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永不褪色的革命战士
——记老党员、养路工人吴发琴的先进事迹
浙江省东阳县公路段老党员、养路工人吴发琴,一九三八年参加革命,一九四一年入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曾经担任过班长,排长,连长;全国解放后,又任营党委委员和区人民武装部部长等职。由于战争年代留下的脑伤和重听,不宜继续留在部队工作,他于一九五五年复员,参加了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现在在浙江省东阳县公路段当一名普通的养路工人。
吴发琴参加革命几十年,始终保持着过去革命战争时期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拚命精神,朝气蓬勃,不断前进。人们都称赞他是“永不褪色的革命战士”。
“革命的需要,就是我的战斗岗位”
吴发琴出生在湖南平江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的父兄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十八岁那年,他怀着满腔阶级仇恨,参加了革命队伍。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他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阶级觉悟不断提高。他的工作多次调动,但他始终把革命的需要放在第一位,从不挑肥拣瘦。他总是说:“革命的需要,就是我的战斗岗位。党指向哪里,我就奔向哪里!”
一九五五年,组织上决定让他复员到农村去,复员前,问他有什么要求。他想:农村正在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自己到那里去正可以发挥作用,还有什么别的要求呢?他愉快地回到农村,积极参加农业生产劳动,一头扎在贫下中农中间,走东家,串西家,宣传毛主席关于农业合作化的指示,帮助村里办起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一九五八年,根据发展钢铁工业的需要,领导上让他带领一百多名复员军人创办一个耐火砖厂。他二话没说,第二天就来到工地,和大伙一起住草棚,睡地铺,白天顶着烈日到二十多里外去挑砖泥,晚上打砖坯,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一九六一年,组织上考虑他体弱多病,打算安排他在县公路段搞一些轻松的行政事务工作,吴发琴感激组织上对自己的关怀和照顾。他想,自己身体虽然有残疾,但还有一定的劳动能力,应该挑艰苦的工作干。于是,他向党组织表示:“共产党员只有为革命奋斗终身的义务,没有享受特殊照顾的权利。让我当养路工吧!”这样,他来到了里坞道班,当了一名普通的养路工人。
吴发琴当了养路工人以后,便一个心眼扑在工作上,脏活重活抢着干,哪里艰苦就奔向哪里。当时,道班里没有畜力,回沙器需要用人力拉。四十多斤重的回沙器,整天拖着它来回跑几十里路,不要说对于一个身患残疾的人,就是对年轻的小伙子,也是一件重活。可是,吴发琴不由分说,背起绳缆,拖着回沙器,整天来回奔走在尘土飞扬的公路线上。
道班只有五、六个人,没有专门的炊事员,开头都是大家轮流做饭。为了让同志们集中精力搞好养路工作,吴发琴主动把炊事员的工作兼了起来。不久,上级分配给道班一头拖回沙器的骡子,吴发琴说:“养骡子是个细活,我在部队干过,饲养员我来当。”又把饲养骡子的任务承担下来。
从此,吴发琴一身三职:既当养路工,又当炊事员,还是饲养员。每天,他天不亮就起床,挑水、做饭、喂骡子,安排同志们吃好饭,就同大家一道出工。晚上,他睡在骡圈里,几次起来为骡子添草。冬天,他用稻草扎成窗帘,为骡子挡住北风;夏天晚上蚊子多,咬得骡子不安宁,他就站在骡子身边,用扇子扑打蚊子。
同志们不肯让老吴一个人干这么多活,都想替他去分担一部分工作。可是,往往当大家去挑水时,水缸、水桶里都装满了水;当大家去照料骡子时,骡圈里早就安排得妥妥贴贴。就这样他整整干了八年,直到他身患重病,不得不离开里坞道班为止。
“时刻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
一九六三年,由于刘少奇的修正主义路线的影响,县公路段在里坞道班搞了一个“包产奖”的试点,每天晚上,工人们都要坐下来“评工记分”,然后“按分给奖”。吴发琴干的工作多,得的奖金也多。可是,他拿着这份奖金,心里一直不能平静。他想,这样做是把工人往哪条路上领?养路工作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部分,工人们为革命积极工作,不辞艰苦,不怕日晒雨淋,这种革命热情难道是靠几个钱调动起来的吗?
他越想越不是滋味,便找班长杨志根谈了自己的想法。原来,杨志根也觉得这个“包产奖”越评越有问题。于是,在当晚的评工记分会上,吴发琴向大家讲述了当年许多革命先烈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事迹,他说:“在旧社会,我们工人做工是为了挣钱糊口,现在我们做工不再是为了挣几个钱,而是为了革命。这种包产奖是要我们一天到晚只看到工分、奖金,忘记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忘记远大目标,我们不能再搞了!”老吴的话,句句说在同志们心里,大家一致决定,派吴发琴和杨志根去县里提意见,要求取消“包产奖”。
后来,县公路段党支部根据吴发琴的建议,取消了“包产奖”的试点。从此,班里每天晚上的评工记分会改成了学习会。吴发琴拿出自己学习多年的《为人民服务》等毛主席著作,和大家一起聚集在油灯下,一遍又一遍地学习,从中吸取政治力量。
吴发琴一贯吃苦在别人前头,享受在别人后头。他自己从来不乱花一分钱,可是对人民群众却是满腔热情,关怀备至。有一年,他家所在的生产大队兴建小水电站缺少一部分资金,吴发琴知道后,毫不犹豫地取出他存在银行里的七百元复员费,送到大队干部手里。
吴发琴不辞劳苦,一心一意为革命工作,自己的身体却越来越坏了。除了原来患的脑伤和重听等病外,一九六八年又发现癌症,连续动了三次手术,医生建议他长期离职休养。但吴发琴想,一个人的生命,同党的事业来比,总是短暂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无条件地全部献给共产主义事业!
手术后不久,老吴就多次要求段党支部让他回道班劳动。党支部不同意,他就自己拿起锄头、扫把,跑到公路上扫路。段党支部无法,只得派人把他送回家里,再三嘱咐家中人让他好好休养。可是,吴发琴哪里肯听!仍然坚持每天到公路上扫沙。段领导和同志们一再劝他等养好了病再干,吴发琴恳切地说:“身体不好,更应该抓紧时间为党做点工作,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为共产主义事业战斗到底!”
县领导十分关心吴发琴的健康,几次告诉公路段:要让他多休息,不休息也得换个轻便工作。但是,即使安排他最轻便的工作,他也不让自己有片刻间暇。让他去一处公路大桥工地看管工具、材料,用意是要他换个环境多休息,他却把用坏了的工具重新修好,把用过的铁钉重新敲直,送到工人手里。让他去渣油路工程后勤组,他天没亮就起来为民工整理工具,清扫场地,还为民工送去开水。
今年,吴发琴学习了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指示,心里更亮堂了。他说:“一个共产党员,只有时刻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才能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作出贡献!”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返回顶部