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2月15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第三世界国家积极发展粮食生产
  民主也门粮食产量增加已能部分自给 塞拉利昂优先发展农业争取粮食自给自足 尼日利亚采取措施扩大耕地面积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利用石油收入发展粮食生产
据新华社亚丁电 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近几年来努力发展粮食生产取得了成就。
据民主也门农业部统计,一九七三——一九七四年度全国粮食总产量达七万七千六百吨,比独立后最初三年的平均年产量增加七千三百吨。目前,全国所需粮食的三分之一已能自给。
近几年来,民主也门政府为了建设独立自主的民族经济,重视发展农业,积极采取措施增产粮食。在一九七一年至一九七四年三年计划期间,民主也门直接用于农业的投资占国家总投资的百分之二十五。在去年开始的五年计划中,农业投资又增加到占总投资的百分之三十六。近几年来,民主也门修建了一些小型拦洪坝,并且广泛打井,已经打成机井和普通井七百一十七眼,其中广大农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用土法打出的水井达四百一十五眼。
据新华社弗里敦电 塞拉利昂政府几年来积极采取措施,努力发展农业,特别是增加粮食产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据塞拉利昂发表的材料,这个西非国家一九七三年稻谷产量达四十八万七千吨,比独立后的第二年(一九六二年)的产量增加了一倍多。一九七三年,咖啡产量由一九六九年的八千吨增加到二万一千吨,可可从四千吨增加到八千吨。一九七三年经济作物出口量比上一年度增长了百分之十三,为国家增加了外汇收入。
塞拉利昂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塞拉利昂政府在发展民族经济中强调优先发展农业。史蒂文斯总统曾经多次指出:“发展农业是头等重要的事。”他还说:“政府的政策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使稻米生产达到自给自足。”为了发展农业,几年来,塞拉利昂政府不断增加对农业的投资。
为了扩大耕种面积,政府大力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并免收新开荒地的土地税。塞拉利昂广大农民响应政府关于优先发展农业、争取粮食自给的号召,发扬自助和自力更生精神,走进丛林开垦荒地和开发沼泽地带。
据新华社拉各斯电 近几年来,尼日利亚政府采取积极措施,扩大耕地面积,兴修农田水利,改良农具和推广耕作技术,促进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发展。
为了增加玉米、大米、小米、木薯等粮食作物产量,尼日利亚联邦各州政府建立了大面积生产粮食的农场。中西州的阿格贝得农场现已种植了约一千英亩玉米和五百英亩的稻谷。东南州的九个示范农场种植了一百八十四英亩玉米、三十五英亩稻谷和六百一十六英亩木薯。河流州的农场种了二千多英亩稻谷。拉各斯州农场种植二百五十英亩稻谷。
尼日利亚各州建立了拖拉机和农具租用站以及农具修理作坊,逐步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
尼日利亚政府还重视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建立示范农场,培训农民和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推广改良农具,使用化肥和农药。
在尼日利亚政府和人民的努力下,尼日利亚农业生产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高粱、玉米、水稻的播种面积和产量近年来有了成倍增加。
据新华社乔治敦电 西班牙港消息: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总理埃里克·威廉斯一月六日宣布,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政府决定利用它的石油收入来发展本国的粮食生产。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去年共开辟了五千多英亩的稻田,按计划,今年还将增加五千英亩。根据政府预算,这个国家一九七五年的粮食发展基金将从一九七四年的五千万增加到两亿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元。政府还决定在一九七五年拨款两千万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元用于与农业有关的基本建设和添置设备,以便实现大面积的农业生产。


第5版()
专栏:

  联合抗击两霸 发展民族经济
  四十六个发展中国家举行部长级会议
新华社阿克拉一九七五年二月十三日电 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地区四十六个发展中国家二月十一日至十二日在加纳首都阿克拉举行第七次部长级会议。
加纳国家元首、救国委员会主席阿昌庞主持了这次部长级会议的开幕式,并讲了话。他说,在建立新的经济秩序的共同决心的推动下,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集团正在出现。他说,这个“集团的形成和它的力量的增长,使发展中世界感到满意,并受到鼓舞”。他强调说:“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集团必须建立起来,这样,在同欧洲经济共同体谈判中所取得的经验将能够扩大这些国家的联合。”
阿昌庞主席说:“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的)谈判结束后,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集团应该用更大的力量来促进它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
据会后发表的一项公报说,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地区国家部长理事会主席、塞内加尔财政和经济事务部长巴巴卡尔·巴在会上作了这个组织的常设局的报告。
公报说,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地区国家部长理事会建议它的成员国政府草签和欧洲经济共同体达成的关于贸易和援助的洛美协定。公报说,会议参加国同意签字仪式将在二月二十八日在多哥首都洛美举行。
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地区部长级会议,是由非洲地区的尼日利亚、加纳、喀麦隆、坦桑尼亚,加勒比海地区的牙买加、圭亚那、巴巴多斯,和太平洋地区的斐济、汤加、西萨摩亚等共四十六个发展中的国家组成。它们为了抗击两霸和发展民族经济,联合起来,同欧洲国家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关系。四十六国同欧洲经济共同体经过十八个月的谈判后,今年二月一日在布鲁塞尔就签订一项贸易经济协定达成协议,在改革贸易制度、稳定出口收入等方面赢得了比过去有利的条件。


第5版()
专栏:

  非洲统一组织部长理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开幕
  特费里·本蒂指出非洲—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合作取得了进展
新华社亚的斯亚贝巴一九七五年二月十三日电 非洲统一组织部长理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二月十三日下午在这里的非洲大厦开幕。
非洲统一组织的成员国和非洲各民族解放运动的代表出席了会议。
埃塞俄比亚临时军事行政委员会主席特费里·本蒂出席了会议并致开幕词。他说,非洲非殖民化的斗争在几内亚(比绍)、莫桑比克和安哥拉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他指出:“集中力量解放仍处在殖民主义统治之下的领土是我们组织目前神圣的职责。”他说:“必须不惜一切牺牲来加紧在南非的解放战争,以拯救非洲母亲的尊严。”
他在谈到中东局势时说,以色列必须从它所占领的一切阿拉伯领土上撤走,恢复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权利。
他在谈到阿拉伯—非洲合作问题时说:“十分令人高兴地注意到,非洲—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合作在过去一年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进展。这种合作应当导致制订阿拉伯—非洲共同发展战略”。他指出:“非洲统一组织成员国之间的合作无疑是阿拉伯—非洲合作的先决条件。”
上次会议主席、索马里外交部长奥马尔·阿尔特·加利卜在会上发表讲话说,几内亚(比绍)、莫桑比克和安哥拉解放斗争的胜利,“是靠这些国家的英勇的领导人和人民把解放战争无情地进行到胜利结束的决心取得的。”
他还说:“我们只有继续无条件地支持埃及和其他阿拉伯国家,直至以色列根据联合国和非洲统一组织的决议从包括耶路撒冷在内的所有被占领的阿拉伯领土上撤出去。”
会议一致选举毛里塔尼亚外交部长哈姆迪·乌尔德·穆克纳斯为本次会议主席,加蓬外交部长、博茨瓦纳(外交事务)国务部长和埃及外交国务部长为副主席。
这次会议的主要议程包括:重新考虑非洲—葡萄牙关系、非洲的非殖民化问题、研究中东局势和审查下一财政年度的预算草案。
十三日晚,埃塞俄比亚临时军事行政委员会主席特费里·本蒂举行招待会招待与会代表。


第5版()
专栏:

  赞比亚向莫桑比克提供贷款
  帮助莫桑比克人民克服经济困难
新华社卢萨卡电 据《赞比亚时报》二月八日报道,赞比亚计划和财政部长契克万达二月七日宣布,赞比亚将向莫桑比克(前译莫三鼻给)提供三百万克瓦查(一克瓦查合一点五六美元)的低息贷款,帮助莫桑比克人民克服当前的经济困难。
契克万达指出,尽管赞比亚提供的贷款很少,但是仍希望能有助于莫桑比克兄弟解决面临的问题。他说,赞比亚在遇到困难时也曾得到过许多国家的援助。


第5版()
专栏:

  十年巨变
  ——访赞比亚共和国
  中国新闻代表团历史应当重写
你可曾见过如此瑰丽的景象?炽烈的绿色火焰,从熊熊燃烧的金黄色的炼铜炉里喷溅而出,光芒四射。这火焰,绿得象碧玉,亮得象闪电,把周围一张张聚精会神的黑色脸庞照耀得更加神采焕发。你可曾见过真实的铜墙?赞比亚国民议会大厦高达数米的外墙就是亮灿灿的铜铸的墙。在日常生活中,你可曾接触过这么多铜么?在赞比亚,你几乎到处都可以见到铜。在许多轩敞的大厅里,悬挂着富丽堂皇的铜灯;在商店的橱窗里,摆设着各种雕琢精致的铜器和装饰品;在人们的餐桌上时常可以见到铜锅、铜勺,甚至在举行国际会议的姆伦古希大厦里,也陈列着一块硕大的铜。这一切,标志着这个国家的铜是多么富足!真不愧为“铜矿之国”。
铜,是赞比亚民族经济的骄傲,产量占世界第三位。当中国新闻代表团参观访问铜带省的时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我们脚下,就是世界著名的“铜带”。我们居高临下,远眺矿山绵延起伏,一望无际;俯瞰矿区,“公路”纵横交错,载重汽车来往奔驰,周围是红土覆盖着的绿色矿层,竖井、天轮、操纵塔林立其间,一片井然有序的生产景象。富饶的铜带,为赞比亚人民带来过灾难,也带来了繁荣。据说,在遥远的过去,这里原来是一片广阔无垠的大海。随着海底火山的不断爆发,海水把含铜的岩石冲刷出来,扩散到许多地方。年复一年,这里不再是海底,而逐渐形成一条宽六十五公里,长二百二十余公里的铜带,蕴藏着将近九亿吨的铜。赞比亚人的远祖,早在数千年前向大自然探索和斗争之中,就懂得了开采和冶炼铜的技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利文斯敦博物馆里,人们看到,挖掘出来的公元前用铜铸成的“十”字;在西北省附近发现许多铜制的手镯、脚镯、耳环等装饰品,说明至少在一千六百年前,赞比亚地区已经开采、冶炼铜器和进行铜的贸易。
然而,当殖民主义者闯入了这个地区,就开始了血腥的掠夺。他们不仅霸占了土地和财富,还剥夺了人们劳动生息的权利。伴随着殖民制度而开始的奴隶买卖,破坏了非洲人民古老璀璨的历史文明,也使这里有着悠久传统的采矿业陷于停滞。他们对丰富的“绿色的宝石”进行残酷贪婪的掠夺,用皮鞭和刀枪迫使这里的人民为他们采掘铜矿,而且,竟然颠倒历史,恬不知耻地说什么,是他们这批殖民主义者来到之后,这里才学会了开采和冶炼铜的技术。即使如此,许多所谓白人“探险家”和“考古学家”之流,从铜带地区看到的许多古老采掘场的遗迹,不得不惊异当年开采规模之大;对发掘出来质地很纯的铜器,也不得不赞叹:
“这些逐渐形成一套冶炼方法的人,既显出了智慧,也显出了技巧。”
赞比亚人民自古以来就是勤劳、智慧而勇敢的。被殖民主义者颠倒了的历史,必须颠倒过来。铜,是赞比亚的经济命脉。我们从铜矿经历的沧桑,看到了赞比亚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而进行的不懈斗争;从铜带的新生,看到了赞比亚人民为维护民族经济而取得的胜利。独立以前,铜矿工人曾多次发动大规模的反殖反帝群众斗争,得到其他行业工人的积极支持,斗争迅速蔓延到北方省、西方省、西北省和卢阿普拉省,而且还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响应,形成了一股争取民族独立的巨大力量。赞比亚共和国独立后的第五年,卡翁达总统就宣布取消英美等外国垄断资本在赞比亚经营铜矿的“永久开采权”,由赞比亚政府接管恩昌加和罗昂两个铜矿公司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一九七三年又宣布成立铜的销售公司,任命赞比亚人为铜矿公司经理,进一步管理和控制铜矿工业。
我们来到世界第三大铜矿恩昌加露天矿和炼铜厂参观的时候,立即为动人的生产场面所吸引。这是个富矿,经过浓缩后含有百分之三十的铜。近年来,每年产铜四、五十万吨。已经探明,在二千七百米以下还有铜,而目前最深才挖到三百米。机器在轰响,金黄色的铜液象一条条火龙在翻滚,铸成的铜锭堆积如山。人们谈到一个有趣的事情,如果把一条九十公斤重的铜锭抽成头发丝那样细的铜丝,可以绕地球一圈。
但是,最令人激奋和深深感动的还不是这些,而是我们所见到的富有新的精神面貌的赞比亚人,他们在经理室内、炼铜炉旁、调度室里、矿山道上和训练班里,工作着、劳动着和学习着,脸上显示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这样的神情,我们不仅在铜带看到,在机车修配厂、水泥厂、玻璃厂、广播发射台和农业先进技术推广站的赞比亚工人、技术人员和田野里耕种的农民脸上都能看到。他们正在以自己勤劳的双手和智慧,重写被殖民主义颠倒了的历史。道路正在开创
赞比亚是富饶美丽的,有着广阔肥沃的土地,丰富的自然资源。矿藏除了驰名世界的铜以外,还有钴、铅、锌、锰、铁、铀等金属。但是,这样的国家,在独立的时候,从殖民主义者手中继承下来的只是极少的一些依赖性工业,除此之外,一无所有。铜和其他矿藏资源却被白人统治者搜刮一空,运往罗得西亚去建立殖民主义的天堂。一位赞比亚朋友无限感慨地说:“过去的赞比亚,正如一条母牛,它的乳汁被榨取来喂养那些殖民主义者。我们有着这样丰富的自然资源,却被沦为乞丐的地位。殖民主义者什么也没有留给我们,唯一可以值得庆幸的是,它们的压迫和掠夺,激起了人民奋勇的反抗。”
今天的赞比亚,还是过去的山水草木,还是过去的人,但是民族独立焕发起人民劳动和建设的热情,使生活开始变了样,到处呈现出一派朝气蓬勃的景象。赞比亚的民族经济,是在同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他们决心改变殖民经济造成的依赖铜的单一经济的畸形状态,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三年前,罗得西亚白人当局悍然封锁了它同赞比亚的边界通道,妄图破坏年轻的赞比亚的民族经济,迫使赞比亚放弃对南部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支持。赞比亚人民从这里看到,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并没有袖手旁观,它们还在伺机反扑,并且从斗争中逐步认识到要巩固政治独立,必须经济自主。他们加速了自力更生建设国家的步伐。独立以来的短短十年中,赞比亚地方工业项目比独立前增加了一倍多,产值增加了两倍。过去全部炼铜用煤和食糖、电力的百分之五十靠进口,现在都能基本自给。工业上的可喜成就,给赞比亚的民族经济增添了新的光彩。
赞比亚有着优越的自然条件,展现了发展农业的广阔前景。奔腾不息的维多利亚瀑布,蕴藏着用不尽的水力资源。每到汛期,赞比西河水给沿岸土地带来了自然肥料,人们称之为“天然财宝”。独立后的赞比亚政府决定把发展农业放在首位,要逐步改变农村面貌。中央省是赞比亚的一个主要农业产区。主管该省的内阁部长自豪地告诉我们,去年全国生产粮食六百万袋(每袋九十公斤),其中三百八十万袋是中央省生产的。多年来,赞比亚的玉米,除了一九六八年和一九七○年遭灾歉收外,一直增产。去年比独立初期增产了一倍。当我们访问农村的时候,田野里一片碧绿,长势喜人!玉米籽粒饱满,麦苗葱绿,木薯成片,蔬菜成垄,果树成林。山坡上种着茶树,农舍旁晒着烟叶。我们在一个小小的农村市场漫步一周,看到粮食、蔬菜、水果,品种繁多,琳琅满目。在一个农业先进技术推广站里,我们见到肥猪满圈,鸡鸭成群。
随着民族经济的发展,赞比亚的一代新人正在茁壮成长。我们走访了五个省,所到之处,都在进行建设,人们都在为国家的兴旺发展而努力。那一张张年轻而自信的面容,不时在我们眼前闪现。干练的爱德华·姆普索是广播发射台的工程师,不到三十岁,就已经能够自如地管理全台的工作。在赞比亚第一个电视播放室——铜带省电台,我们见到这个电台的第一个赞比亚技术人员年轻的丹菩,现在已经是电台的技术负责人了。他指着生产控制室里令人眼花缭乱的灯光设备,豪情满怀地对我们说:“这些都是我们赞比亚人自己设计、自己安装的!”在机车车辆厂里,我们听到了许多赞比亚年轻工人辛勤学技术的动人事迹。他们劳动起来,生龙活虎,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姆恩沙学打手锤,这是锻工的基本功。开始时打不准,把手打肿了、砸破了,还继续勤学苦练。他没有忘记在殖民主义统治下的艰苦岁月,他说:“那时候,我只能要饭过日子,即使找到工作,也常常给白人老板一脚踢开,哪里谈得上学技术?今天我们修铁路,是为了发展自己的民族经济,摆脱帝国主义的压迫,学技术吃点苦又算得了什么!”机车车辆厂的另一个工人米林格,他的爷爷和父亲都是被殖民主义者抓去坐牢打死的,他从小是在苦水里泡大的。独立以后,他学开汽车,当他听说要修铁路,就主动到机车修配厂来工作,工资虽然少了,但是他很高兴地说:“为了建设自己的国家,我一定要好好学会生产本领。”我们从这些洋溢着青春气息的年轻人身上,看到了赞比亚的希望,看到了赞比亚人民的前进步伐。
赞比亚是个年轻的国家,朝气蓬勃的国家。独立十年来,在卡翁达总统领导下,发生的变化是巨大的。我们相信,经历过漫长的为自由独立而斗争的赞比亚人民,拥有如此富饶的自然资源的赞比亚共和国,一定会在他们自己开创的道路上日益发展,阔步前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