站建成以后,使得这三个省更上一层楼,发电能力突飞猛涨。现在甘肃省一天发出的电,差不多等于一九四九年这个省全年发电量的五倍。电力所到之处,人民群众兴高采烈地办工厂,打机井,建抽水站,工农业生产如虎添翼,迅猛发展。
甘肃中部地区,千百年来黄河在这里蜿蜒流过,两岸人民却无法引水浇地,眼见水从山下流,天干地裂口,粮食亩产不过百斤,大旱之年颗粒无收。自从有了刘家峡水电站,中部地区陆续兴建了靖会、景泰川等提灌工程,把黄河水引上了山塬。许多过去是“山上和尚头,沟里没水流,年年遭旱灾,人人都发愁”的地方,如今一个个在变成米粮川、幸福村。
我国著名的产粮区陕西关中,地势平坦,河流灌渠纵横,水利资源丰富。但是,一九七一和一九七二年,每到旱季,因为电力供应不足,有许多电机不能转动,眼看有水救不了旱。近两年,刘家峡的电力源源而来,一到灌溉季节,抽水机昼夜欢叫,灌溉着八百里秦川的几百万亩土地,农业生产年年丰收。
刘家峡水电站的建成,促进了西北地区工业生产的发展。陕、甘、青三省原有成百上千的厂矿,生产连年上升,新的工厂和地方“五小”工业又蓬勃兴起。过去电力较紧张的甘肃天水,现在中小工厂鳞次栉比,绵延数里。青海高原,如今工业已初具规模,煤炭、冶金、化工、石油、机械、轻工等各业,生产都有增长,一九七三年全省的工业总产值,比刘家峡水电站供电之前的一九六九年增加一倍以上。
刘家峡水电站的出现,给祖国大西北的建设增添了一支巨大的力量,促使大西北越来越繁荣兴旺。
黄河,你还是那样汹涌澎湃,还是那样滚滚东流;然而,英雄的建设者们却让你顺从了人们的意志,让你的滔滔之水转化成电能,为祖国服务,给人民造福!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本报有删节)(附图片)
刘家峡水电站工人出身的总工程师贾柱远(左)同技术干部和青年工人一起研究生产。 新华社记者摄


第3版()
专栏:

威廉斯总理离上海到广州访问
姬鹏飞秘书长陪同前往 马天水副主任等到机场送行
贵宾们抵广州时王首道副主任等到机场迎接
新华社广州一九七五年二月五日电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总理威廉斯等贵宾,由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姬鹏飞陪同,今天中午乘专机由上海到达广州参观访问。
广东省革委会副主任王首道,广东省革委会副主任、广州市革委会主任焦林义,广州市革委会副主任罗范群等到机场热烈欢迎。
威廉斯总理今天下午访问了中山大学,受到师生们的热烈欢迎。这所大学的革委会副主任、哲学和历史学教授杨荣国等向贵宾们介绍了学校开展批林批孔的情况。威廉斯总理同他们进行了座谈。晚上,广东省革委会举行宴会,招待威廉斯总理及其随行人员。
威廉斯总理今天离开上海时,上海市革委会副主任马天水、冯国柱等到机场送行。
贵宾们离开上海前,曾参观了上海市少年宫。


第3版()
专栏:

纪登奎副总理会见老挝经济技术代表团
新华社一九七五年二月五日讯 国务院副总理纪登奎今天下午会见以老挝临时民族联合政府经济计划部国务秘书宋普·乌东维莱为团长的老挝经济技术代表团全体成员,同他们进行了友好的谈话。
老挝驻中国大使帕雅·连·帕拉冯维坎参加了会见。
会见时在座的有外贸部副部长陈洁,有关方面负责人王斌、梁枫等。(附图片)
纪登奎副总理会见老挝经济技术代表团全体成员。图为会见时的情形。新华社记者摄


第3版()
专栏:

北京部队某部举行集会
热烈庆祝朝鲜人民军建军二十七周年
新华社一九七五年二月五日讯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部队某部指战员,今天举行集会,热烈庆祝朝鲜人民军建军二十七周年。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驻中国大使馆临时代办李宰弼,武官姜松哲大校,以及大使馆其他官员,应邀出席了大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部队副司令员宋玉琳,国防部外事局副局长尹佐珍,北京部队某部负责人陈向善、姜振德等,出席了大会。
在朝鲜祖国解放战争时期,这个部队的指战员响应毛主席号召,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结下了深厚的战斗情谊。今天,部队指战员为能同朝鲜战友欢聚在一起庆祝朝鲜人民军的光辉节日,感到十分高兴。当朝鲜战友来到部队驻地时,战士们敲锣打鼓,高呼“向英雄的朝鲜人民军学习”、“向英雄的朝鲜人民军致敬”等口号,列队向朝鲜战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节日祝贺。
在大会上,这个部队的政委姜振德和姜松哲武官先后讲了话。
姜振德政委在讲话中赞扬朝鲜人民军在朝鲜人民的伟大领袖金日成主席的领导下,在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中,以及在保卫和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伟大事业中立下的丰功伟绩。他说,我们对于朝鲜人民所取得的胜利感到欢欣鼓舞。
姜振德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为自主和平统一祖国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我们坚决支持朝鲜人民自主和平统一祖国的斗争,并坚信这一斗争必将取得最后胜利。
姜振德最后说,中朝两国人民是情同手足的兄弟。中朝两国军队是并肩战斗的革命战友。今后,我们将永远遵循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教导,在反对共同敌人的斗争中,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同朝鲜人民互相支持,互相学习,并肩战斗,胜利前进!
姜松哲武官在讲话中介绍了朝鲜人民军二十七年来的光辉战斗历程。他说,朝鲜人民军在伟大的领袖金日成同志的英明领导下,勇敢地击退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内外阶级敌人的挑衅,可靠地保卫了社会主义祖国和革命的胜利果实。
姜松哲谴责美帝国主义和朴正熙傀儡集团在南北联合声明发表以后炮制“两个朝鲜”、永远分裂朝鲜的阴谋,谴责南朝鲜的好战分子伙同美帝把原子反应堆运进南朝鲜,频繁地对共和国北部进行军事挑衅。他说,朝鲜和中国是血肉相连的友好邻邦,两国人民和军队是亲密的战友和兄弟。我们坚信,朝中两国人民和军队之间用鲜血凝成的战斗友好合作关系,今后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基础上,在反对共同敌人的斗争中,将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发展。
大会洋溢着中朝两国人民和军队之间战斗友谊的热烈气氛。大会以后,两国战友一起观看了朝鲜纪录影片和故事影片。
朝鲜战友今天还在这个部队参观了一个连队的俱乐部,观看了战士们表演的军事训练项目和演出的文艺节目。


第3版()
专栏:

法国大使马纳克离任回国
新华社一九七五年二月五日讯 法兰西共和国驻中国大使艾蒂安·马纳克今天乘飞机离任回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