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2月14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韶山军民一家亲
  ——记韶山警卫中队与韶山大队人民团结战斗的事迹
韶山,是毛主席的故乡。守卫在这里的解放军韶山警卫中队和英雄的韶山大队人民,牢记毛主席关于要拥军爱民的教导,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团结战斗,军民亲如一家。
批林批孔运动开始以来,中队的指战员和韶山大队的贫下中农一起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批判林彪修正主义路线,批判孔孟之道,提高了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觉悟,提高了对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觉悟。
韶山大队党支部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为了帮助警卫中队搞好党的思想建设,韶山大队党支部书记毛迪秋同志向他们讲述当年毛主席如何教育韶山党支部加强党的观念,发扬民主作风,维护集体领导,并且谈了自己的体会。警卫中队党支部书记陆耀枝听了很受启发。他组织全体党支部委员再一次参观了毛主席旧居和旧居陈列馆,学习《健全党委制》和《党委会的工作方法》等毛主席著作,反复领会毛主席关于加强党的集体领导的指示,进
一步加强了党支部的集体领导。陆耀枝经常找党支部委员谈心,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坚持每星期向党小组长汇报自己的思想、工作情况;有的党支部委员在外执行任务,远离中队,他就主动写信与他们通气,征求意见。党支部坚持民主集中制,出现了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警卫中队党支部积极协助韶山大队党支部搞好民兵工作。他们经常组织指战员和韶山大队民兵们一起站岗放哨,参加阶级斗争;一起学习毛主席的建军路线,批判林彪资产阶级军事路线。同时,他们还积极帮助韶山大队搞好民兵军事训练,派干部、战士去帮助韶山大队党支部办好民兵骨干训练班。在练兵场上,军民互相鼓舞,互教互学。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民兵的军事素质有很大提高。
韶山生产队有六十三户人家,可是在贫下中农的心里总有六十四户。社员们听说队里要分稻草,就想到警卫班战士的铺草也该换了。于是提醒队长说:“分稻草可别忘了警卫班那‘一户’。”第二天,社员们选了一些好稻草,晒得干干的,送到了警卫班。
每逢过年过节,韶山生产队的妇女总要自动组织起来,帮助警卫战士搞卫生,但常常被警卫战士婉言谢绝。一天,社员汤大姐来到警卫班,战士们迎上前,亲切地问寒问暖。汤大姐趁势和大家拉起家常话来。这时,其他妇女趁战士们不注意,进到屋里把被单、蚊帐、刚换下的衣服统统拿走了。这一天,她们把战士们的衣被洗得干干净净,叠得整整齐齐,送到了警卫班,这才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贫下中农把警卫战士看作一家人,战士对贫下中农格外亲。有一次,贫农女社员汤瑞仁突然得了重病,每天要到医院理疗、打针、取药。可是,汤瑞仁的丈夫在外面工作,大儿子参了军,两个小孩在学校念书,怎么办呢?汤瑞仁的困难,警卫班的战士早就看在眼里。战士谢灵每天天一亮就来到汤瑞仁家,挑水、做饭、扫地、切猪草,把家务安排得妥妥贴贴。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富川县积极做好拥军工作
不断加强军政军民团结
在批林批孔运动中,广西壮族自治区富川县各级党组织、革委会和壮、苗、汉等各族人民群众,积极做好拥军工作,进一步加强了军政、军民之间的革命团结。
富川县各族人民群众,有着拥军的光荣传统。革命战争年代,他们积极参军、参战,为部队筹送军粮,传送情报,抬担架,运弹药,涌现出不少拥军的先进集体和模范人物。解放以后,他们继续保持和发扬这种光荣传统。在批林批孔运动中,各级领导机关和干部群众,联系实际,批判了林彪搞分裂,阴谋破坏军政、军民团结的罪行,进一步提高了做好拥军优属工作的自觉性。
这个县的各级领导机关和各族人民群众,在批林批孔运动中,广泛深入地开展拥军优属运动。各级领导机关经常派出老干部、老贫农、老民兵,到部队讲村史、家史和当地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斗争史;一些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单位,也派出代表向指战员介绍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给农村革命和生产带来的大好形势,介绍干部社员抓大事,促大干,巩固和加强无产阶级专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体会,为部队深入批林批孔提供了丰富材料。在批判林彪效法孔老二“克己复礼”的反动纲领时,福利大队党支部和贫下中农,将本大队今昔对比的材料送到部队。指战员们用这些丰富生动的材料,狠批林彪妄图改变党的基本路线,复辟资本主义的罪行,更深刻地懂得了
“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的伟大真理,决心紧握手中枪,誓死保卫社会主义,保卫无产阶级专政。部队在学习毛主席的军事著作,批判林彪资产阶级军事路线时,县委派退休干部、老红军刘友林同志来到连队,和部队指战员一起学习,一起批判。他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大讲毛主席亲手培育的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批判林彪破坏我军建设的罪行,使干部战士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使部队的批林批孔运动普及、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富川县各级领导机关和各族人民群众,还积极配合部队完成各项战备任务。部队走到那里,那里的人民群众就热情地做好拥军工作,妇女成立“拥军组”,为部队烧水、洗衣服、缝鞋袜;民兵成立“治安组”,同指战员一起站岗放哨。农忙季节,生产队的干部群众,主动抽出人力物力,支援部队抢收抢种。某团担负着大面积油料作物的生产任务,开始,他们对本地气候、土质等条件不够了解,缺乏种植油料作物的经验。县革委会专门组织一个技术小组,到部队去介绍经验,指导种植。去年,这个团的油料作物总产量比前年翻了一番。
富川县各级领导机关和各族人民群众,把子弟兵当作一家人,时时处处想子弟兵所想,帮子弟兵所需。逢年过节,县委领导同志都亲自下连队看望子弟兵,了解部队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征求意见。不少单位还组织慰问队、演出队,深入部队,和广大指战员一起畅叙情谊,欢度节日。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贫下中农的心意
一天,福州部队某部二连指战员正在急速前进。
战士小张拧开水壶盖,边走边咕嘟咕嘟地喝了几口水,突然愣住了:“奇怪,白开水怎么变成了鸡蛋汤!”他这一喊不打紧,战士们接二连三地都嚷起来:“我的水壶里也是鸡蛋汤!”
“白开水怎么会变成鸡蛋汤呢?”
原来,二连野营训练来到福建省长乐县仙岐大队,有些战士就住在陈大娘家。打这天起,陈大娘便成了个大忙人。每天战士们训练还没有回来,她就烧好开水,泡好茶,等大家回来解渴。战士们的衣服磨破了,她利用晚上战士们休息的时候,悄悄地缝补好。后来,战士们都把衣服藏起来。但无论藏到什么地方,都被大娘找出来,补好以后,叠得整整齐齐,送给战士们。指战员们向她表示感谢,大娘却说:“应该谢谢你们。你们来到俺大队,背包一放,就忙着为贫下中农做好事。每天天没有亮就为社员们挑水、扫地。白天训练那么紧,还抽出时间帮助我们搞批林批孔,举办读书班,整天忙得连一点空隙的时间都没有。我为大伙缝补几件衣服还不应该吗?”战士们都说:“你真是我们的‘沙妈妈’!”
不久,部队就要离开村庄了,大娘真舍不得战士们走。部队临走的前一天晚上,大娘和老伴、孙女合计了一下,准备送一些鸡蛋给亲人,但又怕同志们不肯要。最后还是孙女想出了个好办法,她说:把鸡蛋做成蛋汤,悄悄地把解放军叔叔的水壶拿来,倒掉开水,灌上蛋汤,这样叔叔们不要也得要了。两个老人都说孙女的主意好,于是祖孙三人高高兴兴地忙到深夜。……
二连党支部认真贯彻执行毛主席为我军制定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又派人带着钱,回到仙岐大队,感谢陈大娘对子弟兵的深情厚意,并按价付了钱。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西瓜和稻谷的故事
去年夏季,湖北省随县群力大队的早稻呈现出一片丰收景象:谷穗沉甸甸,风一吹泛起阵阵金波。贫下中农高兴地说:“今年这么好的收成,多亏解放军某部五连同志们的帮助啊!”
一队队长刘承福和二队队长刘广恩,早就盘算着要好好慰劳一下五连的同志们。他们一合计,决定选八担西瓜给五连送去。
这两个队的贫下中农为啥要这样感谢五连的同志们?
原来,开春的时候,群力大队党支部决定要在荒山沟里开稻田,扩大双季稻种植面积。当时,队里的一些群众,担心在连草都长不好的荒山沟里开田,会白费气力。一个坏家伙也乘机散布谣言,胡说:“荒山沟风水不好,注定五谷不生。”弄得一些群众迟迟下不了开荒的决心。五连党支部知道了这件事,意识到抓生产首先要抓阶级斗争。他们立即派了几个同志到两个生产队,和群众一起批判林彪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和孔老二的“天命论”,揭露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同时,干部战士还利用休息时间,在一个土质最差的荒山沟里,劈荆棘,撬顽石,开出了一片平展展的稻田,及时插上了秧苗。在同志们的精心管理下,秧苗长势很好。
在批林批孔运动推动下,贫下中农向荒山沟进军了!五连的同志们又参加了贫下中农的垦荒战斗。山区的初春,天气比较冷,五连的同志们泡在冰凉的水中插秧,嘴冻紫了,腿冻红了。贫下中农几次让他们休息,都被他们拒绝了。
在喜庆丰收的日子里,一、二队的贫下中农当然要想到五连的同志们。山路上,两个队长担着西瓜,一边走一边商量:解放军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很坚决,得防备同志们不收西瓜。到了五连,我们撂下担子就跑,叫他们不收也得收!
说也巧,在另一条山路上,五连副指导员胡顺育,正带着一队战士,把新开田收获的稻谷晒干扬净给群力大队送去。副指导员和同志们一边走一边商量:要是贫下中农不收,咱就把它放到大队的仓库里就跑,叫他们不收也得收!
两个队长把西瓜放在五连队部就跑了,急得通讯员直跺脚。副指导员他们把稻谷硬塞进大队的仓库,急得保管员不知所措。
事后,贫下中农硬要把稻谷送回五连。副指导员赶紧去阻拦,说得口干舌燥,两个队长才勉强同意将稻谷收下,但有一个条件:必须把连队付给生产队的西瓜钱拿回去。
胡副指导员无计可施,勉强答应了。后来,连里的同志给出了个主意:通过邮局把西瓜钱寄给了贫下中农。
几天之后,一、二队的贫下中农收到了西瓜钱,还收到了五连同志们一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


第3版()
专栏:

  风雨无阻
夜幕刚降临,雨就哗哗地下开了。
这天是群力大队理论小组的学习日。同志们在大队部里聚齐了,准备学习毛主席《关于辽沈战役的作战方针》,批判林彪的资产阶级军事路线。听着屋外哗哗的雨声,大家议论开了。有人说:“这雨一时半会儿停不了啦,山陡路滑,五连的同志恐怕不会来了。”有的说:“自批林批孔以来,五连的同志帮我们建立起理论小组,每个学习日他们都来参加,今天他们也一定会来!”老贫农刘厚贵说:“这些天,五连的同志们在野外训练,够累了。今天下雨,就让他们好好地休息一天吧!”
正说着,突然门开了,大家定睛一看,正是五连指导员田书荣和副指导员胡顺育。群力大队的理论骨干们一下围了上来,帮着他们又脱雨衣,又倒开水,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
等大家坐好了,田指导员抱歉地对群力大队的同志们说:“我们迟到了。”刘厚贵大伯说:“啥迟到!雨这么大,你们真是风雨无阻啊!”副指导员笑着说:“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这是我军的唯一宗旨,同贫下中农一道学习革命理论,一道批林批孔,这是我们向全国人民学习的好机会。”指导员接着又说:“毛主席说过,红军不是单纯为了打仗而打仗,离开了对群众的宣传、组织、武装和建设革命政权等项目标,就失去了我军存在的意义。林彪破坏毛主席这一指示在部队的落实,妄图把我军变成他复辟资本主义的工具,我们来,就是要用实际行动批判林彪的资产阶级军事路线。”刘大伯连连点头。
屋外,风卷着雨,呼呼地吼叫着。屋内,刘大伯把马灯剔得更亮。指导员和副指导员拿出毛主席的军事著作,大伙开始学习了。


第3版()
专栏:

  “编外班”
不久前,武汉市江岸区党组织和知识青年家长的代表,来到群力大队林场,看望在这里落户的知识青年。在欢迎代表们的人群中,有一个解放军干部,知识青年袁克建的父亲拉住他的手问:“你是……?”“我叫胡顺育。”“呵,你就是小袁他们那个‘编外班’的副指导员呀!”旁边的人奇怪地问:“老袁,你们是熟人?”老袁说:“说是熟人,这是头一回见面;但是我从孩子的来信中,早就和他认识啦。”接着,他就滔滔不绝地向人们介绍起五连的同志们无微不至地照顾知识青年的事情来。
去年十月,五连党支部听说有一批武汉知识青年要到群力大队落户,专门召开了支委会。支委们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是革命的新生事物,从政治上生活上关心他们的成长,这是我们应尽的责任,我们要把这批知识青年当成咱连的一个班。大家把接待这个“编外班”新战友的任务,交给了胡副指导员。胡副指导员带着几个战士,赶到群力大队,和贫下中农一起,忙前忙后地为知识青年安排吃住。凳子不够,他们就把连队的凳子搬来。知识青年一进新居,他们就把干部战士凑钱买来的马列的书和毛主席的书,送到他们手里。直到帮助知识青年安好家才离去。
副指导员的热情关怀,使知识青年们深受感动。在第一封家信中,袁克建就把这位解放军副指导员介绍给父亲了。这以后,在小袁和他的战友写的家信中,关于解放军帮助和照顾他们的事,就讲得更多了:知识青年们在批判林彪资产阶级军事路线时碰到了困难,五连的理论骨干就连夜跑七里路,到上级机关为他们取来辅导材料;知识青年们打算养猪,五连的同志就给他们准备猪秧子;知识青年们决定大干一冬,把河滩变成稻田,五连就派出同志,背着仪器,在泥水中帮他们搞测量,还组织干部战士利用休息时间参加改造河滩的战斗……
最后,老袁激动地说:“孩子们有贫下中农当老师,有解放军同志的关怀和照顾,我们这些当家长的就放心了!”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在批林批孔运动中,解放军某部通信连和驻地生产队的社员群众一起学习和批判,结下了团结战斗的情谊。图为王大娘在为通信连的战士补衣服。
本报通讯员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