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2月4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始终保持着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
近千名老红军战士扎根陕北农村干革命
他们和当地群众并肩战斗在三大革命运动第一线,热情培养青年一代
据新华社西安一九七五年二月三日电 从延河两岸到长城脚下的陕北农村,有近千名能上能下、能官能民的老红军战士,胸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雄心壮志,在这里扎根农村干革命。他们发扬党的革命传统,与当地人民同甘共苦,艰苦奋斗,为改变当地面貌作出了积极贡献。他们努力做到毛主席所要求的:“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拚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
这些老红军战士,革命战争年代曾在陕北这块土地上洒过汗,流过血,熟悉这里的山山水水,热爱这里的一草一木。全国解放以后当组织上决定他们复员、转业或离职休养时,他们不愿留在城市,坚决要求到陕北农村安家落户。他们说:“过去延安精神培育了我们,陕北人民抚养了我们,许多战友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在这块土地上献出了生命,现在我们决心为建设这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继续战斗。”老红军战士汤家炳,一九二九年参加革命。当组织上决定他离职休养,征求他的意见时,这位为革命负过五次伤,多次立功的红军战士激动地说:“共产党员四海为家,我要到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去安家。”他不回离别几十年的安徽老家,不住城里休养所,而是买了个粪筐和一套木工用具,带领全家来到安塞县真武洞公社的山村落了户。老红军战士朱维仁复员时,组织上照顾他年老体弱,要他留在县城,他却说:“我不能住在城市养老,要到农村继续革命。”他毅然带领全家到米脂县的柳家洼大队落户,一到农村就扛起镢头和社员群众一起下地劳动。老红军战士刘明友是江西吉安县人,全国解放后一直在志丹县山区的一个供销社里工作。组织上多次劝他退休,他怎么也不肯。后来,家乡领导机关来电报欢迎他回去休养,他的哥哥也来信要他回家乡去,可是刘明友却舍不得离开他战斗了大半辈子的志丹县农村,他说:“我在陕北这块土地上流过血,在延安的窑洞里读过毛主席的书。我吃惯了陕北的小米,喝惯了延河的水,我离不开养育我几十年的陕北人民。我要为建设陕北战斗一辈子!”
这些老红军战士到陕北农村安家落户后,始终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和当地群众并肩奋战在三大革命运动的第一线。延安县元龙寺公社李家沟大队党支部书记贺振法,一九三六年参加红军,曾经多次被评为模范。合作化高潮中,他再三要求,从北京复员到李家沟。李家沟山大沟深地不平,阶级斗争复杂,粮食产量低,原来是当地有名的后进队。贺振法来到这里后,带领群众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打击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坚持用革命统帅生产。在劈山造田、填沟整地的战斗中,他经常吃住在工地,边劳动边指挥,那里艰苦就出现在那里。经过他和当地群众几年的努力,这里的山坡到处是梯田,沟沟岔岔栽满了林木果树,水渠交错纵横,成为当地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单位。老红军战士贺有才,在当年大生产运动中被评为陕甘宁边区的劳动模范,幸福地见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全国解放前夕,他复员回乡,后来担任了安塞县畔沟大队党支部书记。批林批孔运动开始后,他认真看书学习,同社员一起深入批判林彪“克己复礼”的反革命罪行,批判孔老二的“天命论”,带领社员群众平整土地和兴修水利。他年过六旬,右肘和左腿残废,仍然和大家一起劳动。在他的带领下,全大队干部社员大干苦干了三个月,建成了一座长八十米、高二十五米的大坝,七座小坝,治理了三条沟,削平了四个山峁。现在,全大队已达到每人平均一亩二分旱涝保收田。
许多在革命战争中负了重伤的老红军战士,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勤勤恳恳地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延长县延河北岸的西山,过去是野草丛生、乱石成堆的荒山坡。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有十二位年老身残的老红军战士和老赤卫队员,在这里开辟了林场和果园。这些老战士象当年参加大生产运动那样,经常迎着寒风开梯田、挖树坑,顶着烈日育苗、整枝,背着干粮跋山涉水、采集树种。他们的辛勤劳动,使这里的荒山坡变成了花果山。老红军战士强希林,在保卫陕甘宁边区的一次战斗中失去了左手,组织上每月发给他残废金,要他好好休养,可是他坚定地表示:“一只手也要为革命出力。”回到子长县强家湾大队后,他主动为集体拦羊,常年累月地放牧在崇山峻岭中,至今已有二十多年。冬天饲料缺乏,他把队里分给自己的豆秸、玉米秆铡碎喂羊。产羔的时候,他常常整夜守候在羊圈里。在他的精心饲养下,羊羔的成活率连年达到百分之百。老红军战士高占禄,在当年大生产运动中曾荣获边区劳动模范的称号。他复员回到安塞县西河口大队,带领贫下中农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巩固发展了集体经济。文化大革命开始前,组织上考虑到他年老身残,决定让他休养,他又主动要求当了饲养员,使这个队的大牲畜发展了三倍。他还给自己编了一个大粪篓,每天上山放牛时粪篓不离肩,半年时间就为集体积肥八万多斤。
这些老红军战士还把培养青年一代,作为自己的一项光荣任务。最近几年,一批批城镇知识青年到陕北农村插队落户。老红军战士们象当年接待新战友一样,主动配合各级党组织和广大贫下中农,担负起对知识青年的再教育工作。在他们的耐心帮助下,许多知识青年加入了党组织或共青团。还有些老红军战士担任了农村政治夜校的教员,或中、小学的校外辅导员,经常结合自己的革命经历,给青年们讲传统,讲路线,帮助青年们在斗争中茁壮成长。许多老红军战士还把农村各级领导班子实行老、中、青三结合,看作是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百年大计,热情支持年轻干部参加领导工作,热情地给他们当“参谋”,认真进行传、帮、带。在延长县,传诵着老红军战士、兰尧科大队党支部书记王建柯培养青年干部的事迹。他经常组织支部领导成员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教导,坚持把青年干部放在三大革命运动的风浪中去锻炼,并且言传身教,把我党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传给新干部。在他的热情培养下,兰尧科大队一代新人茁壮成长,新、老干部互相学习,团结战斗,带领群众逐步改变了当地的面貌。(附图片)
解放军某部老红军战士王相同志,积极响应毛主席的号召,送女儿上山下乡。这是他给上山下乡的女儿王秋利整理行装。
《西安日报》供稿


第4版()
专栏:

哈密矿务局一矿党委在批林批孔运动中
加强各族工人理论队伍思想建设
据新华社乌鲁木齐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矿务局一矿党委,注意加强各族工人理论队伍的思想建设,使理论队伍在普及、深入、持久地开展批林批孔运动中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
哈密矿务局一矿的职工包括维吾尔、汉、哈萨克、回等民族,是新疆较大的煤矿之一。在批林批孔运动中,这个煤矿的各族职工,掀起了学习和批判的热潮。在这个基础上,矿党委认真抓好各族工人理论队伍的建设。现在,全矿已建立了一支有一百多名各族工人组成的理论队伍,其中有苦大仇深的老工人,有最近几年才参加工作的新工人,还有女职工。这些理论骨干带动全矿各族职工把注意力放到学习和批判上来,促进全矿革命和生产形势越来越好。
哈密一矿党委针对工人理论队伍成员在学习和批判中出现的各种思想,引导他们刻苦攻读马列的书和毛主席的书,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加强自己主观世界的改造,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辅导能力。这个煤矿的各族工人理论骨干在批判林彪尊儒反法,效法孔老二“克己复礼”,妄图复辟资本主义的罪行时,有的同志觉得自己文化水平低,啃不动古文,有畏难情绪。矿党委在全矿办的理论骨干学习班上,引导大家学习“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观点,批判林彪、孔老二散布的“天才论”,对各族理论骨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物史观的教育。理论骨干破除迷信,解放思想,迎着困难上,涌现出许多批林批孔的闯将。掘进队的理论骨干、老工人孙洪建,在接受给全矿各族职工讲“荀孟之争是两条路线的斗争”的任务时,觉得自己文化程度低,又缺乏历史知识,怕讲不好。经过学习和批判,他增强了信心,表示一定要在党的领导下,依靠集体的智慧把课讲好。他白天坚持下井生产,晚上在家编写讲稿,直到深夜。孙洪建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剖析了荀况和孟轲之争的时代背景、焦点和实质,并联系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际,揭露、批判了林彪修正主义路线的极右实质,以实际行动批判了“大老粗搞不了理论”的谬论,受到各族工人的赞扬。
批林批孔运动以来,这个矿的理论骨干在斗争中刻苦攻读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有些文化程度比较低的老工人理论骨干,边学文化,边学理论。一年来,这个矿的工人理论队伍成员,先后学习了《共产党宣言》、《哥达纲领批判》、《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编写了一些儒法斗争史讲稿。在理论骨干的带动下,目前这个矿已建立了四十多个业余理论学习小组,理论学习水平逐步提高,推动全矿革命大批判步步深入。


第4版()
专栏:

恩吉外长离开北京前往广州访问
新华社一九七五年二月三日讯 冈比亚共和国外交部长阿利乌·巴达拉·恩吉及其随行人员,由外交部非洲司副司长赵源陪同,今天上午乘飞机离开北京前往广州参观访问。
到机场送行的有外交部长乔冠华,外经部副部长李克,有关方面负责人高建中、秦凤翥。
昨天下午,恩吉外长等冈比亚贵宾参观了故宫。


第4版()
专栏:

基隆市九名渔民在海上遇险
经平潭县军民营救脱险返回台湾
新华社福州一九七五年二月三日电 一月十七日,台湾省基隆市东兴渔业公司“东兴五号”渔船,因机器发生严重故障,在海上七级大风中漂流,船上九名渔民遭遇生命危险。福建省平潭县军民发现后,冒着狂风巨浪奋力营救,使他们安全脱险。当地革命委员会和群众热情接待了获救的台湾渔民,并帮助他们修好了渔船。一日晚,九名台湾渔民乘着修好的渔船返台湾。


第4版()
专栏:

革命传统代代传
——记老红军战士王超培养教育下乡知识青年的事迹
七十三岁的老红军战士王超,一九五七年就到四川大巴山区万源县罗文公社落了户。十三年前,他又教育自己的儿子王绍南,从学校来到山区,参加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事业。如今,王绍南已经成长起来,担任了六大队党支部书记的职务。王超又和儿子一道,按照毛主席的教导,培养着一批又一批的下乡知识青年,接好革命的班,把党的光荣革命传统,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王超和他的爱人侯安全,是一九三二年和三三年先后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的老干部。一九五七年,党发出了关于干部上山下乡的号召。当时在甘南藏族自治州担任州委财贸部长的王超,正在休养所疗养。这位雇工出身的老战士,立即响应党的号召,坚决要求回农村去,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出一分力。王超的家乡是湖北省应城县,那里地平土肥,物产丰富。但是,他却选择了侯安全的家乡——条件比较艰苦的大巴山区的万源县罗文公社去落户。不久,他写信对上学的儿子王绍南说:“在艰苦的环境中更能够磨练自己,一个革命者一定要永远保持革命者的本色。你是在新社会长大的年轻人,更应该到艰苦的地方去锻炼。”王绍南在父亲的影响和教育下,中等学校毕业以后,于一九六一年冬天,从城市来到了母亲的家乡。王超把早就为儿子准备好了的锄头、镰刀等劳动工具拿出来,把儿子叫到身边嘱咐说:“你是革命家庭的后代,应该继承革命的传统。这些锄头、镰刀就是给你的武器,你要踏踏实实地从劳动中学起!”
一个知识青年从城市来到农村,遇到的困难是不少的。在这样的时候,王超喜欢给儿子讲述长征时的故事。他说:“那时有多困难呵!但是,只要心头有个革命理想,哪怕刀山火海,也没啥可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是一次万里长征,我们要把烈士们革命到底的精神,接过来,传下去!”父亲的话使王绍南增添了力量。他虚心向贫下中农学习,积极劳动和工作。
一九六六年二月,王绍南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来,又先后被选为大队革委会主任和党支部副书记。要挑起这样一副担子,他有些胆怯。王超热情地鼓励他:“能够为党多做工作,是最大的光荣。只要按毛主席指示办事,依靠群众,对党忠诚,就能把工作做好。”王超还经常到各个生产队去,了解执行党的政策的情况和生产进度,了解干部、社员的反映,发现什么问题,就及时向绍南提出来,帮助他改进工作。
在老一辈革命传统哺育下,王绍南象大巴山上的松苗,茁壮地成长。

一九六八年十二月,毛主席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伟大号召后,一批又一批知识青年,从重庆市来到罗文公社六大队落户。王超反复学习毛主席的指示,决心象教育自己的孩子一样,帮助他们在大巴山上扎根、成长。
王超参加了大队再教育领导小组。在每批知识青年来到以前,从思想、劳动到生活,他都和大队的干部们一起,作了周详的考虑,为青年们准备床铺、蔬菜等。
王超最关心的是年轻人在思想上的锻炼成长。每批知识青年刚来到这里,王超都要和他的老伴一户一户地前去探望,了解他们在劳动、生活上有什么困难,了解他们的思想上有什么变化,并且总是亲切地向年轻人讲过去革命斗争的故事,鼓励他们继承革命传统。
去年六月,在第一生产队新落户的一批知识青年正在田里栽秧,王超夫妇冒着烈日,拄着拐杖,上山来探望他们。青年们刚栽了两天秧,都感到腰酸背痛,但是,当王超亲切地向他们问这问那时,他们都说没有困难。王超懂得他们的心情,给他们讲起了红军长征中过夹金山的故事:那时,全部身穿单衣的红军战士,马上要翻越冰天雪地的夹金山。首长说要为大家准备衣服。大家很奇怪,周围几十里没有人烟,哪里找得到寒衣呢?过了两天,首长找了两筐辣椒来。原来,辣椒就是给大家“御寒”的“衣裳”!战士们一人分得几个,身强力壮的还没有分到。当他们翻越雪山,感到实在太冷的时候,战士们就啃一口辣椒,顶着风雪前进。王超说:“我们的红军,就是这样征服了冰封雪冻的大雪山。”
王超夫妇走了,青年们还一直回味着这个“辣椒当衣裳”的革命历史故事。经过热烈讨论,他们写下两条标语,贴在墙上醒目的地方:“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累不累?看看革命老前辈!”有了这样的决心,顶着风雨抢收水稻,浑身湿透,不感到苦;冒着烈日送征购粮,爬山越岭背上一百来斤,也不感到累。
在王超老人家里,曾经住过五个下乡知识青年。谁病了,王超为他熬药,煮粥;谁有了思想问题,王超耐心地帮助他。有一次,王超发现这些青年衣服破了不补,有个小伙子甚至要把破衣服寄回家去。王超把年轻人叫到一起,又给他们讲了一个长征时的故事。讲完之后,满怀期望地对知识青年们说:“你们是在红旗下长大的,但是,千万不能忘记老一辈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一定要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从此,大队知识青年学补衣,学做鞋,时刻想着革命前辈的榜样。

在王超家的院里,他初下乡时种植的一棵桔树,现在已经生长得枝繁叶茂,果实累累。
他的儿子王绍南,这棵革命的幼苗,经过党和王超老人的辛勤培育,正在茁壮成长。现在他担任了大队党支部书记。不但挑起了全大队革命和生产的担子,而且挑起了培养新的革命接班人的重任。
从一九六九年以来,这个大队共有重庆市和万源县的七十多名知识青年前来插队落户。他们遇到困难,愿意向王绍南反映,思想上发生什么问题,愿意找他谈心。有些年轻人刚下乡,不会挑水、劈柴,王绍南就亲自替他们挑,替他们劈。一些青年不会用针线,王绍南又接过他们的衣服,一针一线地教他们缝补。有的小伙子开始不相信他也会使针线。王绍南说:“我使针线,也是我爹教我的。在延安开展大生产运动的时节,我爹他们还自己纺纱、织布、缝衣裳哩!”他亲切地对青年们说:“你们别认为这只是缝补一件衣裳,这是要我们好好继承革命的光荣传统呵!”
在当年红军战斗过的地方,许多下乡知识青年都象王绍南那样把党的光荣革命传统接过来,又不断地传下去。一九七二年初来到这里的女青年但棱岸,现在已担任了第五生产队青年集中居住点的组长,成了一个带班的人。这个队的五个知识青年,都是一九七四年六月才从重庆来到这个山村的。在帮助这些年轻人时,但棱岸处处以王超和王绍南为榜样。十七岁的小青年黎明,刚到山村,吃不惯粗粮。但棱岸就给黎明等讲起了去年元旦庆祝会的情形:那天,全大队十八个知识青年,每人砍了一背干柴,到王超老人家祝贺节日。看着眼前生气勃勃的新一代,王超特别感动,他给大家念了一首红军长征过草地时编唱的歌谣:
“草地宽,草地长,
草地里面好风光;
野菜遍地长,野花遍地香,
红军采来当干粮,
吃了打胜仗,
美名天下扬。”
快四十年了,但是,这首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歌谣,始终铭记在王超老人的心坎里。王超向青年们说:“这首歌,希望你们永远不要忘记,永远不要丢掉我们党的光荣的革命传统!”
但棱岸向小黎明和其他年轻人讲述了她一生难忘的这个元旦,一遍又一遍地向大家背诵了王超教给她们的这首红军歌谣。她说:“怎样对待艰苦生活,老红军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我们应该下决心接好革命老前辈的班,把党的光荣革命传统世世代代地传下去!”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本报有删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