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2月2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阿尔巴尼亚举行全国农业科学会议
列希主席、卡博同志出席 会议号召发展农业科学为生产服务
新华社地拉那一九七五年二月一日电 由阿尔巴尼亚农业部所属的各科学机关和地拉那高等农学院联合组织的全国农业科学会议,于一月二十九日到三十一日在地拉那举行。会议总结了三十年来在发展农业生产和农业科学研究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并为农业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新的任务。
出席会议的有阿尔巴尼亚人民议会主席团主席哈·列希和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希·卡博等。
以农林部副部长梁昌武为团长的中国农业科学代表团应邀出席了会议。
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农业部长皮·多德比巴致开幕词。
阿尔巴尼亚农业科学工作者在会上宣读了有关农业科学的报告和论文。这些报告和论文指出,在劳动党的关怀下,为了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农业科学研究工作也得到了发展。现在,从中央到地方都成立了农业科学机构,国营农场和农业合作社的生产队也都有科研组织。这些农业科学研究机构平均每年进行六千次科学实验活动,在总结和推广农业先进经验、提高农业畜牧业生产、培养农业科学干部等方面起了重大作用。
会议号召全体农业科学工作者进一步学习和贯彻党中央全会的最近的决议,广泛开展阶级斗争,努力提高觉悟水平,在使农业科学为生产服务方面取得更大成绩。
梁昌武团长在会议上致词,祝贺阿尔巴尼亚农业劳动者和科学工作者在以霍查同志为首的劳动党领导下取得的辉煌成就。(附图片)
阿尔巴尼亚马利奇国营农场总农艺师(中)正在和农场职工一起研究甜菜的生产情况。            新华社记者摄


第6版()
专栏:

在经济危机严重威胁下
美国工人去年掀起战后最大罢工浪潮
英国工人不断展开罢工斗争,强烈反对向工人转嫁经济困难
新华社一九七五年一月二十七日讯 华盛顿消息:在经济危机的严重威胁下,美国劳动人民去年掀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最大的罢工浪潮。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一月二十四日公布的数字,去年一年里,美国工人举行了五千九百起罢工,就罢工次数来说,这是美官方有罢工统计数字以来的“创纪录的数字”。美国在一九七三年发生五千三百六十起罢工。去年的罢工遍及工业、交通运输和农业部门,罢工参加者达二百七十万人次,这一数字也超过一九七三年参加罢工的二百二十四万人次。
罢工使资本家损失的工作日,在一九七三年是二千七百九十五万个,在一九七四年激增到四千八百万个。去年一年里,参加人数在万人以上的大罢工曾经多次发生,其中有二月波及四十二个州的十万自备卡车司机的罢工,三月两万多煤矿工人的罢工,六月十一万成衣工人的全国大罢工,十二万煤矿工人先后在八月和十一月举行的全国大罢工等。
这些万人以上参加的罢工使资本家损失的工作日共达七百万个。
需要指出的是,在美国官方的罢工统计数字之中,不包括非工会会员和公务人员的罢工以及工会会员的自发罢工和一些小规模的罢工。因此官方公布的数字并不能反映工人斗争的全部情况。
在经济危机中,美国垄断资产阶级竭力把危机转嫁到劳动人民身上,致使大批工人失业,生活情况恶化。根据美国官方发表的数字,一九七四年美国生活费用上涨了百分之十二点二,工人的平均实际收入下降了百分之五点四。因此,一九七四年上半年的三千二百四十起罢工之中,有百分之六十二提出了提高工资的要求。
新华社伦敦一九七五年一月三十日电 一九七四年英国各行业工人要求提高工资、反对生活费用高涨的罢工斗争有新的发展。
据英国政府就业部一月三十日透露,一九七四年全年英国共发生罢工二千八百八十二次,是一九七一年来罢工次数最多的一年。参加罢工的工人达一百六十万零五千人,比一九七三年增加百分之五。
在英国经济形势不断恶化的一九七四年里,英国广大工人强烈反对各种向工人转嫁困难的措施。从年初一直到年底,工人们不顾当局的限制,发动了一次又一次广泛的长时间的罢工。二十七万煤矿工人从一九七三年十一月起就开始了全国性的拒绝超时工作的斗争。这一斗争在进入一九七四年后仍在继续。从一九七四年二月起,他们又举行了为时一个多月的全国性罢工。接着,机械和汽车工人、码头工人、火车司机、印刷工人、护士、教师、政府职员、运输工人等行业工人和雇员接连举行罢工。
一九七四年四月,一百多万机械工人发动了全国性拒绝超时工作的斗争。几万名护士在五月和六月多次进行斗争,并在十多个城市举行了几次示威。九月间,在苏格兰发生过二十多次罢工,参加罢工的人数平均每次一万六千人。
据英国报纸报道,一九七四年内发生的停工事件,机械工业有五百六十七起,五金制造业二百二十九起,汽车工业二百二十三起。食品、饮料和烟草工业的罢工次数,比一九七三年多五十五次,增加了百分之五十六。


第6版()
专栏:

安哥拉过渡政府正式组成
过渡政府的权力将行使到安哥拉完全独立为止
新华社一九七五年二月一日讯 罗安达消息:根据安哥拉三个解放组织最近同葡萄牙政府达成的关于安哥拉独立的协议,安哥拉过渡政府一月三十一日在安哥拉的罗安达正式组成并开始行使权力。
安哥拉过渡政府受总统委员会统率和领导,总统委员会由安哥拉民族解放阵线的约翰尼·爱德华多、人民解放运动的洛波·多纳西门托和争取安哥拉彻底独立全国联盟的若泽·恩德勒三人组成。过渡政府由十二名部长组成,并根据协议由三个解放组织和葡萄牙政府平均分配。其中,安哥拉民族解放阵线负责内政部、卫生和社会事务部、农业部,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负责新闻部、计划和财政部、司法部,争取安哥拉彻底独立全国联盟负责教育部、劳工部、自然资源部,葡萄牙政府负责经济部、公共工程和市政部、交通运输部。
过渡政府的权力将行使到今年十一月十一日安哥拉实现完全独立时为止。
新华社金沙萨一九七五年一月三十日电 安哥拉民族解放阵线最近在金沙萨将四名葡萄牙战俘交给葡萄牙军事代表团。安哥拉民族解放阵线是为执行安哥拉三个解放组织同葡萄牙政府一月十五日达成的协议将他们释放的。


第6版()
专栏:

法国埃及两国首脑在巴黎举行会谈
双方一致表示希望欧洲—阿拉伯对话尽快进入具体阶段;法国同意向埃及提供军事物资
新华社巴黎一九七五年一月三十日电 埃及总统萨达特应法国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的邀请,一月二十七日至二十九日对法国进行了正式访问。
一月二十九日在巴黎发表的法国—埃及公报说,两国总统“讨论了国际政治中最现实的问题和两国之间的关系”。公报指出,两国总统“注意到他们在外交政策的重大问题上观点一致”。
萨达特总统一月二十七日晚在吉斯卡尔·德斯坦总统举行的宴会上说:“我们两国都在推行一项明智的政策,即反对一切屈从和依赖,反对一切霸权和建立势力范围的企图”。
他说,埃及支持法国关于欧洲—阿拉伯国家进行对话的主张,并欣赏法国关于加强欧洲和阿拉伯国家的联系的真诚愿望。萨达特还说,埃及和法国都关心“确保我们在地中海的存在,以便把地中海变成一个和平和自由之湖,而不是冲突、暴力和破坏性的争夺的策源地”。
吉斯卡尔·德斯坦在宴会上强调两国在地中海的共同地位。他说:“它们的谅解和合作”,“符合两国人民的愿望”。
公报接着说,两国总统在他们的会谈中“研究了开始欧洲—阿拉伯对话的条件,并一致表示希望这一重要事业能尽快进入具体阶段”。
公报还说,两国总统满意地注意到,已经形成了一种普遍一致的意见,同意法国倡议的国际能源会议预备会议在今年三月举行。
公报还谈到了解决中东问题的条件。
在会谈中,两国总统还讨论了两国之间的经济问题和埃及购买法国军火问题。公报说,法国同意向埃及“提供某些军事物资,以部分弥补埃及所遭受的损失”。
萨达特一月二十九日在记者招待会上谈到购买军火问题时曾经指出,埃及已经决定要使其武器来源多样化,因为埃及一直“没有得到新的武器来补充在十月战争中消耗的武器”。


第6版()
专栏:

光明使者
《人民日报》访阿代表团
在为阿尔巴尼亚解放和人民革命胜利三十周年而举行的盛大的文艺演出会上,一队十几岁的少年,穿着富有北方风格的民族服装,引人注目地出现在舞台上。他们骄傲地唱道:
呵,伊里亚·齐奇,
你象火把一样闪射出光焰。
你一刻不停地前进,前进,
恰似勇敢的山鹰展翅高旋。
你当教师只有六十天,
对山区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
你是新的红色的光明使者,
英雄的事迹传遍河山!
光明使者!多么亲切、熟悉的称号!阿尔巴尼亚人民,历来把献身于教育事业的教师,称为红色的光明使者。三十年来,在劳动党的雨露滋润下,出现了多少个这样的光明使者呵!
一九四四年冬天,民族解放战争的硝烟刚刚消散,劳动党就发出了消灭文盲的号召。一位叫恩得莱茨·恩都埃·焦卡的教师,满怀对祖国和人民无限热爱的感情,来到米尔迪塔区的农民中间,挨门逐户地动员群众把孩子送到学校读书。在短短的时间里,他共办起了五十所人民小学。没有校舍,他就把学校安置在贫农家庭里。阶级敌人仇视他创办学校的活动。一天夜里,他们偷偷地向他开了枪。为了党的教育事业,焦卡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国家追赠他为“人民教师”,人们称他为光明使者。从此,光明使者,便成了人民教师的光荣的代名词。
伊里亚·齐奇是一个新的恩得莱茨,又一个光明使者。人民议会主席团已授予他“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的称号。台上唱歌的那些孩子,就是伊里亚生前教过的学生。
一九七四年夏天,伊里亚·齐奇就要在吉诺卡斯特师范学院毕业了。一天傍晚,他和父亲在合作社的打谷场上一边打麦,一边畅谈未来的理想:
“爸爸,我们今天的一切,哪一件不是党给的呢?为了报答党对我们的恩情,毕业后,我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我已向党组织提出申请:把我分配到遥远的马蒂区的山村里去工作。”
“伊里亚,你真是一只勇敢的山鹰呵!去吧,到那里好好干,要和群众打成一片,与社员们同甘共苦,作一名恩得莱茨式的人民教师!”爸爸热情地鼓励他。
八月中旬的一天,年轻的伊里亚离别故乡,提前奔赴工作岗位了。尼古拉大叔拉着他的手,一直把他送到山下的泉水边。
“孩子,喝一捧家乡的泉水吧!这水透明甘甜。对党和人民,一辈子都要有一颗象家乡的泉水这样纯洁甘甜的心呵!”
伊里亚捧起清凉甘甜的泉水一饮而尽,怀着一颗对党和人民无比赤诚的心,登上了新生活的征途。
八月十五日,伊里亚来到马蒂区的里斯村。当时社员正在开会,负责同志想领他去休息,可是他马上提出要参加社员的会议,同他们一起讨论、解决社员们关心的问题。
第二天,他就在本村八年制学校里,开始了紧张的教学活动,同其他同志一起作教具,清理试验室。每天下午,他从一个生产队跑到另一个生产队,从一家跑到另一家。从生产到生活,同社员们谈得十分亲热融洽,了解了每个学生的情况。他经常对同志们讲:
“要教好一个学生,光凭课堂不行,我们要同家长合作,教导学生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要象一个革命者那样思考、工作和生活。”
伊里亚处处关心别人。学校里宿舍不够,他主动把自己的房间让给同志们,自己到离学校要走一个半小时的村子里去住。
七年级二班是一个“问题”比较多的班。伊里亚主动要求担任这个班的班主任。他对同志们说:“学生学习不好,责任不在学生,而在教员。没有落后的班级,只有落后的教员。”担任班主任之后,每天下午把成绩差的学生召集到一起,进行个别辅导,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制定了不同的计划。学生们觉得,伊里亚不仅是他们的老师,而且是他们的大哥哥。晚上,孩子们坐在高高的橡树下或麦垛旁边,向父母讲述新的班主任如何帮助他们学习,如何组织他们到生产队里参加劳动。伊里亚很快就成了社员和学生们的心上人。
伊里亚不仅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而且积极地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他主动到文化馆帮助开展文艺活动,坚决同资产阶级修正主义思想影响作斗争。他经常给社员读报、上课,宣传党的政策。他把社员的家看成自己的家,经常同社员促膝谈心,并肩劳动。
伊里亚日日夜夜地忙碌不停,脸上总是带着笑容,显得有使不完的劲儿。夜深了,北方的山区冷风飕飕,寒气逼人,伊里亚辛苦一天之后,疾走在坎坷不平的山坡上,兴致勃勃地唱起《革命向前进》:“歌声嘹亮,红旗飘扬,革命大军浩浩荡荡……”
伊里亚忘我的工作精神博得社员和师生们的赞扬,不久他被选为教师青年组织的书记。
十月十四日那一天,伊里亚接到通知后,到布莱里开会去了。会议结束后,天气突然变得很坏。浓密的黑云遮住了天空,远处不时地传来响雷和闪电,霎时间,地中海式的秋雨就簌簌地下起来了。住在这里的伊里亚的一位老同学劝他不要走,他却微笑着回答:“学校里缺好几名教员,教学任务紧迫,无论如何,今天我也得赶回去,一节课也不能耽误。”说完他就消失在风雨之中了。
乌云滚滚,山谷呼啸。突然在前面的一个山岗上响起一个惊雷,传来一声尖叫声。伊里亚被雷电打倒在地上了。
高高的山岗上耸立着苍翠的松柏,辽阔的苍穹里翱翔着勇敢的山鹰,凡尼河谷里波涛澎湃,它伴随着万顷松涛,仿佛奏起了一曲《青春颂》。
里斯村的乡亲们赶来了,抬起伊里亚的尸体,感慨地说道:“树有根,水有源,伊里亚的高贵品质,是革命家庭长期熏陶的结果,更是党培养教育的结果!”
伊里亚出生在一个清贫、勇敢的农民家庭里。解放前,他的父亲尼古拉当过洗碗碟工人,砖瓦工人,还给地主当过长工,受尽了豺狼虎豹的欺侮和压迫。民族解放战争开始了,尼古拉大叔和村里的受苦人,立刻在泽尔瓦特村建立了特罗波里地区第一个民族解放委员会。村里有十七个人参加了游击队。尼古拉大叔经常把游击队的战斗故事讲给伊里亚听,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爱国主义的种子。一九四八年,尼古拉大叔又带头加入了本地区的第一个农业社。小小的伊里亚,经常跟爸爸劳动在农业社的田野里、山岗上,爸爸爱社如家的优秀品质熏陶着他。
随着年龄的增长,伊里亚一天天地成熟起来。他经常系统地读马列著作和霍查同志的著作,牢记党的教导:处处把党的利益、人民的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在师范学院读书时,他多次率领同学参加修建铁路的义务劳动。有一天夜里,工地住房因电源发生故障着了火,伊里亚置个人生命于度外,抱起毛毯猛扑过去,将火熄灭,救了同志们和国家财产。……
伊里亚牺牲了,但是,尼古拉大叔没有流泪,他自豪地讲:“我们的伊里亚并没有死,他还光荣地活着,因为他胸中怀着党的伟大理想。党给我们一切,因此,我们的心、血液和生命,都是属于党的。”
伊里亚离开了他的岗位,但是,他的岗位不能空着。尼古拉大叔召集家里人开会,读完了大学或中学的五个儿子和两个女儿,都争先恐后地报名,要求去接伊里亚的班。村里的青年也提出了同样的要求。最后,尼古拉大叔作出决定,让在家乡附近的台佩莱纳教书的斯代凡去接班。几天之后,斯代凡就来到里斯村,代替伊里亚,当了七年二班的班主任。他对社员和教师们讲:“我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工作,决不辜负党给予我们家和我本人的荣誉,我要向我的弟弟伊里亚学习,一定不落在他的后面!”
伊里亚的父母和兄妹,为了表达对党的忠心,还给霍查同志写了信,表示要以伊里亚为榜样,为革命作出更大的贡献。霍查同志给他们回了信,高度评价伊里亚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赞美他为新的光明使者,勉励他们在革命的大道上更好地前进!
一个人倒下去,千万人站起来。多少姑娘和小伙子,打着“伊里亚·齐奇”劳动队的红旗,英姿勃勃地战斗在建设工地上;多少应届高中毕业生,主动到爱尔巴桑冶金联合企业和费尔泽水电站,与工人们并肩劳动,为祖国宏伟的建设贡献力量;多少农业劳动者,离开米寨娇平原和马里奇农场,来到马蒂区,决心和当地人民一道,把落后的旧山区变成美丽富饶的新粮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